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8:20:31 2
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包括輥頭、輥軸、定距套、軸承,輥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外套筒上,輥頭處軸承採用稀油潤滑,軸承前有軸承密封圈,輥頭軸承前有定距套,定距套與輥軸為過盈配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改進公差配合方式,成功解決了夾送輥潤滑油洩露的難題,實際使用效果好,在同類設備改造中具有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軋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滾切式雙邊剪是中厚板剪切線的關鍵設備,它利用三軸三偏心運動原理進行滾動式連續剪切,能對鋼板進行高精度雙邊定寬剪切,並同時對切下的廢邊進行碎斷和收集,具有剪切面平直、剪切速度快等優點,其中夾送輥用於平穩運輸鋼板,直接決定鋼板的剪切質量。
[0003]一般軋鋼廠剪切線共有四組夾送輥,分別位於雙邊剪人口、雙邊剪出口、剖分剪出口及定尺剪入口,每組夾送輥由四根輥組成,即兩個上輥及兩個下輥。夾送輥主要由輥頭、輥軸、外套筒和電機減速機組成,輥軸通過兩個軸承安裝在外套筒上。輥頭處軸承採用稀油潤滑,軸承前有兩個軸承密封,輥頭軸承前有一定距套,原設計(SMSD)定距套與輥軸為間隙配合,安裝時塗抹樂泰675密封膠。在實際使用中,夾送輥運轉一段時間後,夾送輥輥頭處經常發生潤滑油洩露,並滴落到鋼板上,嚴重影響鋼板表面質量,目前國內中厚板廠普遍採用這種結構,且都出現了夾送輥潤滑油洩露現象。
[0004]根據夾送輥設計圖紙及工作原理,分析導致夾送輥潤滑油洩露的原因有三種可能:其一是由於夾送輥輥頭處軸承油封有磨損;其二是夾送輥輥頭處軸承外圈壓蓋與外套筒之間的密封繩有破損;其三是夾送輥輥頭處軸承內圈定距套與輥軸密封性不好;通過將夾送輥解體檢查,發現定距套與輥軸之間的密封膠脫落,定距套與輥軸之間有油汙,從而確定定距套與輥軸之間密封性不好是導致潤滑油洩露的主要原因。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成功解決了夾送輥潤滑油洩露的難題。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包括輥頭、輥軸、定距套、軸承,輥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外套筒上,輥頭處軸承採用稀油潤滑,軸承前有軸承密封圈,輥頭軸承前有定距套,定距套與輥軸為過盈配合。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通過改進公差配合方式,成功解決了夾送輥潤滑油洩露的難題,實際使用效果好,在同類設備改造中具有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夾送輥定距套剖視圖。[0012]圖中:1.輥頭2.輥軸3.定距套4.軸承【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4]見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輥頭1、輥軸2、定距套3、軸承4,所述輥軸2通過兩個軸承4安裝在外套筒上,輥頭I處軸承4採用稀油潤滑,軸承4前有兩個軸承密封圈,輥頭軸承4前有一定距套3,定距套3與輥軸2為過盈配合。
[0015]本實用新型通過更改定距套內孔尺寸D,使夾送輥輥頭處軸承定距套與輥軸之間的公差配合由原先的過渡配合改為過盈配合,提高結構的密封性。上述方法具體實施後,夾送輥上機後未發生洩露,保證了鋼板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和鋼板的表面質量。
[0016]以下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中所用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0017][01]實施例1鞍鋼5500厚板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
[0018]1.通過查閱夾送輥圖紙及機械設計手冊等資料,確定改進方案為更改定距套內孔尺寸D,由原先的Φ330Η8改為Φ330Κ7 (見圖2);
[0019]2.按新的內孔尺寸重新加工製作定距套;
[0020]3.停機,拆下夾送輥,將原夾送輥軸承定距套換裝為新的定距套;
[0021]4.安裝時塗抹樂泰675密封膠;
[0022]5.安裝夾送輥,試車後運行。
【權利要求】
1.一種軋鋼廠剪切線夾送輥潤滑油密封改進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輥頭、輥軸、定距套、軸承,輥軸通過軸承安裝在外套筒上,輥頭處軸承採用稀油潤滑,軸承前有軸承密封圈,輥頭軸承前有定距套,定距套與輥軸為過盈配合。
【文檔編號】B65G39/09GK203740519SQ20142010165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6日
【發明者】劉曉松, 趙立軍, 肖爭光, 卜凱軍, 侯進強, 張志軍, 侯盈 申請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