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8:14:56 1
專利名稱:一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架空輸電線路移動平臺,尤其是在一個耐張段內沿分裂線路移動平臺。
背景技術:
我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南方電網都已建成500kV架空輸電線路和跨省聯絡 線,並將逐步形成跨大區互聯的骨幹網絡。我國幅員遼闊,500kV骨幹網絡長期暴露在野 外,因受到持續的機械張力、風吹日曬、材料老化的影響,經常出現斷股、磨損、腐蝕等損傷, 如不及時修復更換,原本微小的破損和缺陷就可能擴大,最終導致嚴重事故,造成大面積停 電,從而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目前,架空輸電線路帶電檢修採用人工登塔方式進行,費工費力且極具危險。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國內外開始嘗試採用移動機器人平臺攜帶檢測裝置和作業工 具進行帶電檢修作業。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研製的LineScout機器人(Pub.No. US2008/0276823A1)能夠在單股或分裂導線上移動並跨越防振錘、絕緣子串等金具,但 Linekout機器人自身配置一套輔助支架,整體重量超過100公斤,因此能耗較高。國內主 要有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CN100387405C)和武漢大學(CN1003795^C)研製的兩臂移動機 器人,也能在單股或分裂導線上跨越防振錘、絕緣子串等,但是越障效率較低,且狹長的移 動平臺不利於集成多種檢測和作業工具。由於500kV架空輸電線路多為四分裂導線形式,未來750kV、IOOOkV線路也採用六 分裂或八分裂導線形式,因此可以考慮設計專用於分裂線路的移動平臺,在此平臺上集成 多種檢修作業工具,形成通用的或一系列的作業機器人。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現有解決方案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重量輕、越障效 率較高的可在分裂(雙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等)導線上進行遙控作業的架空輸電 線路用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該平臺以輸電導線為作業路徑,跨越並避開各種障礙物(防 振錘、壓接管、間隔棒、懸垂線夾及絕緣子串等),配備有攝像機可以觀測運行線路情況,及 時發現線路和金具缺陷,並且可以擴展其他作業型機械臂完成線路清障等工作。機器人動 作靈活,工作範圍大,在越障過程中具有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性高。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它主要由行走裝置、驅動臂裝置、防傾倒裝置以及電源控 制箱組成;行走裝置設置在電纜上,並與驅動臂裝置連接,在行走裝置末端設有防傾倒裝置。所述行走裝置為四個移動輪I、II、III、IV,驅動臂裝置分別與四個行走輪連接; 除最後一個移動輪IV外,其餘各移動輪上分別設有攝像頭;在移動輪II和移動輪IV上分 別設有驅動裝置。
所述驅動臂裝置分為結構相同的四組,每組均與一個相應的移動輪連接,中間兩 組驅動臂裝置錯位布置;各組驅動臂裝置分別包括一個機械臂,機械臂與升降機構和旋轉 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為絲槓傳動電機,它與絲槓連接,絲槓安裝在機械臂上;同時在機械 臂上還固聯旋轉臂,旋轉臂與旋轉驅動電機連接。所述防傾倒裝置為安裝在行走裝置末端移動輪IV的蝸輪蝸杆,它與防傾倒輪I和 防傾倒輪II連接。所述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I和驅動電機II,驅動電機I通過同步帶I與移動輪II 連接,驅動電機II通過同步帶II與移動輪IV連接。本發明分裂線路移動平臺,主要由行走裝置、驅動臂裝置、防傾倒裝置和電源控制 箱構成。機器人的行走裝置採用4移動輪結構,分別為驅動輪I、驅動輪II、驅動輪III和 驅動輪IV,除驅動輪IV外,其餘移動輪上方配備有可觀察線路和金具狀況的攝像頭。機器人的驅動臂裝置採用4臂結構,分別為前臂——驅動臂I,中間臂——驅動臂 II、驅動臂III和後臂一驅動臂IV。其中驅動臂II裝有驅動電機I,驅動臂IV裝有驅動 電機II,分別通過同步帶I、II驅動移動輪II和IV運動,從而使機器人前後移動。機器人的每個驅動臂均包括有絲槓傳動裝置和旋轉裝置,因此具有豎直方向的移 動和水平方向的旋轉兩個自由度。以驅動臂I為例,其包括主要由機械臂、絲槓傳動電機、 旋轉臂和旋轉驅動電機構成。其中,絲槓傳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嚙合方式帶動絲槓運 動,並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實現豎直方向的移動(抬起或落下),旋轉驅動電機的輸出軸 通過齒輪嚙合方式帶動旋轉臂轉動,由於旋轉臂與機械臂通過螺栓固定,因此能夠進一步 的帶動機械臂轉動。通過以上絲槓傳動裝置和旋轉裝置的配合運動,使移動輪I實現脫離 和重新返回導線I的動作。當機器人前臂即驅動臂I抬起時,重心前移,機器人有前傾的趨勢,為了保證機器 人的穩定,中間兩個驅動臂II和III錯位布置,並且在後臂一驅動臂IV上安裝有可以自 由開合的防傾倒裝置。防傾倒輪裝置由蝸輪蝸杆機構和防傾倒輪I、防傾倒輪II組成,其 中,蝸輪蝸杆機構由蝸杆驅動電機,蝸杆,蝸輪I,蝸輪II,蝸輪支架I和蝸輪支架II組成, 並通過防傾倒裝置連接板與驅動臂IV相連接。在機器人重心有前傾的趨勢,例如抬起驅動 臂I時,蝸杆驅動電機通過與蝸杆相嚙合的齒輪帶動蝸杆轉動,並進一步的帶動蝸輪I和蝸 輪II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旋轉,最終通過蝸輪支架I和蝸輪支架II帶動防傾倒輪I和防 傾倒輪II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旋轉,使防傾倒裝置閉合,防止驅動臂IV上的驅動輪IV與 導線I脫離。由於移動平臺前方為作業型機械臂預留了安裝空間,正常運動情況下,機器人 整體重心靠前,因此,當抬起驅動臂IV(移動輪IV越障)時,機器人不會出現重心後傾的趨 勢。機器人工作時在分裂線路下方的兩根導線I、II上行駛,由於設計的防傾倒輪I和 防傾倒輪II旋轉閉合後形成的空間足夠大,因此,在遇到防振錘時可以直接壓過,而不會 發生防傾倒輪I和防傾倒輪II與防振錘幹涉的情況;在遇到間隔棒或絕緣子串時,進行越 障動作。以機器人跨越間隔棒時的動作規劃為例首先,防傾倒輪I、II閉合,防止後臂一 驅動臂IV上的移動輪IV與導線I脫離。其次,絲槓傳動電機帶動絲槓旋轉,並進一步的,帶 動機械臂向上移動,移動輪I抬起並脫離導線I,之後旋轉驅動電機帶動旋轉臂和機械臂作旋轉運動,使前臂——驅動臂I擺開。再次,驅動臂II上的驅動電機I和後臂——驅動臂IV 上的驅動電機II驅動移動輪I、II轉動,並進一步的,驅動機器人向前移動,使前臂——驅 動臂I越過間隔棒。最後,旋轉驅動電8帶動旋轉臂和機械臂作反向旋轉運動,使前臂—— 驅動臂I迴轉至導線I的上方,之後絲槓傳動電機帶動絲槓反向旋轉,並進一步的,帶動機 械臂向下移動,移動輪I重新落回至導線I上。至此,移動輪I的越障過程結束。至此,移 動輪Ii的越障過程結束。移動輪II和移動輪III的越障過程與此類似。當移動輪IV越 障時,首先,蝸杆驅動電機通過與蝸杆相嚙合的齒輪帶動蝸杆反向轉動,並進一步的帶動蝸 輪I和蝸輪II作逆/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最終通過蝸輪支架I和蝸輪支架II帶動防傾倒 輪I和防傾倒輪II作逆/順時針方向的旋轉,使防傾倒裝置打開,之後按照移動輪I的越 障過程進行越障動作。當驅動輪IV越過間隔棒重新落回導線上後,防傾倒裝置重新閉合, 機器人繼續前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重量輕、越障效率較高的可在分裂(雙分裂、四 分裂、六分裂、八分裂等)導線上進行遙控作業的架空輸電線路移動平臺。該平臺以輸電 導線為作業路徑,跨越並避開各種障礙物(防振錘、壓接管、間隔棒、懸垂線夾及絕緣子串 等),配備有攝像機可以觀測運行線路情況,及時發現線路和金具缺陷,並且可以擴展其他 作業型機械臂完成線路清障等工作。機器人動作靈活,工作範圍大,在越障過程中具有保護 裝置,安全可靠性高。
圖1為發明實施例中分裂線路移動平臺總體結構圖(主視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圖3為圖1的後視圖。圖4為防傾倒裝置結構圖。圖中1、移動輪1,2、移動輪11,3、移動輪111,4、移動輪IV,5、驅動臂1,6、驅動臂 II,7、驅動臂III,8、驅動臂IV,9、蝸輪蝸杆機構,10、電源控制箱,11、驅動電機I,12、驅動 電機II,13、同步帶I,14、同步帶II,15、機械臂,16、絲槓傳動電機,17、旋轉臂,18、旋轉驅 動電機,19、絲槓,20、防傾倒輪I,21、防傾倒輪II,22、導線I,23、導線II,24、防傾倒裝置連 接板,25、蝸杆驅動電機,26、蝸杆,27、蝸輪I,28、蝸輪II,29、蝸輪支架I,30、蝸輪支架II。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作示例性說明,不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具體限定,其技術特徵的 等同替代方式和/或明顯變形方式應當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參照說明附圖1和圖2,本發明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包括主要由行走裝置、驅動 臂裝置、防傾倒裝置和電源控制箱構成。機器人的行走裝置採用4個移動輪結構,分別為前 輪——移動輪II,中間輪——移動輪112和移動輪1113,以及後輪——移動輪IV4。除移動 輪IV4外,其餘各移動輪上方配備有可觀察線路和金具狀況的攝像頭。機器人的驅動臂裝置採用4臂結構,分別為前臂——驅動臂15,中間臂——驅動 臂116、驅動臂III7和後臂——驅動臂IV8。其中驅動臂116裝有驅動電機111,驅動臂 III7裝有驅動電機1112,分別通過同步帶113、同步帶1114驅動移動輪112和移動輪IV4運動,從而使機器人前後移動。機器人的每個驅動臂均包括有絲槓傳動裝置和旋轉裝置,因此具有豎直方向的移 動和水平方向的旋轉兩個自由度。以驅動臂15為例,其包括主要由機械臂15、絲槓傳動電 機16、旋轉臂17和旋轉驅動電機18構成。其中,絲槓傳動電機16的輸出軸通過齒輪嚙合 方式帶動絲槓19運動,並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15實現豎直方向的移動(抬起或落下),旋 轉驅動電機18的輸出軸通過齒輪嚙合方式帶動旋轉臂17轉動,由於旋轉臂17與機械臂15 通過螺栓固定,因此能夠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15轉動。通過以上絲槓傳動裝置和旋轉裝置 的配合運動,使移動輪Il實現脫離和重新返回導線122的動作。當機器人驅動臂15抬起時,重心前移,機器人有前傾的趨勢,為了保證機器人的 穩定,中間兩個驅動臂116和驅動臂III7錯位布置,並且在驅動臂IV8上安裝有可以自由 開合的防傾倒裝置。防傾倒輪裝置由蝸輪蝸杆機構9和防傾倒輪120、防傾倒輪1121組成, 其中,蝸輪蝸杆機構9由蝸杆驅動電機25,蝸杆26,蝸輪127,蝸輪11 ,蝸輪支架1 和蝸 輪支架1130組成,並通過防傾倒裝置連接板24與驅動臂IV8相連接。在機器人重心有前 傾的趨勢,例如抬起驅動臂15時,蝸杆驅動電機25通過與蝸杆沈相嚙合的齒輪帶動蝸杆 26轉動,並進一步的帶動蝸輪127和蝸輪11 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旋轉,最終通過蝸輪支 架1 和蝸輪支架1130帶動防傾倒輪120和防傾倒輪1121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旋轉,使 防傾倒裝置閉合,防止驅動臂IV8上的驅動輪IV4與導線122脫離。由於移動平臺前方為 作業型機械臂預留了安裝空間,正常運動情況下,機器人整體重心靠前,因此,當抬起驅動 臂IV8(移動輪IV越障)時,機器人不會出現重心後傾的趨勢。機器人工作時在分裂線路下方的兩根導線122、1123上行駛,由於設計的防傾倒 輪120和防傾倒輪1121旋轉閉合後形成的空間足夠大,因此,在遇到防振錘時可以直接壓 過,而不會發生防傾倒輪120和防傾倒輪1121與防振錘幹涉的情況;在遇到間隔棒或絕緣 子串時,進行越障動作。以機器人跨越間隔棒時的動作規劃為例首先,防傾倒輪I20、II21 閉合,防止驅動臂IV8上的驅動輪IV4與導線122脫離。其次,絲槓傳動電機16帶動絲槓 19旋轉,並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15向上移動,移動輪Il抬起並脫離導線122,之後旋轉驅 動電機18帶動旋轉臂17和機械臂15作旋轉運動,使機械臂15擺開。再次,驅動臂116上 的驅動電機111和驅動臂IV8上的驅動電機1112驅動移動輪112、IV4轉動,並進一步的, 驅動機器人向前移動,使機械臂15越過間隔棒。最後,旋轉驅動電機18帶動旋轉臂17和 機械臂15作反向旋轉運動,使機械臂15迴轉至導線122的上方,之後絲槓傳動電機16帶 動絲槓19反向旋轉,並進一步的,帶動機械臂15向下移動,移動輪Il重新落回至導線122 上。至此,移動輪Il的越障過程結束。移動輪112和移動輪III3的越障過程與此類似。當 移動輪IV4越障時,首先,蝸杆驅動電機25通過與蝸杆沈相嚙合的齒輪帶動蝸杆沈反向 轉動,並進一步的帶動蝸輪127和蝸輪11 作逆/順時針方向的旋轉,最終通過蝸輪支架 129和蝸輪支架1130帶動防傾倒輪120和防傾倒輪1121作逆/順時針方向的旋轉,使防傾 倒裝置打開,之後按照移動輪Il的越障過程進行越障動作。當驅動輪IV4越過間隔棒重新 落回導線上後,防傾倒裝置重新閉合,機器人繼續前行。
權利要求
1.一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它主要由行走裝置、驅動臂裝置、防傾倒裝置以 及電源控制箱組成;行走裝置設置在電纜上,並與驅動臂裝置連接,在行走裝置末端設有防 傾倒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所述行走裝置為四個移動輪I、 II、III、IV,驅動臂裝置分別與四個行走輪連接;除最後一個移動輪IV外,其餘各移動輪上 分別設有攝像頭;在移動輪II和移動輪IV上分別設有驅動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所述驅動臂裝置分為結構相 同的四組,每組均與一個相應的移動輪連接,中間兩組驅動臂裝置錯位布置;各組驅動臂裝 置分別包括一個機械臂,機械臂與升降機構和旋轉機構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所述升降機構為絲槓傳動電機, 它與絲槓連接,絲槓安裝在機械臂上;同時在機械臂上還固聯旋轉臂,旋轉臂與旋轉驅動電 機連接。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所述防傾倒裝置包括蝸輪蝸杆 機構和防傾倒輪I、防傾倒輪II,其中,蝸輪蝸杆機構包括蝸杆驅動電機、蝸杆、蝸輪I、蝸輪 II、蝸輪支架I和蝸輪支架II,蝸輪蝸杆機構安裝在防傾倒裝置連接板上,防傾倒裝置連接 板與驅動臂IV相連接;蝸杆與渦輪I和渦輪II連接,渦輪I與渦輪支架I連接,渦輪支架 I與防傾倒輪I連接,渦輪II與渦輪支架II連接,渦輪支架II與防傾倒輪II連接;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裂線路移動平臺,其特徵是,所述驅動裝置為驅動電機I和驅 動電機II,驅動電機I通過同步帶I與移動輪II連接,驅動電機II通過同步帶II與移動 輪IV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裂線路移動平臺。該平臺以輸電導線為作業路徑,跨越並避開各種障礙物(防振錘、壓接管、間隔棒、懸垂線夾及絕緣子串等),配備有攝像機可以觀測運行線路情況,及時發現線路和金具缺陷,並且可以擴展其他作業型機械臂完成線路清障等工作。機器人動作靈活,工作範圍大,在越障過程中具有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性高。它主要由行走裝置、驅動臂裝置、防傾倒裝置以及電源控制箱組成;行走裝置設置在電纜上,並與驅動臂裝置連接,在行走裝置末端設有防傾倒裝置。
文檔編號H02G1/02GK102074915SQ20101058004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9日
發明者張峰, 曹雷, 趙金龍, 郭銳 申請人:山東電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