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管編織、纏繞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0:29:21 2
專利名稱:軟管編織、纏繞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編織、纏繞機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涉及軟管編織、纏繞機。
背景技術:
在輸送原油、泥漿、高壓液體、高壓氣體等普遍使用編織或纏繞有骨架層的膠管,該膠管在生產過程中,一般通過編織、纏繞機進行。編織和纏繞膠管的骨架層是承壓受力大小的決定因素,骨架層的角度配合直接影響承壓高低和管體變形量。軟管在編織、纏繞過程中,根據力學原理,骨架層編織或纏繞的最佳角度為54度44分,按此角度編織纏繞的膠管抗壓強度大,骨架層不容易斷裂,管體承壓不變形。目前使用的編織、纏繞機多個轉盤通過位於同一個傳動軸上主動輪帶動,各主動輪轉動是同步的,通過調節主動輪的轉速,只能保證一個轉盤編織或纏繞的骨架層角度達到54度44分,但其它轉盤也以同樣的轉速轉動,此時,隨著骨架層的編織或纏繞,膠管的直徑發生變化,因此,以同樣轉速轉動的轉盤在編織 或纏繞時,骨架層在膠管上編織或纏繞的角度發生變化,造成成品膠管的強度變低,管體承壓變形量大,使用壽命短。軟管在使用過程中,為了使每層骨架層能發揮最大的效能,需要各骨架層編織或纏繞的角度不同,按照同一個角度生產出的膠管承受壓力時不能使每個骨架層同時均勻受力,骨架層線材不能發揮最大效能,受力大的骨架層先爆破,影響膠管質量,甚至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膠管承壓強度高、脈衝性能好,使用壽命長、骨架層線材不容易斷裂的軟管編織、纏繞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包括機架、軟管牽引機構和至少兩個轉盤,所述每個轉盤與每個動力輪相嚙合,所述每個動力輪分別與不同動力機構連接。其附加技術特徵為所述每個動力機構與智控機構控制連接;
所述轉盤和動力機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本發明提供的軟管編織、纏繞機,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由於包括機架、軟管牽引機構和至少兩個轉盤,所述每個轉盤與每個動力輪相嚙合,所述每個動力輪分別與不同動力機構連接,在骨架層線材編織或纏繞過程中,針對不同規格的軟管通過每個轉盤時軟管的直徑對該骨架層的編織或纏繞角度要求,調整該轉盤的轉速,這樣,對於各骨架層編織或纏繞角度要求不同的軟管都能夠達到要求,避免軟管在使用過程中骨架層線材斷裂,提高了膠管抗壓強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其二,由於所述每個動力機構與智控機構控制連接,操作人員可以根據每種軟管的參數要求,然後通過智控機構輸入參數,使用更加方便,而且骨架層線材的張力和角度等控制更加精準,生產出的軟管質量更高;其三,由於所述轉盤和動力機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對於大多數軟管都能生產,可以根據需要確定轉盤和動力機構的數量。
圖I為軟管編織、纏繞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提出的軟管編織、纏繞機的結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為軟管編織、纏繞機的結構示意圖。其結構包括機架I、膠管牽引機構
6和至少兩個轉盤2,每個轉盤2與每個動力輪3相嚙合,每個動力輪3分別與不同動力機構4連接。在骨架層編織或纏繞過程中,針對通過每個轉盤2時軟管的直徑和該骨架層的纏繞角度要求,調整該轉盤2的轉速,這樣,對於各骨架層編織或纏繞角度要求不同的軟管都能夠到達要求,避免軟管在使用過程中骨架層線材斷裂,提高了膠管抗壓強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每個動力機構4都與智控機構5控制連接,操作人員可以根據每種軟管的參數要求,然後通過智控機構5輸入參數,使用更加方便,而且骨架層線材的張力和角度等控制更加精準,生產出的軟管質量更高。轉盤2和動力機構4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對於大多數軟管都能生產。可以根據需要確定轉盤2和動力機構4的數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僅僅局限於上述實例,只要結構與本發明軟管編織、纏繞機結構相似,就落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軟管編織、纏繞機,包括機架、軟管牽引機構和至少兩個轉盤,所述每個轉盤與每個動力輪相嚙合,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動力輪分別與不同動力機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軟管編織、纏繞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動力機構與智控機構控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軟管編織、纏繞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盤和動力機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編織、纏繞機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軟管編織、纏繞機。其主要技術特徵為包括機架、軟管牽引機構和至少兩個轉盤,所述每個轉盤與每個動力輪相嚙合,所述每個動力輪分別與不同動力機構連接,在骨架層編織或纏繞過程中,針對通過每個轉盤時軟管的直徑和該骨架層的編織或纏繞角度要求,調整該轉盤的轉速,這樣,對於各骨架層編織或纏繞角度要求不同的軟管都能夠達到要求,避免軟管在使用過程中骨架層線材斷裂,提高了膠管抗壓強度,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5H81/08GK102923535SQ2012104938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王雲堯, 王雲霄 申請人:河北瑞興橡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