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5:29:11
專利名稱: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剎車塊,特別涉及一種可防止在剎車中產生噪聲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
如
圖1和圖2所示,現有的第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10,是在一長條膠塊本體11的中段延伸設有一金屬鎖接杆12,鎖接杆12與膠塊本體11垂直相交,膠塊本體11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111,每一凹部111之間形成有若干個剎車部112,剎車部112表面為一水平的平面。使用時,騎車者制動剎車把手(圖未示),也就是連動該剎車塊10往輪框13貼近,使平面的剎車部112完全與輪框13緊密貼合,以剎住車輪,產生剎車效果。該剎車塊10的結構雖然能輕易地產生剎車效果,但是,由於該剎車塊10的剎車部112為平面結構,所以當騎車者做剎車動作時,要使自行車緊急停止,先制動該剎車把手(圖未示),這時平面的剎車部112會迅速地緊密貼合於輪框13,由此會使得平面的剎車部112利用其較大的接觸面平貼在輪框13上,造成容易產生鎖死的現象,而導致自行車翻車。同時,當進行剎車動作時,因平面的剎車部112與輪框13接觸,使得剎車部112在產生位移動作時(如圖3的假想線所示),雖然該輪框13已減速,但卻尚未停止轉動,仍往前轉動(如圖2的箭頭所示),此時,呈貼合狀態的剎車部112無法繼續往前位移,勢必自行拉回(因為該剎車部112為一彈性膠體),而在剎車動作繼續存在時,該剎車部112與輪框13保持持續完全緊密貼合的狀態,剎車部112及該凹部111的上沿113與輪框13產生快速的前後拉扯,也就是快速的前後位移的拍打現象,如此便造成刺耳的剎車噪聲。
如圖4和圖5所示,為解決上述第一種自行車的剎車塊10所產生鎖死的缺點,就製造出現有的第二種自行車的剎車塊20,該剎車塊20是在一包覆片21的中段延伸設有一金屬鎖接杆22,一長條膠塊本體23嵌設在該包覆片21中,並以一螺栓211固定,使鎖接杆22與膠塊本體23呈垂直相交,膠塊本體23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231,每一凹部231之間形成若干個剎車部232,剎車部232表面為一具有斜度的斜面。使用時,騎車者制動剎車把手(圖未示),也就是連動該剎車塊20往輪框24貼近,由於剎車部232為傾斜狀,所以先使剎車部232的尖端233與輪框24接觸,再漸漸地使整個剎車部232斜面貼平於輪框24,形成平整的平面與輪框24緊密貼合(如圖6所示),以剎住車輪,產生剎車效果。現有的第二種剎車塊20的結構雖然以漸進方式,使得傾斜狀的剎車部232剎住車輪,而產生剎車效果,且不會產生鎖死、翻車的現象。但是,當做剎車動作而使剎車部232整面貼平在輪框24時(如圖6所示),雖然剎車部232隻有一邊突出有如現有的第一種剎車部10的上沿113,也就是尖端233,但仍會產生瞬間快速前後拉扯,也就是快速前後位移(如圖7的假想線所示),而與輪框24產生拍打現象,這種拍打現象的產生,就是噪聲的來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自行車輪框瞬間接觸時,不會產生拍打現象,以有效防止剎車中產生噪聲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具有一膠質條狀的本體,所述膠質條狀本體上設有倒角。
所述剎車塊上設有一個以上凹部,每一凹部設有一個以上剎車部,所述倒角設置在該剎車部上。
所述倒角為圓弧形,設置在該剎車部的兩側。
所述倒角為倒圓弧形,設置在該剎車部的兩側。
所述剎車塊設有一平面的剎車部,該剎車部周邊設有倒角。
所述倒角為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自剎車部左側往右側依序設有一次低臺階部、一最高臺階部、一次高臺階部及一最低臺階部。
所述倒角為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自剎車部右側往左側依序設有一次低臺階部、一最高臺階部、一次高臺階部及一最低臺階部。
所述倒角延伸至剎車部的兩側邊。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剎車塊制動剎車時,剎車部與輪框接觸時,因其變形量相當小,雖然也有微幅拉扯現象,但已去除拍打現象,不但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剎車塊與輪框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第一種剎車塊的立體圖。
圖2是上述第一種剎車塊剎車動作的示意圖。
圖3是上述第一種剎車塊拍打現象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現有第二種剎車塊的立體圖。
圖5是上述第二種剎車塊剎車動作的示意圖。
圖6是上述第二種剎車塊另一剎車動作的示意圖。
圖7是上述第二種剎車塊拍打現象的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剎車動作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微量變形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剎車動作示意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剎車動作示意圖。
參看圖8和圖9,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30是在一長條膠質本體31的中段延伸設有一金屬鎖接杆32,鎖接杆32與膠質本體31呈垂直相交,膠質本體31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311,每個凹部311之間形成有若干個剎車部312,剎車塊30的剎車部312是在其兩側以及周邊313形成有圓弧形的倒角314,也可將該剎車部312兩側圓弧狀的倒角變成斜平面的倒角,其效用相同。
如圖8和9所示,當使用時,騎車者制動剎車把手(圖未示),也就是連動該剎車塊30往輪框33貼近時,由於剎車部312設有圓弧狀的倒角314,從而減少了剎車部312與輪框33接觸的磨合面(如
圖10中的I點至I』點的距離),而且增大了齒積,也就是剎車部312與倒角314的表面積和(如
圖10中的II點至II』點的距離),使得剎車具有緩衝功能。當制動剎車時,剎車部312與輪框33接觸時,剎車部312仍有微量的變形(如
圖10中的III點至III』點的距離),如
圖10所示,但其變形量相當小,因為已去除現有剎車部的上沿或尖端的結構,同時,雖然也有微幅拉扯現象,但已去除拍打現象,不但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剎車塊30與輪框3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參看
圖11,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40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膠質本體41、金屬鎖接杆42,其不同之處是,該剎車塊40可形成有一平面的剎車部411,剎車部411周邊各設有導圓的倒角412,也可將剎車部411兩側圓弧狀的倒角412變成斜平面的倒角,其效用相同。另外,該剎車塊40也可減少該剎車部411與輪框(如圖9所示的輪框33)接觸的磨合面,且可增大齒積,也就是該剎車部411與倒角412的表面積和,使剎車具有緩衝功能,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該剎車塊40與輪框(如圖9所示的輪框3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參看
圖12,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50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膠質本體51、金屬鎖接杆52及凹部511,其不同之處是,該剎車塊50是在剎車部512兩側設有圓弧狀的倒角513,也可將剎車部512兩側圓弧狀的倒角513變成斜平面的倒角,其效用相同。該剎車塊50也可減少該剎車部512與輪框(如圖9所示的輪框33)接觸的磨合面,且可增大齒積,也就是該剎車部512與倒角513的表面積和,使剎車具有緩衝功能,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該剎車塊50與輪框(如圖9所示的輪框3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參看
圖13和
圖14,本實用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60具有膠質本體61、金屬鎖接杆62,膠質本體61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611、剎車部612及倒角,都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其不同之處是,該倒角可為一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是在該剎車部612兩側分別設有一圓弧形臺階部613及一倒圓弧形臺階部614,連續形成一圓一凹的結構。該剎車塊60也可減少該剎車部612與輪框63接觸的磨合面,且增加齒積,也就是該剎車部612與圓弧形臺階部613及倒圓弧形臺階部614的表面積和,使剎車具有緩衝功能,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該剎車塊60與輪框6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參看
圖15和
圖16,本實用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70具有膠質本體71、金屬鎖接杆72,膠質本體71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711、剎車部712及倒角,都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其不同之處是,該倒角可為一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是自剎車部712左側往右側依序形成一次低臺階部713、最高臺階部714、一次高臺階部715以及一最低臺階部716,在本實施例中該臺階部設有四個階層,該臺階部可自剎車部712右側往左側減階、增階所形成。該剎車塊70也可減少剎車部712與輪框73接觸的磨合面,且增大齒積,也就是該剎車部712與次低臺階部713、最高臺階部714、次高臺階部715及最低臺階部716的表面積和,使剎車具有緩衝功能,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該剎車塊70與輪框7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可達到的功效歸納如下由於本實用新型剎車塊30的剎車部312設有倒角314,使得剎車部312與輪框33的磨合面減少,如此就會增大齒積,也就是剎車部312與倒角314的表面積和。騎車者制動剎車把手時,設置的倒角314,使得剎車時可有效消除平面式或斜面式接觸所產生拍打的噪聲。另外,在制動剎車時,剎車部312與輪框33接觸時,剎車部312仍有微量的變形,但是其變形量相當小,雖然也有微幅拉扯現象,但由於本實用新型的剎車部312、412、512、612、712的結構,已完全去除現有剎車部的上沿或尖端的結構,不但完全去除了拍打現象,而且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該剎車塊30與輪框33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權利要求1.一種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它具有一膠質條狀的本體,其特徵在於所述膠質條狀本體上設有倒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剎車塊上設有一個以上凹部,每一凹部設有一個以上剎車部,所述倒角設置在該剎車部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為圓弧形,設置在該剎車部的兩側。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為倒圓弧形,設置在該剎車部的兩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剎車塊設有一平面的剎車部,該剎車部周邊設有倒角。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為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自剎車部左側往右側依序設有一次低臺階部、一最高臺階部、一次高臺階部及一最低臺階部。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為漸次的臺階部,該臺階部自剎車部右側往左側依序設有一次低臺階部、一最高臺階部、一次高臺階部及一最低臺階部。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其特徵在於所述倒角延伸至剎車部的兩側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消除噪聲的剎車塊,該剎車塊是在一膠質條狀的本體中段延伸設有一金屬鎖接杆,鎖接杆與膠質本體呈垂直相交,膠質本體表面間隔設有若干個凹部,每個凹部之間形成有若干個剎車部,該剎車塊的剎車部在其兩側以及周邊形成有圓弧形的倒角。當制動剎車時,剎車部與輪框接觸時,由於其變形量相當小,雖然也有微幅拉扯現象,但已去除拍打現象,不但可防止瞬間鎖死、造成翻車的意外,還能消除剎車塊與輪框接觸所產生的噪聲。
文檔編號B62L1/00GK2390807SQ9921920
公開日2000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11日
發明者林阿平, 李榮華 申請人:利奇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