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式除油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0:37:41 2
專利名稱:致冷式除油器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致冷式除油器具,尤其涉及一種可以伸入烹調食物的湯汁中沾黏油脂的除油器具。
背景技術:
一般烹調含有脂肪的肉類食物時,都會導致肉類食物中所含的脂肪分解成液態油脂,由於油脂的比重較水為輕,因此都會飄浮在湯汁的表面,當湯汁仍然保持一定高溫時, 其液態油脂還會呈現液態,但只要湯汁溫度降低,該液態油脂就會凝結成固態油脂。由於飲食中攝取過多的油脂,將會影響身體健康,因此一般烹調過程中或上桌前,都會設法撈除湯汁表面的液態油脂,除去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油脂,並保持食物較佳的品相。然而,公知撈除湯汁表面油脂的方式,是使用勺子淺淺伸入湯汁中,再慢慢撈起油脂,但是一般在撈除油脂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撈到湯汁或食物,將會導致其撈油動作相當緩慢而不便。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除油器具,以提供使用者簡易方便地除去湯汁表面的油脂,將是本實用新型所欲積極公開之處。
發明內容有鑑於上述公知技術的缺憾,實用新型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的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致冷式除油器具,以期達到簡易方便除油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致冷式除油器具,其利用動物性油脂遇冷就會凝結的原理,創作出包含沾油頭、封裝片及握杆的致冷式除油器具結構,致使沾油頭接觸湯汁時,可使湯汁中的動物性液態油脂凝結成固態油脂,並自行沾黏在沾油頭的表面,進而達到簡易方便除油的目的。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致冷式除油器具的實施內容包含沾油頭,該沾油頭包含沾油端及相反於沾油端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凹設有容置部,該容置部填放有保冷物;封裝片,該封裝片覆蓋在沾油頭的結合端,並將該保冷物封存在容置部中;及握杆,該握杆的一端結合在沾油頭的結合端,從而組成致冷式除油器具。其中,該沾油頭的沾油端為錐形體; 該沾油頭的結合端的周圍設有凸環,該封裝片的周圍結合在凸環;該封裝片為塑料膜;而該保冷物為液體或保冷劑其中之一。為了使沾油頭可任意結合在握杆的一端,本實用新型更包含在該握杆的一端設有至少一第一扣接部;另外實施有扣環,該扣環套設於沾油頭的結合端,在扣環的一面設有至少一用於扣合第一扣接部的第二扣接部。其中,該扣環更包含有密封環,該密封環設置於具有第二扣接部的一面,並抵靠在該沾油頭的凸環。為了除去沾油頭表面凝結的固態油脂,本實用新型更包含刮油器,該刮油器具有容器及刮油環,該容器設有凹槽,該刮油環的內環面設有至少一刮刀,並將刮油環套接在容器的凹槽槽口,使刮刀位在凹槽的槽口。[0008]因此,本實用新型這種致冷式除油器具,可將沾油頭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庫,使保冷物吸冷而保持在相當低溫,當需要除去湯汁表面的液態油脂時,將沾油頭取出並結合在握杆端部,再將沾油頭的沾油端伸入湯汁中移動,致使湯汁表面的液態油脂凝結成固態油脂, 並沾黏在沾油頭的沾油端,進而達到簡易方便的除油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除油器具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除油器具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除油器具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除油器具較佳實施例的應用動作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刮油器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刮油器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刮油器較佳實施例的應用動作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沾油頭11沾油端12結合端13容置部14保冷物15 凸環2封裝片3 握杆31第一扣接部4 扣環41第二扣接部42密封環5刮油器51 容器511 凹槽52刮油環521 刮刀
具體實施方式
為充分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現藉由下述具體的實施例,並配合所附的圖式,對本實用新型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較佳的實施例包含沾油頭1,該沾油頭1為不鏽鋼或其它金屬材質構成為圓形或其它形狀,其構造主要包含有沾油端11及相反於沾油端11的結合端12,該結合端12凹設有容置部13,並在該容置部13 填放有保冷物14。封裝片2,該封裝片2可為塑料膜或其它材質的片體,其形狀匹配沾油頭1結合端12的形狀,進而覆蓋在沾油頭1的結合端12,並將該保冷物14封存在容置部13 中。及握杆3,該握杆3構成圓形或其它形狀,將該握杆3的一端結合在沾油頭1的結合端 12,其結合方式可為螺紋鎖合、緊迫結合或其它扣合方式,從而組成本實用新型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如圖1至、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還包含該沾油頭1的沾油端11構成為錐形體,該結合端12的周圍設有凸環15,從而將該封裝片2的周圍結合在凸環 15,以將該保冷物14封存在容置部13中,並可利用凸環15與握杆3進行連接結合。本實用新型該保冷物14為液體(例如水)或一般的保冷劑其中之一,用於在冰箱冷凍庫中快速吸冷,當沾油頭1從冷凍庫取出後,並可將低溫持續傳遞到沾油頭1的沾油端11。如圖1至圖3所示,為了使沾油頭1可以任意結合在握杆2 —端的端部,本實用新型更包含在該握杆3的一端設有至少一第一扣接部31 ;另外再實施有一匹配沾油頭1形狀的扣環4,在扣環4的一面設有至少一用於扣合該握杆3第一扣接部31的第二扣接部41,從而將扣環4套設於沾油頭1的結合端12,當第一扣接部31與第二扣接部41相互扣合時,就能頂推沾油頭1的凸環15抵靠在握杆3端部,進而使沾油頭1與握杆3連接結合在一起。 其中,該扣環4可再實施有一塑料或橡膠構成的密封環42,將該密封環42設置於具有第二扣接部41的一面,當扣環4與握杆3扣合時,使密封環42抵靠在該沾油頭1的凸環15,以達到密接結合的功能。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致冷式除油器具應用實施時,可單獨將沾油頭1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庫,使保冷物14吸冷而保持在相當低溫,當使用者需要除去湯汁表面的動物性液態油脂時,將沾油頭1從冰箱取出並結合在握杆3的端部,如此就能手持握杆3使用,將沾油頭1的沾油端11伸入湯汁中移動,由於保冷物14持續傳遞低溫到沾油端11,將致使湯汁表面的液態油脂凝結成固態油脂,並沾黏在沾油端11的表面,如此就能達到簡易方便除油的功效。又如圖5至圖7所示,為了快速除去沾油頭1表面凝結的固態油脂,再反覆伸入湯汁中沾除液態油脂,本實用新型更實施有刮油器5,該刮油器5具有容器51及刮油環52,該容器51 —端設有凹槽511,該刮油環52的內環面設有至少一刮刀521,也可為圖示三片幅射狀排列的刮刀521,並將刮油環52套接在容器51的凹槽511槽口,使刮刀521位在凹槽 511的槽口。當使用者利用沾油頭1沾黏到固態油脂後,可將沾油頭1的沾油端11伸入刮油環52中轉動,使刮刀521刮除沾油端11表面的固態油脂,並使固態油脂落到凹槽511中, 如此就能使沾油頭1反覆進行除油動作。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完全符合專利三要件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以新穎性和創造性而言,本實用新型借著沾油頭1、封裝片2及握杆3的結構,致使沾油頭1接觸湯汁時,可使湯汁中的液態油脂凝結成固態油脂,並自行沾黏在沾油頭1的表面,進而達到簡易方便除油的效用。就實用性而言,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衍生的產品,當可充分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本實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實用新型,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應注意的是,所有與該實施例等效的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當以下文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包含沾油頭,該沾油頭包含沾油端及相反於沾油端的結合端,該結合端凹設有容置部,該容置部填放有保冷物;封裝片,該封裝片覆蓋在沾油頭的結合端,並將該保冷物封存在容置部中;及握杆,該握杆的一端結合在沾油頭的結合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該沾油頭的沾油端為錐形體;該沾油頭的結合端的周圍設有凸環,該封裝片的周圍結合在凸環。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該封裝片為塑料膜。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該保冷物為液體或保冷劑。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更包含該握杆的一端設有至少一第一扣接部;及扣環,該扣環套設於沾油頭的結合端,在扣環的一面設有至少一用於扣合第一扣接部的第二扣接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該扣環更包含有密封環,該密封環設置於具有第二扣接部的一面,並抵靠在該沾油頭的凸環。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其特徵在於,更包含刮油器,該刮油器具有容器及刮油環,該容器設有凹槽,該刮油環的內環面設有至少一刮刀,並將刮油環套接在容器的凹槽槽口,使刮刀位在凹槽的槽口,從而提供該沾油頭的沾油端伸入刮油環,並使沾油端表面與刮刀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致冷式除油器具,用於伸入烹調食物之中沾黏動物性油脂的除油器具,其包含沾油頭、封裝片及握杆;該沾油頭包含有沾油端及結合端,在結合端凹設有容置部,並在容置部填放有保冷物;該封裝片覆蓋在沾油頭的結合端,並將保冷物封存在容置部之中;該握杆結合在沾油頭的結合端,提供使用者握持。從而,本實用新型的致冷式除油器具,可利用保冷物致使沾油頭保持低溫,再伸入烹調食物的湯汁中,致使湯汁表面的液態油脂凝結成固態油脂,並沾黏在沾油頭的沾油端,進而達到簡易方便除油的功效。
文檔編號A47J43/28GK201958689SQ20102064350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日
發明者詹世新 申請人:詹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