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PET基聚丙烯腈碳晶材料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02 08:19:1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PET基碳晶材料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PET基聚丙烯腈碳晶材料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碳晶電熱產品還具有多項長處,發熱溫度可控,浪費少;定時制熱,能快速升溫;可操作性強,使用電能等清潔能源,無汙染。由於碳晶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等眾多優點,碳晶技術應用前景十分廣泛,採暖可以取代高能耗、高汙染、高浪費的傳統取暖方式,在軍事、航空航天航海、極寒地區的機場化雪、屋頂化雪、野外保溫取暖等領域均有極廣的應用前景。但是由於碳晶是一個新生事物,大眾和政府都有個認識和了解階段,市場推廣也還是少數幾家企業的單打獨鬥,而且碳晶的價格也普遍較高,因此短時間內還無法大規模推廣,但其發展前景被極為看好。因此製備一種適合推廣的碳晶材料非常重要,公開號為CN105256589A的發明專利申請,其公開了一種柔性石墨碳晶板的製備方法。所述柔性石墨碳晶板用石墨作為基材,經過球磨、研磨,得到直徑在9-20μm,長度在100-500μm之間的短切纖維,再將短切纖維進行粉碎,最終得到尺寸在100-1000nm的碳晶,將碳晶顆粒均勻分散在高導熱尼龍布上,固化成板,最後在碳晶板表面塗覆氧化鋁矽橡膠絕緣層。此方法在傳統的硬質碳晶板基礎上採用尼龍布覆的方法,使得碳晶板硬度大大降低,使用更加方便,裝飾美觀,又使用氧化鋁矽橡膠作為絕緣層,進一步提升了導熱性。但是步驟將碳晶顆粒均勻分散在高導熱尼龍布上太難實現,因此此碳晶材料製備方法可行性較差。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PET基聚丙烯腈碳晶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在滿足PET材料的基礎上添加碳晶,使之成為可導電發熱的PET材料,賦予普通PET薄膜自加熱性能;應用在北方寒冷地區保溫大棚上。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聚丙烯腈碳晶的PET材料的製備方法,在滿足PET材料的基礎上添加碳晶,使之成為可導電發熱的PET材料,賦予普通PET薄膜自加熱性能。可應用在北方寒冷地區保溫大棚上。本發明提供其製備方法,工藝合理,理論可行,易於工業化生產。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例中未做特別說明的百分數,均指質量分數。實施例1預處理:所得細顆粒用其質量分數1%的矽烷偶聯劑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分鐘,放入80攝氏度烘箱烘乾3小時。將乾燥後的碳晶取30份在高速混合機中溫度升高到45℃時加入偶聯劑KH-5502份並攪拌均勻,再加入PET樹脂100份、有機錫穩定劑4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最後加入聚乙烯蠟1份。將混合好的預混料加入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注塑機注塑。測試樣品。實施例2預處理:所得細顆粒用其質量分數1%的矽烷偶聯劑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分鐘,放入80攝氏度烘箱烘乾3小時。將乾燥後的碳晶取40份在高速混合機中溫度升高到45℃時加入偶聯劑KH-5502份並攪拌均勻,再加入PET樹脂100份、有機錫穩定劑4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最後加入聚乙烯蠟1份。將混合好的預混料加入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注塑機注塑。測試樣品。實施例3預處理:所得細顆粒用其質量分數1%的矽烷偶聯劑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分鐘,放入80攝氏度烘箱烘乾3小時。將乾燥後的碳晶取50份在高速混合機中溫度升高到45℃時加入偶聯劑KH-5502份並攪拌均勻,再加入PET樹脂100份、有機錫穩定劑4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最後加入聚乙烯蠟1份。將混合好的預混料加入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注塑機注塑。測試樣品。實施例4預處理:所得細顆粒用其質量分數1%的矽烷偶聯劑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分鐘,放入80攝氏度烘箱烘乾3小時。將乾燥後的碳晶取60份在高速混合機中溫度升高到45℃時加入偶聯劑KH-5502份並攪拌均勻,再加入PET樹脂100份、有機錫穩定劑4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最後加入聚乙烯蠟1份。將混合好的預混料加入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注塑機注塑。測試樣品。實施例5預處理:所得細顆粒用其質量分數1%的矽烷偶聯劑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10分鐘,放入80攝氏度烘箱烘乾3小時。將乾燥後的碳晶取70份在高速混合機中溫度升高到45℃時加入偶聯劑KH-5502份並攪拌均勻,再加入PET樹脂100份、有機錫穩定劑4份、鄰苯二甲酸二丁酯2份,最後加入聚乙烯蠟1份。將混合好的預混料加入擠出機中擠出,造粒,注塑機注塑。測試樣品。本發明實施例1-4製備得到的產品的性能測試結果如下表:測試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衝擊強度(MPa)37.233.925.121.820.5拉伸強度(MPa)46.242.537.630.424.8電熱轉換率27%35%95%97%97%由上表可見,隨著碳晶加入的含量增加使PET碳晶材料的力學性能下降,但不影響其實際使用。我們賦予了PET材料擁有通電自熱性能,可應用在自加熱薄膜等PET應用領域。以上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