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9:55:41 2
專利名稱: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燃燒和餘熱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在全國能源的總消耗中,煤炭佔據很大的比重,達75%以 上。目前在熔鹽爐中,仍舊大量採用層燃方式,利用爐排來燃燒塊煤(煙煤),無法燃燒碎煤,特別是劣質煤粉。這樣導致環境汙染加重,而且燃燒成本也越來越高。此外,目前的熔鹽爐由於容量小,由爐膛排出的高溫煙氣一般用來產生低壓蒸汽和熱水,品位很低,遠不能滿足國家節能減排的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充分燃燒劣質煤粉並且可以有效利用排放煙氣餘熱進行發電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包括熔鹽爐、分別安裝於所述熔鹽爐兩側的至少兩個煤粉燃燒器、發電裝置、制粉機構和煤粉負壓引射裝置,所述煤粉燃燒器對稱的安裝於熔鹽爐兩側;所述發電裝置通過換熱器和煙道與所述熔鹽爐連接;所述制粉機構一端與引風機相連接,另一端與煤粉負壓引射裝置連接;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一端與制粉機構相連接,一端與發電裝置連接,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煤粉燃燒器相連接。所述熔鹽爐的排氣溫度在600攝氏度左右,煙道中依次安裝有氣體換熱器,引風機和除塵器。所述氣體換熱器為內螺紋中溫熱管換熱器。所述煤粉燃燒器由第一燃燒室,第二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組成,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設置於所述第二燃燒室內並連為一體,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設置有若干通孔,且左端開放,右端封閉。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側壁上也設置有10 20個通孔,通孔的孔徑為30毫米 60毫米;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等於第三燃燒室的內徑;所述第二燃燒室的內徑為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的兩倍。所述發電裝置通過氣體換熱器同熔鹽爐的第一煙道相連接,所述發電裝置由空氣壓縮機,氣體換熱器和渦旋發電機組成;所述空氣壓縮機可以是活塞式或螺杆式;所述空氣壓縮機將常溫常壓空氣壓縮後變為O. 35 O. 4MPa, 50攝氏度 60攝氏度的高壓空氣。所述氣體換熱器將50攝氏度 60攝氏度的高壓空氣加熱至500攝氏度,煙氣溫度由600攝氏度下降到200攝氏度。所述渦旋發電機採用螺杆式結構。所述渦旋發電機進口端為500攝氏度、O. 4MPa的高壓熱空氣,出口端為300攝氏度、O. 2MPa的低壓熱空氣。常壓空氣經過空氣壓縮機壓縮後變為O. 4MPa的高壓空氣,通過氣體換熱器升溫為500攝氏度、O. 4MPa的高壓熱空氣,再進入渦旋發電機發電後變為300攝氏度、O. 2MPa的低壓熱空氣,然後進入引射器。爐膛出口煙道中的600攝氏度高溫煙氣通過氣體換熱器後降溫為200攝氏度的低溫煙氣進入下一級煙道,其一端與氣體換熱器相連,另一端與引風機相連。煙道中200攝氏度的低溫煙氣大部分被引風機抽吸入制粉機構,少部分進入除塵器再排入大氣。所述制粉機構包括制粉裝置和粉氣分離裝置,所述制粉裝置的入風口通過引風機與第二煙道連接,所述制粉裝置的原料入口與落煤倉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的粉體輸出口與粉料倉連接。通過引用煙道內高達近200°c排放煙氣直接至制粉裝置內與煤炭混合制粉,這樣可以在制粉的同時對煤炭進行乾燥,充分利用廢棄的排放煙氣,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所述粉料倉通過葉輪下料器與引射器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的氣體排放口與除塵器連接,除塵器通過管道將廢氣排放出去。所述制粉裝置可以是風扇式磨煤機。·[0013]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主要包括引射器,所述引射器一端與葉輪給粉機和制粉機構相連接,一端與發電機相連接,另一端通過管路與煤粉燃燒器相連接。由發電機排出的300攝氏度、O. 2MPa的低壓熱空氣高速衝入引射器,形成局部負壓,抽吸來自葉輪下料器的煤粉,混合成均勻的,260攝氏度左右的氣粉混合物供入煤粉燃燒器。所述煤粉燃燒器的助燃空氣是來自發電機排出的高溫空氣。所述由引射器送來的高溫煤粉空氣首先在第一燃燒室內被點燃,然後經過側壁上的開孔進入第二燃燒室進行穩燃,再由第三燃燒室側壁上的開孔進入第三燃燒室,在第三燃燒室中強烈燃燒後形成高溫火焰,最後噴入熔鹽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①回收利用熔鹽爐的高溫排放煙氣來制粉,可以有效的對煤炭在制粉的時候進行乾燥;②運行費用低直接利用熔鹽爐膛出口的高溫煙氣來發電,達到變廢為寶,減少其他能耗的產生環保好減少了大部分加熱乾燥環節,提高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其它汙染物的排放;④充分利用發電機排出氣體的熱量,用於加熱用於燃燒所用的煤粉,使燃燒更為充分,且充分循環回收利用廢棄的熱量,達到變廢為寶的效果。⑤充分利用發電機排出氣體的餘壓,產生負壓用來輸送燃燒所用的煤粉,節能環保。⑥充分利用發電機排出的高溫氣體來輔助燃燒,節能環保。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中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煤粉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如圖I所示,包括熔鹽爐I、安裝於所述熔鹽爐兩側的煤粉燃燒器20、發電裝置,制粉機構和煤粉負壓弓I射裝置。所述發電裝置通過第一煙道2同熔鹽爐I相連。常壓空氣10經過空氣壓縮機9壓縮後變為O. 4MPa的高壓空氣8,通過氣體換熱器3後升溫為500攝氏度、O. 4MPa的高壓熱空氣16,再進入渦旋發電機17發電後變為300攝氏度、O. 2MPa的低壓熱空氣18,然後進入引射器19。第一煙道2中的600攝氏度高溫煙氣通過氣體換熱器3後降溫為200攝氏度的低溫煙氣進入第二煙道4。第二煙道4 一端與換熱器3相連,一端與引風機5相連。第二煙道4中200攝氏度的低溫煙氣大部分被引風機5引入制粉機構,少部分通過第三煙道6進入除塵器7再排入大氣。所述制粉機構包括制粉裝置11和粉氣分離裝置13,所述制粉裝置11的入風口通過引風機5與第二煙道4連接,所述制粉裝置11的原料入口與落煤倉12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13的粉體輸出口與粉料倉14連接。通過引用第二煙道4排出的高達近200°C排放煙氣直接至制粉裝置11內與煤炭混合制粉,這樣可以在制粉的同時對煤炭進行乾燥,充分利用廢棄的排放煙氣,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所述粉料倉14通過葉輪下料器15與引射器 ·19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13的氣體排放口與除塵器7連接,除塵器7通過管道將廢氣排放出去。所述制粉裝置可以是風扇式磨煤機。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主要包括引射器19。300攝氏度、O. 2MPa的低壓熱空氣18高速衝入引射器19,形成局部負壓,抽吸來自葉輪下料器15的煤粉,混合成均勻的,260攝氏度左右的氣粉混合物供入燃燒器20。如圖2所示,所述煤粉燃燒器20由第一燃燒室21,第二燃燒室22和第三燃燒室23組成,所述第一燃燒室21和第三燃燒室23設置於所述第二燃燒室22內並連為一體,所述第一燃燒室21和第三燃燒室23設置有若干通孔,且其左端開放,右端封閉。所述第一燃燒室21和第三燃燒室23側壁上也設置有10 20個通孔,通孔的孔徑為30毫米 60毫米;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等於第三燃燒室的內徑;所述第二燃燒室的內徑為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的兩倍。由引射器送來的高溫煤粉空氣首先在第一燃燒室21內被點燃,然後經過側壁上的開孔進入第二燃燒室22進行穩燃,再由第三燃燒室23側壁上的開孔進入第三燃燒室23,在第三燃燒室23中強烈燃燒後形成高溫火焰24,最後噴入熔鹽爐I。上述實施實例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包括熔鹽爐、分別安裝於所述熔鹽爐兩側的至少兩個煤粉燃燒器、發電裝置、制粉機構和煤粉負壓引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煤粉燃燒器對稱的安裝於熔鹽爐兩側;所述發電裝置通過換熱器和煙道與所述熔鹽爐連接;所述制粉機構一端與引風機相連接,另一端與煤粉負壓引射裝置連接;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一端與制粉機構相連接,一端與發電裝置連接,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煤粉燃燒器相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煤粉燃燒器由第一燃燒室,第二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組成,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設置於所述第二燃燒室內並連為一體,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設置有若干通孔。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室和第三燃燒室側壁上也設置有10 20個通孔,通孔的孔徑為30毫米 60毫米;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等於第三燃燒室的內徑;所述第二燃燒室的內徑為所述第一燃燒室的內徑的兩倍。
4.按照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裝置通過氣體換熱器同熔鹽爐的第一煙道相連接,所述發電裝置由空氣壓縮機,氣體換熱器,渦旋發電機組成;所述空氣壓縮機將常溫常壓空氣壓縮後變為0. 35 0. 4MPa,50攝氏度 60攝氏度的高壓空氣;所述氣體換熱器將50攝氏度 60攝氏度的高壓空氣加熱至500攝氏度,煙氣溫度由600攝氏度下降到200攝氏度。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渦旋發電機採用螺杆式結構;所述渦旋發電機進口端為500攝氏度、0. 4MPa的高壓熱空氣,出口端為300攝氏度、0. 2MPa的低壓熱空氣。
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制粉機構包括制粉裝置和粉氣分離裝置,所述制粉裝置的入風口通過引風機與第二煙道連接,所述制粉裝置的原料入口與落煤倉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的粉體輸出口與粉料倉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粉料倉通過葉輪下料器與引射器連接;所述粉氣分離裝置的氣體排放口與除塵器連接,除塵器通過管道將廢氣排放出去。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主要包括引射器,所述引射器一端與葉輪給粉機和制粉機構相連接,一端與發電機相連接,另一端通過管路與煤粉燃燒器相連接。
9.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煤粉燃燒器的助燃空氣來自發電機排出的高溫空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一種熔鹽爐餘熱發電燃燒綜合利用系統,包括熔鹽爐、分別安裝於所述熔鹽爐兩側的至少兩個煤粉燃燒器、發電裝置、制粉機構和煤粉負壓引射裝置,所述煤粉燃燒器對稱的安裝於熔鹽爐兩側;所述發電裝置通過換熱器和煙道與所述熔鹽爐連接;所述制粉機構一端與引風機相連接,另一端與煤粉負壓引射裝置連接;所述煤粉負壓引射裝置一端與制粉機構相連接,一端與發電裝置連接,另一端通過管道與煤粉燃燒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可以在煤炭制粉時對其進行有效的乾燥;②運行費用低;③環保好;④充分利用發電機排出氣體的熱量達到變廢為寶的效果;⑤充分利用發電機排出的高溫氣體來輔助燃燒,節能環保。
文檔編號F02G5/02GK202757467SQ20122009343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劉效洲, 馮運偉 申請人:馮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