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攪拌的製造方法
2023-05-15 16:30:26 2
封閉式攪拌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為解決現有攪拌機不易清洗、安全性不高、工作過程中揚塵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封閉式攪拌機,包括機座、攪拌機鬥及其密封蓋、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密封蓋升降機構、攪拌器及其驅動馬達,其中攪拌機鬥轉動機構設在攪拌機鬥下方,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包括2個L形板,分別固定在攪拌機鬥兩側,且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一帶動轉動。密封蓋升降機構包括2個V形板,2個V形板的長板對稱固定在所述密封蓋的上端面,2個V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二進行驅動;驅動馬達的驅動軸伸過密封蓋與所述攪拌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清洗,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並避免攪拌過程中揚塵。
【專利說明】封閉式攪拌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攪拌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封閉式攪拌機。
【背景技術】
[0002]爐窯施工中,耐火材料砌築用耐火泥包括矽火泥、黏土火泥等材質,耐火泥攪拌時需添加一些添加劑,按要求是先乾粉狀攪拌,再加水攪拌,攪拌過程中,採用普遍的建築工程用臥式攪拌機、立式攪拌機,必然會造成操作人員吸入大量的粉塵。矽肺病是工業爐的職業病,攪拌站崗位是矽肺病的高發崗位,因此迫切需要研發密封性能好的耐火泥泥漿攪拌機。
[0003]另外,工程用攪拌機從結構上看有臥式攪拌機、立式攪拌機等,臥式攪拌機攪拌器軸橫貫攪拌鬥,立式攪拌機攪拌器軸從攪拌鬥下部穿入。攪拌鬥內在作業完後的清理工作相當麻煩,容易在清理攪拌機鬥過程中發生事故;另外立式攪拌機下部電機如果出現故障,需要維修人員鑽到設備下面,攪拌機施工區域基本是有水的,使維修更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攪拌機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密封式攪拌機,結構簡單,易於清洗,安全性好,工作效率高,並避免攪拌過程中揚塵。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封閉式攪拌機,包括機座、攪拌機鬥及其密封蓋、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密封蓋升降機構、攪拌器及其驅動馬達,其中攪拌機鬥轉動機構設在攪拌機鬥下方,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包括2個L形板,2個L形板的長臂分別固定在攪拌機鬥兩側,2個L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臂之間的轉動軸一鉸接在機座上,2個L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一帶動轉動;密封蓋升降機構包括2個V形板,2個V形板的長板對稱固定在所述密封蓋的上端面,2個V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板之間的轉動軸二鉸接在機座上,2個V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二進行驅動;驅動馬達的驅動軸伸過密封蓋與所述攪拌器相連接。
[0006]按上述技術方案,在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2個L形板短臂端的端頭均設置V形折彎,在2個V形折彎之間設置轉動軸一。
[0007]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2個L形板的V形折彎處分別設置連接耳一,所述液壓缸一通過連接耳一對L形板進行驅動。
[0008]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蓋升降機構的2個V形板的中間彎折處設置連接耳二,所述液壓缸二通過連接耳二對V形板進行驅動。
[0009]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蓋升降機構的短板端頭設置轉動軸二。
[0010]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攪拌機鬥為圓筒結構。
[0011 ]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蓋上設置窺視及注水孔。
[0012]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蓋設有外沿。
[0013]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攪拌器包括中軸、葉片支架和葉片,葉片支架的長短不同。
[0014]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馬達上配置有變速機。
[0015]按上述技術方案,2個長臂之間通過一條長板相連接,長板中心設有軸承座,與攪拌機鬥的中心軸軸連。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攪拌器與攪拌機鬥通過液壓缸二完成組合與分離,組合時,攪拌鬥為密封狀態,避免攪拌過程中揚塵。分離以後,通過液壓缸一驅動攪拌機鬥轉動機構轉動,進而使攪拌機鬥實現翻轉,攪拌機鬥為卸料狀態,對攪拌器和攪拌機鬥壁清理更為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卸料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如圖1、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該攪拌機包括機座1、攪拌機鬥2及其密封蓋4、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密封蓋升降機構、攪拌器及其驅動馬達,攪拌機攪拌時,封閉蓋與攪拌機鬥閉合,為密封狀態,避免攪拌過程中揚塵。其中,密封蓋設有外沿,為達到攪拌機鬥和密封蓋之間更好的密封效果,更好地控制空氣中的粉塵。攪拌機鬥轉動機構設在攪拌機鬥下方,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包括2個L形板3,2個L形板的長臂分別固定在攪拌機鬥兩側,2個長臂之間通過一條長板相連接,長板中心設有軸承座,與攪拌機鬥的中心軸軸連,2個L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臂之間的轉動軸一 16鉸接在機座上,2個L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一 12帶動轉動。密封蓋升降機構包括2個V形板8,2個V形板的長板對稱固定在所述密封蓋的上端面,2個V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板之間的轉動軸二 17鉸接在機座上,2個V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二11進行驅動;驅動馬達6的驅動軸伸過密封蓋與所述攪拌器相連接,驅動馬達6固定在密封蓋外面,或固定在連接2個V形板的矩形板上。攪拌完成後,密封蓋通過2個液壓缸二的驅動向上移動,與攪拌機鬥相分離,然後攪拌機鬥在2個液壓缸一 12的驅動下,實現轉動,使攪拌機鬥的開口由豎直朝向變為水平朝向,攪拌機鬥為卸料狀態。此時對攪拌機鬥和攪拌器進行清洗,攪拌機鬥清洗方便,同時攪拌機鬥重心低,便於裝料、卸料,其翻轉倒料也適合焦爐大灰槽的要求。此時攪拌器也裸露在外,便於清洗和修理。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在攪拌機鬥轉動機構2個L形板短臂端的端頭均設置V形折彎,在2個V形折彎之間設置轉動軸一,將攪拌機鬥轉動機構鉸接在機座上。2個L形板的V形折彎處分別設置連接耳一,所述液壓缸一通過連接耳一對L形板進行驅動,液壓缸一的缸體鉸接在機座1,液壓缸一的活塞杆與連接耳一鉸接,進而帶動攪拌機鬥進行轉動。密封蓋升降機構的2個V形板的中間彎折處設置連接耳二,液壓缸二通過連接耳二對V形板進行驅動,液壓缸二的缸體鉸接在機座1,液壓缸二的活塞杆與連接耳二鉸接,將密封蓋升降機構鉸接在機座上。密封蓋升降機構的短板端頭設置轉動軸二,進而帶動密封蓋升降機構進行升降。
[0022]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攪拌機鬥為圓筒結構,密封蓋上設置窺視及注水孔。攪拌器包括中軸、葉片支架和葉片,葉片支架的長短不同,使葉片攪拌軌跡均勻分布在攪拌機鬥內,實現均勻攪拌。馬達上配置有變速機,可以調整攪拌器的葉片旋轉速度。
[0023]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該攪拌機包括機座、攪拌機鬥及其密封蓋、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密封蓋升降機構、攪拌器及其驅動馬達,其中攪拌機鬥轉動機構設在攪拌機鬥下方,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包括2個L形板,2個L形板的長臂分別固定在攪拌機鬥兩側,2個L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臂之間的轉動軸一鉸接在機座上,2個L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一帶動轉動;密封蓋升降機構包括2個V形板,2個V形板的長板對稱固定在所述密封蓋的上端面,2個V形板通過設置在它們短板之間的轉動軸二鉸接在機座上,2個V形板分別通過對應設置在機座兩側的2個液壓缸二進行驅動;驅動馬達的驅動軸伸過密封蓋與所述攪拌器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攪拌機鬥轉動機構2個L形板短臂端的端頭均設置V形折彎,在2個V形折彎之間設置轉動軸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2個L形板的V形折彎處分別設置連接耳一,所述液壓缸一通過連接耳一對L形板進行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升降機構的2個V形板的中間彎折處設置連接耳二,所述液壓缸二通過連接耳二對V形板進行驅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2個長臂之間通過一條長板相連接,長板中心設有軸承座,與攪拌機鬥的中心軸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機鬥為圓筒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上設置窺視及注水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蓋設有外沿。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器包括中軸、葉片支架和葉片,葉片支架的長短不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攪拌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馬達上配置有變速機。
【文檔編號】B28C5/16GK204076508SQ20142051166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5日
【發明者】夏春, 徐超, 李國慶, 張偉山, 金國祥, 田紅雲, 羅勁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