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8:42:36 1
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包括底座、面殼、微晶面板、散熱風扇、發熱裝置和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一風扇、第二風扇、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蓋板和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出風孔分為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第一風扇與第一出風孔配合,第二風扇與第二出風孔配合;沉孔的底板上設置所述進風孔,散熱風扇設置在沉孔內;風筒的下端與環形凹槽嵌合,發熱裝置設置在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的上開口上。由於採用這樣的結構,發熱腔和控制裝置的安裝部位分離,分別散熱,防止控制裝置部件的老化,延長了使用壽命;發熱腔達到設定的溫度時,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傳遞到控制裝置,第一風扇工作,加快了發熱腔的散熱,延長了線圈和鎳鉻金屬發熱體的溫度。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一種電灶包括底座、面殼、微晶面板、線圈盤、散熱風扇、上開口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鎳鉻金屬發熱體和控制裝置,所述微晶面板固定在面殼的中心孔上,面殼與底座的上開口扣合;所述線圈盤包括圓環形線圈架和線圈,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位於圓環形線圈盤內;線圈盤和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與微晶面板相對;散熱風扇與底座的中心的進風孔配合,底座上還出風孔;控制裝置的線路板安裝在底座的後部。存在的問題是:散熱性能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它具有散熱快,保護電子部件的特點,使用壽命長。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包括底座、面殼、微晶面板、散熱風扇、發熱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微晶面板固定在面殼的中心孔上,面殼與底座的上開口扣合;散熱風扇與底座的中心的進風孔配合,底座上還出風孔;控制裝置的線路板安裝在底座的後部;其特殊之處在於:還包括第一風扇、第二風扇、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蓋板和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出風孔分為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
[0005]所述底座的中部有一沉孔,環繞沉孔的環形凹槽,位於後部的隔板,底座前部左側有第一出風孔,隔板與底座的後壁板之間的底座上有位於左側第二出風孔和位於右側的第二進風孔,;
[0006]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環形凹槽外側的底座內;
[0007]第一風扇與第一出風孔配合,第二風扇與第二出風孔配合;
[0008]所述蓋板覆蓋隔板與底座的後壁板之間的上開口 ;沉孔的底板上設置所述進風孔,散熱風扇設置在沉孔內;倒圓錐臺形的風筒的下端與環形凹槽嵌合,發熱裝置設置在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的上開口上。
[0009]所述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面殼的下表面上有銷體,所述面殼的上表面上有插接沉孔,面殼的中心孔上有一跌級,微晶面板設置在跌極上;
[0010]所述底座內有支撐連接柱,銷體插入支撐連接柱上端的孔內;
[0011]還包括一面蓋,面蓋上有微晶面板的窗口,面蓋的下表面上有插接頭;
[0012]面蓋覆蓋面殼並貼合,插接頭插入插接沉孔內,窗口部位的面蓋壓緊微晶面板的徑向邊緣。
[0013]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發熱裝置包括上開口的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和鎳鉻金屬發熱體,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設置在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的上開口上;[0014]或所述發熱裝置包括上開口的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鎳鉻金屬發熱體和線圈盤,所述線圈盤包括圓環形線圈架和線圈,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位於圓環形線圈盤內;線圈盤和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與微晶面板相對;所述圓環線圈架設置在風筒的上開口上的跌級上,底座的連接柱穿過風筒和圓環線圈架上的連接座的插接孔;所述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底部的連接杆與底座上的支撐柱的上端插接。
[0015]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面殼上有控制裝置的旋轉控制開關的轉軸伸出孔,一導向筒環繞轉軸伸出孔;
[0016]所述面蓋上有連接孔,
[0017]導向筒穿過連接孔,導向筒伸入旋轉控制開關的旋鈕的下開口的腔體內。
[0018]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上有隔流板。
[0019]本實用新型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由於採用這樣的結構,發熱腔和控制裝置的安裝部位分離,分別散熱,防止控制裝置部件的老化,延長了使用壽命;發熱腔達到設定的溫度時,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傳遞到控制裝置,第一風扇工作,加快了發熱腔的散熱,延長了線圈和鎳鉻金屬發熱體的溫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22]圖3是圖2的A— A視圖。
[0023]圖4是圖2的B— B視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之一。
[0025]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之二。
[0026]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8]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包括底座1、面殼2、微晶面板3、線圈盤4、散熱風扇5、上開口的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鎳鉻金屬發熱體(圖中未示出)和控制裝置,所述微晶面板3固定在面殼2的中心孔上,面殼2與底座I的上開口扣合;所述線圈盤4包括圓環形線圈架41和線圈(圖中未示出),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位於圓環形線圈盤41內;線圈盤4和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與微晶面板3相對;散熱風扇5與底座I的中心的進風孔配合,底座I上還出風孔;控制裝置的線路板7安裝在底座I的後部。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由PPS塑料製成。筒形隔熱座6耐高溫,防止線圈盤4工作時,對筒形隔熱座6加熱,造成內溫高溫。
[0029]還包括第一風扇81、第二風扇82、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9、蓋板10和一溫度傳感器(圖中未示出);所述出風孔分為第一出風孔111和第二出風孔112 ;
[0030]所述底座I的中部有一沉孔1A,環繞沉孔的環形凹槽1B,位於後部的隔板1C,底座前部左側有第一出風孔111,隔板IC與底座I的後壁板之間的底座上有位於左側第二出風孔112和位於右側的第二進風孔1D,;
[0031]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環形凹槽IB外側的底座I內;
[0032]第一風扇81與第一出風孔111配合,第二風扇82與第二出風孔82配合;
[0033]所述蓋板10覆蓋隔板IC與底座I的後壁板之間的上開口 ;沉孔IA的底板上設置所述進風孔,散熱風扇5設置在沉孔IA內;倒圓錐臺形的風筒9的下端與環形凹槽IB嵌合,所述圓環線圈架41設置在風筒9的上開口上的跌級上,底座I的連接柱穿過風筒9和圓環線圈架41上的連接座的插接孔;所述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底部的連接杆與底座I上的支撐柱的上端插接。
[0034]所述底座I的底板上第一出風孔111和第二出風孔112上有隔流板113。採用這樣的結構,可以防止第一出風孔111和第二出風孔112排出熱風,經底座I的中心的進風孔再次進入底座I內。
[0035]使用時,散熱風扇5向線圈盤4和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6底部吹冷風,加熱腔內的熱量經第一出風孔排出;與此同時第二風扇工作,冷風經第二進風孔ID進入控制裝置腔,熱風經第二風扇82和第二出風孔112排出;當加熱腔達到設定有溫度時,溫度傳感器將信號傳遞到線路板7上的控制裝置,第一風扇81工作加快熱風排出。
[0036]所述面殼2的下表面上有銷體21,所述面殼的上表面上有插接沉孔22,面殼2的中心孔上有一跌級;微晶面板3設置在跌級上;
[0037]所述底座I內有支撐連接柱;銷體21插入支撐連接柱上端的孔內;
[0038]還包括一面蓋12,面蓋12上有微晶面板的窗口 121,面蓋12的下表面上有插接頭122 ;
[0039]面蓋12覆蓋面殼2並貼合,插接頭122插入插接沉孔22內,窗口 121部位的面蓋12壓緊微晶面板3的徑向邊緣。
[0040]所述面殼2上有控制裝置的旋轉控制開關的轉軸伸出孔,一導向筒23環繞轉軸伸出孔;
[0041]所述面蓋12上有連接孔,
[0042]導向筒23穿過面蓋12上的連接孔,導向筒23伸入旋轉控制開關的旋鈕13的下開口的腔體內。旋鈕13與導向筒23轉動配合。
[0043]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包括底座、面殼、微晶面板、散熱風扇、發熱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微晶面板固定在面殼的中心孔上,面殼與底座的上開口扣合;散熱風扇與底座的中心的進風孔配合,底座上還出風孔;控制裝置的線路板安裝在底座的後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一風扇、第二風扇、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蓋板和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出風孔分為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 所述底座的中部有一沉孔,環繞沉孔的環形凹槽,位於後部的隔板,底座前部左側有第一出風孔,隔板與底座的後壁板之間的底座上有位於左側第二出風孔和位於右側的第二進風孔; 所述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環形凹槽外側的底座內; 第一風扇與第一出風孔配合,第二風扇與第二出風孔配合; 所述蓋板覆蓋隔板與底座的後壁板之間的上開口 ;沉孔的底板上設置所述進風孔,散熱風扇設置在沉孔內;倒圓錐臺形的風筒的下端與環形凹槽嵌合,發熱裝置設置在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的上開口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徵在於:所述面殼的下表面上有銷體,所述面殼的上表面上有插接沉孔,面殼的中心孔上有一跌級,微晶面板設置在跌極上; 所述底座內有支撐連接柱,銷體插入支撐連接柱上端的孔內; 還包括一面蓋,面蓋上有微晶面板的窗口,面蓋的下表面上有插接頭; 面蓋覆蓋面殼並貼合,插接頭插入插接沉孔內,窗口部位的面蓋壓緊微晶面板的徑向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發熱裝置包括上開口的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和鎳鉻金屬發熱體,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設置在倒圓倒錐臺形的風筒的上開口上; 或所述發熱裝置包括上開口的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鎳鉻金屬發熱體和線圈盤,所述線圈盤包括圓環形線圈架和線圈,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位於圓環形線圈盤內;線圈盤和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與微晶面板相對;所述圓環線圈架設置在風筒的上開口上的跌級上,底座的連接柱穿過風筒和圓環線圈架上的連接座的插接孔;所述塑料材料製成的筒形隔熱座底部的連接杆與底座上的支撐柱的上端插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面殼上有控制裝置的旋轉控制開關的轉軸伸出孔,一導向筒環繞轉軸伸出孔; 所述面蓋上有連接孔, 導向筒穿過連接孔,導向筒伸入旋轉控制開關的旋鈕的下開口的腔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上有隔流板。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改進散熱方式的電灶,其特殊之處在於:所述底座的底板上第一出風孔和第二出風孔上有隔流板。
【文檔編號】F24C15/00GK203771488SQ20142007551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陳海舵, 孫永軍 申請人:中山市新帝電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