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8:44:11 3
專利名稱: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有色金屬溼法提取冶金,具體涉及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金礦的大規模開採,易選冶的金礦資源日益減少,而目前黃金資源的三分之二為難處理的礦石,難處理黃金資源已經成為黃金生產的主要來源。難處理黃金礦石儲量佔世界金礦總儲量的30%,我國佔20%以上,而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是在常溫常壓下的氰化提金工藝,但是該工藝氰化浸出時間較長,往往長達M小時,尤其是在對硫化含金礦石,不僅選擇性差,易受砷、銻、銅等雜質離子的幹擾,對環境汙染大,而且生產工藝複雜,生產成本提高,從而影響了金的生產和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益。對硫化含金礦石,目前也有採用先進行氧化預處理,再氰化浸出金的工藝,比如 2010年11月3日,由中南大學楊聲海、郭歡等人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 101876005 A中,公開了一種「兩段加壓氧浸法從難處理硫化礦金精礦中提取金的方法」,該工藝分為加壓氧化預處理與加壓氧化浸金兩段首先用硫酸-硫酸鐵溶液加壓氧化硫化鐵等賤金屬硫化物,大部分S2—、S/—氧化成元素硫;預處理渣再用硫氰酸鹽溶液加壓氧浸,使金以金-硫氰酸配合物的形態選擇性溶解進入溶液。該工藝需要兩段浸金,化工藥液消耗大,因此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處理硫化含金礦技術的缺點,提出了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具有流程短、環境友好、回收率高的優點。該工藝流程簡單,成本低,金回收率高,無低濃度煙氣與As2O3煙塵等的汙染,對環境汙染小。
本發明的基本思路是採用NH4SCN-NH40H_CUS04體系浸出工藝處理含金硫化礦,利用氧氣氧化含金硫化礦中包裹金粒的硫化物,而金進入溶液,最後經液固分離,濾渣返火法回收段處理,濾液中的金經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採取以下步驟的順序實施
①破碎研磨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100-200目,過篩;
②高壓浸出將NH4SCN和NH4OH配置成浸出溶液,並加入CuSO4;溶液中NH4SCN 0. 5-4mol/L, NH4OH 1-6 mol/L, CuSO4 1-3 g/L ;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溶液中,按液固比3-10:1的比例加入,然後送高壓釜進行高壓浸出,其浸出條件為溫度為80-200°C,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0. 6-2. OMPa,攪拌速度為300-800r/min,反應時間為1-5小時;
③液固分離浸出過程完成後,等待礦漿冷卻至30-50°C,液固分離,得浸出渣和含金浸出液;④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以下優點硫化含金礦石採用高溫高壓非氰提金工藝, 金的浸出率和回收率高,且對環境汙染小,工藝流程短,設備簡單,投資成本小。
圖1為本發明高溫高壓非氰提金工藝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某硫化含金礦的成分如下:Pb :0. 38%, Cu 0. 37%, Fe :34. 92%, S :32. 77%, SiO2
13.07%, Ag 0. 0049%, Zn :0. 58%, Sb :0. 71%, Au :0. 0024%, As :7. 65%。實施例工藝如圖 1 所示,採取以下步驟的順序實施
①破碎研磨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200目,過篩;
②高壓浸出將NH4SCN和NH4OH配置成浸出溶液,並加入CuSO4;溶液中=NH4SCN 2mol/ L, NH4OH 1 mol/L, CuSO4 3 g/L ;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溶液中,按液固比5:1的比例加入,然後送高壓釜進行高壓浸出,其浸出條件為溫度為180°C,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0. 8MPa,攪拌速度為800r/min,反應時間為2小時;
③液固分離浸出過程完成後,等待礦漿冷卻至30-50°C,液固分離,得浸出渣和含金浸出液;
④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該硫化含金礦的金礦石呈黑色塊狀物,粒度大小不均,粉狀成分居多。因此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200目。步驟①中破碎研磨物塊,提高磨細度,可以縮短浸出時間;在氧化浸出的過程中,包裹金的硫化礦物得以較為充分的氧化分解,使得硫氰酸根離子能更好的配合金離子進入溶液,從而提高金的浸出率和回收率;金的回收率達90. 59%。實施例2
某硫化含金礦的成分如下:Pb :0. 42%, Cu 0. 50%, Fe :33. 76%, S :30. 28%, SiO2
14.56%, Ag 0. 0043%, Zn :0. 55%, Sb :0. 65%, Au :0. 00246%, As :7. 80%。採取以下步驟的順序實施
①破碎研磨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100目,過篩;
②高壓浸出將NH4SCN和NH4OH配置成浸出溶液,並加入CuSO4;溶液中=NH4SCN 4mol/ L, NH4OH 5 mol/L, CuSO4 2 g/L ;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溶液中,按液固比3:1的比例加入,然後送高壓釜進行高壓浸出,其浸出條件為溫度為200°C,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0. 6MPa,攪拌速度為300r/min,反應時間為5小時;
③液固分離浸出過程完成後,等待礦漿冷卻至30-50°C,液固分離,得浸出渣和含金浸出液;
④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本實施例金的回收率為85. 69%。實施例3
某硫化含金礦的成分如下:Pb :0. 40%, Cu 0. 55%, Fe :35. 35%, S :33. 39%, SiO2
416. 46%, Ag 0. 0037%, Zn :0. 53%, Sb :0. 72%, Au :0. 00248%, As :7. 70%。採取以下步驟的順序實施
①破碎研磨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150目,過篩;
②高壓浸出將NH4SCN和NH4OH配置成浸出溶液,並加入CuSO4;溶液中=NH4SCN 0. 5mol/L, NH4OH 6 mol/L, CuSO4 1 g/L ;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溶液中,按液固比10:1的比例加入,然後送高壓釜進行高壓浸出,其浸出條件為溫度為80°C, 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2. OMPa,攪拌速度為600r/min,反應時間為1小時;
③液固分離浸出過程完成後,等待礦漿冷卻至30-50°C,液固分離,得浸出渣和含金浸出液;
④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
本實施例金的回收率為85.69%。
權利要求
1. 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其特徵是採取以下步驟的順序實施①破碎研磨將塊狀硫化含金礦破碎研磨至粒度100-200目,過篩;②高壓浸出將NH4SCN和NH4OH配置成浸出溶液,並加入CuSO4;溶液中=NH4SCN 0. 5-4mol/L, NH4OH 1-6 mol/L, CuSO4 1-3 g/L ;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溶液中,按液固比3-10:1的比例加入,然後送高壓釜進行高壓浸出,其浸出條件為溫度為80-200°C,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0. 6-2. OMPa,攪拌速度為300-800r/min,反應時間為1-5小時;③液固分離浸出過程完成後,等待礦漿冷卻至30-50°C,液固分離,得浸出渣和含金浸出液;④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硫化含金礦的新工藝,屬於溼法冶金領域。實驗前將礦石粉碎研磨並過200目篩;將NH4SCN-NH4OH配置成浸出水溶液,並加入CuSO4,再將研磨過篩後的硫化含金礦加入到浸出液中,按3-10:1的比例加入,溫度為80-200℃,持續通入氧氣,氧分壓為0.6-2.0MPa,攪拌速度為300-800r/min,反應時間為1-5小時。在氧化浸出的過程中,包裹金的硫化礦物得以較為充分的氧化分解,使得硫氰酸根離子能更好的配合金離子進入溶液,從而提高金的浸出率和回收率;浸出過程完成後,固液分離,實現金屬的初步分離;浸出渣返火法回收段做進一步處理,含金浸出液經由活性炭吸附予以回收。
文檔編號C22B3/24GK102409171SQ20111040892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1日
發明者曹永德, 曹永貴, 李棟, 楊躍新, 蔡練兵, 覃小龍, 譚霖 申請人: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