乳液瓶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4:27:21
專利名稱:乳液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容器,特別涉及一種乳液瓶。
背景技術:
現有很多日用化工品都是乳液型,例如香水、化妝水、洗髮水及沐浴露等,而裝這 些乳液的容器大多都是在其上部設一帶吸管的活塞泵結構並將吸管深入容器內,活塞泵結 構與噴咀連通,容器內部與外界大氣連通來平衡容器內外的氣壓,活塞泵結構的壓縮抽取 氣其內部的乳液從噴咀噴出然後產生真空,大氣將容器內的乳液從吸管壓入活塞泵結構 內;但由於這樣的容器使用吸管,給人感覺不夠簡潔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乳液瓶,其取消了傳統的帶管吸壓,簡潔美觀。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乳液瓶,包括噴咀、瓶蓋、活塞泵結構及瓶身,所述活塞泵結構固定於所述瓶 蓋與瓶身之間,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咀、活塞泵結構與瓶身內部密封連通,還包括第一活塞, 所述第一活塞密封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瓶身內,所述瓶身底部開有小孔。所述活塞泵結構包括泵體、梭頭、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驅動件及彈性部件,所述泵 體密封地設置在瓶身的通口處並固定於在所述瓶蓋和瓶身之間,所述梭頭活動地設置在所 述泵體內下部,所述第二活塞與泵體內壁密封滑動配合,所述第二活塞驅動件固定地連於 所述第二活塞並穿過所述瓶蓋,所述第二活塞驅動件與所述噴咀密封連通,所述彈性部件 用以驅動所述第二活塞向上運動,所述噴咀、第二活塞驅動件、泵體與瓶身內部密封相連
ο所述第二活塞驅動件包括第二活塞定位柱、導流柱及撳頭,所述第二活塞套設於 所述第二活塞定位柱,所述導流柱套設於第二活塞定位柱並位於第二活塞上端,所述撳頭 套設於導流柱並穿過所述瓶蓋,所述撳頭與所述噴咀密封連通,所述噴咀、撳頭、導流柱、導 流腔道、泵體與瓶身內部密封相連通。所述彈性部件設置於撳頭與瓶蓋之間。所述泵體內設有限位環,用以限制所述梭頭向上運動的幅度。所述瓶蓋設有限位環柱,用以限制所述第二活塞向上運動的幅度。還包括密封環,其設置於所述泵體與瓶身之間。本實用新型乳液瓶通過設計瓶內成密封相通狀態,當反覆地按壓噴咀來帶動活塞 泵結構工作,活塞泵結構先將液體從噴咀噴出,然後活塞泵結構內產生少量真空,由於活塞 泵結構與瓶身內部連通及第一活塞的下端與外界大氣連通,使得第一活塞下端的氣壓大於 上端的氣壓,迫使第一活塞向上運動直至瓶內乳液被吸取完;從而實現取消了傳統的帶管 吸壓,簡潔美觀。
圖1為本實用新的爆炸圖;圖2為本實用新的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的活塞泵結構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的瓶蓋的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的活塞泵結構、瓶蓋與瓶身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乳液瓶包括瓶帽1、噴咀2、瓶蓋4、活塞泵結構5、 密封環6、瓶身7及第一活塞8。如圖1所示,瓶身7由瓶體72和連於瓶體72上端的通口件71組成,瓶身7上端 設有通口 74,底部開有小孔73 ;瓶身7為了放入第一活塞8而使用分體設計。如圖4所示,瓶蓋4開設有過度通口 41,過度通口 41處設有限位環柱42。如圖3所示,活塞泵結構5包括泵體51、第二活塞52、第二活塞驅動件、梭頭54及 彈性部件3,第二活塞驅動件包括第二活塞定位柱53、導流柱55及撳頭56,第二活塞驅動件 固定地連於第二活塞52並驅動第二活塞52向下運動,彈性部件3用以驅動第二活塞52向 上運動,第二活塞驅動件與泵體51內部相連通,具體為在泵體51內,梭頭54活動地安裝 在其下部,梭頭54用以關閉泵體51的下埠 511,泵體51內設有限位環512,限位環512用 以限制梭頭54向上運動的幅度,梭頭54上方設置第二活塞定位柱53,第二活塞52套在第 二活塞定位柱53上,第二活塞52與泵體51內壁密封配合,第二活塞52可沿泵體51內壁 進行密封滑動,第二活塞定位柱53內設有導流腔道531 ;導流柱55套在第二活塞定位柱53 上且導流柱55的下端夾著第二活塞52,撳頭56緊套在導流柱55上;撳頭56、導流柱55、 導流腔道531與泵體51四者內部相互連通。本實用新型乳液瓶的組裝結構如下如圖2所示,第二活塞8滑動地設在瓶身7內部,第二活塞8與瓶身7內壁全密封 無漏氣;參照圖5,活塞泵結構5設置在瓶身7的通口 74處並固定於瓶蓋4與瓶身7之間, 具體為泵體51與瓶身7兩內部相通,泵體51與通口 74之間設置密封環6,瓶蓋4密封地 套著瓶身7並壓著泵體51,撳頭56穿過過度通口 41,限位環柱42用以限制第二活塞8的 向上運動幅度,撳頭56與瓶蓋4上端之間設置彈性部件3 ;噴咀2密封地連通撳頭56進而 密封地連通活塞泵結構5 ;此時,噴咀2、撳頭56、導流柱55、導流腔道531、泵體51與瓶身7 六者內部密封連通。本實用新型乳液瓶的工作原理當乳液瓶組裝完後,內部處於全密封狀態,手向下壓動噴咀2,噴咀2向下運動並 帶動活塞泵結構5運作,具體為撳頭56向下運動並壓縮彈性部件3,同時帶動導流柱55、 第二活塞52和第二活塞定位柱53向下運動進而壓縮液體,梭頭54受壓向下運動且關閉泵 體51的下埠 511,第二活塞52繼續往下運動時迫使泵體51內的液體沿著導流腔道531、 導流柱55和撳頭56從噴咀2噴出;當手離開噴咀2,彈性部件3向原始狀態恢復並頂著撳 頭56向上運動,撳頭56向上運動時帶動導流柱55、第二活塞52和第二活塞定位柱53向上 運動,梭頭54離開泵體的511下埠,這時泵體51內產生少量真空,由於第一活塞8的下端與外界大氣壓連通,第一活塞8的下端氣壓大於其上端氣壓,迫使第一活塞8向上移動, 把液體推入泵體51內;如此循環下去,便可將乳液瓶內的液體不停地噴出。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例如,在瓶身下端進行分體設計;彈性部件可 設於泵體內並位於第二活塞下方;因此,基於上述實施例的、未做出創造性勞動的簡單替 換,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揭露的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乳液瓶,包括噴咀、瓶蓋、活塞泵結構及瓶身,所述活塞泵結構固定於所述瓶蓋與瓶身之間,其特徵在於,所述噴咀、活塞泵結構與瓶身內部密封連通,還包括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密封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瓶身內,所述瓶身底部開有小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泵結構包括泵體、梭頭、第二 活塞、第二活塞驅動件及彈性部件,所述泵體密封地設置在瓶身的通口處並固定於在所述 瓶蓋和瓶身之間,所述梭頭活動地設置在所述泵體內下部,所述第二活塞與泵體內壁密封 滑動配合,所述第二活塞驅動件固定地連於所述第二活塞並穿過所述瓶蓋,所述第二活塞 驅動件與所述噴咀密封連通,所述彈性部件用以驅動所述第二活塞向上運動,所述噴咀、第 二活塞驅動件、泵體與瓶身內部密封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活塞驅動件包括第二活塞定 位柱、導流柱及撳頭,所述第二活塞套設於所述第二活塞定位柱,所述導流柱套設於第二活 塞定位柱並位於第二活塞上端,所述撳頭套設於導流柱並穿過所述瓶蓋,所述撳頭與所述 噴咀密封連通,所述噴咀、撳頭、導流柱、導流腔道、泵體與瓶身內部密封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部件設置於撳頭與瓶蓋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泵體內設有限位環,用以限制所述 梭頭向上運動的幅度。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瓶蓋設有限位環柱,用以限制所述 第二活塞向上運動的幅度。
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乳液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密封環,其設置於 所述泵體與瓶身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乳液瓶,包括噴咀、瓶蓋、活塞泵結構及瓶身,所述活塞泵結構固定於所述瓶蓋與瓶身之間,所述噴咀、活塞泵結構與瓶身內部密封連通,還包括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密封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瓶身內,所述瓶身底部開有小孔。本實用新型乳液瓶通過設計瓶內成密封相通狀態,當反覆地按壓噴咀來帶動活塞泵結構工作,活塞泵結構先將液體從噴咀噴出,然後活塞泵結構內產生少量真空,由於活塞泵結構與瓶身內部連通及第一活塞的下端與外界大氣連通,使得第一活塞下端的氣壓大於上端的氣壓,迫使第一活塞向上運動直至瓶內乳液被吸取完;從而實現取消了傳統的帶管吸壓,簡潔美觀。
文檔編號B65D83/16GK201647404SQ200920295860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1日
發明者張宇 申請人:威士茂電子塑膠(珠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