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6:30:46
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包括用於對輸入電源進行處理的PCBA板、以及用於與電子產品插接供電的連接器,該PCBA板與該連接器相連;其中,該PCBA板上具有可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該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正極端子和負極端子,該正極端子嵌裝於該中心孔中,該負極端子呈外殼狀包覆蓋於絕緣本體外,正極端子及負極端子的焊腳均焊接於PCBA板。藉由這種PCBA板的輸出端均採用連接器的設計,當需要與電子產品連接時,直接用連接器快速插拔,使用非常簡便,完全取代了傳統用導線連接的設計,避免傳統導線焊接造成工序複雜、生產組裝麻煩、生產效率低和成品優良率低下的弊端。
【專利說明】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
【背景技術】
[0002]如圖1所示,在電池與電子產品之間,一般具有電源輸入輸出處理模塊以控制電源的升/降壓、整流和通/斷等,在電源輸入輸出處理模塊的PCB板I上焊接各種電子元器件2以及控制開關3以形成PCBA板,可以實現功能控制。生產組裝時,PCBA板的電源接入端與電池之間用正、負極導線4、5相接,以將電池的電源引入,經PCBA板的控制處理後,該PCBA板的輸出端由正、負極和接地導線6、7、8相接電子產品,從而輸出穩定的電源電壓,為電子產品供電。
[0003]然而圖1的電源輸入輸出處理模塊存在以外缺點:1、由於PCBA板與電池之間、PCBA板與電子產品之間均是用導線相連,生產時要裁線、接線和焊接等多種工序,造成生產麻煩,生產效率低。2、用導線與電池、電子產品插接,組裝不方便。3、介於產品的外殼內部狹窄的空間,焊接後各導線藏在產品的外殼內部,造成擁擠和混亂,內部布線不夠整潔,容易廣生短路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在PCBA板的輸出端採用連接器,以替代傳統的導線連接,當需要與電子產品連接時,直接用連接器快速插拔,使用非常簡便。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包括用於對輸入電源進行處理的PCBA板、以及用於與電子產品插接供電的連接器,該PCBA板與該連接器相連,該PCBA板上具有可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該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一正極端子和一負極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具有沿其插入方向延伸的中心孔,該中心孔貫穿絕緣本體的前後兩端;該正極端子嵌裝於該中心孔中,且該正極端子的頭端具有用於對接的插接口,於正極端子的尾端具有正極焊腳,該正極焊腳焊接於PCBA板;該負極端子呈外殼狀包覆蓋於絕緣本體外,該負極端子具有伸向絕緣本體左右兩側的彈性壁,以及伸向PCBA板的負極焊腳,負極焊腳焊接於PCBA板。
[0007]優選的,所述PCBA板朝向連接器的一側設有兩固定凸臺,該兩固定凸臺上開設有固定孔;對應之連接器的絕緣本體自底部向上凹設有兩讓位凹臺;所述負極端子的頂部向下延伸有固定焊腳;該PCBA板的兩固定凸臺嵌合於兩讓位凹臺中,該固定焊腳穿過絕緣本體的頂部插入固定孔定位,該固定焊腳焊接於PCBA板。
[0008]優選的,所述負極端子的頂部進一步向下延伸有第一和第二固定銷,對應之絕緣本體的頂壁開設有多個定位孔,該第一、第二固定銷分別卡入對應的定位孔中定位。
[0009]優選的,所述PCBA板的兩固定凸臺露出絕緣本體的兩側壁面,該負極端子的兩側彈性臂夾設於兩固定凸臺外端。
[0010]優選的,所述絕緣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凸塊,對應之負極端子的頭端沿設有一凹口,該凸塊與該凹口插接限位。
[0011]優選的,所述正極端子是由頂壁、兩側壁和底壁圍合形成的方筒狀結構,該兩側壁的中部具有一開口,開口內的料向內翹曲形成可夾緊對插端子的彈片。
[0012]優選的,所述正極端子的底壁設有卡點,對應之絕緣本體的中心孔底部設有卡孔,該卡點與該卡孔相卡合定位。
[0013]優選的,所述正極端子的頂壁尾端設有兩翼片,對應之絕緣本體的中心孔的後端設有讓位缺口,該兩翼片嵌設於該讓位缺口中定位。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由於PCBA板的輸出端採用連接器,當需要與電子產品連接時,直接用連接器快速插拔,使用非常簡便,連接器的快速插接完全取代了傳統用導線連接的設計,避免傳統焊接複雜、生產組裝麻煩、生產效率低和成品優良率低下的弊端。本設計使得產品結構緊湊、外形整潔,利於大批量生產。
[0015]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傳統電源處理模塊的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一視角組裝立體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二視角組裝立體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主視圖;
[0020]圖5是圖4中A-A處的剖視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一視角分解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第二視角分解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正極端子第一視角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正極端子第二視角圖;
[0025]圖10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絕緣本體第一視角圖;
[0026]圖1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絕緣本體第二視角圖;
[0027]圖1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負極端子第三視角圖;
[0028]圖13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負極端子第二視角圖;
[0029]圖14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負極端子第三視角圖。
[0030]附圖標識說明:
[0031]1、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
[0032]10、PCBA板 11、電子元器件
[0033]12、控制開關 13、固定凸臺
[0034]131、固定孔
[0035]20、連接器 21、絕緣本體
[0036]211、中心孔 212、定位孔
[0037]213、凸塊214、讓位凹臺
[0038]215、卡孔22、正極端子
[0039]221、插接口222、正極焊腳
[0040]223、頂壁224、側壁
[0041]225、底壁226、開口
[0042]227、彈片228、卡點
[0043]229、翼片23、負極端子
[0044]231、彈性臂232、負極焊腳
[0045]233、第一固定銷 234、第二固定銷
[0046]235、固定焊腳236、凹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47]請參照圖2至圖7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該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包括有用於連接電源輸入端並對輸入電源進行處理的PCBA板10、以及用於給電子產品供電的連接器20,該PCBA板10與該連接器20相連。
[0048]其中,該PCBA板10上焊接多種電子元器件11和控制開關12,以形成可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電路、有整流電路、升/降壓電路等,從而可以對輸入的電源進行整流、升/降壓處理,以輸出穩定的電源電壓。而控制開關12可以控制電源的通/斷,依據實際需要供電。本實施例中,該控制開關12為按鈕。
[0049]如圖6、7所示,所述連接器20包括絕緣本體21、正極端子22和負極端子23。
[0050]如圖10?圖12所示,所述絕緣本體21是用塑膠材料製成。該絕緣本體21具有沿其插入方向延伸的中心孔211,該中心孔211貫穿絕緣本體21的前後兩端,用於插接正極端子22。
[0051]結合圖8、圖9所示,所述正極端子22採用導電性良好的金屬材料製作。該正極端子22嵌裝於該中心孔211中,且該正極端子22的頭端具有用於對接的插接口 221,於正極端子22的尾端具有正極焊腳222,該正極焊腳222板採用貼片式的方式焊接於PCBA板10。
[0052]具體而言,該正極端子22是由頂壁223、兩側壁224和底壁225圍合形成的方筒狀結構,使得正極端子22形成的插接口 221是方形孔狀,對應之絕緣本體21的中心孔211頭端的開口 212為圓形孔。該兩側壁224的中部具有一開口 226,開口 226內的料向內翹曲形成可夾緊對插端子的彈片227。當電池的電源線插入該插接口 221後,即可被彈片227夾緊。該底壁225設有卡點228,對應之絕緣本體21的中心孔211底部設有卡孔215,該卡點228與該卡孔215相卡合定位,使得正極端子22可以定位於絕緣本體21的中心孔211中,不會從中心孔211退出。還有,該頂壁223尾端設有兩翼片229,對應之絕緣本體21的中心孔211的後端設有讓位缺口 214,該兩翼片229嵌設於該讓位缺口 214中定位,使得正極端子22不會過渡插入中心孔211而擠裂絕緣本體的壁面。以及,所述正極端子22的尾端均延伸有正極焊腳222,該正極焊腳222與該PCBA板10是貼片式焊接。
[0053]結合圖13和圖14所示,所述負極端子23呈外殼狀,其包覆蓋於絕緣本體21外,該負極端子23具有伸向絕緣本體21左右兩側的彈性臂231,以及伸向PCBA板10的兩個負極焊腳232,兩個負極焊腳232採用直插式的方式焊接於PCBA板10。本實施例中,所述負極端子23的頂部進一步向下延伸有兩個第一固定銷233和兩個第二固定銷234。該兩個第一固定銷233位於兩個負極焊腳232內側,該兩個第一固定銷233與兩負極焊腳232彼此分離;該兩個第二固定銷234位於所述兩個固定焊腳235的側旁,該兩第二固定銷234與兩固定焊腳235 —體折彎,並兩固定焊腳235的延伸長度超過兩第二固定銷234。對應之絕緣本體21的頂壁開設有多個定位孔212,各第一、第二固定銷233、234分別卡入對應的定位孔212中定位,從而使得負極端子23緊緊地安裝於絕緣本體21中。
[0054]此外,所述絕緣本體21的頂部設有一凸塊213,對應之負極端子23的頭端沿設有一凹口 236,該凸塊213與該凹口 236插接限位,使得負極端子23與絕緣本體21可以平滑地接合,並且二者彼此限位,使得整體結構緊湊,不易鬆動。
[0055]如圖3、6、7所示,所述PCBA板10朝向連接器20的一側設有兩固定凸臺13,該兩固定凸臺13上開設有固定孔131。對應之連接器20的絕緣本體21自底部向上凹設有兩讓位凹臺214。所述負極端子23的頂部向下延伸有固定焊腳235。該PCBA板10的兩固定凸臺13嵌合於兩讓位凹臺214中,該固定焊腳235穿過絕緣本體21的頂部插入固定孔131定位,該固定焊腳235焊接於PCBA板10。此時,所述PCBA板10的兩固定凸臺13露出絕緣本體21的兩側壁面,用該負極端子23的兩側彈性臂231夾設於兩固定凸臺13外端。這樣,使得PCBA板10與連接器20穩固地連接在一起。
[0056]使用時,將該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I的PCBA板10其中一端引入電源,由PCBA板10另一端的連接器20插接於電子產品,當連接器20插入電子產品的匹配接口後,兩側的彈性臂231擠壓後更加夾緊PCBA板10。該PCBA板10可以對輸入的電源進行整流、升/降壓、通/斷電等處理,以輸出穩定的電源電壓給電子產品。
[005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於,PCBA板10的輸出端採用連接器20,當需要與電子產品連接時,直接用連接器20快速插拔,使用非常簡便,連接器的快速插接完全取代了傳統用導線連接的設計,避免傳統焊接複雜、生產組裝麻煩、生產效率低和成品優良率低下的弊端。本設計使得產品結構緊湊、外形整潔,利於大批量生產。
[005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包括用於對輸入電源進行處理的PCBA板、以及用於與電子產品插接供電的連接器,該PCBA板與該連接器相連,其特徵在於: 該PCBA板上具有可控制電源通/斷的開關;該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一正極端子和一負極端子,所述絕緣本體具有沿其插入方向延伸的中心孔,該中心孔貫穿絕緣本體的前後兩端;該正極端子嵌裝於該中心孔中,且該正極端子的頭端具有用於對接的插接口,於正極端子的尾端具有正極焊腳,該正極焊腳焊接於PCBA板;該負極端子呈外殼狀包覆蓋於絕緣本體外,該負極端子具有伸向絕緣本體左右兩側的彈性壁、以及伸向PCBA板的負極焊腳,該負極焊腳焊接於PCBA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PCBA板朝向連接器的一側設有兩固定凸臺,該兩固定凸臺上開設有固定孔;對應之連接器的絕緣本體自底部向上凹設有兩讓位凹臺;所述負極端子的頂部向下延伸有固定焊腳;該PCBA板的兩固定凸臺嵌合於兩讓位凹臺中,該固定焊腳穿過絕緣本體的頂部插入固定孔定位,該固定焊腳焊接於PCBA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負極端子的頂部進一步向下延伸有第一和第二固定銷,對應之絕緣本體的頂壁開設有多個定位孔,該第一、第二固定銷分別卡入對應的定位孔中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PCBA板的兩固定凸臺露出絕緣本體的兩側壁面,該負極端子的兩側彈性臂夾設於兩固定凸臺外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本體的頂部設有一凸塊,對應之負極端子的頭端沿設有一凹口,該凸塊與該凹口插接限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端子是由頂壁、兩側壁和底壁圍合形成的方筒狀結構,該兩側壁的中部具有一開口,開口內的料向內翹曲形成可夾緊對插端子的彈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端子的底壁設有卡點,對應之絕緣本體的中心孔底部設有卡孔,該卡點與該卡孔相卡合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源連接器輸出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端子的頂壁尾端設有兩翼片,對應之絕緣本體的中心孔的後端設有讓位缺口,該兩翼片嵌設於該讓位缺口中定位。
【文檔編號】H01R12/51GK204011811SQ20142026713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林玉思 申請人:林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