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9:27:21
專利名稱: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它屬於一種測量鋼軌磨 損狀態的電子檢測數據採集設備。
技術背景隨著鐵路客貨運日益增長,列車速度、軸重和密度也相應增加,致使原 有設計低等級的鐵路裝備卻承擔著高等級鐵路的運量。作為行車基礎的鐵路 軌道,鋼軌是軌道結構最重要的組成部件。它的強度、狀態直接關係到鐵路 運輸的安全、平穩和暢通。為此及時準確地掌握曲線鋼軌的磨耗狀態,從而 確定磨耗鋼軌的更換周期成為鐵路部門確保行車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鋼軌磨耗檢測的主要設備是遊標尺或電子磨耗儀,由於遊標尺或 電子磨耗儀檢測鋼軌磨耗時,需人工記錄和收集檢測數據,並進行整理後才 能得到鋼軌磨耗的數據,因此,它們存在著不能自動記錄、採集鋼軌磨耗數 據和費時費力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技術難點並提供一種能自動記錄、採集鋼 軌磨耗數據和省時省力的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難點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鋼軌磨耗數據檢 測採集儀,它包括磨耗大架、側磨遊標尺、垂磨遊標尺和固定螺栓,其中 它還包括兩個電子顯示器和數據採集器,側磨遊標尺和垂磨遊標尺通過固定 螺栓分別裝在電子顯示器上,裝有垂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垂直設在磨耗大 架測軌拱頂部的中部,裝有側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水平設在磨耗大架測軌 拱一側的下部,兩個電子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數據採集器連接。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因此,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下 列優點1、 可在現場對鋼軌磨耗值進行採集和儲存,無須人工記錄。2、 磨耗數據可傳輸到計算機中,並自動生成相應報表(鋼軌磨耗臺帳、 鋼軌磨耗月報表、鋼軌更換預測分析表),同時可對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處理。3、 能夠實際反映鋼軌及鋪設位置的各種參數,並根據各曲線磨耗速度及 時篩選預測達到輕傷標準的軌號及位置,根據線性發展趨勢預測達到重傷鋼 軌的狀況,從而確定磨耗鋼軌的更換數量、周期,以此可指導大修、維修換 軌計劃的安排。4、 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數據採集器的外形示意圖; 圖3是數據採集器的方塊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它包括磨 耗大架l、側磨遊標尺4、垂磨遊標尺3和固定螺栓2,其中它還包括兩個 電子顯示器5和數據採集器9,側磨遊標尺4和垂磨遊標尺3通過固定螺栓2 分別裝在電子顯示器5上,裝有垂磨遊標尺3的電子顯示器5垂直設在磨耗 大架1測軌拱頂部的中部,裝有側磨遊標尺4的電子顯示器5水平設在磨耗 大架1測軌拱一側的下部,兩個電子顯示器5通過導線與數據採集器9連接, 以便於將檢測的鋼軌磨耗數據傳輸到數據採集器9中。在電子顯示器5上設 有開關鍵8、數據歸零鍵7和單位切換建6。在數據採集器9的頂面設有兩個 串行通訊接口 (RS232) 10,在數據採集器9的面板上設有液晶顯示屏11、 由10個數字鍵和6個功能鍵構成的鍵盤18, 6個功能鍵分別為測量查詢模式 切換建(MODE) 12、上翻查詢鍵(PRE) 13、下翻查詢鍵(NEXT) 14、存 儲鍵(ENT) 15、取消定位記錄鍵(CAN) 16和刪除鍵(DEL) 17。如圖3所示,上述數據採集器9由鍵盤18、處理器(CPU) 20、存儲單元21、液晶顯示屏19、電源22和兩個串行通訊接口 IO組成,處理器(CPU) 20與鍵盤18、存儲單元21、液晶顯示屏19、電源22和兩個串行通訊接口 IO相連接,以便於實現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顯示和通訊的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它包括磨耗大架、側磨遊標尺、垂磨遊標尺和固定螺栓,其特徵是它還包括兩個電子顯示器和數據採集器,側磨遊標尺和垂磨遊標尺通過固定螺栓分別裝在電子顯示器上,裝有垂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垂直設在磨耗大架測軌拱頂部的中部,裝有側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水平設在磨耗大架測軌拱一側的下部,兩個電子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數據採集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它屬於一種測量鋼軌磨損狀態的電子檢測數據採集設備。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的鋼軌磨耗檢測設備存在著不能自動記錄、採集鋼軌磨耗數據和費時費力的技術難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鋼軌磨耗數據檢測採集儀,它包括磨耗大架、側磨遊標尺、垂磨遊標尺和固定螺栓,其中它還包括兩個電子顯示器和數據採集器,側磨遊標尺和垂磨遊標尺通過固定螺栓分別裝在電子顯示器上,裝有垂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垂直設在磨耗大架測軌拱頂部的中部,裝有側磨遊標尺的電子顯示器水平設在磨耗大架測軌拱一側的下部,兩個電子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數據採集器連接。
文檔編號G08C19/00GK201117092SQ20072010240
公開日2008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0日
發明者孫新忠, 成通貴, 李春園, 陸化平, 陳萬春 申請人:孫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