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3 14:21:06 2
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連續鑄鋼中的中間包車行走控制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制動器、液壓站,所述低速控制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高速控制迴路連接;所述高速控制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和液壓馬達連接;所述制動器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和制動器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使用可靠性高,系統安全性突出,便於維護,電氣控制方式簡單,能快速控制中間包的行走,節省中間包車從預熱位置移動到澆注位置的時間,同時在澆注出現事故時,中間包能快速逃離澆注位置,保護中間包車設備不受鋼水燒毀,保證設備及人員的安全,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專利說明】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連續鑄鋼中的中間包車行走控制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中間包車是連續鑄鋼工藝中起到支撐、運載、更換中間包等作用的重要設備,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對中間包車進行控制。目前,國內外用於連續鑄鋼中的中間包車行走控制裝置的驅動方式主要有兩種,包括電機驅動和液壓馬達驅動,在使用中,兩者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如下:
1、採用電機經減速機進行驅動的中間包車行走機構:由於中間包車行走速度需要進行調整,所以驅動電機採用的是變頻機,變頻機的成本較高,不便於控制,維修困難,安裝空間大,而且電機及減速機機構複雜。
[0003]2、採用液壓馬達進行驅動的中間包車行走機構:中間包車行走速度由比例閥或伺服閥來控制,電氣控制複雜,成本高,故障率高,而且比例閥或伺服閥對油液清潔度要求比較高,為適應高清潔度的要求,液壓系統較複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中間包車行走控制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0005]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包括液壓馬達、制動器、液壓站,還包括供油控制迴路、低速控制迴路、高速控制迴路和制動器迴路;
所述液壓站與供油控制迴路連接;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高速控制迴路連接;所述高速控制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和液壓馬達連接;所述制動器迴路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和制動器連接。
[0006]還包括第四高壓球閥以及其兩個相通的P6油口和P7油口、單向閥以及其兩個相通的T6油口與T7油口、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以及回油TO ;
所述供油控制迴路與P6油口相接,所述P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連接,所述供油控制迴路與T6油口相接,所述T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回油TO連接;
所述供油控制迴路中設置有液控單向閥和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的Al油口與液控單向閥的X油口相連;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中設置有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第二液壓鎖、第三單雙向節流閥,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的A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第三單雙向節流閥與低速控制迴路中的A9油口連接;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的B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第三單雙向節流閥與低速控制迴路中的B9油口連接;
所述高速控制迴路中設置有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第二單雙向節流閥、液控換向閥、第一液壓鎖、第一單雙向節流閥、第一溢流閥和第二溢流閥;
所述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的A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與液控換向閥的aX油口相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的B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與液控換向閥的bY油口相連接;
所述液控換向閥的A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第一單雙向節流閥與高速控制迴路中的AlO油口相連接;高速控制迴路中的液控換向閥的B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第一單雙向節流閥與高速控制迴路中的BlO油口相連接;A10油口通過第一溢流閥與BlO油口相連接;B10油口通過第二溢流閥與AlO油口相連接;
所述制動器迴路中設置有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和單向節流閥,所述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的A4油口通過單向節流閥與制動器迴路中的X2油口相連接。
[0007]所述低速控制迴路中的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的P2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中的單向閥的A6油口連接,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的T2油口與單向閥的T6油口連接;A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中的All油口連接,B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中的Bll油口連接。
[0008]所述高速控制迴路中的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的P3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中的單向閥的A6油口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的T3油口與單向閥的T6油口連接;A10油口分別通過第一高壓球閥、第一高壓膠管與液壓馬達的AS油口相連接,BlO油口分別通過第二高壓球閥、第二高壓膠管與液壓馬達的B8油口相連接。
[0009]所述制動器控制迴路中的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的P4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中的單向閥的A6油口連接,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的T4油口與單向閥的T6油口連接;X2油口分別通過第三高壓球閥、第三高壓膠管與制動器的Xl油口相連接。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這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包括供油控制迴路、低速控制迴路、高速控制迴路和制動器迴路,通過供油控制迴路,操作人員能方便地切斷高壓油源,使中間包車能可靠地停留在工藝要求的位置,防止誤操作及液壓閥故障導致中間包行走失控現象;通過低速控制迴路,操作人員能方便地控制中間包車的低速行走性能,特別是能避免在中間包車啟動及停止時發生的衝擊現象;通過高速控制迴路,操作人員能快速控制中間包的行走,節省中間包車從預熱位置移動到澆注位置的時間,同時在澆注出現事故時,中間包能快速逃離澆注位置,保護中間包車設備不受鋼水燒毀,保證設備及人員的安全,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結構簡單,使用可靠性高,系統安全性突出,便於維護,電氣控制方式簡單。
[0011]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說明:1、液壓馬達;2、制動器;301、第一高壓膠管;302、第二高壓膠管;303、第二高壓膠管;401、第一高壓球閥;402、第二高壓球閥;403—第三高壓球閥;404—第四高壓球閥;501、第一溢流閥;502、第二溢流閥;6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2、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3、第三單雙向節流閥;701、第一液壓鎖;702、第二液壓鎖;8、液控換向閥;901、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1001、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1、單向節流閥;12、液控單向閥;13、單向閥;14、供油控制迴路;15、低速控制迴路;16、高速控制迴路;17、制動器迴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間包車行走控制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液壓馬達1、制動器2、液壓站,還包括供油控制迴路14、低速控制迴路15、高速控制迴路16和制動器迴路17 ;所述液壓站與供油控制迴路14連接;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高速控制迴路16連接;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和液壓馬達I連接;所述制動器迴路17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和制動器2連接。
[0015]當中間包車行走到澆注位置及烘烤位置時,通過供油控制迴路14,操作人員能方便地切斷高壓油源,使中間包車能可靠地停留在工藝要求的位置,防止誤操作及液壓閥故障導致中間包行走失控現象。通過低速控制迴路15,操作人員能方便地控制中間包車的低速行走性能,特別是能避免在中間包車啟動及停止時發生的衝擊現象。通過高速控制迴路16,操作人員能快速控制中間包的行走,節省中間包車從預熱位置移動到澆注位置的時間,同時在澆注出現事故時,中間包能快速逃離澆注位置,保護中間包車設備不受鋼水燒毀,保證設備及人員的安全,避免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0016]實施例2:
如實施例1所述的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還包括第四高壓球閥404以及其兩個相通的P6油口和P7油口、單向閥13以及其兩個相通的T6油口與T7油口、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以及回油TO ;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與P6油口相接,所述P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連接,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與T6油口相接,所述T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回油TO連接;
為了在出現故障時切斷和供給高壓壓力油源,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中設置有液控單向閥12和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的Al油口與液控單向閥12的X油口相連。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中設置有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第二液壓鎖702用於中間包車停止時的位置鎖定,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用於中間包車行走馬達低速行走時的速度調節;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A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與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A9油口連接;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B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與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B9油口連接;
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中設置有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液控換向閥8、第一液壓鎖7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第一溢流閥501和第二溢流閥502 ;所述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A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與液控換向閥8的aX油口相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B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與液控換向閥8的bY油口相連接;
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用於中間包車行走馬達高、低速切換時對液控換向閥8的切換速度調節,保證速度切換時中間包車運行平穩,避免出現管路衝擊現象;
所述液控換向閥8的A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7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與高速控制迴路中16的AlO油口相連接;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液控換向閥8的B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7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與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BlO油口相連接;A10油口通過第一溢流閥501與BlO油口相連接;B10油口通過第二溢流閥502與AlO油口相連接;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用於中間包車行走馬達高速行走時的速度調節;
第一溢流閥501、第二溢流閥502用於安全保護,防止馬達管路壓力過高,損壞管路及馬達設備;
所述制動器迴路17中設置有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和單向節流閥11,所述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A4油口通過單向節流閥11與制動器迴路17中的X2油口相連接。
[0017]單向節流閥11用於制動器2的制動速度調節,防止制動器制動時動作過快造成中間包車行走衝擊現象。
[0018]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P2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中的單向閥12的A6油口連接,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T2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A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All油口連接,B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Bll油口連接。
[0019]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P3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中的單向閥12的A6油口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T3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A10油口分別通過第一高壓球閥401、第一高壓膠管301與液壓馬達I的A8油口相連接,BlO油口分別通過第二高壓球閥402、第二高壓膠管302與液壓馬達I的B8油口相連接。所述制動器控制迴路17中的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P4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中的單向12的A6油口連接,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T4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X2油口分別通過第三高壓球閥403、第三高壓膠管303與制動器2的Xl油口相連接。
[0020]在工作時,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的電磁鐵b得電,與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相連的液控單向閥12打開,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電磁鐵b得電,行走馬達制動器2鬆開,制動器速度通過調節單向節流閥11實現;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電磁鐵得電,中間包車行走馬達實現慢速行走,行走速度通過調節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實現;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電磁鐵得電、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電磁鐵得電,中間包車行走馬達實現高速行走,高速行走速度通過調節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實現;中間包車行走馬達高、低速切換時對液控換向閥8的切換速度調節通過調整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實現,保證速度切換時中間包車運行平穩,避免出現管路衝擊現象;
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制,凡是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包括液壓馬達(I)、制動器(2)、液壓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供油控制迴路(14)、低速控制迴路(15)、高速控制迴路(16)和制動器迴路(17); 所述液壓站與供油控制迴路(14)連接;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高速控制迴路(16)連接;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和液壓馬達(I)連接;所述制動器迴路(17)分別與供油控制迴路(14)和制動器(2)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四高壓球閥(404)以及其兩個相通的P6油口和P7油口、單向閥(13)以及其兩個相通的T6油口與T7油口、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以及回油TO ; 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與P6油口相接,所述P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動力油源PO連接,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與T6油口相接,所述T7油口與來自液壓站的回油TO連接; 所述供油控制迴路(14)中設置有液控單向閥(12)和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第二兩位電磁換向閥(1002)的Al油口與液控單向閥(12)的X油口相連; 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中設置有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出03),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A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與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A9油口連接;所述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B2油口通過第二液壓鎖(702)、第三單雙向節流閥(603)與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B9油口連接; 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中設置有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 )、液控換向閥(8 )、第一液壓鎖7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第一溢流閥(501)和第二溢流閥(502); 所述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A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與液控換向閥(8)的aX油口相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B3油口通過第二單雙向節流閥(602)與液控換向閥(8)的bY油口相連接; 所述液控換向閥(8)的A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701)、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與高速控制迴路中(16)的AlO油口相連接;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液控換向閥(8)的B5油口分別通過第一液壓鎖(701 )、第一單雙向節流閥(601)與高速控制迴路(16 )中的B1油口相連接;A10油口通過第一溢流閥(501)與BlO油口相連接;B10油口通過第二溢流閥(502)與AlO油口相連接; 所述制動器迴路(17)中設置有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和單向節流閥(11),所述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A4油口通過單向節流閥(11)與制動器迴路(17)中的X2油口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低速控制迴路(15)中的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P2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中的單向閥(12)的A6油口連接,第二三位電磁換向閥(902)的T2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A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All油口連接,B9油口與高速控制迴路(16)中的Bll油口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高速控制迴路(16 )中的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P3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 )中的單向閥(12)的A6油口連接,第一三位電磁換向閥(901)的T3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A10油口分別通過第一高壓球閥(401)、第一高壓膠管(301)與液壓馬達(I)的AS油口相連接,BlO油口分別通過第二高壓球閥(402)、第二高壓膠管(302)與液壓馬達(I)的B8油口相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高低速切換液壓馬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制動器控制迴路(17)中的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P4油口與供油控制迴路(14)中的單向閥(12)的A6油口連接,第一兩位電磁換向閥(1001)的T4油口與單向閥(13)的T6油口連接;X2油口分別通過第三高壓球閥(403)、第三高壓膠管(303)與制動器(2)的Xl油口相連接。
【文檔編號】F15B11/02GK104196779SQ201410397188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4日
【發明者】丘銘軍, 郭星良, 王訓安, 陳國防, 寧博 申請人: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