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的製造方法
2023-05-24 00:05:06 1
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機,用於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的擴壓出口的寬度,離心式壓縮機包括箱體,擴壓出口由與箱體固定連接的支座和安裝板共同形成,調節結構包括驅動裝置、驅動環、傳動裝置和可調節節器;驅動環分別與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連接;可調節器與傳動裝置連接,並遮擋擴壓出口;驅動環為圓環型,並套裝在支座上,驅動環上設置有與傳動裝置相配合的槽孔;驅動裝置驅動驅動環做與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驅動環通過傳動裝置帶動可調節器移動,用於改變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擴壓出口的寬度。設計合理、結構獨立、容易安裝、精確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擴壓出口的寬度,並能夠防止冷媒氣體倒流。
【專利說明】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離心式壓縮機在家電生產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0003]目前,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出口處安裝有調節器,使葉輪出口處形成一個寬度可調節的節段,並按照機組的運行情況調節葉輪的出口寬度。現有離心式壓縮機用調節器都是與葉輪調節機構聯動,控制不獨立,結構不獨立,所以控制不夠精確,而且無法防止冷媒氣體倒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獨立、容易安裝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具有其的離心式壓縮機,其可以精確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擴壓出口的寬度,並能夠防止冷媒氣體倒流。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用於調節所述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的擴壓出口的寬度,所述離心式壓縮機包括箱體,所述擴壓出口由與所述箱體固定連接的支座和安裝板共同形成,包括驅動裝置、驅動環、傳動裝置和可調節器;所述驅動環分別與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可調節器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並遮擋所述擴壓出口 ;所述驅動環為圓環型,並套裝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驅動環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裝置相配合的槽孔,所述傳動裝置的一端置於所述槽孔內,置於所述槽孔內的所述傳動裝置的一端能夠在所述槽孔內移動,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驅動環做與所述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傳動裝置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用於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所述擴壓出口的寬度。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槽孔分為三段,依次為第一段孔、第二段孔和第三段孔,所述第一段孔和所述第三段孔均為直槽孔,所述第二段孔為斜槽孔;所述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所述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順次連接形成所述槽孔的中心連線,其中,所述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與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平行,所述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與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之間的銳角夾角α為14.5°?40° ;
[0008]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導杆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還包括用於阻止所述驅動環脫離所述支座的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並貼靠在所述驅動環外側。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槽孔為直槽孔,所述驅動環上設置內螺紋,所述支座上設置外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所述驅動環與所述支座螺紋連接,所述驅動環旋轉時相對所述支座軸向運動;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導杆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內螺紋為雙螺紋。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導杆上設置滑杆安裝孔,所述固定部設置螺紋,所述固定部穿過所述滑杆安裝孔,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所述滑杆安裝孔上;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杆包括設置螺紋的安裝部,所述可調節器上設置導杆安裝孔,所述安裝部穿過所述導杆安裝孔,並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在所述導杆安裝孔上。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可調節器為圓環形,所述導杆安裝孔為三個,並均勻設置在所述可調節器的外側,所述傳動裝置的數量為三個,並分別與所述導杆安裝孔一一對應。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槽孔為長孔,所述槽孔的數量為三個,並均勻分布在所述驅動環上,所述傳動裝置分別與所述槽孔一一對應。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還包括聯軸節,所述聯軸節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驅動環鉸接。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齒輪和齒條,所述電機和所述齒輪傳動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所述齒條與所述聯軸節鉸接,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齒輪驅動所述齒條運動,進而通過所述聯軸節帶動所述驅動環做與所述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
[0019]還涉及一種離心式壓縮機,包括以上任意技術特徵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
[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採用驅動裝置驅動驅動環做與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驅動環通過傳動裝置帶動可調節器移動,用於改變可調節器對擴壓出口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擴壓出口的寬度,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獨立、容易安裝、可以精確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擴壓出口的寬度,並能夠防止冷媒氣倒流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一實施例的俯示圖;
[0023]圖2為圖1中傳動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4]圖3為圖2中驅動環局部示意圖;
[0025]圖4圖3所示槽孔的受力分析示意圖;
[0026]圖5為圖2中導杆示意圖;
[0027]圖6為圖2中滑杆示意圖;
[0028]圖7為圖2中可調節器示意圖;
[0029]圖8為圖1中驅動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另一實施例的俯示圖;
[0031]圖10為圖9中傳動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32]圖11為驅動環另一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
[0033]其中:1驅動裝置;2驅動環;3傳動裝置;4可調節器;5支座;6箱體;7安裝板;8擴壓出口 ;9槽孔;10導杆;11滑杆;12固定部;13驅動部;14滑杆安裝孔;15安裝部;16導杆安裝孔;17聯軸節;18電機;19齒輪;20齒條;21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及離心式壓縮機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35]如圖1、圖2和圖8所示,一種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用於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的擴壓出口 8的寬度,離心式壓縮機包括箱體6,擴壓出口 8由與箱體6固定連接的支座5和安裝板7共同形成。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包括驅動裝置1、驅動環2、傳動裝置3和可調節器4,驅動環2分別與驅動裝置I和傳動裝置3連接,可調節器4與傳動裝置3連接,並遮擋擴壓出口 8。
[0036]驅動環2為圓環型,並套裝在支座5上;驅動裝置I驅動驅動環2做與支座5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驅動環2通過傳動裝置3帶動可調節器4移動,用於改變可調節器4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擴壓出口 8的寬度。
[0037]這樣,驅動裝置1、驅動環2、傳動裝置3和可調節器4均可以獨立設置,安裝方便,並且對可調節器4遮擋擴壓出口 8的範圍的控制不受離心式壓縮機本身的影響,可以由驅動裝置1、驅動環2以及傳動裝置3獨立控制,從而對擴壓出口 8的調節更加精確,並且能夠實現在離心式壓縮機停止工作時,可調節器4對擴壓出口 8的全部遮擋,從而防止冷媒氣倒流進入離心式壓縮機。
[0038]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2至圖4所示,驅動環2上設置槽孔9,槽孔9分為三段(圖2中從左向右分為三段),依次為第一段孔、第二段孔和第三段孔,第一段孔和第三段孔均為直槽孔,第二段孔為斜槽孔;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順次連接形成槽孔9的中心連線,圖3中的虛線為槽孔9的中線連線,其中,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與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平行,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與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之間的銳角夾角為14.5°?40°,優選15°?25° ;其中,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與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之間的銳角夾角與圖4中的夾角α的角度相等。
[0039]α角度太小,驅動環2轉動的角度就大,不利於結構設計,工作效率也較低;α角度太大,由受力分析圖看出,推動滑杆11的分力Fl就減小,而滑杆11所受的橫向力F2增力口,則推動的阻力相對就較大,調節機構工作就比較費力,所以應該確定一個合適的α角度值。葉輪出口寬度一般小於15_,則可調節器4的運行範圍小於15_,所以驅動環2的槽孔9的斜邊高度h不超過15mm。L為驅動環2轉動的周向展開長度。以斜邊高度h = 15mm為例,L按照經驗取值,計算如下:
[0040]Sl = 58,則 tg α = 15/58 = 0.258,α = 14.5。;設 L = 18,則 tg α = 15/18=0.83, α = 39.8° ;得到結論:α角取值範圍為14.5°?40°。其中,15°?25°為最佳取值範圍。
[0041]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和圖6所示,傳動裝置3包括導杆10和滑杆11,導杆10和可調節器4固定連接;其中,滑杆11包括固定部12和驅動部13。固定部12與導杆10固定連接,驅動部13插在槽孔9內。
[0042]優選地,在驅動環2外側設置用於阻止驅動環2脫離支座5的擋板21,擋板21與支座5固定連接,並貼靠在驅動環2外側。
[0043]驅動環2通過槽孔9推動驅動部13,從而驅動滑杆11帶動導杆10移動,進而帶動可調節器4移動,來改變可調節器4的遮擋範圍。
[0044]這樣不僅結構簡單,便於安裝,而且能夠使傳動裝置3對可調節器4的驅動更加靈活,精準。
[0045]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5和圖6所示,導杆10上設置滑杆安裝孔14,固定部12設置螺紋,固定部12穿過滑杆安裝孔14,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滑杆安裝孔14上。這樣便於滑杆11和導杆10之間的安裝或拆卸,給檢修工作帶來了方便。
[0046]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1、圖5和圖7所示,導杆10包括設置螺紋的安裝部15,可調節器4上設置導杆安裝孔16,安裝部15穿過導杆安裝孔16,並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在導杆安裝孔16上。這樣便於可調節器4和導杆10之間的安裝或拆卸,給檢修工作帶來了方便。
[0047]優選地,可調節器4為圓環形,導杆安裝孔16為三個,並均勻設置在可調節器4的外側;傳動裝置3的數量為三個,並分別與導杆安裝孔16 —一對應。這樣能夠使可調節器4的受力更加均衡,保證了可調節器4運行的穩定性,使可調節器4對擴壓出口 8的的調節更加精確。
[0048]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6、圖10和圖11所示,槽孔9為長孔,槽孔9的數量為三個,並均勻分布在驅動環2上;傳動裝置3分別與槽孔9 一一對應。
[0049]槽孔9為長孔能夠驅動部13在槽孔9內的相對運動範圍更大,從而使傳動裝置3對可調節器4的調節範圍更廣,能夠使可調節器4對擴壓出口 8全部打開或全部遮蓋。
[0050]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還包括聯軸節17,聯軸節17的兩端分別與驅動裝置I和驅動環2鉸接。這樣能夠使驅動裝置I對驅動環2的旋轉驅動更加靈活可靠,不會出現卡死的現象。優選地,驅動裝置I包括電機18、齒輪19和齒條20,如圖7所示。電機18和齒輪19傳動連接,齒輪19與齒條20嚙合;齒條19與聯軸節17鉸接;電機18通過齒輪19驅動齒條20運動,進而通過聯軸節17帶動驅動環2做與支座5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這樣更加有利於驅動裝置的安裝。
[0051]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9所示,驅動裝置I為直線電機。
[0052]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如圖9和圖10所示,驅動環2上設置內螺紋,支座5上設置外螺紋,內螺紋與外螺紋相匹配,並通過螺紋連接將驅動環2安裝在支座5上。驅動環2上設置內螺紋優選為雙螺紋。
[0053]驅動環2的內徑與支座配合的部分開制螺紋,驅動環2上的槽孔9為直槽孔,如圖9所示。根據螺紋的螺距不同,驅動環2需要轉動的角度不同,可能需要轉動十幾度到幾十度甚至幾圈,則驅動環2的槽孔可為是如圖所示的一段,也可為沿驅動環2的圓周一圈。驅動環2與支座5螺紋連接,驅動環2旋轉時,被螺紋推動其沿軸向移動,滑杆11沿著驅動環2的槽孔9移動,並且隨著驅動環2的軸向移動同步移動,並帶動導杆10沿著導杆安裝孔16的軸向移動,改變可調節器4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擴壓出口 8的寬度。該種實施方式,圖2中的擋板21可省略。
[0054]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離心式壓縮機,包括以上任意技術特徵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
[0055]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設計合理、結構獨立、容易安裝、可以精確調節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擴壓出口的寬度,並能夠防止冷媒氣倒流。
[0056]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用於調節所述離心式壓縮機的葉輪的擴壓出口的寬度,所述離心式壓縮機包括箱體,所述擴壓出口由與所述箱體固定連接的支座和安裝板共同形成,其特徵在於: 包括驅動裝置、驅動環、傳動裝置和可調節器,所述驅動環分別與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可調節器與所述傳動裝置連接,並遮擋所述擴壓出口 ;所述驅動環為圓環型,並套裝在所述支座上,所述驅動環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裝置相配合的槽孔,所述傳動裝置的一端置於所述槽孔內,置於所述槽孔內的所述傳動裝置的一端能夠在所述槽孔內移動;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驅動環做與所述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傳動裝置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用於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從而調節所述擴壓出口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槽孔分為三段,依次為第一段孔、第二段孔和第三段孔,所述第一段孔和所述第三段孔均為直槽孔,所述第二段孔為斜槽孔;所述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所述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順次連接形成所述槽孔的中心連線,其中,所述第一段孔的中心連線與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平行,所述第二段孔的中心連線與所述第三段孔的中心連線之間的銳角夾角為14.5°?40°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導杆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用於阻止所述驅動環脫離所述支座的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支座固定連接,並貼靠在所述驅動環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槽孔為直槽孔,所述驅動環上設置內螺紋,所述支座上設置外螺紋,所述內螺紋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所述驅動環與所述支座螺紋連接,所述驅動環旋轉時相對所述支座軸向運動;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導杆固定連接,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內螺紋為雙螺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導杆和滑杆,所述導杆和所述可調節器固定連接,所述滑杆包括固定部和驅動部,所述導杆上設置滑杆安裝孔,所述固定部設置螺紋,所述固定部穿過所述滑杆安裝孔,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所述滑杆安裝孔上;所述驅動部插在所述槽孔內,所述驅動環通過所述槽孔推動所述驅動部,從而驅動所述滑杆帶動所述導杆移動,進而帶動所述可調節器移動,來改變所述可調節器的遮擋範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導杆包括設置螺紋的安裝部,所述可調節器上設置導杆安裝孔,所述安裝部穿過所述導杆安裝孔,並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在所述導杆安裝孔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可調節器為圓環形,所述導杆安裝孔為三個,並均勻設置在所述可調節器的外側;所述傳動裝置的數量為三個,並分別與所述導杆安裝孔一一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槽孔為長孔,所述槽孔的數量為三個,並均勻分布在所述驅動環上,所述傳動裝置分別與所述槽孔一一對應。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聯軸節,所述聯軸節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驅動裝置和所述驅動環鉸接。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齒輪和齒條,所述電機和所述齒輪傳動連接,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所述齒條與所述聯軸節鉸接,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齒輪驅動所述齒條運動,進而通過所述聯軸節帶動所述驅動環做與所述支座同軸的相對旋轉運動。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驅動裝置為直線電機。
13.—種離心式壓縮機,其特徵在於: 包括權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項所述的離心式壓縮機的調節結構。
【文檔編號】F04D29/46GK204061335SQ20142041234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蔣彩雲, 張治平, 鍾瑞興, 蔣楠, 謝蓉, 王宏興, 劉建飛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