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血筆的卸針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8:59:46 2
專利名稱:採血筆的卸針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一次性採血針配套的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進針器,亦稱「採血筆」,具體涉及採血筆的一種卸針結構。
背景技術:
採血筆作為一次性採血針的發射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多年來,對採血筆的改進和研究也經歷了許多階段,國內外均對採血筆結構有眾多記載,其中,具代表性的是本申請人於2001年向我國專利局申請的公告日為2002年3月6日,名稱為「採血器」,專利號為CN01238383.X的實用新型專利,它公開了一種結構簡單、巧妙的採血筆彈射卡鎖結構,該採血筆主要包括殼體、頭部帶採血針針座的彈射構件以及彈簧,殼體至少構成一彈射腔,彈射構件置於彈射腔內並與彈簧在彈射方向上連接成彈性滑動結構,彈射構件與殼體之間在彈簧壓縮路徑上設有卡鎖結構。工作時,彈射構件在自由、卡鎖、射擊三種狀態循環進行;使用過程先擰下採血器前部殼體(筆蓋),將採血針安插在彈射構件頭部的針座上,旋下針頸使針尖露出,然後擰上前部殼體(筆蓋),拉動彈射構件,彈射構件在彈射腔中向後滑行同時壓縮彈簧,當滑行到一定位置時,由卡鎖結構卡住呈卡鎖待發射狀態;然後,在採血時將採血器對準採血部位,按下發射按鈕,卡鎖解鎖,此時彈射構件在預壓彈簧的推動下,沿彈射腔快速彈射,彈射過程中針尖從針孔中射出呈射擊狀態,射出後彈射構件因彈簧作用回復到自由狀態,完成一次發射。然後,由使用者操作更換一次性採血針——這顯然是一道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步驟,更換過程如下先擰下採血器前部殼體(筆蓋),手動拔除在針座上的舊針,再插入帶針頸的新針,旋下針頸使針尖露出,然後擰上前部殼體(筆蓋),作好再次發射的準備。其中更換採血針時需使用者手動拔除舊的採血針,這就存在著以下弊端1、採血針使用後暴露的針頭上沾染上了病人的血液,使用者用手去拔針,有被針刺的危險,可能造成血液的交叉感染,感染病毒;2、手動拔除舊的採血針,操作起來需兩手配合操作,也不夠方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對現有的各式採血筆進行改進,在其結構中加設一套卸針機構,使採血筆在使用後能自動地卸針,提高使用者的操作安全性和方便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採血筆的卸針機構,主要包括一卸針推桿部件,該卸針推桿部件沿軸向滑動設置在採血筆殼體上;卸針推桿部件上向殼體內設有推桿,向殼體外設有推拉鍵;推桿延伸插入安置採血針的針座中,與採血針配合;推拉鍵露在殼體外,作為操作端。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卸針推桿部件與採血筆殼體滑動連接的具體方案為在採血筆殼體上開設有長孔型滑槽,卸針推桿部件卡設於該長孔型滑槽中,以此滑動連接。當採血筆中設置有彈射構件時,進一步方案如下在彈射構件上開設有滑道,滑道的前端通向安置採血針的針座,所述卸針推桿部件的推桿設置於該滑道中,沿滑道滑動。
2、上述方案中,為防止在採血針使用中誤動作推拉鍵,使採血針在未發射前就從針座上脫落,設計了如下防卸針推桿部件誤動作的結構所述採血筆殼體由筆蓋和外套以螺紋連接構成,所述卸針推桿部件滑動設置在外套上,其推拉鍵上對應筆蓋和外套的接縫處設置有一止檔部,該止檔部前部與筆蓋沿口接觸阻擋,止檔部後部嵌入外套沿口上對應設置的嵌入槽中。當筆蓋蓋上時,推拉鍵因止檔部被筆蓋沿口阻擋而鎖定,無法向前移動,只有卸下筆蓋時,才能向前推動推拉鍵。
3、上述方案的設置與採血筆中的彈射卡鎖結構的具體形式無關,應用時,可將它應用在如背景中具體介紹的採血器結構中,也可以應用在現有的各式的其它採血筆結構中,與其它各式的彈射卡鎖結構相配合,構成一支完整的具有卸針功能的採血筆。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在採血筆呈卡鎖待發射狀態和自由狀態下均能完成卸針,參見附圖2或附圖4所示,先卸下採血筆前部的筆蓋8,然後,向前推動推拉鍵3,以此卸針推桿部件1前移,其上推桿2沿彈射構件6上的滑道7向前伸入針座4中,將舊的採血針頂出,此時狀態如附圖3或附圖5所示,然後,將一新的採血針插入針座中,旋上筆蓋待用。在使用過程中,參見附圖2所示,推拉鍵3的止擋部10被卡於筆蓋8沿口與外套9間,推拉鍵10呈鎖定狀態無法操作,只有先卸下筆蓋8才能推動推拉鍵3完成卸針動作,因此,達到了防止誤操作的功能。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應用,達到了自動卸針,使卸針的安全性、衛生性提高,降低了使用者交叉感染的危險。
2、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應用,達到了自動卸針,使採血針的整體設計更人性化,更周到,操作起來更便捷。
3、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推拉鍵上設置有止檔部,以該止檔部與筆蓋沿口相配合,達到了使用時鎖定推拉鍵的功能,防止了誤動作。
附圖1為本實新型的主視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仰視示意圖,圖中表示採血筆在卡鎖待發射狀態下卸針前的狀態;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採血筆在卡鎖待發射狀態下卸針時的狀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採血筆在自由狀態下卸針前的狀態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採血筆在自由狀態下卸針時的狀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卸針推桿部件;2、推桿;3、推拉鍵;4、針座;5、長孔型滑槽;6、彈射構件;7、滑道;8、筆蓋;9、外套;10、止檔部;11、嵌入槽;12、發射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1~5,一種採血筆的卸針機構,主要包括一卸針推桿部件1,該卸針推桿部件1沿軸向滑動設置在採血筆殼體上;卸針推桿部件上向殼體內設有推桿2,向殼體外設有推拉鍵3;推桿2直接延伸插入安置採血針的針座4中,與採血針配合;推拉鍵3露在殼體外,作為操作端。
所述採血筆殼體由筆蓋8和外套9以螺紋連接構成,外套9上開設有長孔型滑槽5,卸針推桿部件1卡設於該長孔型滑槽5中,以此滑動連接;並且,在彈射構件6上也開設有滑道7,滑道7的前端通向安置採血針的針座4,所述卸針推桿部件1的推桿2設置於該滑道7中,沿滑道7滑動。
推拉鍵3上對應筆蓋8和外套9的接縫處設置有一止檔部10,該止檔部10前部與筆蓋8沿口接觸配合,止檔部10後部嵌入外套9沿口上對應設置的嵌入槽11中,以此構成防卸針推桿部件1誤動作的結構。
本實施例中卸針推桿部件1滑動的行程由長孔型滑槽5的長度決定,該長孔型滑槽5設置的較長,保證了在卡鎖待發射狀態和自由狀態下均能以卸針推桿部件1的推桿2將採血針頂出。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採血筆的卸針機構,其特徵在於主要包括一卸針推桿部件[1],該卸針推桿部件[1]沿軸向滑動設置在採血筆殼體上;卸針推桿部件上向殼體內設有推桿[2],向殼體外設有推拉鍵[3];推桿[2]延伸插入安置採血針的針座[4]中,與採血針配合;推拉鍵[3]露在殼體外,作為操作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血筆的卸針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採血筆殼體上開設有長孔型滑槽[5],卸針推桿部件[1]卡設於該長孔型滑槽[5]中,以此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採血筆的卸針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採血筆中的彈射構件[6]上開設有滑道[7],滑道[7]的前端通向安置採血針的針座[4],所述卸針推桿部件[1]的推桿[2]設置於該滑道[7]中,沿滑道[7]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血筆的卸針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採血筆殼體由筆蓋[8]和外套[9]以螺紋連接構成,所述卸針推桿部件[1]滑動設置在外套[9]上,其推拉鍵[3]上對應筆蓋[8]和外套[9]的接縫處設置有一止檔部[10],該止檔部[10]前部與筆蓋[8]的沿口接觸配合,止檔部[10]後部嵌入外套[9]沿口上對應設置的嵌入槽[11]中,以此構成防卸針推桿部件[1]誤動作的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採血筆的卸針機構,其特徵在於主要包括一卸針推桿部件[1],該卸針推桿部件[1]沿軸向滑動設置在採血筆殼體上;卸針推桿部件上向殼體內設有推桿[2],向殼體外設有推拉鍵[3];推桿[2]直接延伸插入安置採血針的針座[4]中,與採血針配合;推拉鍵[3]露在殼體外,作為操作端。本實用新型在現有採血針結構中加設一套卸針機構,使採血筆在使用後能自動地卸針,提高使用者的操作安全性和方便性。
文檔編號A61B19/00GK2870739SQ200520139570
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7日
發明者施國平 申請人:施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