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2023-04-17 00:09:20 3
來源:人民日報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壽雁鎮樂海水庫,志願者乘坐快艇進行水上巡查。道縣推行「河長 黨員 管護人員」治水護水模式,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蔣克青攝(人民視覺)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工人在引綽濟遼工程文得根水利樞紐施工現場忙碌。引綽濟遼工程輸水線路全長390.3公裡,設計平均年調水量4.54億立方米,可以有效緩解內蒙古東部西遼河流域嚴重缺水狀況。新華社記者 劉 磊攝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截至2022年5月13日,東線和中線工程累計調水量達到531億立方米。南水已成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超過1.4億人的主力水源。圖為在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拍攝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譚克興攝(影像中國)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沙子鎮,村民家通上了穩定、乾淨的自來水。蔣 薇攝(人民視覺)
黃河流經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境內的黃土高原時,形成了別樣的壯美景觀。近年來,運城市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發揮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綜合效益,帶動農林牧漁等產業發展。薛 俊攝(影像中國)
指出:「保障水安全,關鍵要轉變治水思路,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方針治水,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
善治國者必善治水。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踔厲奮發、攻堅克難,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利支撐。
江河湖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水渠縱橫,保糧食安全,堤壩橫臥,護佑江河安瀾,水安全保障更加牢固。群眾喝上放心水,生產用上節約水,鄉村引來幸福水,水支撐能力不斷夯實。
治水安邦,興水為民。水利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一幅人水和諧的美好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鋪展。
(本報記者 王 浩)
本版策劃 王 軍 殷新宇 吳 燕
版式設計 張丹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