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20:42:5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製品,尤其是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復發性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一種以周期性反覆發作為特點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潰瘍損傷,可自愈,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頰、軟顎或齒齦等處的黏膜,發生單個或者多個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表面覆蓋灰白或藍色假膜潰瘍,邊界清楚,周圍黏膜紅而微腫,局部灼痛為主要特徵。它易復發、周期短,且極易感染,如不及時治療,病情反覆發作,拖延持久,還會轉為「白塞氏綜合症」,甚至累及臟腑,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復發性口腔潰瘍病因較複雜,臨床治療要根據不同的誘因,針對性地治療,才能獲得好的療效。如解除精神緊張的壓力、鎮靜、安眠、戒菸、酒等;對於潰瘍局部,可採用局部塗擦止痛,消炎,促進癒合的藥物。如魚肝油糊劑,強的松糊劑,養陰生肌散,潰瘍膏等,或者在進食前局部塗擦局麻藥,以減輕疼痛;或採用激素和抗菌素療法以暫時緩解病人的痛苦,但易形成的菌群失調等毒副作用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中醫認為情志不遂而損及心脾;陰虛火旺,熱毒燔灼,內夾溼熱,上蒸於口而至上述諸症。外感六淫燥火,內傷臟腑熱盛是致病主因,主病之髒在於心和脾。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機理,以清熱燥溼、滋陰養胃、清心火為治療原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製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 作用可靠、無副作用 的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10-30份、黃柏5-20 份、金銀花5-15份、牡丹皮10-30份、枇杷葉5-20份、半夏5_20份、玄參10-40份、乾薑5_20 份、砂仁5-15份、桅子5-20份、麥冬5-15份、肉桂5_20份、黃芪5_15份、山萸肉10-40份、 女貞子5-15份、白芨5-15份、黃芩5-20份、甘草5-1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20份、黃柏15份、金銀花10份、牡丹皮25 份、枇杷葉15份、半夏15份、玄參30份、乾薑15份、砂仁10份、桅子15份、麥冬10份、肉桂12份、黃芪10份、山萸肉30份、女貞子8份、白芨10份、黃芩15份、甘草8份。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胡黃連具有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枇杷葉具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玄參具有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桅子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的功效;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 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補肺健脾、斂汗固脫、 驅風運毒的功效;山萸肉具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的功效;女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陰養血之功;白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本發明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共奏清熱瀉火、滋陰開胃、解毒療瘡、 消腫生肌·之功效,對復發性口腔潰瘍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採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製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採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4. 8%,治癒率達38. 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20g、黃柏15g、金銀花10g、牡丹皮25g、枇杷葉15g、半夏15g、玄參30g、乾薑15g、砂仁 10g、桅子15g、麥冬10g、肉桂12g、黃芪10g、山萸肉30g、女貞子8g、白芨10g、黃芩15g、甘草8g。
實施例2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15g、黃柏20g、金銀花5g、牡丹皮15g、枇杷葉10g、半夏20g、玄參10g、乾薑12g、砂仁5g、 桅子20g、麥冬5g、肉桂20g、黃芪5g、山萸肉20g、女貞子5g、白芨15g、黃芩5g、甘草10g。
實施例3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10g、黃柏15g、金銀花12g、牡丹皮20g、枇杷葉8g、半夏5g、玄參40g、乾薑10g、砂仁15g、 桅子10g、麥冬15g、肉桂10g、黃芪15g、山萸肉25g、女貞子10g、白芨8g、黃芩20g、甘草5g。
實施例4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30g、黃柏10g、金銀花8g、牡丹皮30g、枇杷葉5g、半夏10g、玄參20g、乾薑5g、砂仁8g、桅子12g、麥冬8g、肉桂5g、黃芪20g、山萸肉10g、女貞子15g、白芨12g、黃芩10g、甘草15g。
實施例5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25g、黃柏5g、金銀花15g、牡丹皮10g、枇杷葉20g、半夏12g、玄參15g、乾薑20g、砂仁12g、 桅子5g、麥冬15g、肉桂15g、黃芪Sg、山萸肉40g、女貞子12g、白芨5g、黃芩12g、甘草12g。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製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釐米,進行煎煮。未沸前採用武火煎煮,沸後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6釐米,水沸後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併。
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於臨床觀察病例98例,其中男46例,女52例,年齡 15 65歲。病程最短者2天,最長者達60天,平均8天。
二、診斷標準1、以口腔黏膜出現單個或數個直徑3 5_的潰瘍,灼熱疼痛為主要症狀;2、起病較快,一般7天左右癒合,若此伏彼起,則病程延長。愈後常易復發;3、口腔檢查口腔黏膜潰瘍較表淺,圓形或橢圓形,數量少則I 2個,多則10餘個,表面有淡黃色分泌物附著,潰瘍周圍黏膜大多充血。
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症狀酌情增減。五天為一療程,一天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飯前半小時溫熱服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四、療效標準1、治癒口腔潰瘍癒合,局部無不適感;2、好轉口瘡雖然時有復發,但數量減少,程度減輕; 3、未愈口瘡症狀及潰瘍無明顯變化。
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1-6個療程,治癒67例,好轉26例,未愈5 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病例1:袁某,女,42歲,舌質淡紅,兩邊有齒痕,口腔上顎和舌兩邊有多處潰瘍,大小不一,微紅。脈象浮滑軟。心煩不寧,飲食因口疼受一定影響,大便略溏,月經正常,餘無其它明顯突出之症。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製備的藥劑I個療程,症狀基本消失,口瘡癒合剩餘小面積潰瘍;繼續鞏固2個療程,諸症狀均消失,治癒。
病例2 柳某,男,17歲,口內疼痛,口乾,手足心熱。口瘡2個,直徑小於O. 5釐米,周圍輕微充血。舌紅,苔少,脈細數。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製備的藥劑I個療程,口瘡面積變小,口乾改善;續服I個療程,症狀全部消失,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10-30份、黃柏5-20份、金銀花5-15份、牡丹皮10-30份、枇杷葉5_20份、半夏5-20份、玄參10-40份、乾薑5-20份、砂仁5_15份、桅子5_20份、麥冬5_15份、肉桂5-20份、黃芪5-15份、山萸肉10-40份、女貞子5_15份、白芨5_15份、黃芩5_20份、甘草5_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20份、黃柏15份、金銀花10份、牡丹皮25份、枇杷葉15份、半夏15份、玄參30份、乾薑15份、砂仁10份、桅子15份、麥冬10份、肉桂12份、黃芪10份、山萸肉30份、女貞子8份、白芨10份、黃芩15份、甘草8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胡黃連10-30份、黃柏5-20份、金銀花5-15份、牡丹皮10-30份、枇杷葉5-20份、半夏5-20份、玄參10-40份、乾薑5-20份、砂仁5-15份、梔子5-20份、麥冬5-15份、肉桂5-20份、黃芪5-15份、山萸肉10-40份、女貞子5-15份、白芨5-15份、黃芩5-20份、甘草5-15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開胃、解毒療瘡、消腫生肌的功效,其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顯著,作用可靠,其組分藥源廣、配製簡便、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02GK103007170SQ2012104820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5日
發明者柳暉 申請人: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