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蘇武的觀點(百川論道蘇武)
2023-04-17 02:10:09 2
文 | 百川
蘇武,男,漢族,公元前140年生,壽命81歲。屬相虎,星座約為白羊座,陝西西安人。蘇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戶曉。他被匈奴扣留長達十九年,甚至揚言公羊生子才能釋放他。其中細節,讓人淚目。
《漢書·蘇武傳》記載「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蘇武的父親蘇建,是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徵匈奴的上校軍官,因有戰功封省部級的平陵侯。
蘇武和兄弟們,由於父親的庇蔭,都做了皇帝的近侍。由於表現突出,升任掌管皇帝鞍馬鷹犬等射獵工具的官員。漢武帝時,連續討伐匈奴,並經常派使節刺探情報,被匈奴扣押了前後十餘批人。
公元前100年,也是漢武帝即位的第四十一年,新任匈奴王單于,忌憚漢武帝雄強,聲稱「漢天子我丈人行也。」漢武帝是我最尊敬的長輩,我要把漢使節全部釋放。
漢武帝為了表揚他,派遣蘇武以少將軍銜的中郎將身份出使匈奴。蘇武手擎用竹做竿,飾以羽毛的漢使者持節,帶領兩名副使張勝、常惠等一百多人,還有玉、馬、皮、帛等禮物,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單于高規格地接見了蘇武,兩方在友好的氣氛中舉行交談。正當蘇武圓滿完成出使任務,準備回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匈奴的一個親王緱王,聯合漢朝降臣虞常密謀造反,意圖劫持單于的母親閼氏到漢朝。虞常當年在漢時,和副使張勝是好朋友。他就私下拜訪張勝,和盤託出政變計劃,並希望張勝斡旋漢朝得到賞賜。
張勝並沒有把這一重要情況,向蘇武匯報,就私下許諾了虞常,並送給他財物。一個多月後,單于外出打獵,虞常等七十餘人劫持閼氏。可是,其中一人前一夜晚逃走,告發了他們的行動。
單于的留守子弟,帶兵與他們激戰。結果,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于派另一位漢朝降臣衛律審理此案。張勝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向蘇武匯報。
蘇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事已至此,肯定會連累我們。如果成為匈奴罪犯被處死,那就太有損國家形象了。」說完想自殺,張勝、常惠兩位副使,拼命制止了他。
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于大怒,讓衛律立即逮捕蘇武審訊。蘇武不堪其辱,突然拔出佩刀自刎。衛律大驚,上前抱住蘇武,一邊命人騎快馬去找醫生,一邊緊急搶救。
他們在地上挖坑,放置只有煙而沒有火苗的微火火堆,把蘇武面朝下放在地坑上,輕輕敲打他的背,使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過了好半天才恢復呼吸。
副使常惠等人哭泣著,用車把蘇武拉回營帳。單于深深敬佩蘇武的節操,早晚派人探望、慰問蘇武,同時逮捕了張勝。蘇武的傷勢漸漸好了。單于通知蘇武,參加審判虞常,想藉此勸降蘇武投降。
虞常被劍斬殺後,衛律說:「單于有令,投降者赦免罪過。」副使張勝立即請求投降。衛律對蘇武說:「副使有罪,正使連坐治罪。」蘇武說:「我沒有參加謀劃,怎麼談得上連坐?」
衛律又舉起劍來嚇唬人,蘇武巋然不動。衛律說:「蘇君!我降匈奴,賜爵稱王,擁兵數萬、馬牛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今日降,明日也能這樣。」
蘇武痛罵衛律說:「你原為漢臣,不顧恩義,叛主背親,投降蠻夷,你還要臉嗎!」 衛律碰了一鼻子灰,報告單于。單于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地牢裡,不給飲食。蘇武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
幾天未死,匈奴驚為天人。匈奴又把蘇武遷移到貝加爾湖,沒有人煙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還把他的部下常惠等,與他分開。蘇武沒有糧食吃,就挖野鼠、找草籽充飢。
蘇武始終拿著漢朝的持節牧羊,連睡覺都摟在懷裡。持節上用犛牛尾作的裝飾全部脫盡。五、六年後,曾經與蘇武同為近侍的降臣李陵,受單于派遣,專門找蘇武勸降。
李陵說:「蘇武啊,你的哥哥被檢舉為大不敬之罪,用劍自殺了,弟弟追捕逃犯不力,也因驚慌害怕而服毒自殺。你的母親去世了,夫人改嫁了。兩女一兒,生死不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蘇武回答:「我們父子幾個蒙受皇恩,常願肝腦塗地。今殺身成仁,自樂事也。忠則盡命,如兒孝父,你別再說了!」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蘇武兄弟,你就聽我一句勸吧!」
蘇武說:「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還逼我投降,我現在就死在你的面前。」李陵慨然嘆氣道:「嗟呼!義士!我李陵與衛律的罪惡,上能達天!」
李陵羞愧送禮物給蘇武,辭別後讓妻子賜給蘇武幾十頭牛羊。後來李陵又來看蘇武,帶來了漢武帝去世的消息。蘇武聽後,面向南方放聲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節義廉退」,直譯為氣節正義困不移。漢昭帝即位後,與匈奴議和,索要蘇武等人。匈奴詐稱蘇武已死。後有人告密,漢使者推說皇帝射獵,得一大雁,腳上有蘇武之信。」
就這樣,公元前81年春,蘇武回到漢都長安。當年與他出使的,只剩9個人。李陵在送別蘇武時,悲痛高歌:「當年為漢孤軍奮戰,如今降奴身敗名裂,老母已死,自己魂歸何處?」
漢昭帝任命蘇武為中央統戰部長,享受官吏俸祿等級最高的中二千石。蘇武被扣在匈奴總共十九年,當初強壯年出使,等到回來,鬚髮盡白。
正氣歌(節選)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