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值得看的動畫電影國產(暑期檔國產動畫內卷)
2023-04-20 05:05:13 4
文丨數娛夢工廠,作者丨林洛,編輯丨友子
滿街的紅旗和從上影業開啟的主旋律氛圍,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暑期檔奠定了基調:從月初的《革命者》《1921》到剛剛定檔《中國醫生》,再到月底的《狙擊手》,獻禮片毫無疑問是暑期影院的重頭戲。
而其他類型的國產商業大片、好萊塢進口片,今年基本都缺席了。唯一能在主旋律壓陣的暑期上場的,只剩下動畫片。
數娛君結合公開信息統計,今年定檔暑期以及大概率會在暑期上映的院線動畫已多達18部,是去年同期6部的三倍,也比2019年的12部和2018年的13部顯著增加,從數量上創下歷年之最。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驚天大爆,帶動國產動畫創作井噴。其結果是,今年暑期檔終於不再是進口動畫領銜,大體量作品基本都是國產動畫,比如《白蛇2:青蛇劫起》《衝出地球》等備受關注的頭部作品。
國漫風口,疊加動畫製作成本相對低、不受疫情影響等優點,過去兩年來吸引了各路資本爭相入局。不僅光線彩條屋、追光、方特、奧飛等老牌動漫廠牌帶來新作,B站、抖音、芒果tv、萬達、愛奇藝、華誼也紛紛以主控、投資、聯合出品等形式參與其中。
除了《白蛇2》《貝肯熊2》等IP續作,向歷史、傳說借力成為原創動畫不言的默契,濟公、兵馬俑、西遊記都成了靈感來源。面對每周兩三部動畫的捉對廝殺,能有多少在今夏一戰成名?
多達18部爭霸暑期,內卷輪到國產動畫了
動畫片是每年暑期檔的定番。但今年暑期檔的動畫片單,無論從數量、體量還是片方來說,都算得上是歷年之最。
數娛君統計,已經定檔以及有很大機會在暑期兩個月上映的動畫片截至目前共有18部,不提去年受疫情影響的6部,即便是2019年、2018年暑期的12部和13部相比也是大幅提升。
且目前定檔的影片大量集中在7月和8月初,目前8月還留有很大的空間,不排除還會有更多動畫定檔暑期。
短短一個多月18部動畫扎堆,排片競爭不可避免。從7月初開始,幾乎每周末都有動畫上映。
有13部影片定檔的7月是競爭最激烈的:從7月第二個周末開始,平均每周都有3部新片上線,且在3部新片中還有1到2部體量較大的影片,這個趨勢在7月下旬達到頂峰。
考慮到7月首周末《1921》《革命者》兩部主旋律大片的影響,7月3日僅有《狼行者》一部進口動畫片上線。緊接著7月第二周末便迎來了三部動畫,分別是《熊出沒》出品方華強方特的新作《俑之城》,央視動漫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完美爸爸》以及同為低幼向的《笨鳥大冒險》。
隨後一周同樣有三部動畫,其中包括愛奇藝影業、央視動漫聯合出品的《濟公之降龍降世》。
再往後便是動畫上映最密集的一周:追光動畫備受關注的IP新作《白蛇2:青蛇劫起》,奧飛的《貝肯熊2》、巧虎系列新作《巧虎魔法島歷險記》以及華誼旗下點睛動畫參與出品的《拯救甜甜圈:時空大冒險》全都選擇了這個周末。
而到了月底,便是彩條屋號稱開啟「國風科幻」系列的首部作品《衝出地球》,一直到8月6日還有知名製片人張苗新公司北京精彩帶來的《雄獅少年》。此外,已經宣布引進的皮克斯新片《夏日友晴天》還有可能隨時殺入戰局。
不僅密集排片前所未有,這些動畫也大有來頭。除了前面提到的彩條屋、追光、華強方特、奧飛等動漫廠牌和華誼、萬達、阿里影業、貓眼等頭部影視公司外,更多資本新面孔也加入了國產動畫的出品方陣容。
春節檔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後,B站、泡泡瑪特今年繼續出現在追光《白蛇2:青蛇劫》的出品方陣容中,此外也是《狼行者》的聯合出品方之一。
方特今年的全年齡段作品《俑之城》,不僅找來了貓眼,出品方還包括抖音文化,以及芒果tv背後的湖南快樂陽光。
多方資本齊頭進入,讓今年暑期動畫片競爭增加了更多看點。
國產動畫扎堆:井噴還是內卷?
近幾年來儘管「國漫崛起」的口號一直沒斷,每年確實也有一些動畫作品和團隊脫穎而出,但距離真正的國漫崛起依然還有不小距離。
儘管近年來每年暑期檔都有超過10部動畫片上映,但從往年來看,每年暑期檔表現較好的國產動畫也就兩三部。大部分動畫影片來自日本、歐美,是國內暑期檔的常態。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暑期檔動畫數量和體量都同步下滑。去年暑假共上映動畫片6部,票房上千萬的除彩條屋的《妙先生》,其他動畫基本上都是進口片。
更早的2019年暑期檔,12部動畫中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豬豬俠:不可思議的世界》和《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3部國產動畫體量較大。當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億票房,給國產動畫行業和各路資本帶來了極大的刺激,這也是今年國產動畫終於佔到壓倒性多數的重要背景。
在為國產動畫創作井噴欣喜的同時,也有不少在擔心同類影片扎堆互相擠壓票房。
去年7月影院復工以來,國產片在具有保護性質的假期扎堆上映成為新常態。但無論是從年初春節檔後影視股集體下跌還是剛過去的端午檔期票房低迷來看,國產片扎堆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
各個檔期的票房「蛋糕」是有限的,而觀眾的觀影意願並沒有趕上片方對檔期的期待,影片之間很容易形成激烈「廝殺」,只會加速內卷。
這樣的場景,會不會在今年暑期檔動畫之間上演?
這一點對於投資方來說非常關鍵。隨著各方資本湧入,如今的國產動畫片已經不再局限於低幼向的中低成本作品,頭部動畫已經堪比真人大片,對票房空間的需求、資本的回報訴求遠不可同日而語。
比如追光的最近兩部作品,從投資、宣發、出品方陣容來看,都是朝著頭部大片的規格去的。但春節檔的《哪吒重生》,雖然製作備受好評,但票房只能算差強人意。
從《大聖歸來》的票房成功開始,很多團隊和投資方都將視線轉向了市場潛力巨大的動畫行業,很多從當年開始投入的項目也逐漸開花。比如,《濟公之降龍降世》《俑之城》《衝出地球》等,多是從2016年前後就開始籌備。
所有片方都在期待成就下一個「大聖」、「哪吒」。但競爭越激烈,實力不夠的影片淪為炮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全年齡國漫能否再造票房神話?
本來極具競爭力的皮克斯新片《夏日友晴天》已經在6月18日上線流媒體,即便最終定檔暑期,其競爭力也大打折扣。而這也就使得今年暑期檔的看點全都在國產動畫片上。
從團隊廠牌和IP影響力的角度來看,擁有觀眾基礎的子供向影片具有一定的票房優勢,包括《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4》《貝肯熊2:金牌特工》以及《巧虎魔法島歷險記》。
追溯前作,2018年上線的《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收穫了1.58億票房,2017年《貝肯熊》第一部票房為1.26億,都屬於這一類型的穩定發揮。只有巧虎系列前作《巧虎大飛船歷險記》較為弱勢,票房僅有2400萬。
不過,子供向影片雖然受眾穩定,但市場規模始終有限,要看今年暑期動畫能否實現票房大突破,重點依然要放在全年齡段動畫上。
在全年齡段領域,今年暑期值得關注的五部動畫分別是《俑之城》《濟公之降龍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衝出地球》和《雄獅少年》。
綜合IP認知度、製作、觀眾基礎、宣發等多方面因素觀察,追光的《白蛇2:青蛇劫起》是毫無疑問的檔期頭部。
本次《青蛇劫起》有了《白蛇》《哪吒重生》的製作經驗,外加前作IP、觀眾基礎以及暑期檔的天然優勢,備受關注是情理之中。
以往以「青蛇」為主角的文藝作品相對較少,也是其題材上的優勢之一。從目前發布的預告片看,《青蛇劫起》將多個不同的世界觀融合在一個影片中,最終影片能否將多種風格實現完美融合,詮釋好一個動人的故事,將成為影片能否扛起暑期檔動畫影片大旗的關鍵。
華強方特今年帶來的全年齡段作品《俑之城》也是期待重點。相比重複出現的西遊、封神IP,兵馬俑相對新鮮,也有普遍的大眾認知。尤其是出品方抖音能在宣傳上為該片帶來什麼幫助,將是重要看點。
(《俑之城》抖音官方帳號)
而另一部以民間故事為基礎打造新IP的是《濟公之降龍降世》。該片由靳東擔任監製,《大聖歸來》製作人劉志江製片並擔任總導演,視覺特效石超群,其代表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從預告片來看,該片和此前《魔童降世》有一定相似性,是聚焦少年成長的合家歡題材。
業界關注更多、同時懸念更大的,還是《衝出地球》和《雄獅少年》。
《衝出地球》原名《星遊記之衝出地球》。2011年其改編的電視動畫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隨後在2017年、2020年都有新的《星遊記》系列電影推出,導演均為本次《衝出地球》的導演胡一泊。
不過從最新宣傳來看,《衝出地球》已經淡化了《星遊記》的關聯,而是打出了「彩條屋國風科幻系列首部作品」的名號。
彩條屋的品牌,能在前期為影片贏得一些關注,但觀眾對品質的期待、業界對影片票房的預期也會更高。口碑票房均不及預期的《姜子牙》就是反例。
綜合題材和宣傳聲量來看,目前定檔8月初的《雄獅少年》是五部中最冷的。《雄獅少年》原創故事,聚焦的是廣東舞獅的傳統文化,該片的製片人是北京精彩的總經理張苗,曾經擔任過《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製片人,該片也是北京精彩「少年系列」的首部作品。
該片導演孫海鵬的前作《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也曾得到北京文化的投資,但最終的票房僅有988萬。這部作品要口碑過硬,才能為新立門戶的北京精彩迎來開門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