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的種類及圖解(一文看懂和田籽料的前世今生)
2023-05-02 04:59:31 2
什麼是玉?
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有「化幹戈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有「潤澤以溫」的仁義品德。
感 / 玉之文化玉為神:古人以玉為祭,祭天地、祭神明。不同顏色的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就是傳說中的六器,分別用來祭祀天地六方。
▲春秋(黃式) 龍紋玉璜
而今,完整的社會體系已經找不到用玉祭拜天地神明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玉雕刻出眾多的佛教人物和神話人物佩戴,人們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天地神明的尊崇和敬畏。
玉為王:古代玉非王侯將相者不可使用,帝王以玉為檔、以玉為飾、以玉為禮、以玉為兵、以玉為祭、以玉為葬等。
玉為權:玉由於難得和稀有,成為當時人們為數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權力、地位、財富的象徵。古代王者通過獨佔觀天玉器、祭天玉器等重寶而獨佔天文研究權、天意解釋權及天神祭拜權,並由此而獨佔人世的統治權。
自古帝王偏愛玉,吃穿住行無不和玉有關,如:楊貴妃含玉鎮暑,宋徽宗嗜玉成癖,乾隆更有「玉痴皇帝」之雅號。據不完全統計,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有詠玉詩近八百首!故宮博物院藏玉三萬多件,其中一半為乾隆所藏。
▲乾隆御製:太上皇白玉璽
玉為德: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儒教的興盛和傳播,離不開玉石,玉石是孔子為儒教傳播選擇的唯一信物。他提出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就是把玉石和儒家思想緊密相連。
玉被賦予最高尚的品德,以此來約束人們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有內涵的謙謙君子。
玉文化歷史悠久約有八千年之久,玉石表面的溫潤代表了中國人溫和的外在,內質的堅硬代表了中國人堅強的內在;沒有哪一個物件能夠像玉石這樣可以完美體現中國人的個性!
辨 / 玉之種類古語云:「石之美者為玉」。
從字面意義理解,玉指的就是美麗的石頭;從專業角度來講,「玉石」指的是由一種或者多種礦物聚集而成的礦物集合體。
自然界的礦物種類有3000多種,形成玉石並作為商品流通的大約有以下幾十種:
翡翠:根據顏色不同,我們常見的翡翠品種有綠色、黃色、紅色、無色、紫色、黑色、組合色等。
和田玉:根據顏色,可以把和田玉分為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黃玉、糖玉、墨玉、翠青玉這8個品類;
石英巖質玉:根據形成和結構的特點,可以分為3大類:
隱晶質:主要包括玉髓和瑪瑙,比如我們常見的南紅瑪瑙、戰國紅瑪瑙、鹽源瑪瑙、水草瑪瑙、澳玉(Ni元素致色)、臺灣藍寶(藍玉髓)、羊肝石等品種都屬於隱晶質石英巖玉石。顯晶質:常見的品種主要有京白玉、東陵石、金絲玉、密玉、貴翠等。交代假象:常見的主要有木變石(虎睛石、鷹睛石)等。碳酸鹽質玉:這個大類的玉石品種其實非常豐富,我們這裡只列舉了做為玉石常用的阿富汗玉和紅紋石這兩個品種;
天然玻璃:玻璃並不是只是人造的,自然界也是產玻璃的,常見的品種主要有黑曜石、玻璃隕石和玄武玻璃;
其它玉石:除了以上常見的玉石大家族以外,在商業裡,還有很多小玉石品種,比如常見的有:獨山玉、岫玉、藍田玉、查羅石、蘇俱來、薔薇輝石、印章石、孔雀石、綠松石、青金石、水沫玉、螢石、歐泊等。
圖源|亭亭珠寶微課堂
喜 / 玉中帝王這其中,和田玉又被稱為「玉中帝王」,這裡又有狹義和田玉與廣義和田玉之分。
▌廣義和田玉 VS 狹義和田玉
廣義和田玉:按新國標標準,只要閃透石佔98%以上,且莫氏硬度在6.0-6.5之間的軟玉就可稱為和田玉。其中包括中國新疆、青海、遼寧岫巖和貴州羅甸等地的和田玉,以及國外的俄羅斯、加拿大、紐西蘭和韓國等國家的和田玉,都是廣義的和田玉。
因此國標中的和田玉是不按產地而是一律按其礦物成分來界定的。所以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
狹義和田玉: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也稱為新疆和田玉,其中包括和田料、且末料、于田料等,以和田籽料為代表聞名於世。
新疆和田玉主要分布在以下產區:
(1)崑崙山-阿爾金山產區:是中國和田玉的主要產地,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中經和田地區,東起若羌境內1100多公裡範圍,分為若羌-且末、和田-于田和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幹三個礦區。不少河流中出產和田玉籽料,如著名的玉龍喀什河(產白玉籽料)和喀拉喀什河(產墨玉和青玉籽料)。
其中若羌-且末地區:以產青白玉和青玉為主,並有白玉、糖白玉和糖玉,若羌也是新疆黃玉的唯一產地;策勒-于田地區:以產白玉為主;皮山-和田地區:以產籽料為主,主要產白玉、墨玉和青玉籽料;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幹地區:以產青白玉和青玉為主,也產少量白玉。(2)天山產區:以瑪納斯河產出的碧玉籽料最著名,也稱為瑪納斯碧玉。
▌和田玉的分類
1、按顏色
上面所說的白玉、碧玉等等這些顏色屬於和田玉的原生色,是在形成和田玉的時候一起形成的。和田玉裡顏色眾多,而其中正式命名的已經有八種: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黃玉、糖玉、墨玉、翠青玉,其他還有諸如藕粉、沙棗青等尚未被正式命名的顏色。這些顏色中,屬白玉最受消費者歡迎,羊脂白玉更是收藏佳品。
▲和田玉顏色分類
2、按產狀
除了顏色外,和田玉根據產狀還可分為四類:籽料、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
山料:是指在原生礦床中開採出來的原生礦石。特點是塊度大小不一,呈稜角狀,且稜角尖銳,形態各異,玉石表面粗糙。
山流水料:這是因原生礦受自然剝蝕以及泥石流、洪水和冰川的衝蝕搬運而形成。距原生礦較近,無稜角,比較光滑,品種與山料同,質地介於山料和籽料之間。俄羅斯、青海也有山流水料。
籽料:原生礦經地質作用搬運到河流中形成籽料,產於河床上中遊或衝積扇中。距離原生礦遠,塊度較小,磨圓度較高,呈次滾圓狀、滾圓狀,表面光滑,因沉積環境不同,表面具有不同顏色的皮色。質量好,價值高,較稀少。
戈壁料:是由早期形成的子料或山流水料,由於河床改道而遺留在河流衝積扇或戈壁灘上,經風蝕作用所形成的。距原生礦較遠,風蝕特徵明顯,常呈次稜角狀,表面凹凸不平。因常受風沙磨礪,故大都帶有較深的光滑的麻皮坑(也叫柚子皮、橘子皮、魚子皮)或波紋面。
在特徵相當的情況下,籽料的價值最高。正宗的和田玉籽料主要產自新疆和田玉地區的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其它地區產的籽料不能稱為和田玉籽料,例如俄羅斯籽料,我們稱為俄籽,其油性和玉質與正宗的和田玉籽料相差很多。
▌和田籽料的玉質
大多數和田玉籽料的玉質細膩,溫潤,油性好,脂粉好,油脂光澤,有膠狀感,很多玉友都喜歡玩籽料,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玉質感比較強,這是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沒有的。
和田玉籽料這種特有的質感是因為所處的環境比較優越,由於長期浸泡在水裡,玉質發生了變化,變的細膩、溫潤了。
▲之末籽料原石:綠水青山
▌和田籽料的毛孔
和田玉是有皮殼的,所有的和田玉籽料皮殼都有毛孔,毛孔就像人的皮膚一樣,有凸凹感。
毛孔的形成是因為兩個方面:
和田玉是多晶體結構,多晶體組成了現在的和田玉,晶體與晶體之間的排列方式不一樣,有的晶體排列的緊密,有的晶體排列的酥鬆,所以和田玉表面每個地方的硬度也不一樣,在流水的衝刷過程中,硬的地方就會保留,疏鬆的地方就會形成凹坑,這是晶體的流失造成的毛孔。
另外和田玉籽料在河流中滾動、碰撞也會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坑,這是碰撞形成的毛孔。
▲之末籽料原石:定江山
▌和田籽料的皮色
有的和田玉籽料沒有皮色,我們稱為光白籽,有的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紅皮、黃皮、黑皮、褐皮等很多種,可謂是多彩多樣,現在的玉友都喜歡玩皮色,皮色耐看、有味道,另外帶皮色的和田玉籽料比光白籽價格高很多。
與玉的原本顏色相比,皮色屬於次生色,次生色是後天形成的。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我們也叫沁皮,它的形成是因為所處的環境含有某種致色化學元素,由於長期待在這種環境中,致色元素沁入到和田玉的內部,形成了皮色。
▲之末籽料原石:絲綢之路
▌和田籽料的瑕疵
當然,金無足赤,白玉有瑕。和田玉籽料常見的瑕疵有棉、僵、裂、水線、雜質等。僵是壞肉,在原石上比較常見,成品上很少見,除非雕刻師用僵做俏色巧雕,一般僵都是在加工的時候切除掉。
和田玉籽料的裂紋無論是原石還是成品均能看到,一般情況下大裂的原石會根據裂紋的走向切開,分解成小料,然後雕刻出成品上市。有些帶有水草沁的小裂在加工過程中會保留,因為水草沁是鑑別籽料的一個重要標準。
至於棉、水線和雜質這些,既是瑕疵,同時也恰恰是證明田玉籽料是天然的玉石。
我們在收藏籽料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將玉質放在首位。決定玉質好的重要因素是和田玉的潤度,潤度高的和田玉會出油,這樣的玉石,溫和細膩,手感極佳。同時,潤度高就代表玉石的密度高,玉石的內部結構緊密,各種礦物質相互融合,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破壞程度低,瑕疵自然相對較少。
註:本文部分內容及素材整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