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1:35:51 1
專利名稱:一種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驅動式打樁機,特別涉及一種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
背景技術:
打樁機是港口、橋梁、公路建設等工程項目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施工設備,它可以加快工程進度,降低供人的勞動強度,是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建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液壓打樁機由於其具有振動小、噪音低、能量利用率高等優點,逐漸取代了蒸汽和柴油動力等其它動力類型打樁機,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但現有的液壓打樁機大都採用礦基液壓油為動力,在打樁過程中,礦基液壓油容易洩露出來汙染環境,且存在易燃問題。除此之外還,其運行還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資源,運行成本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的打樁機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的、運行成本低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衝擊機構和打樁接頭機構,所述的衝擊機構包括缸體、活塞後蓋、後支撐座、衝擊活塞、前支撐座、配流閥、上閥套和下閥套,所述的缸體內孔內設有衝擊活塞,缸體內孔與衝擊活塞形成活塞前腔、活塞後腔、活塞中腔;缸體上設有蓄能器、進水口和出水口 ;缸體上進水口處設有配流閥,配流閥下端設有下閥套,配流閥上端設有上閥套;缸體與配流閥形成閥左交變腔、閥左高壓腔、閥中間腔、閥回水腔和閥右恆高壓腔;缸體的上端與外端蓋連接,外端蓋內設有活塞後蓋和後支撐座,活塞後蓋與後支撐座連接,後支撐座套裝在衝擊活塞的上端;活塞後蓋與後支撐座形成回程緩衝腔,閥左交變腔通過回程信號孔與活塞前腔相通;閥左交變腔通過衝程信號孔與活塞中腔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與蓄能器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與活塞前腔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通過孔、配流閥中心孔與閥右恆高壓腔相通;閥中間腔與活塞後腔相通;出水口、閥回水腔通過回水孔與活塞中腔相通;閥回水腔與回程緩衝腔相通;進水口與動力機構的進水管連接,出水口與動力機構的出水管連接;所述的打樁接頭機構包括接頭、砧鐵、定位套、平鍵、導向套;所述接頭與衝擊機構的缸體螺接,接頭的內孔由隔板分為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導向套和定位套設在接頭的上腔內,導向套位於定位套的上方,砧鐵位於下腔,穿過隔板上的中心孔與定位套連接。上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中,所述的外端蓋上表面上設有吊環。上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中,所述的缸體的側面上設有扶手。上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中,所述的導向套和定位套之間設有緩衝墊。上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中,所述的砧鐵上與衝擊活塞相對的面上設有錘墊,砧鐵與隔板之間設有第二緩衝墊,砧鐵的下表面上設有樁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I)本實用新型採用水壓傳動技術,與以往油壓型液壓衝擊器相比,不需消耗非再生的石油資源,洩漏物對環境無汙染威脅,且噪音小,因此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所使用的傳動介質來源廣,運行成本低。[0014]2)本實用新型主機質量約25kg左右,便於攜帶,且具有移動方便、結構簡單和維修維護方便的優點。對於一些大中型打樁機無法滿足施工環境要求的樁基工程,如公路護欄、河堤搶險等,能有效的發揮其優勢。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缸體內部各腔體及水流通道。
圖3是活塞回程加速階段水流流向圖。
圖4是活塞回程減速階段和衝程加速階段水流流向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衝擊機構和打樁接頭機構,所述的衝擊機構包括缸 體7、配流閥11、衝擊活塞21及前支撐座23、下閥套9、配流閥11和上閥套13,所述的缸體
7內孔內設有衝擊活塞21,缸體內孔與衝擊活塞21形成活塞前腔1、活塞後腔g、活塞中腔h ;缸體7側面上設有蓄能器8、進水口 10、出水口 12和扶手20 ;缸體7上進水口 10處設有配流閥11,配流閥11下端設有下閥套9,配流閥11上端設有上閥套13 ;缸體7與配流閥11形成閥左交變腔a、閥左高壓腔b、閥中間腔C、閥回水腔d和閥右恆高壓腔e ;缸體7的上端與外端蓋14通過螺釘19連接,外端蓋14內設有活塞後蓋17和後支撐座18,活塞後蓋17與後支撐座18連接,後支撐座18套裝在衝擊活塞21的上端;活塞後蓋17與後支撐座18形成回程緩衝腔f,回程緩衝腔f可防止衝擊活塞21在回程階段對主機的直接碰撞。所述外端蓋14的上表面上設有吊環16。如圖2所示,閥左交變腔a通過回程信號孔k3與活塞前腔i相通;閥左交變腔a通過衝程信號孔k4與活塞中腔h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b與蓄能器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b與活塞前腔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b通過孔K1、配流閥中心孔K2與閥右恆高壓腔e相通;閥中間腔c與活塞後腔g相通;出水口、閥回水腔d通過回水孔K5與活塞中腔h相通;閥回水腔d與回程緩衝腔f相通,所述的前支撐座23安裝在缸體7的下端,套裝在衝擊活塞21上。進水口 10與動力機構的進水管Pl連接,出水口 12與動力機構的出水管P2連接。所述的打樁接頭機構包括接頭2、砧鐵3、平鍵4、定位套5及導向套6 ;所述接頭2與衝擊機構的缸體7通過螺栓22連接,接頭2的內孔由隔板分為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平鍵
4、導向套6和定位套5設在接頭2的上腔內,導向套6位於定位套5的上方,砧鐵3位於下腔,穿過隔板上的中心孔與定位套5通過平鍵4連接。所述的導向套6和定位套5之間設有緩衝墊24,能夠減小衝擊反彈對衝擊機構的影響。所述的砧鐵3上與衝擊活塞21相對的面上設有錘墊25,錘墊25具有緩衝和傳遞衝擊應力的作用。砧鐵3與隔板之間設有第二緩衝墊25,砧鐵3的下表面上設有樁墊27,樁墊27具有傳遞衝擊應力並保護樁體I頭部的作用。如圖3所示,其中實線箭頭表示高壓水流向,虛線箭頭表示低壓水流向。外部輸入的高壓水從進水口 10進入閥左高壓腔b內, 再沿缸體內部水流通道,分別流向蓄能器8和活塞前腔i。在高水壓驅動下,衝擊活塞21運動周期分為回程加速、回程減速和衝程加速三個階段。以衝擊活塞21衝擊砧鐵3後向右反彈為運動起始點,由於閥右恆高壓腔e通過閥孔K1,配流閥中心水道K2與閥左高壓腔b相通,始終充滿高壓水,而閥左交變腔a通過孔衝程信號孔K4與回水孔K5與閥回水腔d相通,腔內為低壓水,故配流閥11在閥右恆高壓腔e高壓作用下處於左位,使活塞後腔g與閥回水腔d相通,低壓水流回水箱32。衝擊活塞21在活塞前腔i高壓水驅動下向上作回程加速運動。如圖4所示,當衝擊活塞21回程控制邊B1越過回程信號孔K3後,高壓水便經回程信號孔K3進入閥左交變腔a,由於閥左交變腔a受壓面積大於閥右恆高壓腔e,故配流閥11快速切換到上位,使活塞腔後g與閥回水腔d的通路被切斷,此時高壓水同時進入活塞前腔i和活塞後腔g。由於活塞後腔g受壓面積大於活塞前腔i,合力方向向下,在慣性作用下,衝擊活塞21還會繼續向上運動直至速度為零,然後向下作衝程加速運動。衝擊活塞21衝程運動期間,當控制邊B2越過衝程信號孔K4後,閥左交變腔a重新與閥回水腔d相通,導致閥左交變腔a水壓迅速下降,配流閥11快速回到下位。此時衝擊活塞21已衝擊了砧鐵3,衝程加速運動結束,衝擊活塞21反彈,開始下一次循環。衝擊活塞21回程加速階段初期和回程減速階段,當外部輸入流量大於衝擊器系統消耗量,蓄能器8存儲多餘的高壓水;而在回程加速階段後期和衝程階段,衝擊器系統消耗大於外部輸入流量時,蓄能器8就釋放高壓水以滿足系統流量的需求,因此蓄能器8能夠減少流量波動以減緩水壓衝擊,提高能量利用率。上述為水壓衝擊器在外部持續輸入水流驅動下,衝擊活塞21與配流閥11通過行程反饋信號,自動換向及相互控制,將水壓能轉化活塞動能的過程。衝擊活塞21在衝擊砧鐵3後,衝擊活塞21速度迅速從最大減少到零再反彈,而砧鐵3由於在衝擊方向被平鍵4限制而無法移動,因而在撞擊面發生壓縮變形而產生應力,並傳遞給樁體I使其克服土層阻力和摩擦力,使自身逐漸沉入土層。衝擊活塞21衝擊頻率約40Hz左右,高頻衝擊會引起樁體I及其周圍土壤顆粒一起振動,甚至發生共振現象,這樣減小了土壤顆粒的粘結力,使樁體I更容易沉入土層。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包括衝擊機構和打樁接頭機構,所述的衝擊機構包括缸體、活塞後蓋、後支撐座、衝擊活塞、前支撐座、配流閥、上閥套和下閥套,所述的缸體內孔內設有衝擊活塞,缸體內孔與衝擊活塞形成活塞前腔、活塞後腔、活塞中腔;缸體上設有蓄能器、進水口和出水口 ;缸體上進水口處設有配流閥,配流閥下端設有下閥套,配流閥上端設有上閥套;缸體與配流閥形成閥左交變腔、閥左高壓腔、閥中間腔、閥回水腔和閥右恆高壓腔;缸體的上端與外端蓋連接,外端蓋內設有活塞後蓋和後支撐座,活塞後蓋與後支撐座連接,後支撐座套裝在衝擊活塞的上端;活塞後蓋與後支撐座形成回程緩衝腔,閥左交變腔通過回程信號孔與活塞前腔相通;閥左交變腔通過衝程信號孔與活塞中腔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與蓄能器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與活塞前腔相通;進水口、閥左高壓腔通過孔、配流閥中心孔與閥右恆高壓腔相通;閥中間腔與活塞後腔相通;出水口、閥回水腔通過回水孔與活塞中腔相通;閥回水腔與回程緩衝腔相通;所述進水口與動力機構的進水管連接,出水口與動力機構的出水管連接; 所述的打樁接頭機構包括接頭、砧鐵、定位套、平鍵、導向套;所述接頭與衝擊機構的缸體螺接,接頭的內孔由隔板分為上腔和下腔,所述的平鍵、導向套和定位套設在接頭的上腔內,導向套位於定位套的上方,砧鐵位於下腔,穿過隔板上的中心孔與定位套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端蓋上表面上設有吊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缸體的側面上設有扶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套和定位套之間設有緩衝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砧鐵上與衝擊活塞相對的面上設有錘墊,砧鐵與隔板之間設有第二緩衝墊,砧鐵的下表面上設有樁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砧鐵與定位套通過平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攜式水壓衝擊打樁機,包括衝擊機構和打樁接頭機構,所述打樁接頭機構的接頭與衝擊機構的缸體採用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水壓傳動技術,與以往油壓型液壓衝擊器相比,不需消耗非再生的石油資源,洩漏物對環境無汙染威脅,且噪音小,因此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所使用的傳動介質來源廣,運行成本低。本實用新型主機質量約25kg左右,便於攜帶,且具有移動方便、結構簡單和維修維護方便的優點。對於一些大中型打樁機無法滿足施工環境要求的樁基工程,如公路護欄、河堤搶險等,能有效的發揮其優勢。
文檔編號E02D7/06GK202969382SQ2012207106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文澤軍 申請人:湖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