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
2023-05-06 13:27:31 1
專利名稱:一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對現有建築物改造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對現有房屋提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原來沒有公路的地方,也修通了公路,這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於路基的墊高,使原來的房屋處於低凹地勢內,遇到下大雨或地面有積水時,房屋內就會進水;為了避免房屋內進水,有不少人只好把房屋門口用磚壘高,以防止水進入房屋內,也有些人把房屋拆了重建。前一種方法給住戶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後一種方法使房屋所有者需投入很高的費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進而使房屋所有者在投入費用較少的情況下居住的較舒適。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驟完成的a、根據房屋的結構計算其重量;b、根據計算出的房屋重量,和每米長度房屋的承重量,及所選用升起房屋的千斤頂的起重量,來確定相鄰兩洞的距離,然後在房屋的牆壁上打洞,所打洞的最低點在地平面以上;c、在房屋牆壁的內外壁上,設置用金屬材料製成的加固段,加固段的低線與洞的上頂面在同一水平線上,加固段的高度為30-150釐米;d、在每個洞內放置用於升起房屋的千斤頂;e、同時對每個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等高度向上升起;f、對升起後原房屋牆壁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用建築材料填充。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b中,以每個洞承受200-500千克的重量計算出在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數量,在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最低點距地平面3-50釐米,洞的高度為30-60釐米。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c中加固段對房屋四周牆壁的內外壁加固所用的金屬材料是角鐵,加固段上部的角鐵與下部分的角鐵用固聯件將它們固聯,內外牆壁上的角鐵由穿過牆體的螺栓將它們固聯,相垂直牆壁上的固定段的交接處應固接在一起。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d中,每個洞內放置的千斤頂為能起重量10-30噸的千斤頂。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f中,原房屋牆壁每升起25-45釐米就應在它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用建築材料填充。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c中加固段上部的角鐵與下部分的角鐵之間的固聯件為金屬棒或角鐵。
在房屋整體升高方法的步驟d中,每個洞內放置兩個起重量量相同的千斤頂。
在本方法中,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上內壁上有金屬加固結構。
因為這種方法是把原房屋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安全提升,而後在提升部分與原房屋留下部分之間用建築材料把它們連接起來,從而使房屋的整體得到提高,本發明中的方法比將房屋拆除後重新再建要節省很多費用,而且用該方法提升起的房屋居住時,會像原來的房屋一樣舒適。
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軸側圖;圖2為圖1中的A-A向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它是一種磚與水泥房頂的結構的二層樓,根據計算整個房屋的重量;得知該房屋牆壁每米長度所承受的重量為350-400千克,所選用的起重房屋的器具為千斤頂,每個千斤頂的起重量為20噸,確定在房屋的牆壁1上,每隔1.2米打一個洞5,每個洞的承受力為420-480千克,所打洞5的最低線w在地平面以上30釐米,洞的高度h為50釐米,為了千斤頂便於支撐房屋,洞的頂部最好打成平頂;洞打完後對房屋四周牆壁的內外壁均用金屬材料進行加固,本實施例中採用的金屬材料是角鐵,加固高度H為60釐米,即上部加固角鐵2的上平面與下部分加固角鐵2a的下平面距離為60釐米,加固段的低線Q與洞的上頂面G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在地平面以上80釐米;加固段用固聯件將它們固聯,即內外牆壁上的角鐵由穿過牆體的螺釘3和螺母3a將它們固聯,且該加固段上部內外牆上所用固聯件螺釘3與下部分加固段所用的固聯件螺釘3不在同一垂直線上;相垂直牆壁上的固定段的交接處M與N應固接在一起。即該兩面的角鐵焊接在一起,使房屋的四個角扣合成一個整體;加固段上部的加固角鐵與下部分的加固角鐵之間用金屬棒4把它們固聯。在房屋牆壁上所打洞5的上內壁內層上有金屬加固結構5a,加固結構5a可採用鋼板或其它具有強度的材料製成,其所打洞5的左、右內壁也可設置金屬加固結構,以保證洞5的強度。
在房屋四周牆壁所打的洞5內均放入起重量為20噸的千斤頂6,且每個洞內放置兩個千斤頂6,而後同時對每個千斤頂6加力,使房各部位等高度向上升起;為了便於使各個操作人員能同時掌握房屋升起的高度,最好在靠近房屋的牆壁處設置多個顯示高度的標尺;原房屋牆壁每升起30釐米時就應在它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上用水泥砂漿和磚砌起,然後再對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再等高度向上升起;當房屋升起30釐米後,在已用水泥砂漿和磚砌起的部分上再用同樣的材料向上加高,如此反覆進行,直至升起的房屋高度達到要求;對升起後原房屋牆壁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一定要用水泥砂漿和磚把它們填充嚴密,為了美觀也應在房屋內壁塗上塗料,用該方法提升起的房屋居住時,會像原來的房屋一樣舒適。
實施例2本實施例中的房屋是一種磚與水泥房頂的結構,其高度為十米的樓房,房內有隔牆,根據計算整個房屋的重量;得知該房屋牆壁每米長度所承受的重量為350-400千克,所選用的起重房屋的器具為千斤頂,每個千斤頂的起重量為30噸,然後在房屋四周的牆壁1和隔牆上均為每隔1米打一個洞5,每個洞的承受力為420-480千克,所打洞5的最低線w在地平面以上50釐米,洞的高度h為60釐米,洞打完後對房屋四周牆壁的內外壁和隔牆的兩邊均用槽鋼加固,加固高度H為150釐米,即上部加固槽鋼的上平面與下部分加固槽鋼的下平面距離為150釐米,加固段的低線Q與洞的上頂面G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在地平面以上80釐米;在所打的洞5內均放入起重量為30噸的千斤頂6,且每個洞內放置兩個千斤頂6,而後同時對每個千斤頂6加力,使房屋各部位等高度向上升起;原房屋牆壁每升起25釐米時就應在它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上用水泥砂漿和磚砌起,然後再對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再等高度向上升起,如此反覆進行。房屋提升時需要設置的其它結構,及操作程序和方法均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的建築物為磚牆瓦房,其高度為4.5米,根據計算整個房屋的重量;得知該房屋牆壁每米長度所承受的重量為140-180千克,確定在該房屋的牆壁1上每隔1.6米打一個洞5,每個洞的承重量為224-288千克,所打洞5的最低線w在地平面以上3釐米,洞的高度h為30釐米,所選用的起升房屋的千斤頂的起重量為10噸,洞打完後對房屋四周牆壁的內外壁均用金屬材料角鐵進行加固,加固高度H為30釐米,即上部加固角鐵2的上平面與下部分加固角鐵2a的下平面距離為30釐米,加固段的低線與洞的上頂面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在地平面以上33釐米;加固段將它們固聯,內外牆壁上的角鐵所用的固聯件為穿過牆體的螺栓3,房屋四周的角鐵扣成一個整體,加固段上部的加固角鐵與下部分的加固角鐵之間用角鐵4a把它們固聯。在房屋牆壁上所打洞5的上內壁內層上有金屬加固結構5a,在房屋四周牆壁所打的洞5內均放入起重量為10噸的千斤頂6,每個洞內放置兩個千斤頂6,而後同時對每個千斤頂6加力;房屋提升時需要設置的其它結構,原房屋牆壁每升起45釐米時就應在它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上用水泥砂漿和磚砌起,然後再對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再等高度向上升起,如此反覆進行。房屋提升時需要設置的其它結構,及操作程序和方法均與及操作程序和方法均與實施例1相同。
採用本發明中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房屋升高,根據需要牆壁上所打每個洞的承重力還可為500千克、300千克、350千克、或200千克;支撐器具千斤頂還可選用起重力為15噸、25噸或30噸的;總之放入洞內千斤頂的起重量要高與該洞的承重量。
但是採用本方法升高的房屋,其原有的高度最好不超過10米,以便施工時更安全可靠。
權利要求
1.一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是按下述步驟完成的a、根據房屋的結構計算其重量;b、根據計算出的房屋重量,和每米長度房屋的承重量,及所選用升起房屋的千斤頂的起重量,來確定相鄰兩洞的距離,然後在房屋的牆壁上打洞,所打洞的最低點在地平面以上;c、在房屋牆壁的內外壁上,設置用金屬材料製成的加固段,加固段的低線與洞的上頂面在同一水平線上,加固段的高度為30-150釐米;d、在每個洞內放置用於升起房屋的千斤頂;e、同時對每個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等高度向上升起;f、對升起後原房屋牆壁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用建築材料填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b中以每個洞承受200-500千克的重量計算出在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數量,在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最低點距地平面3-50釐米,洞的高度為30-60釐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c中加固段對房屋四周牆壁的內外壁加固所用的金屬材料是角鐵,加固段上部的角鐵與下部分的角鐵用固聯件將它們固聯,內外牆壁上的角鐵由穿過牆體的螺栓將它們固聯,相垂直牆壁上的固定段的交接處應固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每個洞內放置的千斤頂為能起重量10-30噸的千斤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f中,原房屋牆壁每升起25-45釐米時,就應在它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用建築材料填充。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c中加固段上部的角鐵與下部分的角鐵之間的固聯件為金屬棒或角鐵。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步驟d中,每個洞內放置兩個起重量量相同的千斤頂。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房屋的牆壁上所打洞的上內壁上有金屬加固結構。
全文摘要
這種房屋整體升高的方法,是先根據房屋的結構計算其重量;再根據計算出的房屋重量,和每米長度房屋的承重量,及所選用升起房屋的千斤頂的起重量,來確定相鄰兩洞的距離,然後在房屋的牆壁上打洞;並在房屋牆壁的內外壁上設置加固段,再在每個洞內放置用於升起房屋的千斤頂之後,同時對每個千斤頂加力,使房屋各部位等高度向上升起;對升起後原房屋牆壁與留在地面上原房屋牆壁之間用建築材料填充。本發明中的方法比將房屋拆除後重新再建要節省很多費用,而且用該方法提升起的房屋居住時,會像原來的房屋一樣舒適。
文檔編號E04G23/00GK1948669SQ20051001809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13日
發明者祝應紅 申請人:祝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