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纜牽引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1:56:4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電纜的牽引設備。
背景技術:
加工完成的電纜經牽引設備的牽引後,再被旋轉的捲筒卷繞。所述牽引設備具有驅動電纜向所述捲筒方向前行的作用,具體地,牽引設備包括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電纜被夾持在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的旋轉驅動電纜前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如何使電纜牽引設備的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的間距可調,以適應粗細不同的電纜,或同一電纜粗細不同的各部分。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纜牽引設備,包括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上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連接一個驅動電機,或者,下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連接一個驅動電機;上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安裝在一個上旋轉輥安裝座上,所述上旋轉輥安裝座通過彈簧與上浮動板連接。
按上述設計,上排旋轉輥中每個旋轉輥單獨連接一個驅動電機,N個旋轉輥則配備有N個驅動電機,或者,下排旋轉輥中每個旋轉輥單獨連接一個驅動電機,或者,上排旋轉輥中每個旋轉輥單獨連接一個驅動電機,且,下排旋轉輥中每個旋轉輥單獨連接一個驅動電機。上排旋轉輥的旋轉方向相反於下排旋轉輥的旋轉方向,若上排旋轉輥連接驅動電機而下排旋轉輥不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電纜牽引設備牽引電纜時,電纜被夾持在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上排旋轉輥驅動電纜前行的同時,電纜帶動下排旋轉輥旋轉;同理,若下排旋轉輥連接驅動電機而上排旋轉輥不設有驅動電機,下排旋轉輥驅動電纜前行的同時,電纜帶動上排旋轉輥旋轉。
按上述設計,設置在上旋轉輥安裝座和上浮動板之間的彈簧不僅可壓緊電纜,而且,使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的間距可調,以適應粗細不同的電纜,或同一電纜粗細不同的各部分。
作為一種優選,上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連接一個驅動電機,一個驅動電機安裝在一個上旋轉輥安裝座上,而下排旋轉輥不設置驅動電機。
上旋轉輥安裝座和上浮動板之間連接有伸縮組件,伸縮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浮動板上的套筒、活動插設在套筒內的伸縮杆,伸縮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旋轉輥安裝座的頂部,套筒的底部設有內邊沿,伸縮杆的頂部設有外凸緣。所述伸縮組件可設置在彈簧內。伸縮組件中套筒和伸縮杆的配合,可對上旋轉輥安裝座的升降進行導向,同時,套筒的內邊沿和伸縮杆的外凸緣可對伸縮組件的伸縮範圍進行限制。
上旋轉輥安裝座的頂部設有第一感應片和第二感應片,第一感應片位於第二感應片的上方,上浮動板的底部設有第三感應片,第三感應片位於第一感應片和第二感應片之間;上浮動板的上方設有頂板,頂板固定設置,頂板上安裝有電機,電機的電機軸向下穿過頂板,所述電機軸上安裝有螺紋杆,螺紋杆與內螺紋件螺接,所述內螺紋件固定安裝在上浮動板的頂面上;所述電機與第一感應片、第二感應片、第三感應片電連接;上浮動板的頂面上固定有導向杆,導向杆與導向套配合,導向套安裝在頂板上。例如,所述電機採用單相電機,單相電機有兩個線圈,三個頭,兩個線圈的一端並接在一起為一個頭(公共端),啟動線圈一個頭,運行線圈一個頭,啟動電容接在運行線圈和啟動線圈之間,電源接在公共端和運行線圈時電機正轉,電源接在公共端和啟動線圈時電機反轉。本實用新型將所述第一感應片與運行線圈連接,所述第二感應片與啟動線圈連接,所述第三感應片與所述公共端連接。當第一感應片與第三感應片接觸,說明上旋轉輥安裝座下降了,其上的彈簧變鬆了,彈簧的彈力變小了,不足以壓緊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的電纜,此時,電機正轉,電機驅動螺紋杆旋轉,螺紋杆驅動內螺紋件下降,內螺紋件帶動上浮動板下降,所述彈簧發生較大彈性變形,彈簧的彈力變大,同時,第一感應片與第三感應片分離。當第二感應片與第三感應片接觸,說明上旋轉輥安裝座上升了,其上的彈簧變緊了,彈簧的彈力變大了,可導致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卡死其間的電纜,此時,電機反轉,電機驅動螺紋杆旋轉,螺紋杆驅動內螺紋件上升,內螺紋件帶動上浮動板上升,所述彈簧發生較小彈性變形,彈簧的彈力變小,同時,第二感應片與第三感應片分離。上述設計能夠使所述彈簧根據電纜的粗細自動調整伸縮量,進而調整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對電纜的壓力。
下排旋轉輥中任一旋轉輥安裝在下旋轉輥安裝座上,下旋轉輥安裝座的底部設有滑塊,滑塊配合在滑行槽中,滑行槽開設在底板上,底板固定設置,所述滑塊開設內螺紋孔,滑塊螺接在絲杆上,所述絲杆樞接在所述滑行槽中,絲杆橫向設置。動作絲杆,驅動滑塊沿滑行槽橫向移動,滑塊帶動下旋轉輥安裝座橫向移動,目的在於:使下旋轉輥安裝座與上旋轉輥安裝座上下對齊,進而使上排旋轉輥與下排旋轉輥上下對齊,保證電纜直線通過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
所述滑塊通過伸縮彈簧設置在下旋轉輥安裝座的底部,即,下旋轉輥安裝座底部設伸縮彈簧,伸縮彈簧再與滑塊連接,目的在於:增加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的夾緊力,且使上排旋轉輥和下排旋轉輥之間的間距的調整幅度變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纜牽引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從左側觀察一種電纜牽引設備所得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A處放大圖;
圖4為圖1中B處放大圖。
圖中符號說明:
10、上排旋轉輥;11、上旋轉輥安裝座;12、彈簧;
20、下排旋轉輥;21、下旋轉輥安裝座;22、滑塊;23、絲杆;
30、驅動電機;
40、上浮動板;41、頂板;
50、伸縮組件;51、套筒;52、伸縮杆;53、內邊沿;54、外凸緣;
61、第一感應片;62、第二感應片;63、第三感應片;
70、電機;71、螺紋杆;72、內螺紋件;73、導向杆;
80、底板;
90、電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參考圖1至圖4.
一種電纜牽引設備,包括上排旋轉輥10和下排旋轉輥20;上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連接一個驅動電機30,上排旋轉輥中的每個旋轉輥安裝在一個上旋轉輥安裝座11上,所述上旋轉輥安裝座通過彈簧12與上浮動板40連接。
上排旋轉輥10中的每個旋轉輥連接一個驅動電機30,一個驅動電機安裝在一個上旋轉輥安裝座11上。
上旋轉輥安裝座11和上浮動板40之間連接有伸縮組件50,伸縮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上浮動板40上的套筒51、活動插設在套筒內的伸縮杆52,伸縮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上旋轉輥安裝座的頂部,套筒的底部設有內邊沿53,伸縮杆的頂部設有外凸緣54。
上旋轉輥安裝座11的頂部設有第一感應片61和第二感應片62,第一感應片位於第二感應片的上方,上浮動板40的底部設有第三感應片63,第三感應片位於第一感應片和第二感應片之間。
上浮動板的上方設有頂板41,頂板固定設置,頂板上安裝有電機70,電機的電機軸向下穿過頂板,所述電機軸上安裝有螺紋杆71,螺紋杆與內螺紋件72螺接,所述內螺紋件固定安裝在上浮動板的頂面上;所述電機與第一感應片、第二感應片、第三感應片電連接。
上浮動板的頂面上固定有導向杆73,導向杆與導向套配合,導向套安裝在頂板上。
下排旋轉輥20安裝在下旋轉輥安裝座21上,下旋轉輥安裝座的底部設有滑塊22,滑塊配合在滑行槽中,滑行槽開設在底板80上,底板固定設置,所述滑塊開設內螺紋孔,滑塊螺接在絲杆23上,所述絲杆樞接在所述滑行槽中,絲杆橫向設置。
實際操作中,電纜被上排旋轉輥10和下排旋轉輥20夾持著向前運行。當電纜粗細發生變化時,第一感應片61與第三感應片62接觸,電機70正轉,電機驅動螺紋杆71旋轉,螺紋杆驅動內螺紋件72下降,內螺紋件帶動上浮動板40下降,所述彈簧12發生較大彈性變形,彈簧的彈力變大,同時,第一感應片61與第三感應片63分離。
當電纜粗細發生變化時,第二感應片62與第三感應片63接觸,電機70反轉,電機驅動螺紋杆71旋轉,螺紋杆驅動內螺紋件上升,內螺紋件72帶動上浮動板40上升,所述彈簧發生較小彈性變形,彈簧的彈力變小,同時,第二感應片與第三感應片分離。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