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4:59:21

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用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
背景技術: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現時一般的土木工作項目包括:道路、水利、渠務、防災工程及交通等。過去曾經將一切非軍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項目,歸類入本類,但隨著工程科學日益廣闊,不少原來屬於土木工程範圍的內容都已經獨立成科。建造一項工程設施一般要經過勘察、設計和施工三個階段,需要運用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力學、工程設計、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工程機械、建築經濟等學科和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領域的知識以及電子計算機和力學測試等技術。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門範圍廣闊的綜合性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程實踐的發展,土木工程這個學科也已發展成為內涵廣泛、門類眾多、結構複雜的綜合體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設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為「入土為安」的墳墓;有的作為生產活動的場所;有的用於陸海空交通運輸;有的用於水利事業;有的作為信息傳輸的工具;有的作為能源傳輸的手段等等。這就要求土木工程綜合運用各種物質條件,以滿足多種多樣的需求。土木工程已發展出許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飛機場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種工程結構、給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熱供燃氣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學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於自身工程對象的不斷增多以及專門科學技術的發展,業已從土木工程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學科體系,但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現有的土木工程組合樁不便於調節,在使用時不方便,浪費時間,而且工作效率低,操作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該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結構簡單,便於搬運,方便移動,使用方便,利用推板來調節樁的直徑大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用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包括萬向輪、底座、蓄電池、固定框、支撐杆、卷揚機、拉手、左螺紋杆、左加強筋、左推板、右推板、右加強筋、右螺紋杆、滑輪Ⅰ、滑輪Ⅱ、鋼絲繩和振動電機,該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結構簡單,便於搬運,方便移動,使用方便,利用推板來調節樁的直徑大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萬向輪固定在底座的底端,蓄電池固定在底座的底端,固定框、支撐杆與卷揚機均固定在底座的頂端,並且固定框位於支撐杆的左側,卷揚機位於支撐杆的右側,拉手設置在底座的右端,左螺紋杆設置在固定框的左側面上,左加強筋固定在左螺紋杆的右端,左推板固定在左加強筋的右端,右螺紋杆設置在固定框的右側面上,右加強筋固定在右螺紋杆的左端,右推板固定在右加強筋的左端,滑輪Ⅱ設置在支撐杆的左端,滑輪Ⅰ固定在支撐杆的頂端,鋼絲繩的一端設置在卷揚機上,並且鋼絲繩的中間位置設置在滑輪Ⅰ與滑輪Ⅱ上,振動電機固定在鋼絲繩的另一端。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所述的萬向輪設置有四個,且為自鎖式萬向輪。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所述的底座與拉手之間是活動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所述的固定框與左螺紋杆之間是螺紋連接。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所述的固定框與右螺紋杆之間是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該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結構簡單,便於搬運,方便移動,使用方便,利用推板來調節樁的直徑大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的底座2與拉手7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萬向輪1;底座2;蓄電池3;固定框4;支撐杆5;卷揚機6;拉手7;左螺紋杆8;左加強筋9;左推板10;右推板11;右加強筋12;右螺紋杆13;滑輪Ⅰ14;滑輪Ⅱ15;鋼絲繩16;振動電機17。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
下面結合圖1、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用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包括:萬向輪1、底座2、蓄電池3、固定框4、支撐杆5、卷揚機6、拉手7、左螺紋杆8、左加強筋9、左推板10、右推板11、右加強筋12、右螺紋杆13、滑輪Ⅰ14、滑輪Ⅱ15、鋼絲繩16和振動電機17,該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結構簡單,便於搬運,方便移動,使用方便,利用推板來調節樁的直徑大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萬向輪1固定在底座2的底端,蓄電池3固定在底座2的底端,固定框4、支撐杆5與卷揚機6均固定在底座2的頂端,並且固定框4位於支撐杆5的左側,卷揚機6位於支撐杆5的右側,拉手7設置在底座2的右端,左螺紋杆8設置在固定框4的左側面上,左加強筋9固定在左螺紋杆8的右端,左推板10固定在左加強筋9的右端,右螺紋杆13設置在固定框4的右側面上,右加強筋12固定在右螺紋杆13的左端,右推板11固定在右加強筋12的左端,滑輪Ⅱ15設置在支撐杆5的左端,滑輪Ⅰ14固定在支撐杆5的頂端,鋼絲繩16的一端設置在卷揚機6上,並且鋼絲繩16的中間位置設置在滑輪Ⅰ14與滑輪Ⅱ15上,振動電機17固定在鋼絲繩16的另一端,蓄電池3與卷揚機6之間用導線連接,蓄電池3與振動電機17之間用導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時,用手握拉手7,將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拉到混凝土旁,接通所有電源開關,根據樁的直徑大小擰動左螺紋杆8與右螺紋杆13來調節左推板10與右推板11之間的距離,將混凝土灌入到左推板10與右推板11之間,打開卷揚機6的逆轉開關,將纏繞卷揚機6上的鋼絲繩16放鬆,振動電機17將向下運到混凝土的表面上,關閉卷揚機6的逆轉開關,打開振動電機17的電源開關,將混凝土夯實,使得澆注的水泥沒有氣泡,操作簡便,節省時間,工作效率高,夯實之後,關閉振動電機17的電源開關,打開卷揚機6的正轉開關,將鋼絲繩16纏繞卷揚機6上,待振動電機17到達原來的位置時,關閉卷揚機6的正轉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二:
下面結合圖1、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萬向輪1設置有四個,且為自鎖式萬向輪,便於可位移的土木工程用建築組合樁移動,從而節省人力。
具體實施方式三:
下面結合圖1、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底座2與拉手7之間是活動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四:
下面結合圖1、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固定框4與左螺紋杆8之間是螺紋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五:
下面結合圖1、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對實施方式一作進一步說明,所述的固定框4與右螺紋杆13之間是螺紋連接。
當然,上述說明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