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有哪些好吃的(諸暨老味道體驗店增至23家)
2023-04-20 20:34:12
西施的衣袖清婉裡,
可以看到一座城池,
像一粒鑲在江南最深處的明珠,
這就是諸暨。
喧囂裡,繁華中,
我們搜尋美食,我們享受美味。
根據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實做好「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三年行動計劃》( 浙文旅產[2019] 9號)文件精神,結合諸暨市全域旅遊發展和省級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建設等工作實際,經市餐飲協會推薦,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核,決定命名諸暨市蔡氏莊園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蔡氏莊園)等15家餐飲企業為全市第二批「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諸暨老味道」體驗店。現將名單公布如下:
加上7月份公布的第一批「諸暨老味道」體驗店(名單如下),「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諸暨老味道」體驗店一共有23家啦!
什麼是「百縣千碗」?
小編來告訴你
↓↓↓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是浙江省大花園建設「五養」工程的重要內容,自2018年8月啟動以來,在全省掀起了一股「淘」美食的熱潮。目前,全省已完成1088道「百縣千碗」菜名認定。今年,浙江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美食小鎮、美食旗艦店、餐飲體驗店等消費平臺的全省布局,為廣大市民、遊客帶去全方位區域特色美食體驗獲得感,提振旅遊市場消費信心。
小編了解到,為創建「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諸暨老味道體驗店,這些餐館下了不少苦功夫,不僅精心挑選了諸暨「百縣千碗」代表菜,還在餐館軟硬體建設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諸暨特色小吃品種繁多,發揮了江南食品資源豐盛的優勢,從選料到加工、烹調形成自己的特殊工藝,並根據不同季節和不同風尚,都有種種獨特的節令小吃和應時點心,正月十五吃湯圓,清明時節望囡果,端午包粽子,中秋團圓餅,重陽蒸糖秧,除夕團圓飯......
各鄉鎮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次塢打面、應店街狗肉、馬劍饅頭、五洩西施團圓餅、草塔羊骨頭、同山羊羹、牌頭松花餅、安華牛淘湯、璜山藤羹、嶺北鹽焗雞、陳宅糖秧、街亭麻花、直埠麻餈、江藻番薯芝麻片、趙家十二碗......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情,雖沒有琳琅華麗的包裝,卻保持了食料最初的模樣,保持了童年、慈愛與家的溫暖。
百縣千碗:諸暨地方特色美食情況
次 塢 打 面
1 做法:
不同於一般麵條的和面方法,它在和面後,要用棍子壓打,然後攤面切條,打面比一般的麵條更筋道。打面煮燒也有講究,須兩隻鍋同時燒炒,一鍋沸水煮麵條,一鍋炒菜,再適時將麵條放入炒菜鍋,然後根據各人口味喜好,放入各式料頭,即成一碗風味獨特的次塢打面。
典故:
據說南宋小皇朝遷都杭州時,有一個宮廷麵點師因闖禍從宮中逃走,流落到次塢一帶鄉間後,打面就在次塢民間流傳開來。相傳朱元璋還未稱帝時,率軍隊駐紮在諸暨,偶然在一家小麵館吃到了店家祖傳的手工打面,驚豔之餘,讚不絕口,連呼「百吃不厭」。自此,次塢打面的名聲越傳越響。
寓意:
每一碗精心製作的打面背後都是諸暨人不服輸的性格與親力親為的特徵。
特製嶺北鹽焗雞
2 做法:
原料是個頭較小的山養仙居雞,殺白晾乾後在柴灶鐵鍋內鋪上2釐米厚的鹽,把雞放進去再雞上鋪上2釐米厚的鹽,經大中小火悶燒一個半小時後,出鍋用刷子彈去雞身上的鹽即可。
典故:
應詹隨晉元帝南渡,因路途遙遠為方便儲存食物,將活雞宰殺,晾乾用鹽包封在包袱裡。大軍行至半途,眼看天色漸暗,就地安營紮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肚子餓了起來。晉元帝吃了乾糧又不解饞大呼不過癮,應詹便從鹽包裡掏出雞烤與晉元帝吃。晉元帝抓起雞就吃起來。先頭一聲不吭,「顧自大吃」,待吃到停下來,一隻雞已經下肚,此刻才連呼好吃!應詹及其部下一隻一隻地將雞端了上來,卻不料晉元帝及其部將均是胃口奇大,各人都吃下兩三隻方罷,各個都讚不絕口!晉元帝連連誇讚應詹做的雞好吃,並詢問此雞的做法。
安華牛雜煲
3 做法:
即是諸暨特色的牛雜煲,牛骨、牛腩、牛筋、牛肚、牛血等佐以蘿蔔、香蔥、辣椒、茴香、香葉、桂皮、姜、蒜等料,用大鑊煮燉,可口而刺激。
典故:
安華牛雜湯歷來有之,享譽盛名,被納入「諸暨十大傳統風味美食」,是諸暨人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家鄉味。
草 塔 羊 肉
4 做法:
草塔羊肉在吃法上不同於外域的紅燒、燉燜,全是白切蘸調味,堪稱是美味佳餚。如今剔去生肉、略帶筋肉的「羊骨頭」,又成當今一絕。
典故:
諸暨人習慣把屠宰、加工羊肉的作坊稱為「羊陶」。民俗愛吃羊肉的從眾心理,又鼓煽得羊陶裡的爐火旺旺的。不知何故,在漫長的歷史中,縣城羊陶在解放初即已扒掉改行,其他集鎮上的爐火紛紛熄滅,而且熄滅在羊肉消費量急劇飆升、市場空間陡然膨脹的大好時光。而今,南北貨物暢通,物質的富足使昔日款客過節的稀罕物成為諸暨尋常百姓盤中之物。如今只有讓草塔羊肉獨佔風光。
西 施 豆 腐
5 做法:
取質量上乘的豆腐適量,切成小塊或丁粒。用清水煮開豆腐,去原水以除豆腥,加適量雞湯,將香菇、火腿、嫩筍、雞雜或其它適合口味的作料切成丁,放入鍋中一起煮沸,再加適當調料並勾芡,最後佐以蛋黃汁和青蔥即成。
製作西施豆腐的關鍵是原料質量,其次是勾芡,太稀成湯,太稠也失去味道。
典故:
西施豆腐俗稱「葷豆腐」、「煎豆腐」,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心靈手巧、擅長烹飪,做出的豆腐羹滑潤鮮嫩、口味絕佳,眾人紛紛效仿,並把這道菜稱為「西施豆腐」。後來西施以身許國,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道菜作為宴席上的首道菜餚,並一直沿襲了下來。
白 塔 湖 魚 幹
6 做法:
白塔湖魚乾以上好青魚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手工醃製晾曬,可炒煮,也可油炸,是當地百姓過年時的佳餚。
典故:
《光緒諸暨縣誌》有記載:「螺螄,畜青魚者必以此飼之,故以螺螄青名魚」。螺螄青幹選用秋冬捕撈的大魚,從背部剖開,去髒、晾乾,用食鹽、調料擦魚身,醃於大缸中,壓以重物,起缸後,晾曬風乾。白塔湖青魚乾,色澤紅潤,香味清醇,清名醫王士雄所撰《隨息居飲食譜》中說:「惟青魚為最美,補胃,醒脾,溫營,化食。」
馬劍豆腐包
7 做法:
從挑選原料開始,要經歷浸、磨、濾、煮、養、裹、榨等10多道工序。用軟軟的豆腐包裹肉料,煮出鮮滑爽口的美味,這是豆腐包的特色,要做到鮮嫩又不容易破。
典故:
早在清代,馬劍鎮馬劍村已商鋪林立,其中代代相傳流傳至今的唯有合盛豆腐作坊,經營的手工五香豆腐包以其甘香鮮嫩名揚至今,如今在餐飲美食行業中獨秀一枝,銷量與日俱增。
諸 暨 扣 肉
8 做法:
五花肉刮洗乾淨下鍋煮40分鐘,撈起瀝乾水份。下熱油鍋中炸2-3分鐘至金黃起皮。青花椒炒香,放碗底,炸好的肉冷卻切成1釐米的厚片,皮朝下放整齊,加醬油、白糖、味精,蒸至入味,扣入盤中即可。
典故:
在諸暨不管老人還是小孩,很多人都愛吃扣肉,特別是歲數大的老年人牙口不好,扣肉就再合適不過了,夾進嘴裡,嘴巴一抿就爛了!扣肉由於配上花椒,吃起來肥而不膩,厲害的人一吃吃一大碗!有些甚至兩碗、三碗,就算有些小孩也能吃幾大塊。
諸暨老三鮮
9 做法:
肉卷、炸響鈴、豬肚、小青菜、手工面配上澆頭濃鬱的老湯。吃著暖心又暖胃,像極了小時候外婆燒出來的味道,親切又熟悉。
典故:
何謂「三鮮」?一謂料鮮,取自綠色自然的食材;二謂色鮮,白色的筍片、黃色的蛋卷、綠色有時蔬悅目生輝;三謂味鮮,眾多食材清蒸成餚,每種食材自身的鮮味和香味互為影響,融合呈鮮,詮釋了「鮮得眉毛都掉了」的民間俚語。
湯 粉 絲
10 做法:
湯粉絲原料:番薯粉絲、配冬筍,口味鹹鮮。陳蔡、璜山招待客人第一碗菜。
典故:
諸暨三大碗之一,逢年過節家裡殺雞殺豬招待客人的家常菜。
餘秋雨說,一個人的故鄉在他的胃裡。
無論怎樣匆忙,
不管聚散悲歡,
故鄉的美食在舌尖的提醒下,
總會讓我們停下腳步,
圍坐一起,追尋每一口「鄉愁」。
記得來「諸暨老味道」體驗店感受鄉愁呀!
來源:文旅集團 | 供稿:周琦晗
審核:趙 梅
責任編輯:沈雅妮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