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3:31:31 1
專利名稱: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涉及一種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
利用紅、綠、藍色三種晶片可產生全彩色的發光二極體(LED)及顯示器(DISPLAY)已為大家所知,而所述的全彩色LED在符合CIE色度系統原理及混色原理的前提下,可通過調整三色光晶片的色度比例以產生白色光。然而,由紅色、綠色光晶片可以混色產生黃綠色光的原理可知,理論上只使用兩種顏色(藍、黃綠)的晶片即可產生白色光,此一原理可由CIE色度系統予以證明。
如圖7所示,為CIE系統的XY色度圖,圖中線段包圍的三角形區域為實際存在的顏色,在線段附近的坐標區域是接近純色系,如綠、藍、紫、牡丹紅、紅、黃、黃綠等,愈接近中央坐標者則其顏色愈趨近於白色。而所述的黃綠色度坐標約在(0.5,0.52),又綠藍色度坐標則約在(0.15,0.015),如將此一兩點色度坐標以線段相連(所述兩色度坐標及線段未於圖中具體標明),所述線段必然會通過白色的色度坐標。由此可以證明,只要利用兩種顏色的晶片製作而成的發光二極體或顯示器,經過混色後確實可產生白色光。然而所述理論雖屬可行,卻缺乏足以付諸實現的技術手段。
因此,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只以藍色及黃綠色光晶片為光源即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包括至少一組發光單元,是由藍色晶片及黃綠色晶片組成;一電連接單元,是分別和所述藍色晶片、黃綠色晶片連接,並供外部連接之用;一封裝體,是用以封裝發光單元及其和電連接單元連結的部位。
所述的二極體發光組件是一種七段式數字顯示器,它包括一由一印刷電路板構成的電連接單元,其表面分別在適當位置上設有反光線路和連接線路;多組由一藍色光晶片和一黃綠色光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其分別連接在所述印刷電路板上的各反光線路兩端和對應的連接線路間;一封裝體,是由一中空殼體構成,其表面在各適當位置分別形成有鏤空的透空部,各透空部是分別對正於印刷電路板上的各組反光線路,其間充填有封裝樹脂,以封裝對應位置之反光線路及其兩端的晶片。所述的藍色及黃綠色光晶片是固設在反光線路兩端,再通過打線與對應的連接線路連接。
所述的二極體發光組件是一種發光二極體(LED),它包括一電連接單元,它是由三組接腳構成;一發光單元,它由藍色光晶片和黃綠色光晶片組成,是固設在其中一接腳上,並通過打線或其它方式分別和其它接腳構成電連接;一封裝體,是由封裝樹脂構成,其包覆在發光單元和電連接單元的連結處。
所述的藍色光晶片規格為C430-CB290,黃綠色光晶片規格為ULC-0570或TK-112YGU,其通過電流為8.5~11mA。
所述封裝樹脂的成分比例為EP700A∶EP700B∶D20S=100∶100∶20。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當所述發光單元的藍色晶片和黃綠色晶片被同時點亮時,將穿透封裝體產生白色光。
以下通過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描述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點和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平面示意圖,圖中示出顯示器的印刷電路板部份;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示出顯示器的印刷電路板部份;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電路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圖中示出顯示器的封裝體部分;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時的驅動電路線路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圖;圖中示出一發光二極體;圖7為CIE系統的色度圖。
本實用新型的可以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它包括至少一組由藍色晶片及黃綠色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一電連接單元,它分別和所述藍色晶片、黃綠色晶片連接,並供外部連接之用;一封裝體,用以封裝發光單元及其與電連接單元連結的部位;當所述發光單元的藍色晶片及黃綠色晶片被同時通電點亮,將產生白色光並穿透封裝體。
所述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可以是一種七段式數字顯示器,如為七段式數字顯示器,它包括一電連接單元,它由一印刷電路板構成,其表面分別在適當位置設有反光線路和連接線路;多組由一藍色光晶片和一黃綠色光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其分別設在所述印刷電路板上,並連接在各反光線路兩端和對應的連接線路間;一封裝體,它由一中空殼體構成,其表面在各適當位置分別形成有鏤空的透空部,各透空部是分別對正於印刷電路板上的各組反光線路,其間充填有封裝樹脂,以封裝對應位置的反光線路及其兩端的晶片。
如圖1所示,所述的印刷電路板10,其表面分別在適當位置形成有反光線路11和對應於各反光線路11的連接線路12,其中每一反光線路11是由一對平行且具有適當長度的金屬線路110組成,各組反光線路11分別位於特定位置而排列成一日字形,即一般七段式顯示器的七個顯示筆劃;各連接線路12用於在印刷電路板10的表面構成一電流迴路,以提供晶片點亮時所需的工作電流,每一連接線路12分別對應位於各反光線路11的兩端,並形成有適當距離;每一反光線路11和對應的連接線路12間分設一發光單元20,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所述發光單元20包括有一藍色光晶片21和一黃綠色光晶片22,所述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是分別電連接到反光線路11上各金屬線路110的端部或連接線路12的端部上,如圖2所示,如所述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是分別電連接到反光線路11上各金屬線路110的端部上,則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即分別通過打線方式或覆晶(FLIP CHIP)方式與對應的連接線路12連接;如果所述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分別電連接到連接線路12的端部時,則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分別通過打線或電鍍線路連接到對應的反光線路11各金屬線路110的端部上。
仍請參閱圖1所示,除反光線路11與對應的連接線路12間連接有發光單元20外,在印刷電路板10右下角處的相鄰連接線路12間也設有一發光單元20,用以構成七段式顯示器右下角處的光點。
所述部分的連接線路12是以一端連接至印刷電路板10在兩端上形成的外接焊點13、14上,供作外部連接之用。
所述各發光單元20通過連接線路12構成的迴路如圖3所示,由所述迴路可明顯看出,各發光單元20中的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可被單獨或同時點亮,當藍色光晶片21與黃綠色光晶片22被分別通電而點亮時,即可分別產生藍色光和黃綠色光,如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被同時通電而點亮時,則將形成混色而產生白色光。
再請參閱圖4所示,圖中示出構成封裝體的中空殼體30,其實際上即為一般七段式顯示器的外殼部分,所述殼體30底面為透空狀,以便由底面裝入印刷電路板10,其表面分別在適當位置形成有長條狀的透空部31、32,其中構成七段顯示部分的透空部31是分別對正於印刷電路板10上的各個反光線路11,另一呈點狀的透空部32則對正於印刷電路板10右下角所設的發光單元20。
所述透空部31、32分別構成一獨立空間,其內壁可供反射發光單元20所產生的光線,又透空部31、32內部分別充填有封裝樹脂33,以密封對應反光線路11兩端分設的發光單元20,如前揭所述,所述封裝樹脂33可由EP700A、EP700B、D20S等規格的樹脂以100∶100∶20的比例混合而成,它具備透光性且膠色較白,可利於藍色、黃綠色光混色為白色光。
請參閱圖5所示,圖中示出一驅動所述七段式顯示器的驅動電路,請配合圖3所示,顯示器內部迴路的接腳1同時和各發光單元20中的藍色光晶片21一端連接,接腳5則同時和各發光單元20中的黃綠色光晶片22一端連接,各發光單元20使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另端共接而自成一接腳2~4、6~10。
再請參閱圖5所示,所述顯示器的接腳2~4、6~10是連接於一解碼器40的各個輸出端,所述顯示器的接腳1、5分別通過一電晶體41、42連接電源+VDD1、+VDD2。利用所述驅動電路,可通過解碼器40以掃瞄方式點亮各個發光單元20而顯示數字,電晶體41、42則可用以控制光源的顏色,電晶體41導通時,發光單元20中是由藍色光晶片21通電點亮,故顯示器的數字是以藍色光顯示,若電晶體42導通時,則發光單元20是由黃綠色光晶片22通電點亮,故顯示器的數字是以黃綠光顯示。
如電晶體41、42同時導通時,即各個發光單元20中的藍色光晶片21和黃綠色光晶片22同時通電點亮時以產生白色光。
當顯示器上有一個以上的發光單元20被點亮時,解碼器40是以掃瞄方式點亮各個發光單元20,利用人類視覺暫留現象而產生由白色光構成的顯示數字。
由上述可看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除所述七段式數字顯示器外,所述二極體發光組件也可為一發光二極體,如圖6所示,所述發光二極體包括有一電連接單元,是由三組接腳51~53構成;一發光單元,是由藍色光晶片54和黃綠色光晶片55組成,是固設在其中一接腳51上,並通過打線或其它方式分別與其它接腳52、53構成電連接;一封裝體50,是由封裝樹脂構成,其封裝包覆在發光單元和電連接單元的連結處;其中所述接腳51~53是伸出到封裝體50以外,供外部連接之用。當所述發光二極體在藍色光晶片54、黃綠色光晶片55被分別或同時點亮時,可分別產生藍色光、黃綠色光或白色光。
權利要求1.一種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至少一組由藍色晶片和黃綠色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一電連接單元,分別與所述藍色晶片、黃綠色晶片連接,並供外部連接之用;一封裝體,它用以封裝發光單元和其與電連接單元連結的部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該二極體發光組件是一種七段式數字顯示器,它包括一由一印刷電路板構成的電連接單元,其表面分別在適當位置上設有反光線路和連接線路;多組由一藍色光晶片和一黃綠色光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它們分別連接在所述印刷電路板上的各反光線路兩端和對應的連接線路間;一由一中空殼體構成的封裝體,其表面在各適當位置上分別形成有鏤空的透空部,各透空部分別對正於印刷電路板上的各組反光線路,其間充填有封裝樹脂。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藍色和黃綠色光晶片是固設在反光線路兩端,通過打線和對應的連接線路連接。
4.一種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二極體發光組件是一種發光二極體,它包括一由三組接腳構成的電連接單元;一由藍色光晶片和黃綠色光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它固設在其中一接腳上,並通過打線或其它方式分別與其它接腳構成電連接;一由封裝樹脂構成的封裝體,它包覆在發光單元和電連接單元的連結處。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藍色光晶片規格為C430-CB290,黃綠色光晶片規格為ULC-0570或TK-112YGU,其通過電流為8.5~11mA。
6.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封裝樹脂的成分比例為EP700A∶EP700B∶D20S=100∶100∶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產生白色光的二極體發光組件,其特點是,它包括:至少一組由藍色晶片和黃綠色晶片組成的發光單元;一電連接單元,分別與所述藍色晶片、黃綠色晶片連接,並供外部連接之用;一封裝體,用以封裝發光單元和其與電連接單元連結的部位。本實用新型採用藍色及黃綠色光晶片作為發光單元並使其同時點亮,並配合膠色較白的樹脂予以封裝,因此可在通電時產生白色光。
文檔編號H01L33/00GK2483836SQ0120249
公開日2002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9日
發明者李明順 申請人:李洲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