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2:53:56 3
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主要由與非門IC4,輸入端與與非門IC4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非門IC5,輸出端與與非門IC4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非門IC3,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第一邏輯鏈路和第二邏輯鏈路,以及與第二邏輯鏈路相連接的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組成,其特徵在於,還設有分別與第一邏輯鏈路的輸出端、非門IC5的輸出端和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的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簡單,其製作和使用非常方便。同時,本發明完全採用邏輯電子元件來實現其邏輯控制功能,因此其能耗非常低,運算速度快。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LED保護電路,具體是指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由於LED燈具有能耗低、使用壽命長以及安全環保等特點,其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照明的主流產品之一。由於LED燈不同於傳統的白熾燈,其需要由專用的驅動電路來進行驅動,因此市面上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用於防止驅動系統免受內部或外部不利因素幹擾的保護系統。
[0003]邏輯控制電路是LED燈保護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控制部分,其運行速度的快慢和性能穩定與否直接決定了 LED燈保護系統的使用範圍和性能好壞。但是,目前這些邏輯控制電路的結構都較為複雜,不僅其能耗較高,而且其運行速度較慢,不能很好的體現出邏輯控制的快速、低能耗的優勢。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目前LED燈保護系統用的邏輯控制電路結構複雜、能耗較高、運行速度較慢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
[0005]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主要由與非門IC4,輸入端與與非門IC4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非門IC5,輸出端與與非門IC4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非門IC3,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第一邏輯鏈路和第二邏輯鏈路,以及與第二邏輯鏈路相連接的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組成。同時,還設有分別與第一邏輯鏈路的輸出端、非門IC5的輸出端和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的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所述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由倒相放大器U1,輸入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出端相連接的倒相放大器U2,正極與倒相放大器UI的輸入端相連接、負極順次經電感L2和電感LI後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出端相連接的可調電容C4,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電感LI和電感L2的連接點相連接的晶體振蕩器X,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阻R5,以及與電阻R5相併聯的電容C3組成。
[0006]所述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與非門IC6,與非門IC7,與非門IC8,負極與功率放大器Pl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正極經光二極體D4後接地的極性電容C4,一端與極性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經二極體D5後接地的電阻R6,正極與電阻R6和二極體D5的連接點相連接、負極接地的極性電容C6,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負極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的電阻R8,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輸出端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9,正極與與非門IC7的輸出端相連接、負極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容C5,以及一端與極性電容C6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7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lO組成;所述與非門IC6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與非門IC7的正極輸入端與非門IC5的輸出端相連接;與非門IC8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輸出端相連接,其輸出端則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極性電容C4的正極與第一邏輯鏈路的輸出端相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邏輯鏈路由非門IC1,輸入端與非門ICl的輸出端相連接、輸出端順次經電阻R3、二極體D2後與極性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的非門IC2,P極與非門ICl的輸入端相連接、N極順次經電阻R2和電容Cl後與非門ICl的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1,以及與二極體Dl相併聯的電阻Rl組成;所述非門ICl的輸出端則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
[0008]所述的第二邏輯鏈路由異或門IC9,P極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N極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4,N極與非門IC3的輸入端相連接、P極經二極體D5後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3,與二極體D3相併聯的電阻R4,以及正極與二極體D3的N極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2組成;所述異或門IC9的第二輸入端則與與非門IC8的輸出端相連接。
[0009]本發明較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I)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簡單,其製作和使用非常方便。
[0010](2)本發明完全採用邏輯電子元件來實現其邏輯控制功能,因此其能耗非常低,運算速度快。
[0011](3)本發明的性能非常穩定,可以適用於不同的環境溫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實施例
[0014]如圖1所示,本發明主要由邏輯控制元件與非門IC4、非門IC5、非門IC3,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第一邏輯鏈路和第二邏輯鏈路,以及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組成。
[0015]連接時,非門IC5的輸入端要與與非門IC4的輸出端相連接,非門IC3的輸出端則與與非門IC4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同時,非門ICl的輸出端要與非門IC2的輸入端相連接。
[0016]所述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由倒相放大器U1、倒相放大器U2、晶體振蕩器X、可調電容C4、電阻R5、電容C3及電感LI和電感L2組成。連接時,倒相放大器U2的輸入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出端相連接;可調電容C4的正極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其負極順次經電感L2和電感LI後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出端相連接;晶體振蕩器X的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其另一端與電感LI和電感L2的連接點相連接。
[0017]電阻R5和電容C3組成RC濾波電路,連接時,電阻R5的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其另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2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電容C3則與電阻R5相併聯。
[0018]所述第一邏輯鏈路由非門IC1、非門IC2、電阻R3、二極體D2、二極體D1、電阻R1、電阻R2和電容Cl組成。其中,非門IC2的輸入端與非門ICl的輸出端相連接,而非門IC2的輸出端則順次經電阻R3、二極體D2後與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二極體Dl的P極與非門ICl的輸入端相連接,其N極順次經電阻R2和電容Cl後與非門ICl的輸入端相連接;電阻Rl與二極體Dl相併聯。同時,該非門ICl的輸出端需要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而電阻R2與電容Cl的連接點需要接地。
[0019]所述的第二邏輯鏈路由異或門IC9、二極體3、二極體D4、二極體D5、電阻R4和電容C2組成。連接時,二極體D4的P極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其N極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二極體D3的N極與非門IC3的輸入端相連接,其P極經二極體D5後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的。同時,電阻R4與二極體D3相併聯,而電容C2的正極與二極體D3的N極相連接,其負極接地。
[0020]所述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則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與非門IC6,與非門IC7,與非門IC8,負極與功率放大器Pl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正極經光二極體D4後接地的極性電容C4,一端與極性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經二極體D5後接地的電阻R6,正極與電阻R6和二極體D5的連接點相連接、負極接地的極性電容C6,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負極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的電阻R8,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輸出端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9,正極與與非門IC7的輸出端相連接、負極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容C5,以及一端與極性電容C6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7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lO組成。
[0021]同時,所述與非門IC6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與非門IC7的正極輸入端與非門IC5的輸出端相連接;與非門IC8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l的輸出端相連接,其輸出端則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極性電容C4的正極與二極體D2的N即相連接,即極性電容C4的正極順次經二極體D2和電阻R3後與非門IC2的輸出端相連接。而所述異或門IC9的第二輸入端與倒相放大器Ul的輸入端相連接。
[0022]同時,本發明通過該電路形成有4個輸出端,即CT1、CT2、CT3和CT4。其中,輸出端CTl由二極體Dl的N極引出形成,輸出端CT2有二極體D3的P極引出形成,輸出端CT3由倒相放大器U2的輸出端引出形成,輸出端CT4由異或門IC9的輸出端引出形成。
[0023]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實現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主要由與非門IC4,輸入端與與非門IC4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非門IC5,輸出端與與非門IC4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非門IC3,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第一邏輯鏈路和第二邏輯鏈路,以及與第二邏輯鏈路相連接的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組成,其特徵在於,還設有分別與第一邏輯鏈路的輸出端、非門IC5的輸出端和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的輸入端相連接的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所述緩衝晶體振蕩電路由倒相放大器U1,輸入端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出端相連接的倒相放大器U2,正極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入端相連接、負極順次經電感L2和電感L1後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出端相連接的可調電容C4,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電感L1和電感L2的連接點相連接的晶體振蕩器X,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倒相放大器U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阻R5,以及與電阻R5相併聯的電容C3組成;所述光束激髮式邏輯放大電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1,與非門IC6,與非門IC7,與非門IC8,負極與功率放大器P1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正極經光二極體D4後接地的極性電容C4,一端與極性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經二極體D5後接地的電阻R6,正極與電阻R6和二極體D5的連接點相連接、負極接地的極性電容C6,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另一端與功率放大器P1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7,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1的負極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的電阻R8,一端與與非門IC6的輸出端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9,正極與與非門IC7的輸出端相連接、負極與與非門IC8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容C5,以及一端與極性電容C6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與與非門IC7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的電阻R10組成;所述與非門IC6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1的負極輸入端相連接,與非門IC7的正極輸入端與非門IC5的輸出端相連接;與非門IC8的正極輸入端與功率放大器P1的輸出端相連接,其輸出端則與倒相放大器U1的輸入端相連接;極性電容C4的正極與第一邏輯鏈路的輸出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邏輯鏈路由非門IC1,輸入端與非門IC1的輸出端相連接、輸出端順次經電阻R3、二極體D2後與極性電容C4的正極相連接的非門IC2,P極與非門IC1的輸入端相連接、N極順次經電阻R2和電容C1後與非門IC1的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1,以及與二極體D1相併聯的電阻R1組成;所述非門IC1的輸出端則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激髮式藍光LED用邏輯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邏輯鏈路由異或門IC9,P極與與非門IC4的正極輸入端相連接、N極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4,N極與非門IC3的輸入端相連接、P極經二極體D5後與異或門IC9的第一輸入端相連接的二極體D3,與二極體D3相併聯的電阻R4,以及正極與二極體D3的N極相連接、負極接地的電容C2組成;所述異或門IC9的第二輸入端則與與非門IC8的輸出端相連接。
【文檔編號】H05B37/02GK104470097SQ201410686217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5日
【發明者】付雯華 申請人:成都思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