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有操作方便的履帶連接的鑽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0:31:16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用坑道鑽機。
背景技術:
現在的煤礦的礦井內採礦用的鑽機的行走機構一般為履帶。履帶的安裝方式有兩種,一種為焊接式,就是直接將履帶焊接在鑽機的機架上。另一種為螺栓固定式,就是用上下設置的螺杆將履帶與機架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如果為焊接式,要將履帶取下來(比如更換履帶)非常不方便。如果為螺栓固定式,就是從下面將履帶的連接部固定在機架上,在安裝、拆卸時,需要大型起重設備將其吊起一定高度,操作人員才能進入到車身的下方對螺栓進行安裝、拆卸,因為鑽機的重量較大,吊起過程費時費力,操作不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有操作方便的履帶連接的鑽機。
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具體為:
一種設有操作方便的履帶連接的鑽機,包括機架,機架下方每側固定一個履帶,所述機架下方的兩側各固定一塊機架連接板,機架連接板的下方設有凸臺,履帶的內側固定L形履帶連接板,履帶連接板的下方內側固定阻擋板,連接板與阻擋板之間形成凹槽,凹槽與機架連接板的凸臺的形狀匹配。
所述履帶連接板與機架連接板通過螺栓固定,螺栓裸露在履帶的外側。
每個履帶連接板的上部設在四個螺孔Ⅰ,該螺孔與螺栓匹配,機架連接板在其對應位置設有螺孔Ⅱ。
螺孔Ⅱ為通孔或者盲孔。
機架為下方為豎梁,豎梁兩側各固定一塊機架連接板。
每個履帶的內側都固定兩個L形履帶連接板。
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通過採用凹槽與凸臺固定機身與履帶,在機身與履帶發生傳動時,其通過凹槽與凸臺傳遞,現有技術中是通過螺栓來傳遞的,這樣對螺栓傷害太大,減少其壽命。另外,車身的重量都由履帶連接板的凹槽承重,螺栓只是起防止車身軸向的滑動,螺栓承載的載荷較少,能延長螺栓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正視示意圖。
圖2為機架的左視示意圖。
圖3為機架的正式示意圖。
圖4為履帶的示意圖。
圖5為機架與履帶裝配好的左視示意圖。
圖6為機架與履帶裝配時螺杆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6,一種設有操作方便的履帶連接的鑽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下方每側固定一個履帶2, 機架上面固定主機及其操作臺。
機架1下方的兩側各固定一塊機架連接板11,機架連接板11的下方設有凸臺14,履帶2的內側(連接機架的一側固定L形履帶連接板21,履帶連接板21的下方內側固定阻擋板23,連接板21與阻擋板23之間形成凹槽24,凹槽24與機架連接板11的凸臺14的形狀匹配。
裝配時,先用起重機將機架吊起,將兩個履帶放在合適位置,緩慢落下機架,使機架兩端的凸臺14落在凹槽24裡面,完成裝配。
為了穩定,每個履帶2的內側(連接機架的一側都固定兩個L形履帶連接板21。
為了防止履帶2與機架1在機架1軸向方向的滑動,履帶連接板21與機架連接板11通過螺栓3固定,螺栓3裸露在履帶2的外側。
每個履帶連接板21的上部設在四個螺孔Ⅰ22,該螺孔與螺栓3匹配,機架連接板11在其對應位置設有螺孔Ⅱ12,螺孔Ⅱ12可以為通孔或者盲孔。因為履帶連接板21與機架連接板11的下部已經通過凹槽24與凸臺11固定,這樣連接板21與機架連接板11的連接更加穩定。
機架1為下方為豎梁15,豎梁15兩側各固定一塊機架連接板11。
其工作原理為:
如圖1-圖6,工作時,當需要拆卸履帶時,只需要用工具將螺栓旋轉退出。不像現有技術,還要先將其整體吊起來。本設計,螺栓裸露在側面,減去了吊起環節,較少了工序。
另外,採用凹槽與凸臺固定,在機身與履帶發生傳動時,其通過凹槽與凸臺傳遞,現有技術中是通過螺栓來傳遞的,這樣對螺栓傷害太大,減少其壽命。本設計,車身的重量都由履帶連接板的凹槽承重,螺栓只是起防止車身軸向的滑動,螺栓的載荷較少,能延長螺栓的使用壽命。
其他內容見現有技術。
在不改變本發明的總體構思的前提下,對本發明做出的若干改進與變形,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