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5:42:41 1
專利名稱: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中央空調已廣泛的應用於建築中,通過在中央空調的循環系統中採用的流體增壓器補充水泵功率不足而導致揚程過低的問題,增加流體壓力使流體速度明顯加快。傳統應用的流體增壓器由增壓單元組成,增壓單元包括外管和外管內的前段節流管、後段節流管,通過前段節流管與外管之間構成吸水回流、反衝加壓倉,後段節流管與外管之間構成旋轉加速噴射倉,這種結構的流體增壓器具有增壓的功能,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對流體進行加速,但加速的效果不很理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簡便、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對流體有顯著加速作用,工作效率高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本實用新型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內容簡述本實用新型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是由吸水口、噴射口、內孔、夕卜孔、一次噴射口、一級增壓倉、二級增壓倉、三級增壓倉、法蘭、環形噴射室、二次噴射口、水平衡隔離圈、水平衡隔離條和外殼構成,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內設有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為吸水口、噴射口及連接吸水口和噴射口的一級增壓倉,一級增壓倉為管狀,在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內孔與副管道導通,吸水口的上部與法蘭連接;副管道設置在主管道的外周與主管道同軸,副管道由二級增壓倉、三級增壓倉、二次噴射口構成,二級增壓倉設置在一級增壓倉的外部,通過內孔與一級增壓倉導通,在二級增壓倉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外孔和在水平方向向上傾斜的一次噴射口,通過在二級增壓倉側壁上設置的外孔和一次噴射口與三級增壓倉導通。吸水口沿一級增壓倉方向直徑逐漸縮小。二級增壓倉通過環形噴射室連接二次噴射口。環形噴射室的內徑小於二級增壓倉的內徑。在外殼內壁上及三級增壓倉內設置交錯的壁。吸水口的直徑大於噴射口的直徑,吸水口的直徑大於內孔的直徑,內孔的直徑大於外孔的直徑,外孔的直徑大於一次噴射口的直徑,一次噴射口的直徑大於二次噴射口的直徑。在環形噴射室的外部設置水平衡隔離圈,在二級增壓倉內設置水平衡隔離條。本實用新型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簡便、節省原材料、外形美觀的特點,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對流體有顯著加速作用,大大提高了循環水泵的工作效率。
[0014]圖I是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吸水口、2是噴射口、3是內孔、4是外孔、5是一次噴射口、6是一級增壓倉、7是二級增壓倉、8是三級增壓倉、9是法蘭、10是環形噴射室、11是二次噴射口、12是水平衡隔離圈、13是水平衡隔離條、14是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是這樣實現的,
以下結合附圖做具體說明。見圖1,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是由吸水口 I、噴射口 2、內孔3、外孔4、一次噴射口 5、一級增壓倉6、二級增壓倉7、三級增壓倉8、法蘭9、環形噴射室10、二次噴射口 11、水平衡隔離圈12、水平衡隔離條13和外殼14構成,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內設有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為吸水口 I、噴射口 2及連接吸水口 I和噴射口 2的一級增壓倉6,一級增壓倉6為管狀在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內孔3與副管道導通,吸水口 I的上部與法蘭9連接; 副管道設置在主管道的外周與主管道同軸,副管道由二級增壓倉7、三級增壓倉8、二次噴射口 11構成,二級增壓倉7設置在一級增壓倉6的外部,通過內孔3與一級增壓倉6導通,在二級增壓倉7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外孔4和在水平方向向上傾斜的一次噴射口 5,通過在二級增壓倉7側壁上設置的外孔4和一次噴射口 5與三級增壓倉8導通。吸水口 I沿一級增壓倉6方向直徑逐漸縮小實現一級增壓。二級增壓倉7通過環形噴射室10連接二次噴射口 11。環形噴射室10的內徑小於二級增壓倉7的內徑,以實現二級增壓。通過在外殼14內壁上及三級增壓倉8內設置交錯的壁,增大流體流速實現三級增壓。吸水口 I的直徑大於噴射口 2的直徑,吸水口 I的直徑大於內孔3的直徑,內孔3的直徑大於外孔4的直徑,外孔4的直徑大於一次噴射口 5的直徑,一次噴射口 5的直徑大於二次噴射口 11的直徑。通過在環形噴射室10的外部設置水平衡隔離圈12,在二級增壓倉7內設置水平衡隔離條13,在不改變水泵功率的情況下加速流體的流速,大大提高了循環水泵的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1.ー種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幹是由吸水ロ( I)、噴射ロ( 2 )、內孔(3 )、外孔(4)、一次噴射ロ(5)、ー級增壓倉(6)、ニ級增壓倉(7)、三級增壓倉(8)、法蘭(9)、環形噴射室(10)、二次噴射ロ( 11 )、水平衡隔離圈(12)、水平衡隔離條(13)和外殼(14)構成,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內設有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為吸水ロ(I)、噴射ロ(2)及連接吸水口(I)和噴射ロ(2)的ー級增壓倉(6),ー級增壓倉(6)為管狀,在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內孔(3)與副管道導通,吸水ロ(I)的上部與法蘭(9)連接;副管道設置在主管道的外周與主管道同軸,副管道由ニ級增壓倉(7)、三級增壓倉(8)、二次噴射ロ(11)構成,ニ級增壓倉(7)設置在ー級增壓倉(6)的外部,通過內孔(3)與ー級增壓倉(6)導通,在ニ級增壓倉(7)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外孔(4)和在水平方向向上傾斜的一次噴射ロ(5),通過在ニ級增壓倉(7)側壁上設置的外孔(4)和一次噴射ロ(5)與三級增壓倉(8)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吸水ロ(I)沿一級增壓倉(6)方向直徑逐漸縮小。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ニ級增壓倉(7)通過環形噴射室(10)連接二次噴射ロ( 11 )。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環形噴射室(10)的內徑小於ニ級增壓倉(7)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外殼(14)內壁上及三級增壓倉(8)內設置交錯的壁。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吸水ロ(I)的直徑大於噴射ロ(2)的直徑,吸水ロ(I)的直徑大於內孔(3)的直徑,內孔(3)的直徑大於外孔(4)的直徑,外孔(4)的直徑大於一次噴射ロ(5)的直徑,一次噴射ロ(5)的直徑大於二次噴射ロ(11)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環形噴射室(10)的外部設置水平衡隔離圈(12),在ニ級增壓倉(7)內設置水平衡隔離條(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環水泵流體增壓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主管道和副管道,主管道為吸水口、噴射口及連接吸水口和噴射口的一級增壓倉,一級增壓倉為管狀,在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內孔與副管道導通;副管道設置在主管道的外周與主管道同軸,副管道由二級增壓倉、三級增壓倉、二次噴射口構成,二級增壓倉設置在一級增壓倉的外部,通過內孔與一級增壓倉導通,在二級增壓倉側壁上設有在水平方向向下傾斜的外孔和在水平方向向上傾斜的一次噴射口,通過在二級增壓倉側壁上設置的外孔和一次噴射口與三級增壓倉導通。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簡便、節省原材料、外形美觀的特點,大大提高了循環水泵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F04F5/12GK202418056SQ20112040287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關健, 王特 申請人: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