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為什麼可以成為新一線(南方觀察屬於佛山的)
2023-05-21 19:33:07 1
文|趙越
投資好去處,佛山「益曬你」。
人才逐夢地,佛山成就你。
進入9月,走在佛山街頭,從公交站、主幹道,到高速收費站、地鐵,乃至廣州白雲機場、廣州南站,隨處可見的海報、短片都在宣告一件大事:9月27日,佛山即將迎來首個企業家日、人才日。
在27日當天,佛山還將舉行一系列活動,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設立企業家日、人才日,是整個城市的詩意表達,背後是佛山的全新戰略,以及更加宏偉的城市夢想。
佛山高速收費站打出企業家日、人才日宣傳海報。資料圖片
關於佛山企業家日、人才日的故事,可以從一年前講起。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時隔11年後,黨中央召開的又一次人才工作會議,具有裡程碑意義。
會議明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可以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同年11月底,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圍繞奮力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開創性地提出「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
什麼是「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在佛山大地的全面展開,是佛山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行動方案。具體來說,佛山要在營商環境制度改革、城鄉區域協同發展、綠色清潔生產、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15個方面爭當領頭羊。
用更直接的話來說,這就是佛山新的城市夢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企業家和人才支撐。
在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人才是一個「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緊密關聯的核心詞,出現多達27次。佛山市委書記鄭軻表示:佛山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契機,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出臺加強人才高地、創新高地建設的制度文件,重構優化人才政策體系。
由此,佛山正式拉開了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重構優化人才政策體系的序幕。
今年3月7日,佛山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了佛山市政府的有關議案,決定確立每年9月27日為「佛山市企業家日」「佛山市人才日」。
不久,佛山召開企業家大會,鄭重宣布了這個消息,希望以此在全社會範圍內凝聚起尊重企業家、尊重人才的共識,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
這就是佛山企業家日、佛山人才日的由來。
佛山將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創新高地。戴嘉信 攝
一座人口近千萬、GDP過萬億的城市,在專屬的日子裡,向企業家和人才表達敬意。
從此以後,一年一度,年復一年。
這是屬於佛山的詩意,屬於佛山全體企業家和人才的浪漫。
本質上,企業家日、人才日,是佛山對外釋放的一種信號,是一份城市宣言。
這種信號的內核是:佛山高質量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以「515」為目標的全新階段,因此這個城市有足夠的自信、也有迫切的需求,以更大力度支持企業家發展、吸引天下英才。
要真正理解佛山對人才的需求,就要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軌跡。
自古,佛山就是一個沒有城牆的城市,來自各地的人才與佛山的產業共生共榮,創造出佛山聞名天下的繁榮,才讓佛山真正成為一座城。
特別在明清時代,佛山冶鐵業吸引、培育了大量冶鐵工匠人才和工商業經營者,成為中國南部的冶鐵中心,也成就了佛山作為商貿中心、物流樞紐的經濟地位。
學者羅一星在其著作《帝國鐵都》中介紹,有史料記載「佛山居省上遊,為廣南一大都會,其地運之興衰,東南半壁均所攸關」。清代佛山鎮工商業的興廢進退,對東南數省經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在那個時代,佛山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商業學院,繁盛的工商業吸引了許多有志於工商業的人士,不少有眼光的富戶也紛紛「遣子弟學工藝、佐懋遷」於此,由此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作坊主、工場主和商人。
鴉片戰爭以後,在他們中間,又產生出新一代的資本家和實業家,在四大鎮,在津、滬以及西南各埠,在港、澳、東南亞以及美洲大陸,處處發揮著流通社會財富的巨大作用。
歷史不斷證明,佛山的繁榮發展,自古以來就離不開企業家和人才。
改革開放後,佛山與人才的故事就更為人所熟知。從「孔雀東南飛」到「星期六工程師」,每一波人才浪潮,都成為佛山經濟發展的預兆。
人才興則佛山興,無一例外。
白雲機場播放佛山企業家日、佛山人才日宣傳片。資料圖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如今,佛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用「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描繪了佛山的全新藍圖,為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找到了具體路徑。全新出發的佛山,已是一個經濟總量超1.2萬億元、工業總產值排名全國前列的城市,在廣東經濟版圖上有著巨大影響力。體量更大、目標更高的佛山,理所當然地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人才。
要把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事情說透,還必須了解佛山人才工作的基本盤。想精準評估一個經濟大市的人才情況非常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佛山很多人才政策的力度、落實情況,已經走在了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從佛山本地的大專院校,到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佛山最強的科技創新平臺,再到佛山市、區支持的科技團隊、以及本地龍頭企業,都能聽到對佛山人才政策和服務的積極肯定。
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平臺吸引了大批高層次人才。季華實驗室供圖
從實效來看,佛山近兩年也實現了人才工作的新突破,例如全職院士的突破、本土人才團隊項目上市的突破等等。很多人才在佛山創新創業,切身體會到了佛山政策環境的優勢,也正在把技術轉化為佛山的產業優勢。
在季華實驗室工作,筆者聽到了90後博士、高性能非充氣輪胎的項目研發團隊負責人徐婷的故事,很有典型性。
2019年,徐婷與丈夫從江浙某高校辭職加入季華實驗室。進入季華實驗室不到一年,她就組建了擁有10名研究人員的研發團隊。同時,徐婷團隊還柔性引進中科院院士陳學思,組織不同層次和研究領域的專家,迅速打通非充氣輪胎材料研發、結構設計等核心關鍵技術。
更關鍵的是,此後,憑藉領先行業的技術,她已在佛山市、南海區的財政資金支持下,註冊了科技公司,要在非充氣輪胎這個新興產業藍海裡大幹一場。
在徐婷看來,佛山的優勢在於:政策上對科技人才和項目支持力度很大,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同時落地很快。她在申報人才團隊項目前後,感受到佛山各部門不僅是在「管理」,更是在關懷、幫助每一個合格的人才團隊。同時,佛山產業鏈完善,加工需求、材料需求、零件需求都能在兩百公裡內解決,對於科技創業團隊非常友好,在這一點上超過了國內很多城市。
聽完徐婷的故事,足以讓人對佛山人才工作、創新工作產生新的認識。像這樣的故事,在佛山還有很多。
對於佛山來說,這還不夠。
不得不說的是,在佛山,無論負責人才工作的職能部門,還是科研平臺、企業,對於佛山的人才供給、人才吸引力,都還遠遠沒有滿足。
這種不滿足,來自外部、內部兩方面。
從外部看,與佛山同處「萬億俱樂部」的大部分城市主要是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特區,乃至直轄市。這些城市,多數屬於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行政、經濟、金融、教育、醫療、交通中心,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配套水平高,特別是高等教育非常發達,在全國範圍內的人才集聚力更強。而人才的流動是全國性的,與這類城市比拼人才競爭力,佛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從內部看,佛山以往的人才政策體系,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佛山全市五區的很多政策,一部分形成於佛山躋身萬億級城市之前,需要緊跟時代變化。此外,全市五區人才政策雖然各有精彩,但市區政策銜接不夠。全市人才工作的各方面資源、力量,還需要進一步理順機制,才能讓「五指成拳」形成合力,在全國打造出一個比現在更加響亮、更有號召力的人才名片。
佛山已經採取行動。
去年底以來,佛山圍繞人才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構優化人才政策體系。
佛山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基於大量前期調查研究,通過與國內很多城市的比較,上半年佛山已經完成了《中共佛山市委關於加強黨對新時代人才工作全面領導進一步落實黨管人才原則的意見》《關於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的意見》等重要文件的編制,對佛山人才工作、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同時,針對各個細分領域的需要,一系列配套新政策也正在加緊制定出臺。
出臺這些文件,歸根結底就是要認真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培育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人才大軍,支撐佛山加快實現「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
9月27日的佛山企業家日、佛山人才日只是一個開始。
我們期待,佛山在建設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的徵途上,實現更多突破創新,在佛山歷史上再次書寫企業家、人才與城市同心同力、共襄盛舉的新傳奇!
◎相關閱讀
專題|聚焦佛山企業家日人才日
【作者】 趙越;戴嘉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