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型空水冷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23:47:01 1
專利名稱:緊湊型空水冷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緊湊的交流電機用空水冷卻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交直流電機冷卻器的冷卻裝置的迎風面均為豎置,由此決定了冷 卻器的高度均比較高,高度一般均在一米以上。因此在某些對高度有特殊限定要求的場合, 則難以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緊湊型空水冷卻器,採用本 實用新型結構後,冷卻器的外觀高度能有明顯的降低,適用於目前的風電等行業。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緊湊型空水冷卻器,包括外殼、導風板、冷卻裝置、導軌、集水槽、底板、後支 架以及前支架;所述外殼與底板組成冷卻器的外框,底板上開有與電機互通的通風口,底板 中間為進風口,底板兩側為出風口 ;外殼的前後分別設置有前支架與後支架,集水槽焊接在 前支架與後支架之間;外殼上設置有導軌,冷卻裝置放置在由後支架、前支架以及導軌組成 的框體上,冷卻裝置的上方安裝有導風板。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集水槽在後支架側高於前支架側,呈傾斜放置。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採用將冷卻裝置橫置的設置方式,並且採用特殊的集水槽結構,使冷 卻器的高度有明顯的降低,由原來一米左右的高度,降低為半米以下。集水槽既能通過空 氣,又能防止洩漏水掉下進入下方電機。在冷卻裝置上方設置導風板以及全理的外殼形狀, 優化冷卻器內空氣流通,起到減少渦流使出口氣流轉向動量損失減小。綜上所述,本實用新 型能夠降低冷卻器高度,並且能保證運行安全可靠,滿足對空間限制的要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1、導風板2、冷卻裝置3、導軌4、集水槽5、 底板6、後支架7、前支架8。其中外殼1與底板6組成冷卻器的外框,底板6上開有與電機 互通的通風口。底板6中間為冷卻器的進風口,兩側為冷卻器的出風口,風向如圖1中的箭 頭所示。外殼1的前後分別設置有前支架8與後支架7,在後支架7與前支架8之間焊上集水槽5,且集水槽5在後支架7側高於前支架8側(見圖幻,以利於水從前支架8側排出冷 卻器外。外殼1上設置有導軌4,冷卻裝置3放置在由後支架7、前支架8、導軌4組成的框 體上。本實施例中,冷卻裝置3採用穿片式冷卻裝置。冷卻裝置3上方安裝有導風板2。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情況下,經電機後的熱空氣由下方進入冷卻器 底板6中間的風口(圖中箭頭),熱空氣繞行穿過集水槽5之間的空隙,然後進入冷卻裝置 3。經冷卻裝置3冷卻後的冷空氣經導流板2及外殼1內側的導流後從底板6兩側的出風 口排出,進入電機。如此循環。當本實用新型冷卻器發生意外洩漏時,冷卻水向下掉入集水 槽5中,由於集水槽5有傾斜度,所以冷卻水能快速的向前支架8端流動,並從外殼1的開 孔9處流到冷卻器的外面。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冷卻器的安裝與常規冷卻器相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實施例。可以 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構思的前提下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其 他改進和變化,均應認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緊湊型空水冷卻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1)、導風板O)、冷卻裝置(3)、導 軌G)、集水槽(5)、底板(6)、後支架(7)以及前支架(8);所述外殼(1)與底板(6)組成冷 卻器的外框,底板(6)上開有與電機互通的通風口,底板(6)中間為進風口,底板(6)兩側 為出風口 ;外殼(1)的前後分別設置有前支架(8)與後支架(7),集水槽( 焊接在前支架 (8)與後支架(7)之間;外殼(1)上設置有導軌G),冷卻裝置C3)放置在由後支架(7)、前 支架(8)以及導軌(4)組成的框體上,冷卻裝置(3)的上方安裝有導風板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緊湊型空水冷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槽(5)在後支架(7) 側高於前支架(8)側,呈傾斜放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湊型空水冷卻器,其結構包括外殼、導風板、冷卻裝置、導軌、集水槽、底板、後支架以及前支架。本實用新型通過冷卻裝置的橫置,大大降低了冷卻器的高度。應用於目前快速發展的風電電機冷卻行業。採用了特殊的集水槽結構,解決了冷卻水洩漏的防護問題。同時加設導流板以及全理的外殼形狀,優化冷卻器內空氣流通。
文檔編號H02K9/19GK201830087SQ20102059098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9日
發明者張虎 申請人:無錫哈電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