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LED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7:43: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密封固定的LED模組。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成為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動脈,其需求量也日益劇增,同時作為道路照明中的一種綠色照明產品-LED燈,更加突顯出在道路照明中的優勢。
相關技術中,LED模組主要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設置的散熱器、鋁PCB板、防護膠圈及配光透鏡,其中,在配光透鏡上安裝燈珠用於發光,散熱器包括底座和多個散熱鰭片,多個散熱鰭片依次平行,並垂直設置在所述散熱底座上。防護膠圈環繞在鋁PCB板的外周對鋁PCB板進行防護,在防護膠圈上設置一條防護槽用於防止塵土或水進入內部。另外,配光透鏡、鋁PCB板和散熱器之間通過在中間一條直線的位置上固定螺絲,將配光透鏡、鋁PCB板和散熱器固定在一起。
但是,防護膠圈上的一條防護槽,在水量較多時容易失效。同時,在中間一條線的位置上固定螺絲,使兩側位置貼合不緊密,從而導致隔水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ED模組。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LED模組,包括:散熱器、防護組件、配光透鏡和燈珠,其中,
所述防護組件設置在所述散熱器和所述配光透鏡中間,並且所述散熱器、防護組件和配光透鏡通過多個螺絲組件貼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多個螺絲組件對稱設置在所述配光透鏡上;
所述防護組件包括鋁PCB板和防護膠圈,所述防護膠圈圍繞設置在所述鋁PCB板外周,所述防護膠圈上設置有多條環形防護凹槽,所述環形防護凹槽環繞在所述鋁PCB板外周;
所述配光透鏡靠近所述鋁PCB板一面設置有配光曲面凹槽,所述燈珠固定設置在所述配光曲面凹槽的凹槽內;
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底座和散熱鰭片,其中,所述散熱底座的一面與所述鋁PCB板貼合固定,所述散熱底座的另一面垂直設置所述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與所述燈珠對應設置。
優選地,所述防護膠圈上設置有2-4條環形防護凹槽。
優選地,所述多個螺絲對稱排布形成四個三角形設置在所述配光透鏡上,其中所述配光透鏡的兩端分別設置螺絲排布形成的三角形,所述配光透鏡的中間對稱設置兩個螺絲排布形成的三角形。
優選地,所述散熱鰭片包括倒魚刺式散熱鰭片和平板式散熱鰭片;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與所述多排配光曲面凹槽位置對應,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設置在所述相鄰兩個倒魚刺式散熱鰭片之間。
優選地,所述配光透鏡中間兩排配光曲面凹槽位置之間的間距大於兩端相鄰兩排配光曲面凹槽位置之間的間距;
所述兩端相鄰兩排配光曲面凹槽位置之間的間距相等;
所述散熱底座上與所述配光透鏡中間兩排配光曲面凹槽位置中間區域對應的區域設置兩個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
優選地,所述散熱鰭片與散熱底座為鋁擠壓一體成型,所述散熱鰭片根部的寬度沿散熱方向逐漸變小。
優選地,所述多排配光曲面凹槽之間的間距由所述配光透鏡的中間向兩端均勻減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ED模組,該模組包括散熱器、防護組件、配光透鏡和燈珠,其中,所述防護組件設置在所述散熱器和所述配光透鏡中間,並且所述散熱器、防護組件和配光透鏡通過多個螺絲組件貼合固定在一起,所述多個螺絲組件對稱設置在所述配光透鏡上;所述防護組件包括鋁PCB板和防護膠圈,所述防護膠圈圍繞設置在所述鋁PCB板外周,所述防護膠圈上設置有多條環形防護凹槽,所述環形防護凹槽環繞在所述鋁PCB板外周;所述配光透鏡靠近所述鋁PCB板一面設置有配光曲面凹槽,所述燈珠固定設置在所述配光曲面凹槽的凹槽內;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底座和散熱鰭片,其中,所述散熱底座的一面與所述鋁PCB板貼合固定,所述散熱底座的另一面垂直設置所述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與所述燈珠對應設置。
採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LED模組,通過多個螺絲組件對稱設置在配光透鏡上以及在防護膠圈上設置多條環形防護凹槽,使得在對散熱器、防護組件和配光透鏡的固定上起到了有效的防護,不僅避免LED模組上產生的積水快速流出,也防止因為LED模組發熱造成各部分連接之間出現凸起的情況,從而有效對LED模組進行有效保護,有效延長LED模組的使用壽命。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模組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模組的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防護膠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模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LED模組中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上述圖1至圖6中,符號表示:
1-散熱器、11-平板式散熱鰭片、12-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3-散熱底座、14-散熱鰭片根部、2-防護組件、21-鋁PCB板、22-防護膠圈、23-環形防護凹槽、3-配光透鏡、31-配光曲面凹槽、4-螺絲組件、5-防水頭。
具體實施方式
這裡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LED模組爆炸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同時參看圖2所示的LED模組組合結構的示意圖。
如圖1和2所示,該LED模組包括散熱器1、防護組件2、配光透鏡3和燈珠,所述防護組件2設置在散熱器1和配光透鏡3中間,所述散熱器1、防護組件2和配光透鏡3通過多個螺絲組件4貼合固定在一起,且所述多個螺絲組件4堆成設置在所述配光透鏡3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2所示,所述螺絲組件4至少包括三個螺絲,且三個螺絲分別固定於所述LED模組的兩側邊緣以及中間位置呈三角形結構,所述螺絲組件4至少在沿所述LED模組的長度方向設置3-4組,從而有效對散熱器1、防護組件2和配光透鏡3的兩側和中間位置進行固定,避免散熱器1、防護組件2和配光透鏡3的兩側邊緣以及中間位置因為長期使用結構老化造成凸起的現象,從而有效保護LED模組內部設置的燈珠以及散熱器1等,極大提高LED模組的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螺絲對稱排布形成四個三角形設置在所述配光透鏡上,其中所述配光透鏡的兩端分別設置螺絲排布形成的三角形,所述配光透鏡的中間對稱設置兩個螺絲排布形成的三角形。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燈珠固定連接於所述配光透鏡3上,所述防護組件2包括鋁PCB板21和防護膠圈22,所述防護膠圈22圍繞設置在所述鋁PCB板21外周,且所述散熱底座13與上述鋁PCB板21貼合固定,且LED模組的兩端由防水頭5進行固定連接。且參看圖3所示的防護膠圈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如圖3所示,所述防護膠圈22上設置至少兩條環形防護凹槽23,所述環形防護凹槽23環繞在所述鋁PCB板外周。具體實施過程中,防護膠圈22上設置的環形防護凹槽23的數量並不限於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兩條,還可以根據所述防護膠圈22的寬度設置多條環形防護凹槽23,從而便於LED模組上出現的雨水等能夠快速沿該環形防護凹槽23流出,避免積存水分對LED模組造成損壞。
另外,所述配光透鏡3靠近所述鋁PCB板21一面設置有多排配光曲面凹槽31,所述散熱器包括散熱底座和散熱鰭片,其中,所述散熱底座的一面與所述鋁PCB板貼合固定,所述散熱底座的另一面垂直設置所述散熱鰭片,所述散熱鰭片與所述燈珠對應設置。
具體的可以分別參看圖4所示LED模組組合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5所示的散熱器結構示意圖,所述散熱器1包括散熱鰭片和散熱底座13,所述散熱鰭片與散熱底座為鋁擠壓一體成型。其中,所述散熱鰭片可以包括兩種結構:平板式散熱鰭片11和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和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相互間隔設置,且位於中間位置的兩個相鄰的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之間連續設置兩個平板式散熱鰭片11,提高散熱效率。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即為平面的散熱片,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即在散熱片上有倒魚刺結構,所述倒魚刺結構的魚頭朝向靠近所述散熱底座13的方向、魚尾朝向遠離所述散熱底座13的方向,不僅在有限空間內極大增加散熱面積,從而實現燈珠產生的熱量能夠沿倒魚刺結構均勻散熱,且所述散熱底座13的一面與所述防護組件2貼合固定,所述散熱底座13的另一面垂直設置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和平板式散熱鰭片11。
其中,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與所述多排配光曲面凹槽31對應設置,所述多排配光曲面凹槽31之間的間距沿所述配光透鏡3的中間向兩端減小,所述燈珠設置在所述配光曲面凹槽31的凹槽內。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配光透鏡3中間兩排配光曲面凹槽31兩端的每排配光曲面凹槽31之間的間距相同,且多排配光曲面凹槽31之間的間距沿所述配光透鏡3的中間向兩端均勻減小;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和平板式散熱鰭片11之間相互間隔設置,且與所述配光透鏡3中間兩排配光曲面凹槽31中間區域對應的所述散熱底座13上,設置兩個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通過採用配光曲面凹槽的設置方式,能夠有效增加散熱,具體的,燈珠產生的熱量不至於全部集中於散熱底座的中間位置,能夠保證熱量在散熱底座上均勻散熱,進而使熱量快速導入到所有的散熱鰭片中,使得散熱鰭片快速散熱。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以參見如圖6所示的散熱器的局部放大圖,如圖6所示,所述散熱鰭片根部14呈火山口結構,所述散熱鰭片根部14的寬度沿散熱方向逐漸減小,即所述散熱鰭片根部14的寬度沿遠離散熱底座13的方向逐漸減小。通過採用該火山口設計的散熱鰭片根部14能夠使燈珠產生的熱量沿散熱底座13快速導入到散熱鰭片上,幫助LED模組快速散熱,避免因為熱量問題導致散熱底座老化以及燈珠燒毀等情況的產生。
其中,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的高度高於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所述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的高度設置為50-60mm,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的高度設置為40-50mm。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平板式散熱鰭片11和倒魚刺式散熱鰭片12具體的高度可以根據LED模組的尺寸進行限定,在此不再詳細闡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裡實用新型的公開後,將容易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實用新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實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實用新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