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5:10:31 3
專利名稱: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涉及ー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
背景技術:
柴油機曲軸是柴油機的主要關鍵運動件。曲軸同時受到彎曲與扭轉兩個カ矩,是柴油機受カ情況複雜、受カ最大的部件之一。為保證曲軸各拐受カ均勻,必須嚴格限制各主軸頸和連杆軸頸的加工精度和同軸度,避免過約束受カ導致軸瓦快速磨損。曲軸各主軸頸同軸,比較容易加工。而連杆軸頸在空間平行布置,不同軸,加工非常困難。目前連杆軸頸加工一般是通過多次裝夾、多次調整,才能滿足加工要求。裝夾和調整費時費力,増加了加エ成本。而且,多次裝夾和調整,容易產生加工誤差,不易保證各連杆軸頸的同軸度。對大型柴油機的曲軸加工,問題尤為嚴重。因此,需要有ー種一次裝夾、調整方便的柴油機曲軸 軸頸加工方法與エ藝裝置。本發明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柴油機曲軸連杆軸頸加工通過多次裝夾、多次調整而造成費時費力、容易產生加工誤差的不足,提供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只需一次裝夾,且調整方便。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包括車床、第一卡盤、第一支撐盤、支架、曲軸、第二卡盤、第二支撐盤;曲軸的左右兩端分別夾持在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中,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盤和第二支撐盤上,並用推動螺杆緊固;第一支撐盤安裝在車床上,第二支撐盤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下端固定在車床上;
所述的第一支撐盤由一體成形的上圓柱體和下圓柱體組成,其中下圓柱體的直徑大於上圓柱體直徑;下圓柱體底面中心開有橫截面為長方形的凹槽,凹槽內表面垂直方向,上下対稱的開有兩個通孔,推動螺杆通過通孔與下圓柱體螺紋連接;並以兩個推動螺杆所在直線為分界線,將凹槽劃分為導向與定位槽、推動與夾緊槽;
第一卡盤為圓柱體,與第一支撐盤固定吋,螺栓穿過第一卡盤的螺栓孔上與第一支撐盤上的螺孔螺紋連接;第一卡盤上同時設置有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和卡爪;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是橫截面為等邊六邊形的柱體,導向與定位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盤另ー個底面上,推動與夾緊塊的一端固定在導向與定位塊的另一端;且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的等邊六邊形錯開60°固定,導向與定位塊厚度與第一支撐盤上的導向與定位槽深度相同;推動與夾緊塊厚度與第一支撐盤上的推動與夾緊槽深度相同;第一卡盤與第一支撐盤連接時,第一支撐盤通過推動螺杆固定第一卡盤上的推動與夾緊塊;第一卡盤、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的軸心在同一直線上;卡爪的結構、布置、驅動方式與結構同普通卡盤ー樣;
所述的第一支撐盤下圓柱體底面布置有螺孔,螺孔的數量和排布以加工的缸曲軸要求為準;
所述的第一卡盤底面上螺栓孔的尺寸、數量、布置與第一支撐盤一致;
所述的第一卡盤與第二卡盤結構相同;第一支撐盤與第二支撐盤結構相同。本發明工作過程如下
當某ー連杆軸頸需要加工時,只要將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上的導向與定位塊,沿兩個支撐盤的導向與定位槽,調整至該連杆軸頸與加工工具機同軸,然後用推動螺杆緊固導向與定位塊,此時可以開始車削該連杆軸頸。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柴油機的曲軸是柴油機的主要關鍵運動件,受カ情況複雜、受カ最大。因此曲軸要求加エ精度高。由於曲軸各連杆軸頸在空間上相隔一定角度布置,不同軸,造成了加工的困難。 目前連杆軸頸加工一般是通過多次裝夾、多次調整,才能滿足加工要求。裝夾和調整費時費力,増加了加工成本。而且,多次裝夾和調整,容易產生加工誤差,不易保證各連杆軸頸的同軸度。對大型柴油機的曲軸加工,問題尤為嚴重。本發明提供的柴油機曲軸軸頸加工方法與エ藝裝置,採用一次裝夾、調整方便的エ藝方案,避免了傳統加工中的多次裝夾操作,既省時省力,又保證了加工精度,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圖I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圖。圖2為本發明エ藝裝置的支撐盤主剖面圖。圖3為本發明エ藝裝置的支撐盤左視圖。圖4為本發明エ藝裝置的卡盤主視圖。圖5為本發明エ藝裝置的卡盤側視圖。圖6為本發明エ藝裝置的卡盤後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歩描述。如圖I所示,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包括車床I、第一卡盤2、第一支撐盤3、支架4、曲軸5、第二卡盤6、第二支撐盤7。以加工六缸曲軸為例,曲軸5的左右兩端分別夾持在第一^^盤2和第二卡盤6中,第一卡盤2和第二卡盤6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盤3和第二支撐盤7上,並用推動螺杆8緊固;第一支撐盤3安裝在車床I上,第二支撐盤7固定在支架4的上端,支架4下端固定在車床I上;
如圖2所示,所述的第一支撐盤3由一體成形的上圓柱體和下圓柱體組成,其中下圓柱體的直徑大於上圓柱體直徑;下圓柱體底面中心開有橫截面為長方形的凹槽,凹槽內表面垂直方向,上下対稱的開有兩個通孔,推動螺杆8通過通孔與下圓柱體螺紋連接;並以兩個推動螺杆8所在直線為分界線,將凹槽劃分為導向與定位槽8、推動與夾緊槽9 ;
如圖3所示,第一支撐盤3下圓柱體底面以凹槽所在的直徑為對稱軸布置有六排螺孔,對稱軸左右各三排,每排有三個螺孔,螺孔間距為L ;其中,對稱軸左側的第一排螺孔和第三排螺孔位於一條直線上,且第一排螺孔的最後ー個螺孔和第三排螺孔的第一個螺孔間的距離為兩倍的L ;第二排螺孔所在的直線與第一排螺孔和第三排螺孔所在的直線平行,且第二排螺孔的第一個螺孔與第一排螺孔的最後ー個螺孔在同一條直線上,螺孔間距為L ;第二排螺孔的最後ー個螺孔與第三排螺孔的第一個螺孔在同一條直線上,螺孔間距為L ;對稱軸右側第四排螺孔、第五排螺孔、第六排螺孔的布置與左側對稱;且每排螺孔的第一個螺孔相連、第二個螺孔相連、第三個螺孔相連均為相等的等邊六邊形;
如圖4、圖5、圖6所示,第一卡盤2為圓柱體,其ー個底面上均布六個螺栓孔,其尺寸與第一支撐盤3螺孔的尺寸一致,其布置與第一支撐盤3形成的等邊六邊形一致,且第一卡盤2與第一支撐盤3固定吋,螺栓穿過第一卡盤2的螺栓孔上與第一支撐盤3上的螺孔螺紋連接;第ー卡盤2上同時設置有導向與定位塊11、推動與夾緊塊12和卡爪13 ;導向與定位塊
11、推動與夾緊塊12是橫截面為等邊六邊形的柱體,導向與定位塊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盤2另ー個底面上,推動與夾緊塊11的一端固定在導向與定位塊的另一端;且導向與定位塊11、推動與夾緊塊12的等邊六邊形錯開60°固定,導向與定位塊11厚度與第一支撐盤3上的導向與定位槽深度相同;推動與夾緊塊12厚度與第一支撐盤3上的推動與夾緊槽深 度相同;第 ^盤2與第一支撐盤3連接時,第一支撐盤3通過推動螺杆固定第 ^盤2上的推動與夾緊塊;第一卡盤2、導向與定位塊11、推動與夾緊塊12的軸心在同一直線上;卡爪13的結構、布置、驅動方式與結構同普通卡盤一祥;
其中,第—^盤2與第二卡盤6結構相同;第一支撐盤3與第二支撐盤7結構相同。本發明工作過程如下
調整曲軸5所有主軸頸與車床主軸迴轉中心同軸,開始車削曲軸5的所有主軸頸。完成所有主軸頸加工後,鬆開第一卡盤2與第一支撐盤3、第二卡盤6與第二支撐盤7之間的
推動螺杆8,此時第--^盤2與第二卡盤6夾著曲軸5,第—^盤2與第二卡盤6上的導向
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推動沿著第一支撐盤3與第二支撐盤7內的導向與定位槽、推動與夾緊槽上下移動,如圖3所示,位置I是曲軸主軸頸的中心位置,位置II和III是曲軸連杆軸頸的中心位置。位置I上均布有六個螺孔,用於在曲軸主軸頸的中心位置上緊固第一卡盤
2。位置II和III上分別均布有六個螺栓孔,用於在曲軸連杆軸頸的中心位置上緊固第一卡盤2,當第一支撐盤3上I JII的某一位置與車床主軸迴轉中心同軸時,先用螺栓固定第一支撐盤3和第一卡盤2,然後用推動螺杆8緊固導向與定位塊,此時可以開始車削該連杆軸頸。
權利要求
1.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包括車床、第一卡盤、第一支撐盤、支架、曲軸、第二卡盤、第二支撐盤;其特徵在於曲軸的左右兩端分別夾持在第一^^盤和第二卡盤中,第一^^盤和第二卡盤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盤和第二支撐盤上,並用推動螺杆緊固;第一支撐盤安裝在車床上,第二支撐盤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下端固定在車床上;所述的第一支撐盤由一體成形的上圓柱體和下圓柱體組成,其中下圓柱體的直徑大於上圓柱體直徑;下圓柱體底面中心開有橫截面為長方形的凹槽,凹槽內表面垂直方向,上下対稱的開有兩個通孔,推動螺杆通過通孔與下圓柱體螺紋連接;並以兩個推動螺杆所在直線為分界線,將凹槽劃分為導向與定位槽、推動與夾緊槽;第一卡盤為圓柱體,與第一支撐盤固定吋,螺栓穿過第一卡盤的螺栓孔上與第一支撐盤上的螺孔螺紋連接;第一卡盤上同時設置有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和卡爪;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是橫截面為等邊六邊形的柱體,導向與定位塊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卡盤另ー個底面上,推動與夾緊塊的一端固定在導向與定位塊的另一端;且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的等邊六邊形錯開60°固定,導向與定位塊厚度與第一支撐盤上的導向與定位槽深度相同;推動與夾緊塊厚度與第一支撐盤上的推動與夾緊槽深度相同;第一卡盤與第一支撐盤連接時,第一支撐盤通過推動螺杆固定第一卡盤上的推動與夾緊塊;第一卡盤、導向與定位塊、推動與夾緊塊的軸心在同一直線上;卡爪的結構、布置、驅動方式與結構同普通卡盤ー樣;所述的第一支撐盤下圓柱體底面布置有螺孔,螺孔的數量和排布以加工的缸曲軸要求為準;所述的第一卡盤底面上螺栓孔的尺寸、數量、布置與第一支撐盤一致;所述的第一卡盤與第二卡盤結構相同;第一支撐盤與第二支撐盤結構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柴油機曲軸加工的裝置。本發明包括車床、第一卡盤、第一支撐盤、支架、曲軸、第二卡盤、第二支撐盤;曲軸的左右兩端分別夾持在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中,第一卡盤和第二卡盤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撐盤和第二支撐盤上,並用推動螺杆緊固;第一支撐盤安裝在車床上,第二支撐盤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支架下端固定在車床上。本發明避免了傳統加工中的多次裝夾操作,既省時省力,又保證了加工精度。
文檔編號B23B5/22GK102773502SQ20121028191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元廣傑, 劉婷婷, 劉忠民, 彭章明, 朱澤飛, 蘇少輝, 陳國金, 龔友平 申請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