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1:44:21 1
專利名稱:隔離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簾幕(curtain)、百葉窗(blind)為首的能夠作為紗門或隔間等使用的隔離幕(screen)裝置。
背景技術:
對於多用途的隔離幕裝置,本申請人提供了下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隔離幕裝置。另外,本申請人以上述隔離幕裝置為基礎而開發出幾種變更。任一隔離幕裝置都具備一對沿隔離幕的開閉方向展出及收納的滑動引導框。滑動引導框通過多個剛性單元在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該滑動引導框能夠向一個方向彎曲,但不向另一方向彎曲,而能夠保持直線性。另外,在下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隔離幕裝置中,配設了內置有螺旋彈簧的卷管(roller pipe),並將隔離幕的一端部固定於該卷管,在開閉時,能夠將隔離幕卷繞在卷管的周圍或將隔離幕拉出,從而能夠實現順利且穩定的開閉操作。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323461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351046號公報上述的隔離幕裝置由於其優良的開閉操作性、施工性等而被廣泛應用,但設置有隔離幕裝置的建築物的開口部等的大小多少可以說被某種程度規格化。當為了與所有的開口部等的大小對應而製造隔離幕裝置時,隔離幕裝置變成為多種,這在產品的穩定供給、在庫管理等方面產生問題。並且,開口部等的大小因建築物的開閉的情況等而大多存在微妙的差別,即使被規格化,也大多不可避免施工現場的調整。尤其是在橫開式的隔離幕裝置中,需要進行高度尺寸的調整。另外,通常考慮隔離幕裝置的品質穩定性等,在製造工廠中組裝隔離幕裝置的主要部分而出廠。因此,在施工現場進行調整時,將組裝後的隔離幕裝置暫且拆卸,將隔離幕安裝框部、隔離幕、卷管等切斷後,再次組裝,從而施工作業變得繁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鑑於以上那樣的情況而提出,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施工現場等處的通過高度尺寸的削減所進行的調整容易,且高度縮小作業容易的隔離幕裝置。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具有以下的特徵。第一技術方案為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隔離幕,其沿橫向進行開閉;卷管,其安裝隔離幕的左右中的任一端,通過內置的螺旋彈簧的彈力而進行旋轉,且在外周卷繞隔離幕;隔離幕安裝框部,其相對於固定在規定位置的卷管能夠沿隔離幕的開閉方向進行滑動移動,且安裝隔離幕的位於安裝在卷管上的一端的相反側的一端;在隔離幕的上端附近配設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及在隔離幕的下端附近配設的下滑動引導框部,其中,上滑動引導框部通過多個第一剛性單元在相鄰的兩個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所述第一剛性單元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及將兩側壁部彼此相連的架橋部,下滑動引導框部通過多個第二剛性單元在相鄰的兩個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所述第二剛性單元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及將兩側壁部彼此相連的架橋部,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都具有彎曲性,且一端為自由端而能夠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及從隔離幕安裝框部內拉出,在伴隨隔離幕安裝框部的滑動移動而從隔離幕安裝框部拉出時,從隔離幕安裝框部拉出的部分保持直線性,第一剛性單元的尺寸比第二剛性單元的尺寸小,在上滑動引導框部和下滑動引導框部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內時,第一剛性單元的側壁部進入到第二剛性單元的側壁部之間的內側,上滑動引導框部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與下滑動引導框部交叉。第二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的特徵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的自由端由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形成環圈的張力構件連結,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的上下兩個部位配設有使張力構件折返的折返構件,上側的折返構件配置在比隔離幕裝置的切斷位置靠下側的位置。第三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術方案的特徵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隔離幕安裝框部在隔離幕的安裝位置具有供在隔離幕的端部配設的固定構件嵌合插入的狹縫,在狹縫上形成有以在隔離幕安裝框部的下端部使寬度擴大的方式對左右兩側進行切除而得到的切口。第四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三技術方案的特徵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隔離幕和卷管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第五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四技術方案中任一技術方案的特徵的基礎上,其特徵在於,在設置隔離幕裝置的開口部的與隔離幕安裝框部對置的框架上配設有掛鈎,在與框架對置的隔離幕安裝框部的前面部配設有與掛鈎卡合的吊架,在吊架的上下兩端部形成有工具的插入槽。發明效果根據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由於由大的第二剛性單元形成的下滑動引導框部能夠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因此由小的第一剛性單元形成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在與隔離幕安裝框部之間具有空間的富餘而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因此,能夠將旋具等工具插入到隔離幕安裝框部的內部,來解除第二剛性單元間的連結。在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時,能夠將位於切斷側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從隔離幕安裝框部的內部取出,並且,該取出作業能夠在上滑動引導框部的任意的位置進行,因而容易。因此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容易。根據上述第二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的效果的基礎上,即使在自由端側將上滑動引導框部和下滑動引導框部連結來對它們賦予張力的張力構件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折返而形成環圈,由於位於上側的折返構件配置在比隔離幕裝置的切斷位置靠下側的位置,因此張力構件也不會成為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的障礙,從而能夠容易進行高度縮小作業。根據上述第三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術方案的效果的基礎上,供在隔離幕的端部配設的固定構件嵌合插入的狹縫形成有以在隔離幕安裝框部的下端部使寬度擴大的方式對左右兩側進行切除而得到的切口,因此在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時,能夠利用旋具等工具將隔離幕拉下,並且能夠容易將隔離幕安裝框部和隔離幕的上端在同一位置對齊。能夠將隔離幕安裝框部和隔離幕這兩方一次切斷,從而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根據上述第四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三技術方案的效果的基礎上,由於隔離幕和卷管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因此能夠將卷管也和隔離幕安裝框部及隔離幕一起一次切斷,從而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根據上述第五技術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四技術方案中任一技術方案的效果的基礎上,在通過掛鈎與吊架的卡合而保持為關閉的狀態的隔離幕裝置中,在吊架的上下兩端部形成有工具的插入槽,因此通過將旋具等工具插入插入槽,能夠容易將在吊架的上下安裝的罩取下。在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作業中,在將上滑動引導框部從隔離幕安裝框部的內部取出時,能夠容易將罩取下,從而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隔離幕裝置的一實施方式的縱向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的橫向剖視圖。圖3(a)、(b)分別是將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以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中的收納狀態示出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4是將圖3所示的上滑動引導框部與第一剛性單元的連結及其解除一起示出的主要部分俯視圖。圖5是在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上配設的吊架的主視圖。圖6是表示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中的隔離幕安裝框部的隔離幕安裝部側的下端部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7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時拉下隔離幕的作業的與圖6對應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8是表示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中的將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連結的張力構件的配設的主要部分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上所述,圖1、2分別是表示本發明的隔離幕裝置的一實施方式的縱向剖視圖、橫向剖視圖。另外,圖3(a)、(b)分別是將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以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中的收納狀態示出的主要部分剖視圖,圖4是將圖3所示的上滑動引導框部與第一剛性單元的連結及其解除一起示出的主要部分俯視圖。隔離幕裝置1具備沿橫向開閉的作為隔離幕2的網狀物加。隔離幕2由織物、編織物等布料形成,根據所需要的特性,來適當選擇具有遮光性的隔離幕或能夠作為防蟲網使用的隔離幕等。在本實施方式中,採用作為防蟲網而應用的網狀物加。另外,包括網狀物加在內,隔離幕2的形狀沒有特別地限定,可以根據需要而帶有褶襉等。隔離幕2的右端例如安裝於卷管3,該卷管3固定於建築物中形成為矩形形狀的開口部的縱向上延伸的右側的框架A,且縱置配置。卷管3具備大致圓筒狀的空心的主體3a ;在主體3a的下端部連接的軸承4。在主體3a的內部配設有旋轉軸5,旋轉軸5從軸承4延伸到卷管3的高度方向的中途。另外,在主體3a中內置有螺旋彈簧6,螺旋彈簧6配置在旋轉軸5的周圍。螺旋彈簧6在被扭轉時蓄積彈力,當蓄積的彈力釋放時,使主體3a以旋轉軸5為中心而自動地旋轉。此時,一端安裝在卷管3上的隔離幕2卷繞到主體3a的外周。當將卷繞後的隔離幕2向關閉的方向拉出時,卷管3的主體3a向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轉,從而螺旋彈簧6被扭轉,而蓄積彈力。在隔離幕2的左右兩端部配置有沿縱向延伸的長片狀的固定構件7。在卷管3的主體3a上形成有沿縱向延伸的狹縫8,狹縫8向主體3a的外側敞開。通過將固定構件7嵌合插入到狹縫8中,隔離幕2在其右端安裝於卷管3。需要說明的是,隔離幕2和卷管3兩者的上端如圖1中箭頭X所示那樣在同一位置對齊配置。另外,卷管3收納在空心的收納框9的內部,收納框9通過安裝在建築物的開口部的右側的框架A而被固定。隔離幕2的左端安裝於隔離幕安裝框部10,該隔離幕安裝框部10相對於卷管3能夠沿隔離幕2的開閉方向進行滑動移動。隔離幕安裝框部10具備具有矩形截面的方筒狀的空心的主體IOa ;位於卷管3側,並向右側突出的隔離幕安裝部10b,且該隔離幕安裝框部10縱置配置。隔離幕安裝部IOb具有大致二型的截面形狀,向右側敞開。另外,在隔離幕安裝部IOb上的與卷管3對置的內側面部形成有狹縫11。通過將在隔離幕2的左端部配設的固定構件7嵌合插入於狹縫11,而將隔離幕2安裝於隔離幕安裝框部10。在建築物的開口部的縱向上延伸的左側的框架B上配設有門檔框12,隔離幕安裝框部10能夠在門檔框12與收納框9之間沿橫向滑動移動。隔離幕2通過隔離幕安裝框部10這樣的滑動移動而能夠開閉。另外,在隔離幕裝置1中,為了順利實現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滑動移動,例如在地板面等上配設下軌道13,並在建築物的開口部的橫向上延伸的上側的框架上配設上軌道14。下軌道13例如可以形成為具有細長的棒狀的形狀的構件。上軌道14例如可以形成為具有截面二型的形狀的框。在該情況下,上軌道14能夠從隔離幕裝置1的表背兩側遮蓋隔離幕安裝框部10、隔離幕2及卷管3的上端部,從而有助於隔離幕裝置1的外觀的改善。在開閉隔離幕2時,操作者能夠用手把持隔離幕安裝框部10而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沿橫向滑動,隔離幕安裝框部10由下軌道13從內側引導,並由上軌道14從外側引導,從而隔離幕安裝框部10在建築物的開口部順利地沿橫向滑動移動。可以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前面部設置把手,另外根據需要也可以在背面部設置把手,從而能夠使操作者所進行的開閉操作容易。另外,在隔離幕裝置1中,在隔離幕2的上端附近配設有上滑動引導框部15,在隔離幕2的下端附近配設有下滑動引導框部16。上滑動引導框部15和下滑動引導框部16都為如下這樣的構件,即,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相對於卷管3平行地配置,且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在滑動移動時也穩定地保持相對於卷管3的平行的位置關係,從而使隔離幕2的開閉可靠地進行。這樣的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適用本申請人的日本專利第3403652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第3323461號公報所公開的滑動引導框部。S卩,下滑動引導框部16通過多個第二剛性單元17在相鄰的兩個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第二剛性單元17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18 ;在側壁部18的靠上端部的位置且從大致中央部到右端部將兩側壁部18彼此相連的架橋部19。在側壁部18的左端部配設有向外方突出的突起20,在右端部形成有能夠與突起20卡合的貫通側壁部18的表背的貫通孔21。這樣的多個第二剛性單元17通過在相鄰的兩個之間使突起20從側壁部18的背面側插入貫通孔21中而連結,來形成下滑動引導框部16。另外,由於突起20與貫通孔21卡合,因此在相鄰的兩個第二剛性單元之間,第二剛性單元17彼此轉動自如,伴隨該轉動,下滑動引導框部16具有彎曲性。另外,在第二剛性單元17中,在突起20的左側配設有從側壁部18向外方突出的小突起22,並且在貫通孔21的左側貫通側壁部18的表背而形成有大致月牙狀的長孔23。長孔23能夠收容小突起22,在第二剛性單元17的連結時,小突起22插入到長孔23的內部。這樣,由於小突起22插入到長孔23中,因此在相鄰的兩個第二剛性單元17之間,當小突起22與長孔23的一端接觸時,第二剛性單元17的轉動被制止。因此,下滑動引導框部16能夠保持直線性。上滑動引導框部15也基本上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同樣地構成。即,第一剛性單元M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18及將兩側壁部18彼此相連的架橋部19,在側壁部18上配設有突起20,並且形成有貫通孔21。上滑動引導框部15通過多個第一剛性單元M在相鄰的兩個之間使突起20插入貫通孔21中進行連結而形成。上滑動引導框部15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同樣具有彎曲性。另一方面,在形成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第一剛性單元M中,省略小突起22及貫通孔23。取而代之,在第一剛性單元M中,在架橋部19的右端緣部將表面切除而形成臺階25。在相鄰的兩個第一剛性單元M之間,能夠使一方的第一剛性單元M的架橋部19的左端部與在另一方的第一剛性單元M的架橋部19的右端緣部形成的臺階25重合,在重合時,第一剛性單元M的轉動被制止。因此,在上滑動引導框部15中也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同樣,能夠保持直線性。需要說明的是,上滑動引導框部15能夠向下方彎曲,下滑動引導框部16能夠向上方彎曲。形成這樣的上滑動引導框部15、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第一剛性單元M、第二剛性單元17都可以由樹脂、金屬等成形性良好的材料形成。並且,在由樹脂或金屬形成的情況下,如圖4所示,右側的側壁部18通過彈性而能夠向外側擴張,並且,能夠自發地復原成原來的狀態。因此,多個第一剛性單元M及第二剛性單元17的連結及其解除容易。另外,上滑動引導框部15和下滑動引導框部16都是右端為固定端,而固定在卷管3側。另一方面,左端為自由端沈,而配置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能夠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及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拉出。在自由端沈,上滑動引導框部15和下滑動引導框部16彼此通過從細繩、金屬線等線材中適當選擇出的張力構件27連結。上滑動引導框部15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通過張力構件27的連結,從而它們伴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滑動移動的向主體IOa的內外的移動量大致相等,從而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相對於卷管3的平行移動更加可靠。張力構件27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形成環圈,且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上下兩側折返。在張力構件27折返的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內部的上下兩個部位配設有折返構件28。折返構件28可以構成為包括帶輪28a等,該帶輪28a具有張力構件27能夠掛繞的鼓狀的曲面。並且,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中,在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進退的上下兩端部配設有引導塊30,該引導塊30在內側具有對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彎曲進行引導的引導面四。引導塊30與滑動引導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下兩端連接。在上側的引導塊30中,引導面四從右側端到下端彎曲成凹狀,在下側的引導塊30中,引導面四從右側端到上端彎曲成凹狀。並且,在下側的引導塊30上安裝有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下側使張力構件27折返的折返構件觀。另一方面,上側的折返構件觀安裝在比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端略靠下方的位置。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伴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橫向的滑動移動而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及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拉出。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拉出的部分通過上述那樣的第一剛性單元M及第二剛性單元17而保持直線性。需要說明的是,下滑動引導框部16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下方收納到主體IOa的內部,收納方向為與重力相反的方向,因此在自由端26連接重物31。重物31使其自重作用於下滑動引導框部16中的從下方立起的部分,在將下滑動引導框部16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拉出時,該重物31將下滑動引導框部16適度地壓出。另外,在將下滑動引導框部16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時,該重物31適度地抑制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進入。因此,使下滑動引導框部16向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的收納及拉出順利且穩定地實現。並且,在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中,第一剛性單元M和第二剛性單元17的尺寸不同。如圖3(a)所示,形成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第一剛性單元M的尺寸在橫向寬度、進深及高度所有的尺寸中,都比形成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第二剛性單元17的尺寸小。因此,在隔離幕裝置1中,當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時,第一剛性單元M的側壁部18進入第二剛性單元17的側壁部18之間的內側,上滑動引導框部15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交叉。這樣的交叉能夠實現隔離幕裝置1向寬度相對於高度之比大的建築物的開口部等的適用,從而靈活地應對建築物的開口部的尺寸。另外,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中,在其內部能夠收納由大的第二剛性單元17形成的下滑動引導框部16,因此如圖3 (b)所示,由小的第一剛性單元M形成的上滑動引導框部15在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之間具有空間的富餘32而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因此,能夠將旋具等工具插入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來解除第一剛性單元M之間的連結。如上所述,隔離幕裝置1需要在施工現場等根據建築物的開口部的尺寸來調整高度尺寸。在該情況的高度縮小作業中,將隔離幕安裝框部10、隔離幕2及卷管3的上端部切斷,但此時,若在隔離幕2的上端附近配設有上滑動引導框部15,則上滑動引導框部15成為高度縮小作業的障礙。在隔離幕裝置1中,如上所述,由於上滑動引導框部15在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之間具有空間的富餘32而收納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因此在高度縮小時,能夠解除第一剛性單元M之間的連結,而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取出。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中,在與門檔框12對置的前面部形成有開口 33,主體IOa的內部能夠向外方敞開。在開口 33處,罩34取下自如地安裝在主體IOa的前面部。因此,通過取下罩34,能夠將旋具等工具通過開口 33而插入到主體IOa的內部。並且,工具的插入能夠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長度以內的任意的位置進行。這樣,在隔離幕裝置1中,當在施工現場等中需要通過高度尺寸的削減來進行調整時,能夠通過第一剛性單元M之間的連結解除來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取出,並且,該取出能夠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長度以內的任意的位置進行,因此容易。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容易。另外,如上所述,在隔離幕裝置1中,使張力構件27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上側折返的折返構件觀安裝在比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端略靠下方的位置,因而上側的折返構件觀能夠配置在比隔離幕裝置1的切斷位置靠下側的位置。因此能夠在不將張力構件27從折返構件觀取下的情況下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上端側切斷。張力構件27不會成為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的障礙,並且,不需要暫時將上側的折返構件觀取下,再重新安裝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上。能夠容易進行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需要說明的是,高度縮小後的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組裝及向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的安裝能夠以取出作業相反的順序容易地進行。另外,能夠解除上述那樣的第一剛性單元M之間的連結的上滑動引導框部15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交叉例如通過將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上端部配設的上側的引導塊30的引導面四配置到比在下側配設的引導塊30的引導面四靠隔離幕安裝部IOb側的位置而能夠容易實現。進而,在隔離幕裝置1中,如上所述,隔離幕2和卷管3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因此能夠將卷管3的主體3a和隔離幕2 —起一次切斷。如上所述,在卷管3的主體3a中,在上端側的部分不存在旋轉軸5。由於只是空心的管狀,因此卷管3的主體3a的上端側能夠切斷。另外,通過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上端與隔離幕2的上端對齊,能夠將隔離幕安裝框部10也一次切斷。這樣,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更加容易。並且,在隔離幕裝置1中,收納卷管3的收納框9的上端與卷管3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即,隔離幕2、卷管3及收納框9的上端如圖1中箭頭X所示,在同一位置對齊配置。因此,在高度縮小時,能夠將在內部收納有卷管3的狀態下的收納框9與隔離幕2和卷管3 —起一次切斷。因此,在隔離幕裝置1中,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另外,在隔離幕裝置1中,如圖1所示,在建築物的開口部的縱向上延伸的左側的框架B上,在與隔離幕安裝框部10對置配設的門檔框12上配設有掛鈎35。掛鈎35具有向隔離幕安裝框部10側突出,並向下方彎折的卡合部36,掛鈎35上作用有附設的彈簧37的彈力,而能夠上下移動。在與掛鈎35對置的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前面部配設有吊架39,該吊架39具有與卡合部36卡合的開口 38。吊架39在圖3(a)、(b)所示的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前面部形成的開口 33處,與罩34同樣地通過螺釘等固定在主體IOa的前面部。在關閉隔離幕2時,若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滑動到門檔框12,則掛鈎35的卡合部36進入吊架39的開口 38,卡合部36的前端在開口 38的緣部鉤掛並卡合於吊架39。通過該卡合,隔離幕安裝框部10克服卷管3中內置的螺旋彈簧6的彈力而將移動制止,從而隔離幕裝置1能夠穩定地保持關閉的狀態。並且,在隔離幕裝置1中,如圖5所示,在吊架39的上下兩端部,對吊架39的外方進行切除而形成旋具等工具能夠插入的插入槽40。因此,通過將旋具等工具插入插入槽40,能夠容易取下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上安裝於開口 33且位於吊架39的上下的罩34。將通過插入槽40而插入到主體IOa的內部的工具的前端從罩34的背面側向前方推出,而將罩34取下。因此,在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中,在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從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取下時,能夠容易取下罩34,並且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圖6是表示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中的隔離幕安裝框部的隔離幕安裝部側的下端部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圖7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隔離幕裝置的高度縮小時拉下隔離幕的作業的與圖6對應的主要部分立體圖。在隔離幕裝置1中,以使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隔離幕安裝部IOb側形成的狹縫11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下端部寬度擴大的方式對左右兩側進行切除,而形成切口 41。切口 41在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下端連接的引導塊30中,在與形成於主體IOa的狹縫11於同一直線上延伸的狹縫Ila上形成。通過切口 41的形成,能夠通過切口 41將旋具等工具插入到狹縫Ila的內部。因此,在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時,能夠將旋具等工具通過切口 41而插入到狹縫Ila的內部,將在隔離幕2的左端部配設的固定構件7拉下。伴隨固定構件7的拉下,隔離幕2被拉下,從而能夠使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相對於隔離幕2向上方相對地移動。如上所述,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端連接有引導塊30,該引導塊30對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收納及拉出進行引導。在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時,需要將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端側切斷,在切斷時,取下上側的引導塊30。因此,通過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相對的向上方的移動,能夠使在圖1中由箭頭Y所示的位置配置的主體IOa的上端和隔離幕2的上端容易在同一位置對齊。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切斷能夠與隔離幕2 —起一次進行,並且,如上所述,由於隔離幕2與卷管3的主體3a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因此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上端也與卷管3的主體3a的上端在同一位置對齊。因此,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10a、隔離幕2及卷管3的主體3a的上端對齊,能夠一次進行切斷。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作業變得更加容易。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切口 41形成在狹縫Ila的左右兩側,因此固定構件7的拉下變得容易。僅在左右中任一側形成切口 41的情況下,狹縫11的寬度被限制為固定構件7的嵌合插入所需的大小,因此固定構件7的拉下難以順利地進行。圖8是表示隔離幕裝置1中的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連結的張力構件27的配設的主要部分主視圖。張力構件27的配設在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進行。在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自由端沈,且在收納方向的前端附近左右相鄰地形成有兩個槽42,在槽42之間配設有鉤部43。張力構件27的一端固定於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自由端沈,並被拉入右側的槽42,該張力構件27繞過鉤部43的背側而被從左側的槽42向跟前側拉出,且沿著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長度方向配置。在該狀態下,張力構件27的向上滑動引導框部15固定的固定側卡止於自由端沈。另一方面,在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自由端沈配設有內置了重物31的端部單元44。在端部單元44中,在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收納方向的前端附近形成有沿前後貫通的開口 45。在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及下滑動引導框部16裝入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時,如上所述,使形成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第一剛性單元M的側壁部18進入到形成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第二剛性單元17的側壁部18之間的內側,並使上滑動引導框部15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交叉。在使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自由端沈與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自由端26交叉時,將張力構件27通過開口 45而向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跟前側拉出,從而能夠進行張力構件27的配線。由於張力構件27在向上滑動引導框15固定的固定側卡止於自由端26,因此在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裝入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時,不需要特別地用手把持,就能夠將上滑動引導框部15拉入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主體IOa的內部。並且,能夠通過在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自由端沈形成的開口 45而將旋具等工具插入,將張力構件27拉到身邊而向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跟前側拉出。向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跟前側拉出的張力構件27沿著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長度方向配線,掛繞於下側的折返構件觀的帶輪28a等,從而能夠固定於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自由端沈。同樣,沿著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長度方向配線的張力構件27掛繞於上側的折返構件觀的帶輪28a等,從而能夠固定於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自由端26。這樣,在隔離幕裝置1中,張力構件27的配線容易。以上,參照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沒有被實施方式限制。對於各部位的結構及構造的詳細情況,可以考慮各部位應該起到的功能等而適當選擇各種結構及
構造。
符號說明
1隔離幕裝置
2隔離幕
3卷管
6螺旋彈簧
7固定構件
10隔離幕安裝框部
ll、lla狹縫
15上滑動引導框部
16下滑動引導框部
17第二剛性單元
18側壁部
19架橋部
M第一剛性單元
26自由端
27張力構件
28折返構件
35掛鈎
39吊架
40插入槽
41切口
B框架
權利要求
1.一種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隔離幕,其沿橫向進行開閉;卷管,其安裝隔離幕的左右中的任一端,通過內置的螺旋彈簧的彈力而進行旋轉,將隔離幕卷繞於外周;隔離幕安裝框部,其能夠相對於固定在規定位置的卷管沿隔離幕的開閉方向進行滑動移動,且安裝隔離幕的位於安裝在卷管上的一端的相反側的一端;在隔離幕的上端附近配設的上滑動引導框部及在隔離幕的下端附近配設的下滑動引導框部,上滑動引導框部通過將多個第一剛性單元在相鄰的兩個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所述第一剛性單元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及將兩側壁部彼此相連的架橋部,下滑動引導框部通過將多個第二剛性單元在相鄰的兩個之間連結成轉動自如而形成,所述第二剛性單元具有對置配置的一對側壁部及將兩側壁部彼此相連的架橋部,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都具有彎曲性,一端為自由端而能夠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及從隔離幕安裝框部內拉出,在伴隨隔離幕安裝框部的滑動移動而從隔離幕安裝框部拉出時,從隔離幕安裝框部拉出的部分保持直線性,第一剛性單元的尺寸比第二剛性單元的尺寸小,在上滑動引導框部和下滑動引導框部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內時,第一剛性單元的側壁部進入到第二剛性單元的側壁部之間的內側,上滑動引導框部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與下滑動引導框部交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上滑動引導框部及下滑動引導框部的自由端由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形成環圈的張力構件連結,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的上下兩個部位配設有使張力構件折返的折返構件,上側的折返構件配置在比隔離幕裝置的切斷位置靠下側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隔離幕安裝框部在隔離幕的安裝位置具有供在隔離幕的端部配設的固定構件嵌合插入的狹縫,在狹縫上形成有以在隔離幕安裝框部的下端部使寬度擴大的方式對左右兩側進行切除而得到的切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隔離幕和卷管的上端配置在同一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隔離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設置隔離幕裝置的開口部中與隔離幕安裝框部對置的框架上配設有掛鈎,在與框架對置的隔離幕安裝框部的前面部配設有與掛鈎卡合的吊架,在吊架的上下兩端部形成有工具的插入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離幕裝置,形成上滑動引導框部(15)的第一剛性單元(24)的尺寸比形成下滑動引導框部(16)的第二剛性單元(17)的尺寸小,且在將上滑動引導框部和下滑動引導框部收納到隔離幕安裝框部(10)的內部時,第一剛性單元的側壁部(18)進入到第二剛性單元的側壁部之間的內側,上滑動引導框部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與下滑動引導框部交叉,在進行隔離幕裝置(1)的高度縮小時,第一剛性單元的連結能夠在隔離幕安裝框部內的任意的位置解除,上滑動引導框部能夠從隔離幕安裝框部內取出,該隔離幕裝置在施工現場等處的通過高度尺寸的削減所進行的調整容易,且高度縮小作業容易。
文檔編號E06B9/02GK102597405SQ20108004474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7日
發明者岡地康文, 渡邊光晴 申請人:株式會社美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