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式粉罐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7:21:21 2
專利名稱:臥式粉罐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臥式粉罐車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粉罐車,尤其與臥式粉罐車的卸料系統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0002]國內現有的臥式粉罐車,大都是將罐體分為兩個或三個倉,各個倉內鋪設一個有 一定角度的流化床,流化床下部連接進氣管道,再通過各個倉內部的吸料口來卸灰。流化床 面積越大,剩餘就會越多,所以剩灰一直都是一個讓客戶和廠家頭痛的問題,同時由於存在 流化床的原因使得罐體內部有效容積相應減少,且臥罐卸料慢,通常平均卸料速度在ι. 2T/ min左右。雖說立罐剩料較少,但其結構複雜、工藝製作麻煩,同時在外形尺寸要求下,容積 有限。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臥式 粉罐車,其不僅有效容積大、卸貨快,而且卸貨徹底。[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臥式粉罐車,包括底架和設置在底架 上方的罐體,底架的後端與罐體的後端鉸接,底架的前端設置有將罐體向上舉升或向下落 下的舉升機構,罐體後端的下部設置有卸料裝置。[0005]進一步地,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固定在罐體內並位於罐體的後下部的封頭處的流 化床,罐體於對應流化床的位置設置有卸料口,流化床中部設置有與卸料口相連通的開孔。[0006]進一步地,在罐體與底架之間設置有上架,所述上架固定在所述罐體的底部,在上 架與底架之間設置有一將罐體與底架鉸接在一起的旋轉機構。[0007]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兩固定在上架兩側的立板和一固定在底架上並與 兩立板鉸接的鉸接軸。[0008]進一步地,在底架與上架之間設置有一平衡機構,所述平衡機構包括兩相互鉸接 的矩形框,其中一矩形框與上架的中部鉸接,另一矩形框與底架的中部鉸接。[0009]進一步地,在所述底架與所述上架之間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對支撐,支撐安裝在所 述平衡機構與所述旋轉機構之間的位置,且,各支撐的一端分別插裝在底架的對應凹槽內, 支撐的另一端設置有卡在上架縱梁上的丫杈。[0010]進一步地,所述舉升機構包括油缸和伸縮杆。[0011]進一步地,所述罐體被舉升到最高點時與所述底架形成的夾角為40° 45°。[0012]進一步地,所述罐體被舉升到最高點時與所述底架形成的夾角為42°。[0013]進一步地,所述罐體為單倉罐體。[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於[0015]由於罐體內流化床的體積大幅減小,所以有效增加了罐體的容積,使容積大約增 加12%左右;同時,整個罐體只有一個倉,且僅在後部的一小塊區域鋪設流化床,所以結構 簡單,製作容易,成本低;罐體在運輸狀態時是臥在底架上的,而在卸貨狀態被舉升到一預定高度,就相當於一個立罐,所以卸料快,使卸料速度增加到1. 45T/min,而且卸料徹底,幾 乎沒有剩餘。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臥式粉罐車在卸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臥式粉罐車包括底架1、牽引機構2和設置在底架1上方的 罐體3。底架1的後端通過一旋轉機構8與罐體3的後端鉸接,底架1的前端設置有一將罐 體3向上舉升或向下落下的舉升機構5,罐體3後端的下部設置有一卸料裝置9。在罐體3 和底架1之間還設置有用以使罐體3在舉升狀態下保持平衡的平衡機構6和支撐7。[0018]罐體3包括長圓形的主體31和封閉在主體31前、後兩端的封頭32、33。主體31 內部無隔板,使得整個罐體3內部只有一個倉。罐體3的底部固定有用以連接平衡機構6、 支撐7和旋轉機構8的上架4。上架4包括兩分別設置在罐體3底部兩側的縱梁和多根 位於兩縱梁之間的橫梁。[0019]舉升機構5可採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舉升機構5包括油缸51 和伸縮杆52,油缸51安裝在底架1上,伸縮杆52通過油缸51來提供動力將罐體3舉升到 卸貨位置。通常,罐體3在卸料位時(即罐體3被舉升到最高點時),與底架2形成的夾 角為40° 45°,本實施例中,優選42°。[0020]平衡機構6設置在舉升機構5和旋轉機構9之間,其包括兩相互鉸接的矩形框 61、62,矩形框61相對鉸接邊的對邊與上架4的中部鉸接,矩形框62相對鉸接邊的對邊與 底架1的中部鉸接。該兩矩形框61、62設置在罐體3與底架1之間,且寬度近似與罐體3 的寬度相等,其用以加強罐體3被舉升到最高點時左、右方向的平衡和定位。[0021]在底架1和上架4之間的兩側各設置有一支撐7,支撐7位於平衡機構6與旋轉機 構8之間的位置,以加強罐體3被舉升到最高點時上、下方向的平衡和定位。底架1兩側分 別設置有供各支撐7插入的凹槽,當罐體3被舉起時,各支撐7的一端插裝在底架上,另一 端設置有一丫杈,該丫杈對應卡在上架4的縱梁上。[0022]旋轉機構8包括兩固定在上架4兩側的立板81和一固定在底架1上並與兩立板 81鉸接的鉸接軸82。[0023]卸料裝置9可採用現有立式粉罐車的結構,其包括固定在罐體3內並位於罐體3 後封頭33下部的流化床91、用於給流化床91供氣的進氣管92和固定在罐體3外部的卸料 管93,罐體3於對應卸料管93的位置設置有卸料口,流化床91中部設置有與卸料口相連通 的開孔。流化床91可僅鋪設在後封頭33橫向的中部位置,也可鋪滿後封頭33的橫向。[0024]該臥式粉罐車卸料時,首先使舉升機構5的伸縮杆52伸出,將罐體3舉升到卸料 位,此時,罐體3內的粉料順著罐體3向下滑落,平衡機構6隨著罐體3的上升而展開,從而 使罐體3保持左右方向的平衡;然後將兩支撐7對應放置在上架4和底架1之間,使罐體3 保持上下方向的平衡;之後通過進氣管路92向流化床91供氣,並通過流化床91向罐體3 內部供氣,使罐體3內的粉料流化,當罐體3內的氣壓上升到一預定氣壓時,打開卸料管93 上的閥門,粉料將從流化床91中間的開孔落入卸料管93並順著卸料管93排出,待卸料完畢後,拆除支撐7,使舉升機構5的伸縮杆52縮回,將罐體3復位。[0025]該臥式粉罐車內的流化床體積相比現有技術中的臥式粉罐車的流化床體積大大 減小,有效增加了罐體的容積,使容積大約增加12%左右;同時,罐體在運輸狀態時是臥在 底架上的,而在卸貨狀態被舉升到一預定高度,就相當於一個立罐,不僅卸料快,使卸料速 度增加到1. 45T/min,而且卸料徹底,幾乎沒有剩餘。整個罐體只有一個倉,且僅在後部的一 小塊區域鋪設流化床,所以結構簡單,製作容易,成本低。[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粉罐車,包括底架和設置在底架上方的罐體,其特徵在於,底架的後端與 罐體的後端鉸接,底架的前端設置有將罐體向上舉升或向下落下的舉升機構,罐體後端的 下部設置有卸料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卸料裝置包括固定在罐體內並 位於罐體的後下部的封頭處的流化床,罐體於對應流化床的位置設置有卸料口,流化床中 部設置有與卸料口相連通的開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在罐體與底架之間設置有上架,所述 上架固定在所述罐體的底部,在上架與底架之間設置有一將罐體與底架鉸接在一起的旋轉 機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兩固定在上架兩 側的立板和一固定在底架上並與兩立板鉸接的鉸接軸。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在底架與上架之間設置有一平衡機 構,所述平衡機構包括兩相互鉸接的矩形框,其中一矩形框與上架的中部鉸接,另一矩形框 與底架的中部鉸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底架與所述上架之間的兩側 各設置有一對支撐,支撐安裝在所述平衡機構與所述旋轉機構之間的位置,且,各支撐的一 端分別插裝在底架的對應凹槽內,另一端設置有卡在上架縱梁上的丫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舉升機構包括油缸和伸縮杆。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罐體被舉升到最高點時與所述 底架形成的夾角為40° 45°。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罐體被舉升到最高點時與所述 底架形成的夾角為42°。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粉罐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罐體為單倉罐體。
專利摘要一種臥式粉罐車,包括底架和設置在底架上方的罐體,底架的後端與罐體的後端鉸接,底架的前端設置有將罐體向上舉升或向下落下的舉升機構,罐體後端的下部設置有卸料裝置。該臥式粉罐車結構簡單,有效容積大,卸貨快,而且卸貨徹底。
文檔編號B60P1/04GK201816495SQ20102056450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者張強勇, 梁強, 陳瑞霞, 韓月琴 申請人: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 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