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全伺服折彎的製造方法
2023-05-15 06:05:06 1
數控全伺服折彎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包括:機架、數控裝置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裝置、滑動裝置、後擋料裝置及工作檯。傳動裝置與滑動裝置連接,工作檯與滑動裝置相對設置,後擋料裝置設置在工作檯的一側,數控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數控裝置分別與傳動裝置及後擋料裝置連接。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伺服電機帶動絲杆轉動使得傳動裝置傳動時動作精度和穩定性提高。滑動裝置採用X形導軌與V形滑塊相配合,使得導軌和滑塊的接觸面增大,在承載較大的力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的位置精度,而且不容易出現偏軌的情況。後擋料裝置的動作均通過數控裝置來控制,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動作的精度及工作效率。因此,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提高了折彎機工作的精度,從而使得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提高。
【專利說明】數控全伺服折彎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板材加工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全伺服折彎機。
【背景技術】
[0002]折彎機是一種能夠對金屬板材進行折彎的設備。傳統的折彎機主要包括傳動裝置、滑動裝置、擋料裝置和工作檯,傳動裝置用於產生動力,驅動滑動裝置移動,在滑動裝置上安裝有用於夾持刀具的夾具,同時工作檯與夾具相對設置,擋料裝置用於定位需要加工的金屬板材,在工作時,在滑動裝置的帶動下,刀具對金屬板材施壓,使其折彎。
[0003]傳統的折彎機存在的缺陷為:傳動裝置以液壓傳動為主,液壓傳動系統中的液壓油的粘度受溫度影響,導致運動速度不穩定,一旦有空氣滲入,會出現不均勻的跳動。滑動裝置採用滾輪與巨型導軌相配合,這種線與面的接觸方式,在折彎機工作時,受壓力的影響會出現過載過偏的現象。擋料裝置需要對金屬板材實現上下、左右和前後定位,而傳統的折彎機中的擋料裝置,其上下、左右位移設定都必須由作業員手動調節,其精度難以保證。
[0004]以上問題導致傳統的折彎機存在精度不高的問題,導致產品的質量下降或者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0005]基於此,提供一種精度較高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
[0006]該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包括:機架、數控裝置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裝置、滑動裝置、後擋料裝置及工作檯。傳動裝置與滑動裝置連接,工作檯與滑動裝置相對設置,後擋料裝置設置在工作檯的一側,數控裝置固定在機架上,數控裝置分別與傳動裝置及後擋料裝置連接。
[0007]傳動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帶和第一絲杆,第一伺服電機通過第一同步帶與第一同步輪連接,第一絲杆穿設在第一同步輪上,第一絲杆與滑動裝置連接,第一伺服電機與數控裝置連接。滑動裝置包括絲杆螺母套、滑板、X形導軌和V形滑塊,絲杆螺母套與第一絲杆連接,滑板的一端與絲杆螺母套連接,另一端設有模具夾持機構,模具夾持機構與工作檯相對,V形滑塊固定在滑板的一面,X形導軌固定在機架上,V形滑塊與X形導軌相匹配並設置在X形導軌上。後擋料裝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及擋料機構,支架固定在機架上,第一驅動機構固定在支架上,第二驅動機構與第一驅動機構連接,擋料機構與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數控裝置與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及擋料機構連接並用於控制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和擋料機構的移動。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導軌、底盤、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二絲杆,底盤與第二絲杆連接,第一導軌固定在支架上,第二絲杆與第一導軌平行設置,第二絲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與第二伺服電機連接,第二伺服電機固定在支架上,底盤設有與第一導軌相匹配的第一滑塊,第一滑塊設置在第一導軌上,數控裝置與第二伺服電機連接,第二伺服電機通過第二絲杆帶動底盤移動。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機構包括橫梁、第三絲杆、第三伺服電機、第二同步帶、第二同步輪、導柱和導套,第三絲杆通過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帶與第三伺服電機連接,第三伺服電機和第三絲杆均固定在底盤上,橫梁的長度方向與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正交,導柱固定在底盤上,導套與橫梁連接,導套套設在導柱上,橫梁通過導套及導柱與底盤連接,數控裝置與第三伺服電機連接,第三伺服電機通過第二同步帶、第二同步輪和第三絲杆帶動橫梁移動。橫梁的移動方向與底盤的移動方向垂直。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擋料機構包括擋料塊、齒條、第二導軌、第四伺服電機和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齒條和第二導軌均固定在橫梁上,齒條與第二導軌平行設置,擋料塊設有與第二導軌相匹配的第二滑塊,第二滑塊設置在第二導軌上,齒輪與第四伺服電機連接,第四伺服電機與擋料塊固接,數控裝置與第四伺服電機連接。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機構還包括蝸輪,第三伺服電機通過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帶及蝸輪與第三絲杆連接。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擋料機構還包括減速機和微調螺母,減速機與第四伺服電機連接,齒輪固定在減速機上。微調螺母與擋料塊連接。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V形滑塊上設有耐磨墊塊,耐磨墊塊位於V形滑塊與X形導軌抵接的一側。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機架上設有水平檢測裝置,水平檢測裝置與數控裝置連接。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滑動裝置還包括調節偏心軸和限位固定盤,限位固定盤固定在V形滑塊背離滑板的一側,調節偏心軸依次穿過滑板、V形滑塊後與限位固定盤連接,調節偏心軸靠近滑板的一端設有調節螺紋孔。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傳動裝置還包括軸承和軸承座,軸承安裝在軸承座內,軸承座固定在機架上,第一絲杆遠離絲杆螺母套的一端與軸承連接,絲杆螺母套通過法蘭連接在滑板的一端。
[0017]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通過包括伺服電機和絲杆的傳動裝置及伺服電機帶動絲杆轉動使得傳動裝置傳動時動作精度和穩定性提高,而且伺服電機的可控性高,減少不必要的運轉工作時間,節省電能。滑動裝置採用X形導軌與V形滑塊相配合,使得導軌和滑塊的接觸面增大,在承載較大的力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的位置精度,而且不容易出現偏軌的情況。後擋料裝置的前後、上下和擋料動作均通過數控裝置來控制,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動作的精度及工作效率。因此,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提高了折彎機工作的精度,從而使得廣品質量和穩定性提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一種實施方式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去除數控裝置後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數控全伺服折彎機的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1所示數控全伺服折彎機的滑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圖4所示滑動機構的X形導軌和V形滑塊的結構示意圖一;
[0023]圖6為圖4所示的滑動機構的X形導軌和V形滑塊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24]圖7為圖5所示的滑動機構的X形導軌和V形滑塊的分解示意圖;
[0025]圖8為圖1所示數控全伺服折彎機的後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一;
[0026]圖9為圖1所示數控全伺服折彎機的後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
[0027]附圖中各標號的含義為:
[0028]10-數控全伺服折彎機;
[0029]110-機架,111-水平檢測裝置,112-側板;
[0030]120-數控裝置,121-操控臺,122-機械臂,123-轉軸;
[0031]130-傳動裝置,131-第一伺服電機,132-第一同步輪,133-第一同步帶,134-第一絲杆,135-軸承座;
[0032]140-滑動裝置,141-絲杆螺母套,142-滑板,143-X形導軌,144-V形滑塊,145-模具夾持機構,146-耐磨墊塊,147-調節偏心軸,148-限位固定盤,149-調節螺紋孔,1410-定位螺絲;
[0033]150-後擋料裝置,151-第一驅動機構,1511-第一導軌,1512-底盤,1513-第二伺服電機,1514-第二絲杆,1515-第一滑塊,152-第二驅動機構,1521-橫梁,1522-第三絲杆,1523-第三伺服電機,1524-導柱,1525-導套,1526-連杆,1527-第二同步輪,1528-第二同步帶,1529-蝸輪,153-擋料機構,1531-擋料塊,1532-齒條,1533-第二導軌,1535-微調螺母,1536-第四伺服電機,1537-第二滑塊,154-支架;
[0034]160-工作檯。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0036]參見附圖1,其為一種實施方式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的結構示意圖。同時請參見附圖2,其為圖1所示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去除數控裝置120後的結構示意圖。
[0037]該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包括:機架110、數控裝置120以及安裝在機架110上的傳動裝置130、滑動裝置140、後擋料裝置150及工作檯160。傳動裝置130與滑動裝置140連接,工作檯160與滑動裝置140相對設置,後擋料裝置150設置在工作檯160的一側,數控裝置120固定在機架110上,數控裝置120分別與傳動裝置130及後擋料裝置150連接。機架110上設有水平檢測裝置111,水平檢測裝置111與數控裝置120連接。
[0038]在本實施例中,機架110設有兩塊平行設置的側板112。傳動裝置130通過螺絲固定兩側板112之間,位於機架110的頂部位置。滑動裝置140設置在傳動裝置130的下方位置,其一端與傳動裝置130連接,另一端與工作檯160相對。工作檯160和後擋料裝置150固定在機架110的中部部位。後擋料裝置150通過螺絲固定在兩側板112之間,而且通過螺絲與工作檯160的一側固接。數控裝置120包括操控臺121、機械臂122和轉軸123。轉軸123的一端與機架110連接,另一端與機械臂122連接。操控臺121固定在機械臂122遠離轉軸123的一端。該操控臺121上設有操控按鈕和顯示器,作業人員可通過操控臺121對傳動裝置130和後擋料裝置150的動作參數進行預設置。水平檢測裝置111固定在滑動裝置140和傳動裝置130之間,當滑動裝置140偏離水平狀態時,發出警報信號和/或反饋信號給數控裝置120,數控裝置120控制傳動裝置130調整狀態。
[0039]參見附圖3,其為圖1所示的傳動裝置130的結構示意圖。
[0040]傳動裝置130包括第一伺服電機131、第一同步輪132、同步帶133和第一絲杆134。第一伺服電機131通過同步帶133與第一同步輪132連接,第一絲杆134穿設在第一同步輪132上,第一絲杆134與滑動裝置140連接,第一伺服電機131與數控裝置120連接。傳動裝置130還包括軸承和軸承座135,軸承安裝在軸承座135內,軸承座135固定在機架110上,第一絲杆134遠離絲杆螺母套141的一端與軸承連接。
[0041]本實施例中,傳動裝置130設置了兩個第一伺服電機131,每個第一伺服電機131都配套有第一同步輪132、第一同步帶133和第一絲杆134。兩根第一絲杆134相互平行。第一伺服電機131上安裝有一個半徑略小於第一同步輪132的小型同步輪。第一絲杆134的一端固定有同步輪132,小型同步輪和第一同步輪132之間通過第一同步帶133連接。
[0042]參見附圖4和2,附圖4為圖1所示的滑動裝置140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圖4中X形導軌143和V形滑塊14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圖4中X形導軌143和V形滑塊144的結構示意圖。附圖7為圖5中X形導軌143和V形滑塊144的分解示意圖。
[0043]滑動裝置140包括絲杆螺母套141、滑板142、X形導軌143和V形滑塊144。絲杆螺母套141與第一絲杆134連接。滑板142的一端與絲杆螺母套141連接,另一端設有模具夾持機構145。模具夾持機構145與工作檯160相對。V形滑塊144固定在滑板142的一面,X形導軌143固定在機架110上,V形滑塊144與X形導軌143相匹配並設置在X形導軌143上。V形滑塊144上設有耐磨墊塊146,耐磨墊塊146位於V形滑塊144與X形導軌143抵接的一側。滑動裝置140還包括調節偏心軸147和限位固定盤148,限位固定盤148固定在V形滑塊144背離滑板142的一側,調節偏心軸147依次穿過滑板142、V形滑塊144後與限位固定盤148連接。調節偏心軸147靠近滑板142的一端設有調節螺紋孔149及與調節螺紋孔149相匹配的定位螺絲1410。絲杆螺母套141通過法蘭連接在滑板142的一端。
[0044]在本實施例中,滑動裝置140上設有兩個與上述第一絲杆134匹配的絲杆螺母套141。兩個絲杆螺母套141均固定在滑板142的一端,而滑板142的另一端固定有多個可拆卸的模具夾持機構145。在滑板142朝向機架110的一面連接有多個V形滑塊144,每兩個V形滑塊144與一個X形導軌143相匹配,從而構成可滑動的裝置。調節偏心軸147從滑板142穿入,從V形滑塊144穿出。X形導軌143相對的兩側各自形成一個V形滑槽,與上述的V形滑塊144相匹配。X形導軌143通過螺絲固定在機架110的側板112上。
[0045]參見附圖8,其為圖1所示的後擋料裝置150的結構示意圖一。附圖9為圖1所示的後擋料裝置150的結構示意圖二。
[0046]後擋料裝置150包括支架154以及安裝在支架154上的第一驅動機構151、第二驅動機構152及擋料機構153,支架154固定在機架110上,第一驅動機構151固定在支架154上,第二驅動機構152與第一驅動機構151連接,擋料機構153與第二驅動機構152連接,數控裝置120與第一驅動機構151、第二驅動機構152及擋料機構153連接並用於控制第一驅動機構151、第二驅動機構152及擋料機構153的移動。
[0047]第一驅動機構151包括第一導軌1511、底盤1512、第二伺服電機1513和第二絲杆1514。第一導軌1511固定在支架154上,第二絲杆1514與第一導軌1511平行設置,底盤1512通過設置在底盤1512上的螺母套與第二絲杆1514連接。本實施例中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導軌1511,底盤151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1511相匹配的第一滑塊1515第一滑塊1515位於第一導軌1511上。而第二絲杆1514固定在兩個第一導軌1511之間。第二絲杆1514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54上,另一端與第二伺服電機1513連接。第二伺服電機1513固定在支架154上。數控裝置120與第二伺服電機1513連接。如圖8所示的後擋料裝置150的擺放狀態為參考,第二伺服電機1513驅動第二絲杆1514旋轉,從而帶動底盤1512前後移動,由於底盤1512底部設置了第一滑塊1515,而支架154固定有與第一滑塊1515相匹配的第一導軌1511,從而可以限制底盤1512的移動軌跡,保證其動作的精度。
[0048]第二驅動機構152包括橫梁1521、第三絲杆1522、第三伺服電機1523、、第二同步輪1527、第二同步帶1528、蝸輪1529、導柱1524和導套1525。橫梁1512內部設有與所述第三絲杆1524相匹配的螺母套。第三絲杆1522通過第二同步輪1527、第二同步帶1528及蝸輪1529與第三伺服電機1523連接。第三絲杆1522的一端和第三伺服電機1523均固定在底盤1512上,橫梁1521的方向與第一導軌1511的方向正交。導柱1524固定在底盤1512上,導套1525與橫梁1521連接,導套1525套設在導柱1524上。橫梁1521通過導柱1524及導套1525與底盤1512連接,數控裝置120與第三伺服電機1523連接。如圖8所示的後擋料裝置150的擺放狀態為參考,第三伺服電機1523通過第三絲杆1522驅動橫梁1521上下移動。橫梁1521的移動方向與底盤1512的移動方向垂直。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機構152設有兩根第三絲杆1522,分別位於橫梁1521的兩端,對應地,也有兩組導柱1524、導套1525和蝸輪1529,蝸輪1529之間設有連杆1526,在一個第三伺服電機1523的驅動下使得兩個蝸輪1529實現同步動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三伺服電機1523設置在底盤1512的側壁,所以採用了多個第二同步輪1527和多個第二同步帶1528來實現傳動。在其它實施例中,根據第三伺服電機1523的擺放位置和數量,第二同步輪1527和第二同步帶1528的數量以及位置會有所不同。
[0049]擋料機構153包括擋料塊1531、齒條1532、第二導軌1533、第四伺服電機1536和與齒條1532相嚙合的齒輪,齒條1532和第二導軌1533均固定在橫梁1521上,齒條1532與第二導軌1533平行設置,擋料塊1531設有與第二導軌1533相匹配的第二滑塊1537,第二滑塊1537位於在第二導軌1533上,齒輪與第四伺服電機1536連接,第四伺服電機1536與擋料塊1531固接,數控裝置120與第四伺服電機1536連接。擋料機構153還包括減速機,減速機與第四伺服電機1536連接,齒輪固定在減速機上。在擋料塊1531上還設有微調螺母1535,該微調螺母1535用於對擋料塊1531的位置進行微量調節。本實施例中,設有兩個擋料塊1531,相應地,也設有兩組第四伺服電機1536和齒輪。如圖8所示的後擋料裝置150的擺放狀態為參考,在第四伺服電機1536的驅動下兩個擋料塊1531可以在橫梁1521上左右移動,第二導軌1533與第二滑塊1537對擋料塊1531的運動軌跡起到限定作用。
[0050]工作原理:
[0051]數控裝置120是控制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的中樞,其中,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工作前,可以就不同的加工對象(金屬板材)進行分類,建立相應的編號,然後作業人員對相應的加工對象進行作業參數設置,例如:傳動裝置130的輸出壓力、速度和距離,後擋料裝置150的第一驅動機構151、第二驅動機構152及擋料機構153的動作幅度、速度,都可以在作業前進行調測,並將調測結果輸入到數控裝置120中,作業人員在生產時,根據預設的加工對象類型調用對應的作業數據即可。
[0052]傳動裝置130用於驅動滑動裝置140動作的重要部件,通過第一伺服電機131帶動第一絲杆134以輸出動力給滑動裝置140,由於伺服電機和第一絲杆134的精度較高,其組合的輸出方式有利於提升傳動的精度。同時機架110上設置的水平檢測裝置111,能夠檢測滑動裝置140的運動情況,一旦滑動裝置140偏離了水平狀態時,發出警報信號和/或反饋一個電信號給數控裝置120,數控裝置120調整第一伺服電機131的輸出參數,對滑動裝置140的運動狀態進行修正。而且,相對於傳統的液壓傳動方式,避免了液體因為工作環境而引起的精度下降,也避免了因液體洩露而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傳動效率也有所提高。另外,伺服電機的可控性高,減少不必要的運轉工作時間,節省電能。
[0053]滑動裝置140設置了絲杆螺母套141,用以配合第一絲杆134。為了提高滑板142動作時的精度,導軌設置成X形,而滑塊則設置為V形,使得導軌和滑塊的接觸面增大,即使在承載較大的力定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的位置精度。調節偏心軸147用於調節導軌間隙和位置精度,如X形導軌143與V形滑塊144之間的距離,以及滑板142與V形滑塊144之間的距離都可以通過旋動調節偏心軸147來調節,便於作業人員對設備的動作進行細微的修正。調節螺紋孔149和定位螺絲1410可以將調節偏心軸147鎖定,需要進行調節時,鬆開定位螺絲1410後,旋動調節偏心軸147即可。模具夾持機構145用於安裝加工所必須的模具。
[0054]後擋料裝置150中的第一驅動機構151、第二驅動機構152及擋料機構153均由數控裝置120進行控制,各機構均依照數控裝置120所設定的動作參數進行動作,減少由於作業人員人手調整次數,確保每一次動作的精度和穩定性。而且傳統的擋料裝置每次加工產品前都需要人工調節,耗費大量的時間,本實施例的後擋料裝置150能大幅度減少由於設備調節所帶來的耗時,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各機構均採用伺服電機和絲杆的驅動方式,以及設置了導軌與滑塊、導柱與導套對活動件的運動軌跡加以限制,提高動作的精度及工作效率。
[0055]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作業時,作業人員將需加工的金屬板材與後擋料裝置150進行對位,後擋料裝置150在數控裝置120的控制下,將金屬板材進行定位。傳動裝置130驅動滑動裝置140移動,迫使安裝在滑動裝置140上的模具動作,從而對金屬板材進行加工。完成加工後,在數控裝置120的控制下,各機構自行復位(歸零)。
[0056]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通過包括伺服電機和絲杆的傳動裝置130及伺服電機帶動絲杆轉動使得傳動裝置130傳動時動作精度和穩定性提高。滑動裝置140採用X形導軌143與V形滑塊144相配合,使得導軌和滑塊的接觸面增大,在承載較大的力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的位置精度,而且不容易出現偏軌的情況。後擋料裝置150的前後、上下和擋料動作均通過數控裝置120來控制,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動作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因此,上述數控全伺服折彎機10提高了折彎機工作的精度,從而使得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提高。
[005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包括機架、數控裝置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傳動裝置、滑動裝置、後擋料裝置及工作檯,所述傳動裝置與所述滑動裝置連接,所述工作檯與所述滑動裝置相對設置,所述後擋料裝置設置在所述工作檯的一側,所述數控裝置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數控裝置分別與所述傳動裝置及後擋料裝置連接,其特徵在於: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第一同步輪、第一同步帶和第一絲杆,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第一同步帶與所述第一同步輪連接,所述第一絲杆穿設在所述第一同步輪上,所述第一絲杆與所述滑動裝置連接,所述第一伺服電機與所述數控裝置連接; 所述滑動裝置包括絲杆螺母套、滑板、X形導軌和V形滑塊,所述絲杆螺母套與所述第一絲杆連接,所述滑板的一端與所述絲杆螺母套連接,另一端設有模具夾持機構,所述模具夾持機構與所述工作檯相對,所述V形滑塊固定在所述滑板的一面,所述X形導軌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V形滑塊與所述X形導軌相匹配並設置在所述X形導軌上;及 所述後擋料裝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裝在支架上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二驅動機構及擋料機構,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驅動機構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連接,所述擋料機構與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數控裝置與所述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及所述擋料機構連接並用於控制所述第一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及所述擋料機構的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導軌、底盤、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二絲杆,所述底盤與所述第二絲杆連接,所述第一導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絲杆與所述第一導軌平行設置,所述第二絲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連接,所述第二伺服電機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底盤設有與所述第一導軌相匹配的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數控裝置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連接,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第二絲杆帶動所述底盤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橫梁、第三絲杆、第三伺服電機、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帶、導柱和導套,所述第三絲杆通過所述第二同步輪、第二同步帶與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連接,所述第三伺服電機和所述第三絲杆均固定在所述底盤上,所述橫梁的長度方向與所述第一導軌的長度方向正交,所述導柱固定在所述底盤上,所述導套與所述橫梁連接,所述導套套設在所述導柱上,所述橫梁通過所述導套及所述導柱與所述底盤連接,所述數控裝置與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連接,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第三絲杆帶動所述橫梁移動,所述橫梁的移動方向與所述底盤的移動方向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料機構包括擋料塊、齒條、第二導軌、第四伺服電機和與所述齒條相嚙合的齒輪,所述齒條和所述第二導軌均固定在所述橫梁上,所述齒條與所述第二導軌平行設置,所述擋料塊設有與所述第二導軌相匹配的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設置在所述第二軌上,所述齒輪與所述第四伺服電機連接,所述第四伺服電機與所述擋料塊固接,所述數控裝置與所述第四伺服電機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還包括蝸輪,所述第三伺服電機通過所述蝸輪、所述第二同步帶及所述第二同步輪與所述第三絲杆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擋料機構還包括減速機和微調螺母,所述減速機與所述第四伺服電機連接,所述齒輪固定在所述減速機上,所述微調螺母與所述擋料塊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V形滑塊上設有耐磨墊塊,所述耐磨墊塊位於所述V形滑塊與所述X形導軌抵接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設有水平檢測裝置,所述水平檢測裝置與所述數控裝置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裝置還包括調節偏心軸和限位固定盤,所述限位固定盤固定在所述V形滑塊背離所述滑板的一側,所述調節偏心軸依次穿過所述滑板、所述V形滑塊後與所述限位固定盤連接,所述調節偏心軸靠近所述滑板的一端設有調節螺紋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全伺服折彎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軸承和軸承座,所述軸承安裝在所述軸承座內,所述軸承座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一絲杆遠離所述絲杆螺母套的一端與所述軸承連接,所述絲杆螺母套通過法蘭連接在所述滑板的所述一端。
【文檔編號】B21D43/00GK104209379SQ20141048461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諶小華, 張賢祝 申請人:東莞市澤威五金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