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彎的製造方法
2023-05-16 01:08:51 2
一種滾彎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滾彎機,通過在滾彎模一邊設計擠壓裝置,使得滾彎成為全自動一體化生產。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木板、頂輥、設置有中心杆的頂輪、氣缸和蝸杆,所述頂輥呈橫向的「Y」型放置,所述頂輪的中心杆上下固定在所述氣缸上,所述頂輪的一側與所述氣缸相接,所述頂輪的另一側設置於所述頂輥的卡槽內,所述蝸杆呈橫向的「L」型,一端固定在所述氣缸上,另一端置於所述頂輥上,所述木板設置於所述頂輥的一側。設置由氣缸產生動力對形條進行滾彎處理,由於氣缸產生的動力較大,而且在頂輥的前端增設了木板,又採用壓緊塊,使得氣缸產生的壓力平均分布在工件上,並且減少了頂輥與固定塊相擠壓時產生的損耗,在減少工人勞動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滾彎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滾彎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板材加工機械設備的【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滾彎機裝置。【背景技術】
[0002]實際生產中經常需要對軌道、車輛、裙板弧形格柵V形條進行弧形折彎,在彎曲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局部和整個斷面偏離預定位置,致使V形條折彎後的弧度質量較差,容易出現褶皺和扭轉現象,但由於沒有專門的折彎設備,所以形條的彎曲多採用工人繞滾彎模進行纏繞彎曲成型,滾彎模簡單,出現問題立即用大錘矯正,但是手工彎曲效率低,增加了彎曲件的成本,且折彎加工周期長,生產效率低,質量與數量均難以滿足大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滾彎機裝置。
[0004]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滾彎機,包括機座、設置在機座上的滾彎模和擠壓裝置,所述擠壓裝置設置在所述滾彎模的一邊,所述擠壓裝置包括木板、頂輥、設置有中心杆的頂輪、氣缸和蝸杆,所述木板位於所述頂輥的左側,所述頂輥呈橫向的「Y」型放置,所述頂輪的一側設置於所述頂輥的卡槽內,所述頂輪的中心杆上下固定在所述氣缸上,所述頂輪的另一側與所述氣缸相接觸,所述蝸杆呈橫向的「L」型,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氣缸上,另一端置於所述頂輥上。
[0005]優選地,所述頂輪和蝸杆均有兩個,分前後各一個分別連接於所述氣缸上。
[0006]優選地,所述木板採用實心的厚木板,所述木板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頂輥的側面積。
[0007]優選地,所述滾彎模包括中心軸、壓緊塊、支撐架和滾輪,所述中心軸設置於所述滾輪的中部,所述滾輪可跟隨所述中心軸進行自轉,所述壓緊塊為長方體,所述壓緊塊的一個面緊貼住所述滾輪的側面,所述壓緊塊的一側連接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支撐架固定在所述機座上。
[0008]本發明一種滾彎機,通過增設了位於滾彎模一側的擠壓裝置,使得滾彎的工藝形成了全自動化的進程,首先將需要滾彎的形條利用壓緊塊固定設置於所述滾輪上,氣缸啟動產生動力,因為頂輪固定在所述氣缸上,故氣缸帶動頂輪前進,使得頂輪頂住頂輥,兩根蝸杆更加固定了頂輥和頂輪的銜接,頂輥擠壓木板靠向壓緊塊,所述滾輪隨著中心軸進行轉動,壓緊塊不動,形條跟隨滾輪進行移動,在壓緊塊處進行滾彎處理,依照這樣的處理,利用滾彎機對形條達到滾彎的效果。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設計有擠壓裝置,使得滾彎成為全自動一體化生產。設置由氣缸產生動力對設置在滾輪上的形條進行滾彎處理,由於氣缸產生的動力較大,而且在頂輥的前端增設了木板,又採用壓緊塊,使得氣缸產生的壓力平均分布在工件上,並且減少了頂輥與壓緊塊相擠壓時產生的損耗,設置有蝸杆,更能保證頂輪和頂輥相擠壓,一起對滾彎模施加壓力,滾彎效果好,同時又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對工人的工作環境也有極大地改善,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件的生產效率。從而,使得彎曲件的成本大為降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一種滾彎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1-滾彎模,2-擠壓裝置,3-木板,4-頂棍,5-中心杆,6-頂輪,7_氣缸,8_蝸杆,9-中心軸,10-壓緊塊,11-滾輪,12-支撐架,13-機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加深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構成限定。
[0013]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滾彎機,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的滾彎模I和擠壓裝置2,所述擠壓裝置2設置在所述滾彎模I的一邊,所述擠壓裝置2包括木板3、頂輥4、設置有中心杆5的頂輪6、氣缸7和蝸杆8,所述木板3位於所述頂輥4的左側,所述頂輥4呈橫向的「Y」型放置,所述頂輪6的一側設置於所述頂輥4的卡槽內,所述頂輪6的中心杆5上下固定在所述氣缸7上,所述頂輪6的另一側與所述氣缸7相接觸,所述蝸杆8呈橫向的「L」型,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氣缸7上,另一端置於所述頂輥4上。所述頂輪6和蝸杆8均有兩個,分前後各一個分別連接於所述氣缸7上。所述木板3採用實心的厚木板3,所述木板3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頂輥4的側面積。所述滾彎模I包括中心軸9、壓緊塊10、支撐架12和滾輪11,所述中心軸9設置於所述滾輪11的中部,所述滾輪11可跟隨所述中心軸9進行自轉,所述壓緊塊10為長方體,所述壓緊塊10的一個面緊貼住所述滾輪11的側面,所述壓緊塊10的一側連接在所述支撐架12上,所述支撐架12固定在所述機座13上。
[0014]本實施例一種滾彎機,通過增設了位於滾彎模I 一側的擠壓裝置2,使得滾彎的工藝形成了全自動化的進程,首先將需要滾彎的形條利用壓緊塊10固定設置於所述滾輪11上,氣缸7啟動產生動力,因為頂輪6固定在所述氣缸7上,故氣缸7帶動頂輪6前進,使得頂輪6頂住頂輥4,兩根蝸杆8更加固定了頂輥4和頂輪6的銜接,頂輥4擠壓木板3靠向壓緊塊10,所述滾輪11隨著中心軸9進行轉動,壓緊塊10不動,形條跟隨滾輪11進行移動,在壓緊塊10處進行滾彎處理,依照這樣的處理,利用滾彎機對形條達到滾彎的效果。
[0015]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施例通過設計有擠壓裝置,使得滾彎成為全自動一體化生產。設置由氣缸產生動力對設置在滾輪上的形條進行滾彎處理,由於氣缸產生的動力較大,而且在頂輥的前端增設了木板,又採用壓緊塊,使得氣缸產生的壓力平均分布在工件上,並且減少了頂輥與壓緊塊相擠壓時產生的損耗,設置有蝸杆,更能保證頂輪和頂輥相擠壓,一起對滾彎模施加壓力,滾彎效果好,同時又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對工人的工作環境也有極大地改善,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件的生產效率。從而,使得彎曲件的成本大為降低。
【權利要求】
1.一種滾彎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座(13)、設置在機座(13)上的滾彎模(I)和擠壓裝置(2 ),所述擠壓裝置(2 )設置在所述滾彎模(I)的一邊,所述擠壓裝置(2 )包括木板(3 )、頂輥(4)、設置有中心杆(5)的頂輪(6)、氣缸(7)和蝸杆(8),所述木板(3)位於所述頂輥(4)的左側,所述頂輥(4)呈橫向的「Y」型放置,所述頂輪(6)的一側設置於所述頂輥(4)的卡槽內,所述頂輪(6)的中心杆(5)上下固定在所述氣缸(7)上,所述頂輪(6)的另一側與所述氣缸(7)相接觸,,所述蝸杆(8)呈橫向的「L」型,一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氣缸(7)上,另一端置於所述頂輥(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頂輪(6)和蝸杆(8)均有兩個,分前後各一個分別連接於所述氣缸(7)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木板(3)採用實心的厚木板(3),所述木板(3)的橫截面積大於所述頂輥(4)的側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滾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滾彎模(I)包括中心軸(9)、壓緊塊(10)、支撐架(12)和滾輪(11),所述中心軸(9)設置於所述滾輪(11)的中部,所述滾輪(11)可跟隨所述中心軸(9)進行自轉,所述壓緊塊(10)為長方體,所述壓緊塊(10)的一個面緊貼住所述滾輪(11)的側面,所述壓緊塊(10)的一側連接在所述支撐架(12)上,所述支撐架(12)固定在所述機座(13)上。
【文檔編號】B21D5/06GK103521564SQ20131048373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6日
【發明者】李國平, 張亞平, 馬黎明 申請人:江蘇同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