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8:24:16 2
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至少包括:第一彈力尼龍板、鐵片、背墊、坐墊、至少一拉力帶、滾輪以及第二彈力尼龍板;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一端和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一端分別螺接在鐵片的兩端,形成彈性拱橋結構,背墊設置在第一彈力尼龍板和第二彈力尼龍板的上表面,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樞接坐墊,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設有滾輪,滾輪隨彈性拱橋結構的形變而先後滾動,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與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之間通過拉力帶彈性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能夠在仰臥起坐時對使用者的後背提供彈性助力,對脊椎進行一定程度的託舉,大大減少脊柱損傷的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進一步的說,是涉及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
【背景技術】
[0002]仰臥起坐,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仰臥,兩腿併攏,兩手上舉,利用腹肌收縮,兩臂向前擺動,迅速成坐姿,上體繼續前屈,兩手觸腳面,低頭;然後還原成坐姿。如此連續進行。練仰臥起坐,速度要因人而異。初學者、老年練習者,如果想達到減去腹部贅肉的目的,就要控制住節奏,避免一開始就做很多次數的仰臥起坐,導致肌肉酸疼。
[0003]但是在仰臥起坐的過程中,使用者背部通常是懸空的,不正確的動作非常容易造成脊柱損傷。動作到位的仰臥起坐會牽涉到臀肌和腹肌,這樣就需要弓背,很容易導致脊柱受損。這種風險不僅對於腹肌力量差的人是存在的,而且對於那些經常鍛鍊的人亦然。他們訓練任務中需要作足夠多的仰臥起坐使腹肌極度疲勞,而這也可能導致脊柱損傷。除去這些風險,臀肌施加的槓桿力也會壓迫腰椎間盤。美軍很多部隊的訓練中已經去除了仰臥起坐,因為經測試發現仰臥起坐會導致背部損傷,以及因脊髓受壓迫而引起的疼痛或麻木。
[0004]根據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NIOSH)所述,直腿仰臥起坐會對脊柱施加3500N的壓力,屈膝仰臥起坐會對脊柱施加3350N的壓力,均超過了與下背部損傷有關的下限3300N。
[0005]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在仰臥起坐時,能有效保護脊椎的輔助器械。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克服了現有技術的困難,能夠在仰臥起坐時對使用者的後背提供彈性助力,對脊椎進行一定程度的託舉,大大減少脊柱損傷的情況。
[0007]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至少包括:第一彈力尼龍板、鐵片、背墊、坐墊、至少一拉力帶、滾輪以及第二彈力尼龍板;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一端分別螺接在所述鐵片的兩端,形成彈性拱橋結構,所述背墊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樞接所述坐墊,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設有所述滾輪,所述滾輪隨彈性拱橋結構的形變而先後滾動,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之間通過所述拉力帶彈性連接。
[0009]優選地,還包括若干魔術貼,所述魔術貼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上表面,粘貼所述背墊的下表面。
[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兩根所述拉力帶的兩端分別鉤接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的凸臺和第二彈力尼龍板的凸臺。[0011]優選地,所述鐵片連接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的下表面。
[0012]由於使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能夠在仰臥起坐時對使用者的後背提供彈性助力,對脊椎進行一定程度的託舉,大大減少脊柱損傷的情況。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
[0015]I第一彈力尼龍板
[0016]2 鐵片
[0017]3 背墊
[0018]4 坐墊
[0019]5魔術貼
[0020]6拉力帶
[0021]7 滾輪
[0022]8 凸臺
[0023]9 凸臺
[0024]10第二彈力尼龍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通過圖1來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0026]第一實施例
[002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至少包括:第一彈力尼龍板1、鐵片2、背墊3、坐墊4、若干魔術貼5、兩根拉力帶6、滾輪7以及第二彈力尼龍板10。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一端分別螺接在所述鐵片2的兩端,形成彈性拱橋結構,所述背墊3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樞接所述坐墊4,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設有所述滾輪7,所述滾輪7隨彈性拱橋結構的形變而先後滾動,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之間通過所述拉力帶6彈性連接。所述魔術貼5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上表面,粘貼所述背墊3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8,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9,兩根所述拉力帶6的兩端分別鉤接所述凸臺8和凸臺9。兩根所述拉力帶6的兩端分別鉤接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凸臺8和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凸臺9。所述鐵片2連接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下表面。
[0028]繼續參考圖1,使用者坐在坐墊4上,當使用者仰臥時,背部向背墊3上靠去,壓彎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第二彈力尼龍板10,克服兩根拉力帶6的拉力,使得彈性拱橋結構形變下壓,帶動滾輪7向外滾動。
[0029]當使用者坐起時,隨著背部的上抬,對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壓力變小,兩根拉力帶6拉回滾輪7,並帶動彈性拱橋結構形變上拱,隨使用者的動作支撐使用者的背部,在一定範圍內,對背部提供持續的支撐力,防止了使用者背部完全懸空的情況,對使用者的脊椎提供的有效保護。
[0030]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根據人體工程學來設計整個產品的構造,上下拱橋尼龍板通過兩邊彈力鉸鏈連接一起,形成一個橢圓形。而上下拱橋的兩面分別是有襯墊,橢圓內的拉力帶以及彈力鉸鏈都是有彈力強度,所以使用時兩手抓住把手用力往下壓,鍛鍊上身的臂力以及腹肌還有大腿的肌肉。
[0031]以上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於使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不能僅以本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變化或修飾,仍落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仰臥起坐輔助器械,其特徵在於,至少包括:第一彈力尼龍板(I)、鐵片(2)、背墊(3)、坐墊(4)、至少一拉力帶(6)、滾輪(7)以及第二彈力尼龍板(10); 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一端分別螺接在所述鐵片(2)的兩端,形成彈性拱橋結構,所述背墊(3)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樞接所述坐墊(4),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設有所述滾輪(7),所述滾輪(7)隨彈性拱橋結構的形變而先後滾動,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之間通過所述拉力帶(6)彈性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若干魔術貼(5),所述魔術貼(5)設置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上表面,粘貼所述背墊(3)的下表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8),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第二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凸臺(9),兩根所述拉力帶(6)的兩端分別鉤接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的凸臺(8)和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凸臺(9)。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仰臥起坐輔助器械,其特徵在於:所述鐵片(2)連接在所述第一彈力尼龍板(I)和所述第二彈力尼龍板(10)的下表面。
【文檔編號】A63B23/02GK203777593SQ201420067424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7日
【發明者】王蕾 申請人:雷明威爾(上海)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