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05-06 17:44:26 3
本發明涉及水稻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普遍關注,對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的農業生產體系提出了挑戰。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健康問題的廣泛重視,也促使人們將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定位在無公害、無汙染的農副產品的生產上,並制定出相應的技術、質量標準。有機食品概念下的有機農業便是這一趨勢的必然反映;種植有機水稻對我國有重要意義,中國是農業大國。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添加劑等化合物,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都帶來了不良影響。而有機水稻的種植,一方面可以滿足國民對優質水稻產品的要求,提高食品的安全、綠色度。另一方面,還有利於降低牲畜糞便、農藥等造成的農業汙染,此外,還有利於保護我國生態的多樣性,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該方法種植水稻綠色無汙染,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且能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稻田整理:每年3月初開始,用旋耕機把去年收割時留下的禾兜和草類打碎,按6kg/畝撒有機腐杆劑,深耕土地,深度30-40cm,2-3天後潤土,保證泥土的溼度在6-9%之間,將泥土分為栽植區和排水區;
(2)選種催芽: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稻種,曬種1-2天,然後將種子用清水浸泡7-8小時,撈出晾2小時,用0.02%浸種靈溶液,溶液中加入0.002g亞硒酸鈉,在15-18℃浸種22-25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用溼布包裹種子放入催芽箱中,控制溫度35-39℃,每次自動噴水時間3分鐘,催芽20小時;
(3)育秧:往育秧盤中裝入2-3cm厚的營養土,然後,將育秧盤擺放於備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壓實,種子破胸露芽3mm後播入育秧盤中,放入自動化溫棚育苗,在秧苗出土2cm左右,煉苗,煉苗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晚上低於12℃,蓋膜護苗,水肥管理先溼後幹,秧苗三葉期以前,保持盤土或床土溼潤不發白,移栽前控水,促進秧苗盤根老健;
(4)插秧移栽:待秧齡達25-30天,株高18-25cm,帶櫱率80%以上,進行插秧移栽,株行距8-10cm×20-25cm,每兜插秧2株;
(5)田間管理:插秧移栽前,每畝稻田施180-200kg多元素有機肥,孕穗前半月每畝施用50-80kg富硒生物肥;分櫱期控制水層深度為2-5cm,在分櫱末期及時曬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實時灌水保水;
(6)病蟲害防治:移栽前,每隔10畝田安裝一盞30w黑光誘殺螟蟲和稻縱卷葉螟成蟲;畝用小鴨10羽,青蛙5kg;除草採用人工除草配合稻田養鴨;
(7)收成:當稻穀成熟率達到90%以上,採用人工在晴天收割,亮曬入庫,收成前15-30天,控制田間的水位在1.5cm以下,收成前2-3天保持田間的乾燥。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5)所述多元素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40份、牛糞20-30份、羥甲基纖維素10-15份、硅藻土10-15份、腐殖酸10-12份、蠶沙8-10份、菜籽粕餅3-5份、尿素3-5份、豆粕8-10份、紅薯葉3-5份、石灰0.5-0.7份、冬青油0.5-0.7份、硫酸錳0.3-0.5份。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5)所述富硒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40份、麥麩15-20份、巖藻多糖6-8份、胺基酸螯合鐵6-8份、硒蛋氨酸1-2份、亞硒酸鈉0.5-1份、檸檬酸2-4份、腐殖酸9-12份、賴氨酸2-3份、碘酵母0.8-1.5份、混合菌液4-5份。
優選地,上述述混合菌液由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分解菌、根瘤菌混合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種植水稻綠色無汙染,無農藥和化肥殘留,本發明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及農藥防治病蟲害,主要採用黑光滅蟲燈和在水田中放養鴨子、蛙類,黑光滅蟲燈簡便易用,可有效滅殺螟蟲和稻縱卷葉螟成蟲,鴨和青蛙放養到田中,不止起到除蟲的作用,關鍵是在田間形成了物種共生、循環利用的生物鏈。稻田可為鴨子、青蛙提供勞作、生活的場所,以及充足的水和豐富的食物,鴨子、青蛙則為水稻除草、除蟲、中耕濁水等。鴨糞肥田,既繁衍飼料生物供鴨取食,同時也促進了水稻生長;插秧前,稻田所用多元素有機肥作為基肥,緩控釋性好、長效釋放營養元素、肥料利用率高,將微量營養元素硒納米化,使之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有利於作物吸收、利用和富集,能夠減少肥料養分在土壤中的損失,減少肥業作業次數,節省勞力和費用,降低過量施用化肥造成的汙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提高農作物產量10%以上,同時微量元素可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使植株健壯,長勢良好,能夠有效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增強農作物抗逆性,抗重茬,提高抗旱耐寒和防病蟲害能力,可有效緩解和預防農作物表現出的不良症狀,植物秸稈粉提供一定的肥效;該有機複合肥能夠保證水稻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使水稻在整個生長期內長勢良好;孕穗前追施富硒生物肥,而選擇添加硒為微量營養元素,有效增加植物的有機富硒量,能大幅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提高農作物產量,並且生產的農產品在防癌、抗癌,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富硒生物肥除含有供應作物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養分外,更重要的可以改良土壤對不良物質的緩衝能力,協調土壤水肥氣矛盾,為作物根系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利作物健壯生長,增強作物對病蟲、倒伏、寒熱等抗逆能力,為實現農產品的無公害打好基礎;肥料中檸檬酸能鰲和硒蛋氨酸和亞硒酸鈉中的硒元素,促進水稻對硒元素的吸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稻田整理:每年3月初開始,用旋耕機把去年收割時留下的禾兜和草類打碎,按6kg/畝撒有機腐杆劑,深耕土地,深度30-40cm,2-3天後潤土,保證泥土的溼度在6-9%之間,將泥土分為栽植區和排水區;
(2)選種催芽: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稻種,曬種1-2天,然後將種子用清水浸泡7-8小時,撈出晾2小時,用0.02%浸種靈溶液,溶液中加入0.002g亞硒酸鈉,在15-18℃浸種22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用溼布包裹種子放入催芽箱中,控制溫度35℃,每次自動噴水時間3分鐘,催芽20小時;
(3)育秧:往育秧盤中裝入2-3cm厚的營養土,然後,將育秧盤擺放於備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壓實,種子破胸露芽3mm後播入育秧盤中,放入自動化溫棚育苗,在秧苗出土2cm左右,煉苗,煉苗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晚上低於12℃,蓋膜護苗,水肥管理先溼後幹,秧苗三葉期以前,保持盤土或床土溼潤不發白,移栽前控水,促進秧苗盤根老健;
(4)插秧移栽:待秧齡達25-30天,株高18-25cm,帶櫱率80%以上,進行插秧移栽,株行距8-10cm×20-25cm,每兜插秧2株;
(5)田間管理:插秧移栽前,每畝稻田施180kg多元素有機肥,孕穗前半月每畝施用80kg富硒生物肥;分櫱期控制水層深度為2-5cm,在分櫱末期及時曬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實時灌水保水;
多元素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份、牛糞20份、羥甲基纖維素10份、硅藻土10份、腐殖酸10份、蠶沙8份、菜籽粕餅3、尿素3份、豆粕8份、紅薯葉3份、石灰0.5份、冬青油0.5份、硫酸錳0.3份;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5)所述富硒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30份、麥麩15份、巖藻多糖6份、胺基酸螯合鐵6份、硒蛋氨酸1份、亞硒酸鈉0.5份、檸檬酸2份、腐殖酸9份、賴氨酸2份、碘酵母0.8份、混合菌液4份;混合菌液由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分解菌、根瘤菌混合而成;
(6)病蟲害防治:移栽前,每隔10畝田安裝一盞30w黑光誘殺螟蟲和稻縱卷葉螟成蟲;畝用小鴨10羽,青蛙5kg;除草採用人工除草配合稻田養鴨;
(7)收成:當稻穀成熟率達到90%以上,採用人工在晴天收割,亮曬入庫,收成前15-30天,控制田間的水位在1.5cm以下,收成前2-3天保持田間的乾燥。
實施例2
一種綠色有機水稻的高產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稻田整理:每年3月初開始,用旋耕機把去年收割時留下的禾兜和草類打碎,按6kg/畝撒有機腐杆劑,深耕土地,深度30-40cm,2-3天後潤土,保證泥土的溼度在6-9%之間,將泥土分為栽植區和排水區;
(2)選種催芽:選用優質、高產、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稻種,曬種1-2天,然後將種子用清水浸泡7-8小時,撈出晾2小時,用0.02%浸種靈溶液,溶液中加入0.002g亞硒酸鈉,在15-18℃浸種25小時,撈出用清水洗淨,用溼布包裹種子放入催芽箱中,控制溫度39℃,每次自動噴水時間3分鐘,催芽20小時;
(3)育秧:往育秧盤中裝入2-3cm厚的營養土,然後,將育秧盤擺放於備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壓實,種子破胸露芽3mm後播入育秧盤中,放入自動化溫棚育苗,在秧苗出土2cm左右,煉苗,煉苗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晚上低於12℃,蓋膜護苗,水肥管理先溼後幹,秧苗三葉期以前,保持盤土或床土溼潤不發白,移栽前控水,促進秧苗盤根老健;
(4)插秧移栽:待秧齡達25-30天,株高18-25cm,帶櫱率80%以上,進行插秧移栽,株行距8-10cm×20-25cm,每兜插秧2株;
(5)田間管理:插秧移栽前,每畝稻田施200kg多元素有機肥,孕穗前半月每畝施用80kg富硒生物肥;分櫱期控制水層深度為2-5cm,在分櫱末期及時曬田,在孕穗抽穗期要實時灌水保水;
多元素有機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40份、牛糞0份、羥甲基纖維素15份、硅藻土15份、腐殖酸12份、蠶沙10份、菜籽粕餅5份、尿素5份、豆粕10份、紅薯葉5份、石灰0.7份、冬青油0.7份、硫酸錳0.5份;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5)所述富硒生物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秸稈40份、麥麩20份、巖藻多糖8份、胺基酸螯合鐵8份、硒蛋氨酸2份、亞硒酸鈉1份、檸檬酸4份、腐殖酸12份、賴氨酸3份、碘酵母1.5份、混合菌液5份;混合菌液由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分解菌、根瘤菌混合而成;
(6)病蟲害防治:移栽前,每隔10畝田安裝一盞30w黑光誘殺螟蟲和稻縱卷葉螟成蟲;畝用小鴨10羽,青蛙5kg;除草採用人工除草配合稻田養鴨;
(7)收成:當稻穀成熟率達到90%以上,採用人工在晴天收割,亮曬入庫,收成前15-30天,控制田間的水位在1.5cm以下,收成前2-3天保持田間的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