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救援絞車的鋼球式過載離合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8:33: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救援電動絞車的過載保護設備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用於救援絞車的鋼球式過載離合機構。
背景技術:
在直升機進行救援的過程中,大多是通過安裝在直升機上的電動絞車進行救援,具體救援包括:直升機在懸停狀態下,進行人員救生,將被救人員從地面提升到直升機機艙內;直升機在懸停狀態下,提升加油管,進行直升機懸停加油;在絞車的吊鉤上掛上纜繩,進行人員的索降,使人員快速下降到地面執行任務;提升和運輸輕型的貨物。
電動絞車在作業過程中,如果因外界環境影響,或者弔取物被障礙物勾住,導致電動絞車的拉力過載,極易對電動絞車的電機造成較大損害,同時也會影響直升機在空中的正常飛行,為直升機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保護電動絞車電機的,降低直升機救援風險的用於救援電動絞車的碟簧夾緊鋼球式過載離合機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於救援絞車的鋼球式過載離合機構,包括動力輸入端和動力輸出端,所述動力輸出端設有軸杆,所述軸杆從左至右依次嵌套有動力輸入端、鎖緊結構,以及過載離合保護裝置;所述過載離合保護裝置包括球座、鋼球、鋼球保持件,所述鋼球置於鋼球保持件中,並與球座緊密貼合,所述輸出齒輪與過載離合保護裝置之間還安裝有壓緊彈簧。
本技術方案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動力輸入端和動力輸出端之間的傳動機構來實現的,該傳動機構由球座、鋼球、鋼球保持件及壓緊彈簧組成,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夾有鋼球,壓緊彈簧緊壓鋼球保持件,使球座與鋼球保持件將鋼球夾緊。當從動力輸入端輸入動力時,由於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緊壓有鋼球,通過鋼球扭矩進行動力的傳遞,並通過動力輸出端輸出,輸出的動力在救援電動絞車方面用於負載的提升;當鋼索提升較重物體或者被卡住時,負載超過動力輸入端能夠達到的最大載荷能力時,壓緊彈簧受負載作用開始壓縮,無法再將鋼球保持件緊壓球座,因此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的鋼球易從球座中爬坡滑出,導致鋼球無法傳遞動力,使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不發生傳動效果(即發生打滑),從而實現切斷動力輸出的目的。當負載恢復正常時,壓緊彈簧恢復對鋼球保持件的壓緊,使鋼球能夠穩定固定在鋼球保持件與球座之間,從而進行正常的傳動。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球座與動力輸入端連接,鋼球保持件與動力輸出端連接;或鋼球保持件與動力輸入端連接,球座與動力輸出端連接。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輸入端為輸入齒輪,動力輸出端為輸出齒輪,所述輸出齒輪中心固定在軸杆一端,且與軸杆呈一體結構,輸入齒輪套接在軸杆上。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球座表面設有至少三個以軸心呈環狀陣列排布的錐形凹槽,鋼球保持件表面設有與球座表面錐形凹槽相匹配的柱形槽,鋼球置於鋼球保持件的柱形槽中,且與球座的錐形凹槽緊密貼合。優化了球座與鋼球保持件的結構,使鋼球能夠更為穩定的存在於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避免鋼球的隨意滑動,在傳動方面也更為穩定;在發生過載現象時,鋼球從球座的錐形凹槽中滑出,過載消失時,鋼球又可以立刻恢復原位,並進入錐形凹槽中,繼續進行傳動。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球座表面設有六個以軸心呈環狀陣列排布的錐形凹槽,鋼球保持件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六個柱形槽。這裡對球座表面的錐形凹槽和鋼球保持件的柱形槽的數量做了具體限定,為了較為穩定的實現過載時的立即打滑,或者是過載消失時,能夠立刻恢復傳動的能力,這裡優選錐形凹槽和柱形槽的數量均為六個,具體應用中,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調整。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鋼球保持件柱形槽的深度大於鋼球半徑,小於鋼球直徑;所述球座錐形凹槽的深度不大於鋼球的半徑。限定了鋼球直徑與柱形槽以及錐形凹槽深度的關係,為了更好的實現過載時的立即打滑,或者是過載消失時,能夠立刻恢復傳動的效果。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所述鎖緊結構包括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到輸出齒輪的軸杆,並與右側的襯套緊密相接。鎖緊結構的作用是將壓緊彈簧和過載離合保護裝置牢固固定在輸出齒輪的軸杆上,其中鎖緊螺母通過螺紋固定在輸出齒輪軸杆上,起固定作用,避免整個過載離合及裝置因鬆散而不能正常運作。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 所述壓緊彈簧為碟形彈簧,且球座或鋼球保持件設有與碟形彈簧外圈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碟形彈簧的外圈置於球座或鋼球保持件的凹槽內。使用碟形彈簧,是因為碟形彈簧性能比較穩定,且結構相對簡單,製造成本較低。球座或鋼球保持件設有與碟形彈簧外圈相匹配的凹槽,更為方便碟形彈簧將球座或鋼球保持件壓緊,避免滑動,影響正常的傳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鋼球式過載離合機構,在過載時,可以及時切斷電機提供的動力的傳遞,避免電機損毀,以及對直升機飛行的影響。同時,在過載情況消失時,可以自動及時的恢復動力的傳遞;
(2)本實用新型通過增設帶有錐形凹槽的球座和帶有柱形槽的鋼球保持件,使鋼球能夠更為穩定的存在於球座與鋼球保持件之間,避免鋼球的隨意滑動,在傳動方面也更為穩定;
(3)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碟形彈簧作為壓緊彈簧,具有更加穩定的功能性能,且碟形彈簧結構相對簡單,製造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更為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中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輸入齒輪,2—鎖緊結構,3—球座,4—鋼球,5—鋼球保持件,6—壓緊彈簧,7—輸出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也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動力輸入端和動力輸出端,所述動力輸出端設有軸杆,所述軸杆從左至右依次嵌套有動力輸入端、鎖緊結構2,以及過載離合保護裝置;所述過載離合保護裝置包括球座3、鋼球4、鋼球保持件5,所述鋼球4置於鋼球保持件5中,並與球座3緊密貼合,所述輸出齒輪7與過載離合保護裝置之間還安裝有壓緊彈簧6。
其中,所述球座3與動力輸入端連接,鋼球保持件5與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動力輸入端為輸入齒輪1,動力輸出端為輸出齒輪7,所述輸出齒輪7中心固定在軸杆一端,且與軸杆呈一體結構,輸入齒輪1套接在軸杆上;所述鎖緊結構2包括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到輸出齒輪7的軸杆,並與左側的襯套緊密相接。
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過程為,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夾有鋼球4,壓緊彈簧6緊壓鋼球保持件5,使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將鋼球4夾緊,當輸入齒輪1轉動時時,由於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緊壓有鋼球4,因此通過鋼球4的扭矩來對輸出齒輪7進行傳動,輸出齒輪7在救援電動絞車方面用於鋼索的提升,當鋼索提升較重物體或者被卡住時,鋼索的牽引力超過傳動能夠達到的最大載荷能力時,壓緊彈簧6受鋼索牽引力作用開始壓縮,壓緊彈簧6無法再將鋼球保持件5緊壓球座3,因此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的鋼球4易從球座3中爬坡滑出,導致鋼球4無法通過扭矩傳輸動力,使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發生打滑,從而實現切斷鋼索動力輸出的目的,使鋼索不再受到直升機給予的拉力。當鋼索恢復正常時,壓緊彈簧6恢復對鋼球保持件5的壓緊,使鋼球4能夠穩定固定在鋼球保持件5與球座3之間,從而進行正常的傳動。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選擇另一種過載離合保護裝置與動力輸入端和動力輸出端的連接方式,所述鋼球保持件5與動力輸入端連接,球座3與動力輸出端連接,如圖2所示。
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過程為,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夾有鋼球4,壓緊彈簧6緊壓球座3,使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將鋼球4夾緊,當輸入齒輪1轉動時時,由於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緊壓有鋼球4,因此通過鋼球4的扭矩來對輸出齒輪7進行傳動,輸出齒輪7在救援電動絞車方面用於鋼索的提升,當鋼索提升較重物體或者被卡住時,鋼索的牽引力超過傳動能夠達到的最大載荷能力時,壓緊彈簧6受鋼索牽引力作用開始壓縮,壓緊彈簧6無法再將球座3緊壓鋼球保持件5,因此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的鋼球4易從球座3中爬坡滑出,導致鋼球4無法通過扭矩傳輸動力,使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發生打滑,從而實現切斷鋼索動力輸出的目的,使鋼索不再受到直升機給予的拉力。當鋼索恢復正常時,壓緊彈簧6恢復對球座3的壓緊,使鋼球4能夠穩定固定在鋼球保持件5與球座3之間,從而進行正常的傳動。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優化了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的結構,如圖1所示,所述球座3表面設有至少三個以軸心呈環狀陣列排布的錐形凹槽,鋼球保持件5與球座3的貼合面設有與球座3表面錐形凹槽相匹配的柱形槽,鋼球4置於柱形槽與錐形凹槽之間;所述球座3表面設有六個以軸心呈環狀陣列排布的錐形凹槽,鋼球保持件5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六個柱形槽;所述鋼球4的直徑為柱形槽深度的一倍以上、兩倍以下,所述球座3表面錐形凹槽的深度不大於鋼球4半徑。
優化了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的結構,使鋼球4能夠更為穩定的存在於球座3與鋼球保持件5之間,避免鋼球4的隨意滑動,在傳動方面也更為穩定;在發生過載現象時,鋼球4從球座3的錐形凹槽中快速滑出,切斷給予鋼索的動力;過載消失時,鋼球4又可以重新進入錐形凹槽中,繼續進行傳動。本實施例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這裡不再贅述。
實施例:4: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壓緊彈簧6,所述壓緊彈簧6為碟形彈簧,且球座3或鋼球保持件5設有與碟形彈簧外圈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碟形彈簧的外圈置於球座3或鋼球保持件5的凹槽內。碟形彈簧性能比較穩定,且結構相對簡單,製造成本較低,球座3或鋼球保持件5設有與碟形彈簧外圈相匹配的凹槽,更為方便碟形彈簧將球座3或鋼球保持件5壓緊,避免滑動,影響正常的動力傳輸。本實施例其他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這裡不再贅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過載離合機構,例如球座3,鋼球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都是現有技術,且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熟知,這裡就不再進行詳細描述。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