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22:40:41 1
專利名稱: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於鑄造行業的在低壓鑄造工藝中使用的金屬液保 溫裝置,特別是在鋁合金低壓鑄造工藝中,涉及一種裝在金屬模型腔底部的內 澆口與金屬液升液管的管口之間的金屬液保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公知的鋁合金低壓鑄造工藝中,裝在金屬模型腔底部的內澆口與
金屬液升液管的管口之間的金屬液保溫裝置,其構造和保溫使用方法是包括 圓簡形金屬管或金屬方箱,在圓簡形金屬管或金屬方箱的外壁纏繞有電阻絲或 穿有電熱管、並在圓簡形金屬管或金屬方箱上設有保溫套而進行通電加熱,以 實現金屬模型腔底部內澆口與金屬液升液管口之間的金屬液保溫功能。但普遍
存在著在金屬模型腔底部的內澆口處金屬液凍結的問題;有時,還需在升液管
的管口上部縱向疊加二層或三層外露的該金屬液保溫裝置,每疊加一層其間就 必須有一層石棉密封墊,於是容易出現漏鋁水、漏氣現象而需更換新的石棉密 封墊。為此,只能釆取停止生產、拆卸模具、升液管、(多層)保溫裝置的方式, 從而給低壓鑄造的正常、連續壓鑄生產造成負面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有效防止金屬 模型腔底部的內澆口處金屬液凍結的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包 括電熱管,該保溫氣墊裝置還包括氣墊殼體,所述的氣墊殼體具有內凹結構並 設有若干個分流澆口,在該氣墊殼體的側邊外壁上、外端處分別裝有電熱管、 氣墊法蘭,且該氣墊殼體的分流澆口的上部埠與下部埠大小不等,在工作
狀態時該分流澆口的下部埠小於其上部埠。
釆用本實用新型後,由於該保溫氣墊裝置呈反扣式安裝在金屬模下模內澆 口的下部,與金屬模下模形成為一個整體,不僅能縮短保溫裝置與升液管的距 離,還省掉了原金屬管或金屬方箱上的保溫套,並可達到現有技術三倍以上的保溫效果;在該保溫氣墊裝置的氣墊殼體的內凹處能形成熱氣環帶隔層、熱空氣保溫層,使升液管口內的金屬液上部表面保持液態而不凍結。從而實現了以物理性硬體方式防止澆口凍結的低壓鑄造工藝上的突破,且保溫工藝使用方便,減少了由於澆口凍結而停工的浪費,有效節約了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低壓鑄造的正常、連續壓鑄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l為公知的金屬液保溫裝置的實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所示,公知的金屬液保溫裝置包括金屬方箱19,在金屬方箱19的外壁內穿有電熱管12、並在金屬方箱19上設有保溫套18而進行通電加熱,以實現金屬模型腔底部(即低壓鑄造模下模15)的內澆口 (其具有澆口上部14、澆口下部16)與金屬液升液管ll的管口之間的金屬液(即液態金屬17)保溫功能。但普遍存在著在金屬模型腔底部的內澆口處金屬液凍結(即存在凍結狀金屬13 )的問題。
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包括電熱管3,該保溫氣墊裝置還包括氣墊殼體4,所述的氣墊殼體4具有內凹結構並設有若干個分流燒口IO,在該氣墊殼體4的側邊外壁上、外端處分別裝有電熱管3、氣墊法蘭2,且該氣墊殼體4的分流澆口 IO的上部埠 6與下部埠 8大小不等,在工作狀態時該分流澆口 IO的下部埠 8小於其上部埠 6。所述的分流澆口
的數量、形狀則根據具體的鑄件工藝需要確定。
如圖2所示,根據上述的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而釆取的保溫使用方法,以及
其保溫工藝原理是首先將上述的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安裝在低壓鑄造工藝中的金屬模具的下模7 (已經處理,屬嵌裝)內澆口的下部處,且該氣墊裝置的氣墊殼體口部朝下(呈反扣式)、不透氣,該氣墊裝置的分流澆口與金屬模具的下
4模內澆口對接裝配而與金屬模具的下模形成一個整體,其次再將低壓鑄造工藝
中的保溫爐21上的升液管1的管口直接與該氣墊裝置的氣墊法蘭2縱向對接而裝
配為一體;在此低壓鑄造工藝中,該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分流澆口的下部端 口8小於其上部埠6,由於該氣墊裝置的口部朝下呈反扣式,當金屬管口的金 屬液面上升時,金屬液9隻通過該氣墊裝置的分流澆口內孔而進入金屬模具型 腔,而該氣墊裝置的分流澆口外側、氣墊殼體的內凹處形成為氣墊熱氣囊5 (在 金屬液面的上方),此氣墊熱氣囊內的熱空氣溫度接近於金屬液態的溫度,且金 屬液面上部又沒有導熱吸熱附著體,從而使金屬模具的下模內澆口的金屬液面 上部不凍結。當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放氣卸後,金屬模具的下模內澆口下部的 液態金屬自會回流到保溫爐內。
安裝時,所述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的氣墊法蘭與低壓鑄造金屬模下模對接, 電熱管處於下模與氣墊殼體之間,該氣墊裝置的口部朝下與升液管口上端面對 正並升起裝配有升液管的保溫爐,升起後縱直對接,即升液管口與氣墊法蘭縱 向對接裝配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 一是在結構上將升液管口原保溫裝置總成二 層或三層疊加,改為安裝在下模內連為一個整體。從保溫爐上平面將升液管口 法蘭升高,升高的升液管口法蘭座凸體內呈空腔,由保溫爐內的氣氛溫度(即 金屬液氣體溫度)對升液管口法蘭加熱保溫;二是在低壓鑄造金屬模下模內澆 口的下部安裝一個口部朝下的腰圓形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由於該氣墊裝置的 口部朝下,升液管內的金屬液面上升只通過分流澆口內孔進入型腔,而分流澆
口的外側、金屬液面的上方為氣墊熱氣囊,此層熱氣囊的空氣溫度接近液態鋁 水溫度,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型腔底部內澆口與金屬液升液管口之間的金屬液 保溫效果差、澆口凍結的問題,以及模具打不開、卸模具解體澆注機、保溫爐 而就會停止生產的難題;三是在功能上該保溫氣墊裝置的分流澆口的數量、形 狀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包括電熱管(3),其特徵在於該保溫氣墊裝置還包括氣墊殼體(4),所述的氣墊殼體(4)具有內凹結構並設有若干個分流澆口(10),在該氣墊殼體(4)的側邊外壁上、外端處分別裝有電熱管(3)、氣墊法蘭(2),且該氣墊殼體(4)的分流澆口(10)的上部埠(6)與下部埠(8)大小不等,在工作狀態時該分流澆口(10)的下部埠(8)小於其上部埠(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於低壓鑄造工藝的金屬液保溫氣墊裝置,包括電熱管(3),該保溫氣墊裝置還包括氣墊殼體(4),所述的氣墊殼體(4)具有內凹結構並設有若干個分流澆口(10),在該氣墊殼體(4)的側邊外壁上、外端處分別裝有電熱管(3)、氣墊法蘭(2),且該氣墊殼體(4)的分流澆口(10)的上部埠(6)與下部埠(8)大小不等,在工作狀態時該分流澆口(10)的下部埠(8)小於其上部埠(6)。本實用新型能使升液管口內的金屬液上部表面保持液態而不凍結,從而減少了由於澆口凍結而停工的浪費,有效節約了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低壓鑄造的正常、連續壓鑄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檔編號B22D35/00GK201353641SQ20092000285
公開日2009年12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5日
發明者葉錦瑞, 徐海登, 李昊明, 邱遠忠, 韓玉明 申請人:瑞明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