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將氣囊模塊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以及具有連接器部件和定位套筒的套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0:19:2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於將氣囊模塊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例如在DE10 2012 002 722 A1中已知這樣的連接器部件。
背景技術:
已知的連接器部件包括多個單個部件,其被構建成軸承部分。在此,軸承部分一方面形成方向盤側部分且另一方面形成模塊側部分。方向盤側部分直接與方向盤骨架耦接,且可相對於方向盤骨架精確定向。模塊側部分與氣囊模塊連接,且可相對於氣囊模塊精確定向。模塊側部分和方向盤側部分在標記狀態下相互抵靠地被預張緊,使得氣囊模塊在模塊側部分的靜止位置上與方向盤骨架間隔地被布置。氣囊模塊可抵抗預張緊作用力朝向方向盤骨架運動,其中,連接器部件的模塊側部分和方向盤側部分相互碰撞。
實際中已知,喇叭接觸部與連接器部件分開地一方面布置在氣囊模塊上且另一方面布置在方向盤上。當氣囊模塊在喇叭發聲位置上時,喇叭接觸部相互接觸。通過該方式喇叭發聲電路可閉合,然後響起汽車的響笛。
特別地,在製造方向盤組件時,對在氣囊模塊與方向盤之間的縫隙尺寸方面的公差的要求是問題。方向盤骨架通常設置有方向盤泡沫墊,其具有相對大的公差。因此,在生產單元的多個方向盤組件之間存在氣囊模塊與方向盤之間的縫隙大小方面的不同。為了補償該情況,要求分開定向每個單個的方向盤組件,使得實現所期望的公差,該公差通常應小於0.5mm或甚至小於0.1mm。這在生產方向盤組件時導致明顯更大的成本。
此外,針對將按喇叭功能集成到方向盤組件中的成本相對較高,因為喇叭接觸部分開地被安置在方向盤上或在氣囊模塊上。因此,針對每種方向盤類型,例如針對不同的汽車製造商,要求單獨設計和布置連接器部件和喇叭接觸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將氣囊模塊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該連接器部件可普遍用作為用於由氣囊模塊和方向盤構成的不同組合的緊湊部件,且特別統一用於氣囊模塊的引導功能以及按喇叭功能。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用於連接連接器部件的定位套筒、具有連接器部件和定位套筒的套件、以及對連接器部件的應用或對套件的應用。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具有這樣的連接器部件的方向盤、具有前述的定位套筒的氣囊模塊、具有方向盤和氣囊模塊的方向盤組件以及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在連接器部件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的內容實現,在定位套筒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1的內容實現,在套件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2的內容實現,在應用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3的內容實現,在方向盤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4的內容實現,在氣囊模塊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6的內容實現,在方向盤組件方面通過權利要求18的內容實現,且在方法方面通過權利要求20的內容實現。
本發明技術下述思路,即,提供用於將氣囊模塊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該連接器部件具有方向盤側部分和模塊側部分。方向盤側部分和模塊側部分可相互運動且彼此相對預張緊,使得模塊側部分在靜止位置上與方向盤側部分間隔且可移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在該喇叭發聲位置上模塊側部分接觸方向盤側部分。根據本發明,模塊側部分和方向盤側部分相互連接且形成多功能部件。多功能部件具有用於使模塊側部分從靜止位置被引導地運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的引導裝置。此外,多功能部件具有用於喇叭發聲電路的電接觸部,其中,電接觸部在喇叭發聲位置上相互接觸。
因為模塊側部分和方向盤側部分相互連接且形成多功能部件,連接器部件整體可簡單控制。具體地,連接器部件形成緊湊的、自封閉的組件。同時,連接器部件統一用於使氣囊模塊從靜止位置運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的引導功能以及通過被集成到連接器部件中的電接觸部的按喇叭功能。由此緊湊的結構,連接器部件因此適用於連接不同的氣囊模塊與不同的方向盤。換而言之,連接器部件是可普遍使用的,且因此在生產方向盤組件時有助於降低成本。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方向盤側部分具有用於固定在方向盤泡沫墊中的錨定件。如已說明的那樣,在現有的用於連接氣囊模塊與方向盤的解決方案中存在下述困難,即,將公差鏈保持得儘可能小,從而將喇叭縫隙的大小保持在預定公差範圍內。由於在方向盤的泡沫墊中的不精確性,單個方向盤在其尺寸方面彼此不同,使得在現有的解決方案中需要費事地定向每個單個的方向盤組件。通過在優選變型方案中的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部件中設置自身適用於固定在方向盤泡沫墊中的錨定件,在方向盤的泡沫墊中的不精確性不會傳遞到連接器部件上。更確切地,連接器部件可已經直接在方向盤泡沫墊中被定向,使得公差鏈整體被縮短。這導致在設置喇叭縫隙時更高的精確性,使得避免單個方向盤組件的單獨地定向。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選變型中,用於喇叭發聲電路的電接觸部具有第一喇叭接觸部和第二喇叭接觸部,其中,第一喇叭接觸部被布置在方向盤側部分上,且第二喇叭接觸部被布置在模塊側部分上。
此外,可在本發明中提出,引導裝置具有定位銷,該定位銷與方向盤側部分一體地被構建且延伸通過模塊側部分。這也減少了公差鏈,因為可直接通過定位銷實現對氣囊模塊的定向,定位銷可通過方向盤側部分整體地固定在方向盤泡沫墊中。這避免了具有多個軸套的高成本結構,軸套被設置用於每個方向盤的單獨定向。確切的說,通過一體式構建定位銷與方向盤側部分避免了額外的缺陷公差源,使得連接器部件整體被設計成緊湊的。
定位銷可具有十字型材,其中,十字型材的型材寬度大於十字型材的型材高度。在本申請的框架下下述型材被視為十字型材,即,該型材在橫截面中被構建成十字形狀的,其中,兩個梁以90°的角度相互交叉。第一梁形成十字型材的型材寬度,且大於第二梁,第二梁確定十字型材的型材高度。梁的標記在此僅用於說明十字型材的外觀。實際上,十字型材優選被構建成擠壓型材,使得未示出彼此分開的梁。使用十字型材使得一方面實現定位銷的活動結構,且另一方面形成針對定位銷的良好引導特性的基礎。通過十字型材的型材寬度大於十字型材的型材高度,避免了相互一致。至少型材寬度在使用相應的定位套筒時用於無間隙地引導定位套筒。在定位高度的方向上,定位套筒具有間隙,使得可實現另外的定向。另一方面,可通過多個連接器部件在方向盤上的旋轉布置實現精確定位,因為氣囊模塊相對於方向盤僅具有兩個自由度。
優選地,定位銷延伸通過夾持件,該夾持件被布置在方向盤側部分的夾持件容納部中。夾持件例如可以是螺旋彈簧,其被構建成壓力彈簧且被布置在方向盤側部分的彈簧容納部中。通過使用在螺旋彈簧內可用於布置定位銷的空間實現連接器部件的緊湊外形。
在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部件的另一有利實施方式中,模塊側部分具有至少一個、特別兩個用於形鎖合固定在氣囊模塊上的卡鎖鉤。使用用於固定在氣囊模塊上的卡鎖鉤簡化了製造方向盤組件,因為氣囊模塊僅必須被固定到連接器部件中。這整體提升了製造過程的效率。
有利地,電接觸部、特別是第一和第二喇叭接觸部可被布置在模塊側部分的側壁之間。側壁可形成針對電接觸部的保護部,使得避免汙染電接觸部。由此,電接觸部磨損較少,這提高了連接器部件的按喇叭功能的可靠性。
模塊側部分的側壁可以是引導裝置的組成部分或配設有引導裝置。換而言之,引導裝置可包括模塊側部分的側壁,其中,側壁至少部分地重疊或圍繞在靜止位置上的方向盤側部分,使得方向盤側部分在側壁之間被引導。模塊側部分的側壁就此而言可承擔雙功能。一方面側壁可保護被布置在其之間的電接觸部不受汙染。該保護已經存在於模塊側部分的靜止位置上,因為側壁部分地重疊或圍繞方向盤側部分。另一方面,側壁可通過下述方式有助於連接器部件的引導功能,即,方向盤側部分在側壁之間被引導。即,側壁優選無間隙地依靠在方向盤側部分上,從而相對於方向盤側部分引導模塊側部分的直線運動。
為了相互連接單元部件的或多功能部件的模塊側部分與方向盤側部分,優選設置咬合連接。具體地,模塊側部分和方向盤側部分可咬合連接。在此,方向盤側部分可具有咬合鉤,該咬合鉤嚙合到模塊側部分的、特別是模塊側部分的側壁的咬合槽中。替選地,也可行的是,方向盤側部分具有咬合槽,且模塊側部分具有咬合鉤。最後也可設想下述實施方式,在其中,既在方向盤側部分上也在模塊側部分上布置咬合鉤和咬合槽,其分別相互對應。一般性地可提出,咬合槽的高度對應於模塊側部分與在靜止位置上方向盤側部分的距離。因此確保,咬合鉤在模塊側部分的整個移動高度上嚙合到咬合槽中。
在並列方面的框架下,本發明涉及下述思路,即,提供定位套筒,該定位套筒可與氣囊模塊固定連接或可一體地集成到氣囊模塊中。定位套筒具有內輪廓,其被成形和/或尺寸設定成至少部分無間隙地嚙合前述的連接器部件的定位銷。定位套筒基本形成與連接器部件、特別與連接器部件的模塊側部分對應的部件。定位套筒可具有固定開口,連接器部件的卡鎖鉤嚙合到該固定開口中,從而將連接器部件與定位套筒形鎖合地連接。定位套筒可形成分開的部件,其可與氣囊模塊連接。也可行的是,定位套筒與氣囊模塊一體地被構建。在各種情況下優選提出,定位套筒具有內輪廓,該內輪廓與連接器部件的定位銷共同作用,使得氣囊模塊在安裝時相對於方向盤公差精確地被定向。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具有前述的連接器部件和前述的定位套筒的套件。根據本發明的套件適用於連接不同的氣囊模塊與不同的方向盤。就此而言,該套件可普遍用於不同的方向盤組件。
本發明也涉及對連接器部件的應用或對由連接器部件和定位套筒構成的套件的應用,從而連接不同的方向盤與不同的氣囊模塊。
詳細描述的連接器部件可被集成到方向盤中。就此而言,本發明涉及方向盤,該方向盤具有這樣的連接器部件。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方向盤可具有方向盤骨架和方向盤泡沫墊,其中,連接器部件的方向盤側部分、特別是方向盤側部分的錨定件至少部分地嵌入方向盤泡沫墊中。如前文已經說明的那樣,方向盤側部分嵌入方向盤泡沫墊中減小了公差鏈,使得氣囊模塊與方向盤之間的喇叭縫隙可公差精確地被設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在本申請的框架下,公開且要求保護具有定位套筒的氣囊模塊。特別地,氣囊模塊可具有至少兩個定位套筒,其分別彼此旋轉90°地被布置。通過至少兩個定位套筒以90°的角度的旋轉布置,使得可以將氣囊模塊精確定位且定向在方向盤中,因為在氣囊模塊與方向盤之間通常僅存在兩個自由度。因此兩個定位套筒足以將氣囊模塊精確地定向在方向盤中。
本發明也涉及一種方向盤組件,其具有前述的方向盤和前述的氣囊模塊。在此可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提出,氣囊模塊具有至少兩個、特別三個定位套筒,其與至少兩個、特別三個被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形鎖合地連接。被固定在方向盤上的連接器部件可特別藉助於其錨定件被嵌入方向盤的方向盤泡沫墊中。定位套筒可與氣囊模塊固定連接,或可與氣囊模塊一體地被構建。優選地,既有定位套筒又有連接器部件分別相互錯開90°地被布置在氣囊模塊上或在方向盤上,使得氣囊模塊公差精確地與方向盤連接。
最後,在本申請的框架下公開且要求保護用於製造方向盤組件、特別用於製造前述的方向盤組件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提供方向盤骨架;
-對方向盤骨架發泡,從而形成具有方向盤泡沫墊的方向盤;
-將至少兩個連接器部件固定在方向盤泡沫墊中;
-提供具有至少兩個定位套筒的氣囊模塊;以及
-卡扣連接定位套筒與連接器部件的模塊側部分,從而將氣囊模塊固定在方向盤上。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特徵在於簡單的可控制性,使得簡化和加速針對方向盤組件的製造過程。
附圖說明
下文中參考示意性的附圖結合實施例更加詳細地說明本發明。附圖中:
圖1為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的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部件的側視圖;
圖2為根據圖1的連接器部件的剖視圖,其中,連接器部件與定位套筒耦接;
圖3為根據圖1的連接器部件的透視圖;
圖4為根據圖2的具有定位套筒的連接器部件的透視圖;
圖5為根據圖1的連接器部件的俯視圖,其中,定位套筒與連接器部件耦接;
圖6為方向盤的模塊容納部的俯視圖,其具有被布置在其中的連接器部件;
圖7為具有三個定位套筒的氣囊模塊的俯視圖,定位套筒部分相互扭轉地被布置;
圖8為根據圖7的具有定位套筒的氣囊模塊的透視圖;
圖9為根據第二優選實施例的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部件的剖視圖;以及
圖10為根據圖9的連接器部件的被相互拉出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示出用於將氣囊模塊50固定在方向盤40上的連接器部件1。連接器部件1具有方向盤側部分10和模塊側部分20。方向盤側部分10和模塊側部分20可相互運動。特別地,方向盤側部分10和模塊側部分20彼此相對預張緊。在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之間布置優選螺旋彈簧形式的夾持件14。夾持件14或螺旋彈簧被構建成壓力彈簧,使得模塊側部分在靜止位置上與方向盤側部分間隔地被布置。模塊側部分20可移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在該喇叭發聲位置上模塊側部分20接觸方向盤側部分10。
方向盤側部分10和模塊側部分20一般相互連接,使得連接器部件整體形成統一的、優選緊湊的部件。換而言之,連接器部件可統一控制或形成上一級組件的單一或分開的部件。特別地,連接器部件形成具有引導裝置和用於喇叭發聲電路的電接觸部的多功能部件。引導裝置使得模塊側部分20可從靜止位置被引導地運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電接觸部適用於閉合喇叭發聲電路,其中,電接觸部在模塊側部分20的喇叭發聲位置上相互接觸。
有利地,連接器部件1將兩個功能統一在單一的多功能部件中。一方面,連接器部件承擔用於操縱喇叭的引導功能,其中,模塊側部分20以被引導的運動接近方向盤側部分10。同時,按喇叭功能被集成到連接器部件中。因此,兩個功能可同時通過單一部件,即,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部件1被集成到方向盤組件中。
方向盤側部分10具有錨定件11,其中,錨定件11具有多個類似倒鉤的固定齒。此外,在方向盤側部分10上設置保持附件17,該保持附件與錨定件11間隔地被布置,且包括突出部18。錨定件11和保持附件17用於將方向盤側部分10固定在方向盤40的方向盤泡沫墊41中。藉助於錨定件11上的類似倒鉤的固定齒以及保持附件17上的突出部18,方向盤側部分10很好地被固定方向盤泡沫墊41在中。錨定件11和保持附件17通過連接片19相互連接。連接片19包括咬合鉤15,咬合鉤嚙合到模塊側部分20的咬合槽24中從而連接方向盤側部分10與模塊側部分20。
此外,在錨定件11與連接片19之間設置夾持件容納部13,夾持件14被支承在該夾持件容納部中。夾持件容納被構建成部基本鍋形的。特別地,夾持件容納部13與錨定件11相互同軸地被定向。
在朝向錨定件11的軸向延續部中,此外在夾持件容納部13中布置定位銷12。定位銷12與錨定件11對齊且延伸通過夾持件14。此外,定位銷12穿透作用於模塊側部分20,其中,模塊側部分20具有相應的穿透作用開口22。定位銷12延伸通過模塊側部分20的穿透作用開口22。
定位銷12與方向盤側部分10一體地被構建,且具有十字型材,可在圖5中很好地看到該十字型材。十字型材包括型材寬度和型材高度,其中,型材寬度平行於方向盤側部分10的連接片19延伸。型材高度與型材寬度成直角地延伸。型材寬度大於十字型材的型材高度。特別地,這樣地匹配型材寬度,即,定位銷12可無間隙嚙合在定位套筒2的兩個隔板33之間。在將定位銷12導入定位套筒2中時簡單控制,定位銷12在其自由端部上尖銳成形地被構建。換而言之,十字型材的型材寬度和/或型材高度在朝向定位銷12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減小。這簡化了連接器部件1與定位套筒2的接合,其中,定位銷12承擔引導功能。
模塊側部分20具有卡鎖鉤21,卡鎖鉤基本平行於定位銷12延伸。卡鎖鉤21包括向外指向的定位橫檔。卡鎖鉤21一同用於連接定位套筒2與定位套筒2的固定開口34。通過該方式產生在定位套筒2與連接器部件1之間的形鎖合的連接,如在圖2和圖4中所示的那樣。
此外,在至少一個卡鎖鉤21上模製定心板25,該定心板平行於定位銷12的型材高度延伸。定心板25具有基本三角形的輪廓,其中,三角形角部從方向盤側部分10的連接片19遠離地指向。定心板25可在與定位套筒2接合時嚙合到定位套筒2中,特別嚙合到定位套筒2的外腔32中,且支持對在定位套筒2與連接器部件1之間的接合運動的引導。
此外,模塊側部分20包括側壁23,側壁相互平行地延伸且具有咬合槽24。咬合槽24容納方向盤側部分10的咬合鉤15。這樣地確定咬合槽24的高度,即,模塊側部分20可相對於方向盤側部分10進行相對運動,其中,咬合鉤15既在模塊側部分20的靜止位置上也在模塊側部分20的喇叭發聲位置上與咬合槽24嚙合。方向盤側部分10的連接片19在模塊側部分20的側壁23之間被引導。換而言之,模塊側部分20的側壁23既在靜止位置也在喇叭發聲位置上重疊方向盤側部分10、特別重疊連接片19。通過該方式,被布置在側壁23之間的、用於按喇叭功能的電接觸部被保護不受汙染。
在圖2中可很好地看到用於按喇叭功能的電接觸部的布置。電接觸部包括第一喇叭接觸部16,其被布置在方向盤側部分10上。第一喇叭接觸部16基本被構建成可移動的板,該板在連接片19上平放地被布置在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之間。柔性板16a通過穿透作用接觸部16b與連接第一電纜套管16c連接,該電纜套管被布置在連接片19的下側上。此外,連接片19具有移動開口19a,使得接觸板16a可受壓移動。
在模塊側部分20上布置第二喇叭接觸部26,其中,第二喇叭接觸部26具有接觸鉚釘26a,接觸鉚釘穿透作用於模塊側部分20,且在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之間具有拱形的或透鏡式頭部。接觸鉚釘26a與第二電纜套管26b連接,該第二電纜套管被布置在模塊側部分20的上側上。在圖2中可很好地看到,接觸鉚釘26a在喇叭發聲位置上接觸第一喇叭接觸部16的接觸板16a且若需要則移動。在兩個喇叭接觸部16、26接觸時,喇叭發聲電路閉合,使得響起汽車的響笛。
優選地,在圖1和圖3中所示的連接器部件1與在圖2、4和5中所示的定位套筒2共同作用。定位套筒2包括內腔31以及兩個通過隔板33與內腔31分隔的外腔32。此外,定位套筒2包括固定開口34,固定開口這樣地被布置,即,其與連接器部件1的卡鎖鉤21共同作用,使得定位套筒2可與連接器部件1形鎖合地耦接。如在圖2和圖5中很好地看到的那樣,定位銷12嚙合到定位套筒2的內腔31中,其中,定位銷12至少在十字型材的型材寬度方面無間隙地貼靠在定位套筒2的隔板33上。此外,在圖5中可看到,定心板25同樣無間隙地被布置在定位套筒2的內腔31中。由於尖銳成形的定位銷12和尖銳成形的定心板25,實現定位套筒2與連接器部件1的簡單接合。就此而言,定位銷12和定心板25形成引導裝置的組成部分,用於引導地接合定位套筒2與連接器部件1。
特別地,用於將模塊側部分20從靜止位置引導地移動到喇叭發聲位置上的另一引導裝置通過圍繞連接片19的側壁23和穿透作用開口22形成,該穿透作用開口匹配定位銷12的輪廓。換而言之,模塊側部分20和方向盤側部分10這樣地相互形狀合適且尺寸合適地被確定,即,從在該位置上模塊側部分20和方向盤側部分10相互間隔地被布置使得喇叭電路被打開的喇叭發聲位置被引導地、特別直線地運動到下述喇叭發聲位置上,即,在該喇叭發聲位置上模塊側部分20和方向盤側部分10、特別是喇叭接觸部16、26相互接觸,從而閉合喇叭發聲電路。在此,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之間的公差優選被匹配,使得儘可能排除模塊側部分20相對於方向盤側部分10的橫向移動。由此確保至少在靜止位置上在氣囊模塊50與方向盤40之間的喇叭縫隙基本保持恆定。
圖6示出方向盤40的、特別是在方向盤40的中心區域中的模塊容納部的截面。方向盤40在所示的實施例中設計有三個連接器部件1,其中,兩個連接器部件1相互平行地被定向。第三連接器部件1相對於兩個其他的連接器部件1旋轉90°地被布置。通過該方式實現在方向盤40中的氣囊模塊50的明確定向,因為各定位銷12的型材寬度用於正好通過地接合氣囊模塊50。連接器部件1分別被嵌入方向盤泡沫墊41中或在方向盤泡沫墊41中被錨定。方向盤泡沫墊41在用於氣囊模塊50的模塊容納部的區域中具有凹槽,使得在連接器部件1之間可看到方向盤骨架43。固定夾42與方向盤骨架43連接,該固定夾通過氣囊模塊50的相應卡鎖鉤52被固定,且因此氣囊模塊50與方向盤骨架43固定連接。圖7示出具有蓋部51的氣囊模塊50,其中,蓋部51與定位套筒30連接。根據在此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在圖2至圖6中所示的定位套筒2與在圖7和圖8中所示的定位套筒30相同。在圖8中同樣也可很好地看到定位套筒30的空間布置。定位套筒30可與氣囊模塊50、特別與蓋部51固定連接。也行的是,定位套筒30與蓋部51或一般與氣囊模塊50一體地構建。氣囊模塊50包括固定鉤52,固定鉤與固定夾42共同作用用於將氣囊模塊50固定在方向盤骨架43上。
為了製造包括方向盤40和氣囊模塊50的方向盤組件提出,通過具有方向盤泡沫墊41的方向盤骨架43發泡而製造方向盤40。然後,連接器部件1被壓入方向盤泡沫墊41中,其中,方向盤側部分10、特別是錨定件11和保持附件17通過方向盤泡沫墊41被鎖定。在此,連接器部件1相對於方向盤40被精確定向。因為連接器部件1直接被布置在方向盤泡沫墊41中,不再要求另一、額外的定向裝置。
最後,設計有定位套筒30的氣囊模塊50被放置到方向盤40上,其中,在定位套筒30與連接器部件1之間的接合運動通過定位銷12和定心板25被引導。通過作用到氣囊模塊50上的相應壓力鎖定定位套筒30與連接器部件1。特別地,模塊側部分20的卡鎖鉤21鎖入定位套筒30的固定開口34中。同時,固定夾42嚙合到氣囊模塊50的固定鉤52中,使得氣囊模塊50與方向盤40固定連接。
因為在鎖定定位套筒30時模塊側部分20同時抵抗預張緊模塊14的彈力在方向盤側部分10的方向上被擠壓,即,進入喇叭發聲位置,已經可以在接合氣囊模塊50和方向盤40時實現對喇叭接觸部16、26的功能檢查。由此整體地減少了針對製造方向盤組件的單個步驟,這有利地影響方向盤組件的批量生產。
在下文中結合圖9和10描述的、本發明的第二優選實施方式與前面描述的實施方式的不同基本在於,代替可通過模塊側部分20固定的定位套筒2,設置與連接器部件1的模塊側部分20一體構建的前緣(Profilnase)3。
為在將前緣3導入氣囊模塊50的定位套筒30中時簡單控制(圖8),前緣3被構建在其自由端部上尖銳成形。換而言之,前緣3的型材寬度和/或型材高度在朝向前緣3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減小。這簡化了連接器部件1、1a與定位套筒30的接合,其中,前緣3承擔引導功能。
不同於第一實施方式,定位銷12也僅被構建成高的,使得定位銷可確保很好地引導回位彈簧14。在此通過前緣3實現引導氣囊模塊50。
在安裝時,根據第二實施方式,設計有定位套筒30的氣囊模塊50可被放置到方向盤40上,其中,通過前緣3引導定位套筒30與連接器部件1之間的接合運動。通過相應的壓力作用到氣囊模塊50上,突出部35鎖定在氣囊模塊50上的定位套筒30的相應固定容納部上,使得氣囊模塊50與方向盤40固定連接。
因為在將定位套筒30鎖定在前緣3上時模塊側部分20通過抵抗夾持件14的彈簧力在方向盤側部分10的方向上被擠壓,即,佔據喇叭發聲位置,在氣囊模塊50和方向盤40接合時可已經實現對喇叭接觸部16、26的功能檢查。由此整體地減少了針對製造方向盤組件的單個步驟,這有利地影響方向盤組件的批量生產。
前緣3的外形在其縱截面中對應於曲折金字塔的截面,即,四邊菱柱,在其中,在兩個相互對置側上在基底的區域中的相應斜率大於在尖端區域中的相應斜率的情況。在此,尖端可理解成前緣3的倒圓的上部端部,在該尖端上側面聚合。在側面之間的邊緣或稜邊也被倒圓。
在前緣3的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其橫截面對應於「正常」金字塔的截面;然而也可設想下述實施方式,在其中,所有四個邊側具有(倒圓的)彎折部且具有兩種斜率,如前所述的。
由此特別通過構建成(部分)曲折金字塔而實現連接器部件1與氣囊模塊50的簡單組裝。
在本發明的這兩個實施方式中提出,連接器部件1在其方向盤側部分10上具有用於固定在方向盤泡沫墊41中的至少一個錨定件11、11a、11b。特別地,對此設置倒鉤18a用於該固定。根據在圖9和圖10中所示的變型方案,錨定件11具有兩個錨定部分件11a、11b,其分別具有倒鉤18a。然而優選地,倒鉤分別僅被構建在錨定部分件11a、11b的外側上,該外側未被定向朝向分別另一錨定部分件11b、11a的外側。
此外優選地提出,電接觸部具有第一喇叭接觸部16和第二喇叭接觸部26,其中,第一喇叭接觸部16被布置在方向盤側部分10上,且第二喇叭接觸部26被布置在模塊側部分20上,且其中,兩個喇叭接觸部16、26中的至少一個可在按喇叭方向H的方向上移動下述距離,該距離足以允許鎖定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
在此特別地,移動的可能距離大於閉合兩個喇叭接觸部16、26之間的電接觸部所要求的距離至少1mm,優選2mm,特別3mm。
同樣優選地,兩個喇叭接觸部16、26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喇叭接觸板16a,該喇叭接觸板在按喇叭方向H的方向上可移動或運動該距離,從而由此確保相應部件相互之間的可靠鎖定。
由此提出,為實現在模塊側部分20與方向盤側部分10之間的可在按喇叭方向H上運動的固定連接,在所述部分10、20的一個上構建咬合鉤15,且在另一個部分20上構建與其對應的咬合槽24。
參考標記列表
1 連接器部件
2 定位套筒
3 前緣
10 方向盤側部分
11 錨定件
12 定位銷
13 夾持件容納部
14 夾持件
15 咬合鉤
16 第一喇叭接觸部
16a 接觸板
16b 穿透作用接觸部
16c 第一電纜套管
17 保持凸起
18 突出部
19 連接片
20 模塊側部分
21 卡鎖鉤
22 穿透作用開口
23 側壁
24 咬合槽
25 定心板
26 第二喇叭接觸部
26a 接觸鉚釘
26b 第二電纜套管
30 定位套筒
31 內腔
32 外腔
33 隔板
34 固定開口
40 方向盤
41 方向盤泡沫墊
42 固定夾
43 方向盤骨架
50 氣囊模塊
51 蓋部
52 卡鎖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