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9:31:1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
背景技術:
在食品和食物的運輸和存儲過程中,往往需要對食品進行包裝,在包裝完成以後再進行運輸,然而由於食品的會變質特性,一般都會採用真空包裝來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而真空包裝採用人力的方式十分的難以實現,因而真空機的出現,為食品方面的真空包裝提供了有效的條件。
現有的真空機一般結構都是在真空機內設置一個容腔,在容腔的下方設置抽氣結構,在使用的時候,利用抽氣結構將容腔內的空氣抽空,這樣放置在容腔內的待包裝物內部的空氣也會被抽空,如此有效的完成一個真空包裝的效果,而為了保證在後期打開上蓋以後包裝好的待包裝物內部不會漏進去空氣,因而都會設置一個熱封切結構和壓住袋口的結構,利用一個壓杆在抽氣的時候將待包裝物的袋口壓住,在抽氣完成以後,利用熱封結構將袋口封上,現有技術中的熱封結構是設置上下兩個封切模,上封切模固定在上蓋上,在封切的時候將上下兩個封切模相互貼合,將待包裝物的袋口夾在中間,如此完成了封切的動作,而現有的壓杆都是通過在其兩端分別加設一根翻轉杆,然後通過翻轉杆與封切模鉸接,以實現在使用的時候,通過翻轉壓杆就可以實現打開壓杆將待包裝物的袋口放到壓杆的下方,然後利用壓杆壓住,但是這種結構壓杆的打開是通過人手動的方式,在包裝的過程中就需要打開上蓋、抬起壓杆,然後將待包裝物的袋口放入到壓杆下方,然後放下壓杆壓住,如此便會使得整個添加過程變得繁瑣,降低了真空機的包裝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打開上蓋的時候就可以自動抬起壓杆的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包括設置下封模附近的用於壓住待包裝物袋口的壓杆和設置在壓杆端部的翻轉杆,所述翻轉杆以相對於壓杆的另一端為軸心旋轉,還包括連杆,所述連杆的上端與上蓋連接,當上蓋打開時,連杆的下端帶動翻轉杆向上翻轉,使壓杆向上抬起,或是連杆的下端帶動壓杆向上抬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杆的下端設有朝向翻轉杆或是壓杆延伸的凸沿,當上蓋打開時,連杆向上運動,凸沿與翻轉杆相接觸帶動翻轉杆向上翻轉,或是凸沿與壓杆相接觸帶動壓杆向上抬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沿由連杆的端部朝向翻轉杆或是壓杆彎曲形成,所述連杆的端部朝向翻轉杆或是壓杆彎曲之後繼續向上延伸形成倒鉤,當連杆向上運動的時候,倒鉤勾住翻轉杆,帶動翻轉杆向上翻轉,或是倒鉤勾住壓杆,帶動壓杆向上抬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倒鉤為V字型倒鉤,該V字型倒鉤的開口朝上設置,倒鉤勾住翻轉杆或壓杆時,翻轉杆或壓杆從開口進入到V字型倒鉤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杆呈長條形片狀結構,該連杆的上端朝向上封模翻折形成連接片,所述連接片上開設有腰型孔,通過螺栓穿過上封模、腰型孔和上蓋,將上封模、連接片固定在上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翻轉杆呈長條形片狀結構,該翻轉杆的一端設有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圓心位置上開設有連接孔,所述壓杆的一端插入到連接孔內與連接盤相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翻轉杆相對於連接盤的另一端設有鉸接盤,所述鉸接盤的一端設有用於套在下封切模一端上的鉸接塊,所述鉸接盤圓心的位置上開設有鉸接孔,所述鉸接孔內插設有鉸接螺絲,所述鉸接螺絲與鉸接塊連接,將鉸接盤鉸接在鉸接塊上,使翻轉杆以鉸接盤為軸心旋轉。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鉸接盤背向鉸接塊一端的端面上開設有容納槽,所述鉸接螺絲的頭部容納在容納槽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鉸接塊相對於鉸接螺絲的位置上開設有與鉸接螺絲螺紋連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朝向鉸接螺絲頭部的一端設有支撐臺,所述支撐臺與鉸接盤相接觸,將鉸接盤與鉸接塊相隔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翻轉杆和連杆均設置有兩根,一根翻轉杆和一根連杆為一組分別設置在壓杆的兩端,或是兩根翻轉杆分別設置在壓杆的兩端,兩根連杆沿壓杆的軸線相併排設置在壓杆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壓杆和翻轉杆的設置,在使用真空機的時候,利用壓杆就可以壓住待包裝物的袋口了,利用翻轉杆實現將壓杆抬起和放下的效果,而通過連杆的設置,就能夠實現在上蓋打開的時候翻轉杆向上翻轉使得壓杆自動抬起的效果,或是直接抬起壓杆的效果,並且在上蓋打開的時候便是人們需要往真空機內添加待包裝物,因而這時壓杆的自動抬起,就免去了現有技術中人們在添加待包裝物的過程中需要手動的將壓杆抬起的問題,添加的步驟就變成打開上蓋、將待包裝物的袋口放到壓杆的下方,然後壓下壓杆就完成了待包裝物的添加,省去了抬起壓杆的步驟,簡化了待包裝物的添加過程,進一步的方便了人們去使用真空機,提升了真空包裝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的爆炸圖;
圖2為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使用到真空機上的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所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
參照圖1至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包括設置下封模附近的用於壓住待包裝物袋口的壓杆1和設置在壓杆1端部的翻轉杆2,所述翻轉杆2以相對於壓杆1的另一端為軸心旋轉,還包括連杆3,所述連杆3的上端與上蓋連接,當上蓋打開時,連杆3的下端帶動翻轉杆2向上翻轉,使壓杆1向上抬起,或是連杆3的下端帶動壓杆1向上抬起,本實施例中,壓杆1是設置在下封模一側,在使用真空機的過程中,首先打開真空機的上蓋,在打開上蓋的時候,連杆3由於與上蓋相連接,因而連杆3就會被上蓋帶動而向上運動,在連杆3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就會帶著翻轉杆2向上翻轉,如此壓杆1會隨著翻轉杆2的向上翻轉而抬起,這樣實現了在上蓋打開的時候,壓杆1自動抬起的效果,本實施例中還可以選用將連杆3直接帶動壓杆1的方式,實現在連杆3向上運動的時候,壓杆1直接被帶動向上升起的效果,實現了上蓋打開的時候,壓杆1自動抬起,以上兩種方式均能夠有效的省略添加待包裝物中需要手動抬起壓杆1的步驟,簡化了真空機的操作過程,增加了真空機的工作效率。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連杆3的下端設有朝向翻轉杆2或是壓杆1延伸的凸沿31,當上蓋打開時,連杆3向上運動,凸沿31與翻轉杆2相接觸帶動翻轉杆2向上翻轉,或是凸沿31與壓杆1相接觸帶動壓杆1向上抬起,在本實施例中,將連杆3和壓杆1在上蓋打開的時候,連杆3向上運動,凸沿31隨著連杆3一起運動,在凸沿31運動的過程中,就會與翻轉杆2或是壓杆1接觸,那麼凸沿31就會帶著壓杆1或是翻轉杆2向上運動,進而實現一個在上蓋打開的時候帶動翻轉杆2或是壓杆1的效果,其中這裡連杆3的下端還可以不用設置成凸沿31,可以設置成一個彈性的夾持結構,例如採用兩個金屬片組合成一個彈性的夾子等,在上蓋下壓的時候直接夾住壓杆1或是翻轉杆2,如此實現一個帶動的效果,但是為方便真空機的製作,因而本實施例中採用了設置凸沿31的方式。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凸沿31由連杆3的端部朝向翻轉杆2或是壓杆1彎曲形成,所述連杆3的端部朝向翻轉杆2或是壓杆1彎曲之後繼續向上延伸形成倒鉤,當連杆3向上運動的時候,倒鉤勾住翻轉杆2,帶動翻轉杆2向上翻轉,或是倒鉤勾住壓杆1,帶動壓杆1向上抬起,將凸沿31一方面通過連杆3的下端部彎曲形成,可以有效的方便凸沿31的製作,而將凸沿31彎曲之後繼續向上延伸形成倒鉤狀,使得連杆3在帶動翻轉杆2或是壓杆1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勾住翻轉杆2或是壓杆1,避免在帶動壓杆1抬起的過程中,出現的連杆3與翻轉杆2或是壓杆1脫離導致的連杆3無法繼續帶動壓杆1,導致壓杆1抬起行程不夠的問題,使得在使用真空機的過程中,待包裝物的袋口無法很好的放入到壓杆1下面,降低了真空機的方便程度,在壓杆1抬起行程達到位置之後,倒鉤就會沿著翻轉杆2斜向上滑移,最後與翻轉杆2分離,上蓋便繼續打開,在上蓋關閉的時候,連杆3向下運動,下端就會與翻轉杆2相接觸,倒鉤的鉤部就會變形,使得倒鉤能夠經過翻轉杆2,回到翻轉杆2下方,然後倒鉤恢復原狀,以備下次鉤起翻轉杆2。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倒鉤為V字型倒鉤,該V字型倒鉤的開口朝上設置,倒鉤勾住翻轉杆2或壓杆1時,翻轉杆2或壓杆1從開口進入到V字型倒鉤內,在倒鉤向上運動勾住翻轉杆2或者是壓杆1的過程中,通過將開口朝上的設置,就能夠使得翻轉杆2或壓杆1更好的進入到倒鉤內,實現倒鉤能夠有效的勾住了,且將倒鉤設置成V型,在加工的時候,只需要直接翻折即可,實現起來簡單方便。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連杆3呈長條形片狀結構,該連杆3的上端朝向上封模翻折形成連接片32,所述連接片32上開設有腰型孔321,通過螺栓穿過上封模、腰型孔321和上蓋,將上封模、連接片32固定在上蓋上,由於真空機封模那一部分所具備的空間較小,因而在這裡將連杆3設置成長條形片狀結構,可以節約連杆3所佔的空間,並且在連杆3的上端形成連接片32,在連接片32上開設腰型孔321,如此可以將連杆3快速有效的固定到上蓋上,進而實現上蓋打開的時候連杆3被帶起上升的效果,而且腰型孔321還提供了連杆3安裝時一定的活動空間,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腰型孔321調整連杆3的安裝位置,以使得連杆3下端的凸沿31能夠準確無誤的勾起翻轉杆2或是壓杆1。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翻轉杆2呈長條形片狀結構,該翻轉杆2的一端設有連接盤21,所述連接盤21的圓心位置上開設有連接孔211,所述壓杆1的一端插入到連接孔211內與連接盤21相固定,由於真空機封模那一部分所具備的空間較小,因而在這裡將翻轉杆2設置成長條形片狀結構,可以節約翻轉杆2所佔的空間,且通過連接盤21的設置,並且在連接盤21內開設連接孔211,利用壓杆1插入到連接孔211內將壓杆1連接的方式,連接孔211在達到連接效果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個容納壓杆1端部的空間,如此進一步減少了壓杆1與連接盤21連接時所佔的空間。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翻轉杆2相對於連接盤21的另一端設有鉸接盤22,所述鉸接盤22的一端設有用於套在下封切模一端上的鉸接塊222,所述鉸接盤22圓心的位置上開設有鉸接孔,所述鉸接孔內插設有鉸接螺絲221,所述鉸接螺絲221與鉸接塊222連接,將鉸接盤22鉸接在鉸接塊222上,使翻轉杆2以鉸接盤22為軸心旋轉,通過鉸接塊222設置,可以提供一個供鉸接盤22鉸接的基點,如此鉸接盤22通過鉸接螺絲221進行鉸接的時候,就不需要破壞下封切模的結構,同時,在製作的過程中,只需要將鉸接塊222套在下封切模固定,然後擰上鉸接螺絲221即可完成,整體步驟簡單容易實現。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鉸接盤22背向鉸接塊222一端的端面上開設有容納槽223,所述鉸接螺絲221的頭部容納在容納槽223內,利用容納槽223可以提供一個給鉸接螺絲221頭部的容納空間,如此在封切模部分空間較小的情況下,有效的減小鉸接螺絲221所佔空間,達到了空間的最大化利用。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鉸接塊222相對於鉸接螺絲221的位置上開設有與鉸接螺絲221螺紋連接的螺紋孔,所述螺紋孔朝向鉸接螺絲頭部的一端設有支撐臺4,所述支撐臺4與鉸接盤22相接觸,將鉸接盤22與鉸接塊222相隔離,在鉸接盤22旋轉的過程中,利用支撐臺4的支撐作用,鉸接盤22就會與鉸接塊222相隔離,支撐臺4構成了鉸接盤22旋轉的一個支點,避免鉸接盤22過多與鉸接塊222接觸導致鉸接盤22難以旋轉的問題。
作為改進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翻轉杆2和連杆3均設置有兩根,一根翻轉杆2和一根連杆3為一組分別設置在壓杆1的兩端,或是兩根翻轉杆2分別設置在壓杆1的兩端,兩根連杆3沿壓杆1的軸線相併排設置在壓杆1的上方,將翻轉杆2和連杆3設置成兩根,使得在抬起壓杆1的過程中實現雙重抬升的作用,讓壓杆1的抬起更加的平穩,且不容易出現抬起時脫離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真空機的壓件自動翻轉結構,通過連杆3的設置,可以將上蓋帶動翻轉杆2或是上蓋與壓杆1,如此在上蓋打開的過程中,連杆3就會帶動翻轉杆2向上翻轉,進而帶動壓杆1抬起或是直接帶動壓杆1抬起,有效的實現在上蓋打開的時候,自動抬起壓杆1的效果,簡化了添加待包裝物的步驟,提升了真空機的包裝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