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8:49:26 1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屬於實驗室設施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研和教學條件的改善,各種實驗室內都配備了很多專用的設施,其中實驗臺是必備的一種。除了少數大型實驗設備自身帶有操作臺外,大多數的實驗都是在實驗臺上進行的。對於實驗人員而言,大多數實驗的進行都是需要用水的,有的實驗還要求使用純淨水,因此對於實驗人員來講,實驗臺除了要滿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外,能否有供水系統尤其是循環水系統也是很重要的。
傳統的實驗臺,通常只是連接一個自來水管,實驗臺下方設置地漏或者接水桶,滿足實驗用水的需求,好一點的實驗臺,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320036653,公開了一種化學實驗臺,配備了水箱和上水排水系統,初步解決了實驗用水的問題。但是這種實驗臺,當操作的實驗需要使用純淨水時,就需要實驗人員另行製備純淨水,不僅需要購買淨水機,操作上也很麻煩。此外,這種實驗臺水是一次性使用的,對於一些實驗而言,實驗用水是可以回收重複利用的,這樣的實驗臺必然的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方便的實現循環水供應,並能夠提供純淨水的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包括臺架、臺面、供水裝置、回收水箱,供水裝置安裝在臺面的上方,回收水箱安裝在臺架的側面,所述供水裝置包括漏鬥形進水管、淨水裝置、儲水箱、供水管,所述回收水箱內設有水泵,漏鬥形進水管通過三通閥分別連通淨水裝置及儲水箱,淨水裝置連通儲水箱,儲水箱連通供水管,回收水箱通過水泵連通漏鬥形進水管,回收水箱還連通回收水箱進水管及排水管,所述淨水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增壓泵、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化樹脂過濾器、保安過濾器、RO過濾器,所述軟化樹脂過濾器包括樹脂罐及鹽罐。
進一步的,所述供水管及排水管上均設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保安過濾器內包括中空纖維超濾膜濾芯。
進一步的,所述保安過濾器還包括壓力表及排氣閥。
進一步的,所述回收水箱進水管一端固定在檯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通過供水系統的設置和供水裝置本身的改進,可以為各種實驗操作方便的提供清潔的純淨水,並且實驗用水可循環使用,還可提供多種供水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驗臺適合於各種基礎實驗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圖1中供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淨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回收水箱及其連接關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臺面;2、臺架;3、供水裝置;4、回收水箱;5、漏鬥形進水管;6、淨水裝置;7、儲水箱;8、供水管;9、水泵;10、三通閥;11、回收水箱進水管;12、排水管;13、增壓泵;14、砂過濾器;15、活性炭過濾器;16、軟化樹脂過濾器;17、保安過濾器;18、RO過濾器;19、樹脂罐;20、鹽罐;21、閥門;22、中空纖維超濾膜濾芯;23、壓力表;24、排氣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帶水循環系統的實驗臺,主要是供水系統設置方式的改進和供水裝置本身的改進。包括臺架2、臺面1、供水裝置3、回收水箱4,供水裝置3安裝在臺面1的上方,回收水箱3安裝在臺架2的側面,供水裝置3包括漏鬥形進水管5、淨水裝置6、儲水箱7、供水管8,回收水箱4內設有水泵9,漏鬥形進水管5通過三通閥10分別連通淨水裝置6及儲水箱7,淨水裝置6連通儲水箱7,儲水箱7連通供水管8,回收水箱4通過水泵9連通漏鬥形進水管5,回收水箱4還連通回收水箱進水管11及 排水管12,淨水裝置6包括依次連接的增壓泵13、砂過濾器14、活性炭過濾器15、軟化樹脂過濾器16、保安過濾器17、RO過濾器18,軟化樹脂過濾器16包括樹脂罐19及鹽罐20。
循環水供水主要由供水裝置3、回收水箱4實現,供水裝置3內設有淨水裝置6,將自來水淨化為純淨水,通過儲水箱7為實驗操作供水,實驗用水通過回收水箱4後,可返回到供水裝置3,進行循環利用。
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對淨水裝置6本身進行了設計,砂過濾器14用於過濾自來水中的大顆粒懸浮物和雜質,活性炭過濾器15用於吸附水中小分子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去除色素、異味等,軟化樹脂過濾器16採用陽樹脂對源水進行軟化,主要目的是讓陽樹脂吸附水中的鈣、鎂離子,降低源水的硬度,保安過濾器17,起到防止石英砂、活性炭顆粒等進入RO過濾器18,保護RO膜的作用。
為操作方便,供水管8及排水管12上均設有閥門21。
作為優選的方式,保安過濾器17內包括中空纖維超濾膜濾芯22,中空纖維超濾膜濾芯22使用壽命長,可以反衝洗。
為保證設備使用安全,保安過濾器17還包括壓力表23及排氣閥24。
為實驗操作方便,回收水箱進水管11一端固定在臺面1上。
本實用新型的實驗臺,通過三通閥10的設置,有兩種供水方式,一種是自來水經漏鬥形進水管5、三通閥10後直接進入儲水箱7,為實驗操作提供自來水,另一種是自來水經漏鬥形進水管5、三通閥10後進入淨水裝置6, 製備成純淨水後再為儲水箱7供水,提供實驗所需的純淨水。
相應的回水方式也是兩種,一種是實驗用水回收到回收水箱4後直接通過排水管12排出,適合於一次性使用水的情況。另一種是回收水箱4內的水經水泵9返回到供水裝置3內,進行循環利用。
在本實施例中,為節約設施成本,使用的是最基本的配製,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本領域的公知常識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如供水管和回收水箱進水管可以採用金屬管並固定,供水裝置通過支架固定在檯面上,閥門、水泵、增加泵可以通過單片機進行控制,取代簡單的手動控制等。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