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
2023-05-21 21:07:36 3
專利名稱: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由中藥材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製成的滋陰補腎藥物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具體的涉及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和薄層色譜法鑑別中藥材山茱萸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三冊(WS3-B-2489-97)中滋陰補腎的藥物六味地黃膏,由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製成的膏滋劑,並頒布了六味地黃膏質量控制標準,但衛生部頒發的現有的六味地黃膏質量控制方法中,只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薄層色譜鑑別且無含量測定方法,局限性很大,難於控制六味地黃膏的質量;芍藥苷是牡丹皮中的另一個活性成分,具有鎮痛,解痙,抗菌,抗炎作用;現有藥典及部頒標準中的其他六味地黃製劑(有含量測定的)均為測定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及山茱萸中的熊果酸;另外,中醫研究2000年13卷3期劉長河等發表的文章「六味地黃丸中梓醇的含量測定」中提出以梓醇為指標控制該類製劑的質量,並指出梓醇有遇熱不穩定的性質;時珍國醫國藥1999年10卷12期張忠春等發表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六味地黃膠囊中丹皮酚含量」一文中提出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丹皮酚;中成藥2001年23卷1期尤慧蓮等發表的「六味地黃丸熊果酸含量測定方法的改進」一文中針對藥典中薄層掃描法測定熊果酸含量操作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試驗和探討;中國藥業1999年8卷11期陳賀新等發表的「RP-HPLC法測定六味地黃丸中馬錢素的含量」為控制該製劑的內在質量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方法。本發明是根據本製劑採用的水提工藝,熊果酸微溶於水,水提的提取率低,而丹皮酚的熔點低,具揮發性,水提含量低,不利於質量的控制;芍藥苷具水溶性,水煎提取率高,故以牡丹皮中的芍藥苷作為製劑中含量測定指標並建立其檢測方法,雖然熊善麗等在中國中藥雜誌2003年28卷8期上發表的「RP-HPLC測定六味地黃方中苷類成分的含量」一文中建立了六味地黃方水煎液中莫諾苷、馬錢素、芍藥苷含量測定的方法,但其流動相與檢測波長均與本發明不同;本發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並增加其中山茱萸藥材的薄層色譜定性鑑別方法,確認方法簡便、結果準確,重現性好,現有藥典及文獻中大多採用熊果酸為對照品,而本發明採用的是山茱萸對照藥材,並經方法學試驗確認方法專屬、可行、陰性無幹擾;因此本發明提高了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標準,更好地保證了本複方製劑較高的質量標準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對採用水提工藝的六味地黃膏質量,制定新的六味地黃膏質量控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並經方法學考察試驗,確認方法簡便、結果準確,重現性好;用薄層色譜法鑑別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經方法學試驗,確認方法專屬、可行、陰性無幹擾;保證了質量檢測標準的準確性和先進性,能夠有效地控制六味地黃膏的質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三冊(WS3-B-2489-97)中滋陰補腎的藥物六味地黃膏,由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製成的膏滋劑。熟地是方中主要藥味,為生地黃的炮製加工品,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鮮或乾燥塊根,味厚甘溫,具有滋腎填精之功效;主要含有梓醇、地黃甙等環烯醚萜甙類及多糖等化學成分;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乾燥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主要含有丹皮酚、芍藥苷等化學成分;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肉,具有養肝澀精的功效;主要含有馬錢素,熊果酸、齊墩果酸等化學成分,本發明所述的滋陰補腎藥物六味地黃膏的製備方法,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三冊(WS3-B-2489-97)中的製備方法採用的水提工藝製成的膏滋劑。方中的有效成份熊果酸微溶於水,水提的提取率低,丹皮酚的熔點低,具揮發性,水提含量低,不利於六味地黃膏質量的控制;而另一有效成份芍藥苷具水溶性,水煎提取率高,故以牡丹皮中的芍藥苷作為製劑中含量測定指標,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方法簡便、結果準確、重現性好,並增加其中山茱萸藥材的薄層色譜定性鑑別方法,採用山茱萸對照藥材,並經方法學試驗確認方法專屬、可行、陰性無幹擾;提高了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標準,更好地保證了本複方製劑較高的質量標準水平。
完成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其一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其二用薄層色譜法鑑別該藥物中藥材由茱萸。
具體的六味地黃膏新的質量控制檢測方法,可通過以下步驟預以實現儀器、藥品及材料儀器Waters 600E型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486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江申色譜工作站大連江申分離科學技術公司SK5200H超聲波清洗器上海科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Mettler AE 240精密分析天平(0.00001)Mettler儀器公司HH-4數顯恆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101-2型電熱鼓風乾燥箱上海市實驗儀器總廠對照品及對照藥材芍藥苷對照品購於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澤瀉對照藥材購於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山茱萸對照藥材 自製各單味藥材均由安徽亳州市中信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經檢測,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版一部各項下規定。
供試品六味地黃膏矽膠G薄層板規格10×20cm 台州市路橋四甲生化塑料廠出品顯色劑及試液硫酸-醋酐-無水乙醇溶液(1∶1∶1),硫酸-醋酐-無水乙醇溶液(1∶1∶5),所用試藥均為分析純,試液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XV B各項下有關方法配製。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 填充劑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流動相 乙腈--水檢測波長230±2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有機溶劑或水中的任一種溶解製成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加水稀釋後,用水飽和正丁醇提取,醇液蒸乾後,殘渣用有機溶劑或水中的任一種溶解,稀釋並定容;d.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取山茱萸對照藥材,加乙醇回流提取,濾取提取液,蒸乾,殘渣加水溶解,用乙醚萃取,乙醚液蒸乾,殘渣溶於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加乙醇振搖混勻,置水浴中回流提取,提取液蒸至無醇味,加水稀釋,用乙醚萃取,乙醚液用5%NaHCO3溶液洗滌,再用水洗滌,乙醚液蒸乾,殘渣溶於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為展開劑,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溶液,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上述的六味地黃膏新的質量控制檢測方法,優選以下具體步驟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0-20∶90-8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2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或乙醇或水中的任一種製成每1ml含5--5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0.5--3g,精密稱定,加水10--25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3--6次,每次10--25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或乙醇或水中的任一種適量溶解,移置10--25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d.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
e.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取山茱萸對照藥材0.5-4g,加乙醇20-100ml回流0.5-2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30ml溶解,用乙醚30-9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0-50g,加95%乙醇20-10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0.5-2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10-5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2-5次,每次10-5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20-5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0-50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2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本發明六味地黃膏新的質量控制檢測方法,更優選的技術方案可以按下列測定步驟進行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g,精密稱定,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2g,加乙醇50ml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加95%乙醇6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本發明所述的滋陰補腎藥物六味地黃膏的製備方法,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三冊(WS3-B-2489-97)中的製備方法製成的膏滋劑。
本發明提供了山茱萸的TCL鑑別,經方法學試驗確認方法可行,陰性無幹擾;選擇了芍藥苷為測定指標,並進行了以下方法學考察試驗,建立了六味地黃膏的HPLC含量測定方法;經過多次重複試驗,確認方法簡便、結果準確,重現性好,可作為六味地黃膏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芍藥苷含量測定的方法學考察1、線性曲線、回歸方程、相關係數及線性範圍①精密稱取在五氧化二磷減壓乾燥器中乾燥36小時的芍藥苷對照品6.02mg,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適量使溶解,稀釋至刻度,搖勻,得芍藥苷貯備液(0.2408mg/ml),分別精密吸取0.00、0.25、0.50、1.00、1.50、2.00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各對照品溶液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如
圖1所示以峰面積(A)為橫坐標,芍藥苷含量(M)為縱坐標,得回歸方程M=8.892×10-8A+3.208×10-3(式中A為峰面積,M為芍藥苷含量μg),r=0.9994,表明芍藥苷含量在0-0.2408μg之間,呈良好線性關係,結果見表1。
表1 芍藥苷線性關係測定結果
圖1 線性關係圖2、重現性試驗精密稱取同一批號樣品約1g,共5份,照本發明的方法操作,測定峰面積A,並計算各份樣品中芍藥苷的含量,結果見表2。
表2重現性試驗樣品編號 1 2 3 4 5含量(mg/g) 0.148 0.148 0.1520.149 0.147平均值(mg/g) 0.149RSD(%) 1.263、精密度試驗取同一芍藥苷對照品溶液,連續測6次,每次精密吸取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A,試驗表明其精密度RSD=1.71%,符合規定,結果見表3。
表3 精密度試驗編號1 2 3 4 5 6峰面積 1226384 1257754 1275782 1253258 1287385 1248002平均值 1258094.17RSD(%) 1.714、穩定性試驗取精密度試驗項下的芍藥苷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5μl,在隔1.5小時,隔6小時後,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結果表明芍藥苷對照品溶液及供試品溶液均在6小時內穩定,結果見表4。
表4 穩定性試驗時間(小時) 對照品峰面積 供試品峰面積012263848354690.5 12589408377736.0 1260187833106平均值 1248503.67 835449.3RSD(%) 1.53 0.285.加樣回收率試驗取已知含量的本品0.3-0.7g,精密稱定,共6份,每份各加入精密稱定的芍藥苷對照品30-120μg,照本發明的方法操作,測定含量,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5。
表5加樣回收率測定結果編 樣品含芍藥苷加入芍藥苷 測得芍藥苷量回收率平均回收率號量(mg) 量(mg) (mg) (%)(%)10.1084 0.036120.143797.7320.1014 0.036120.136597.1830.07507 0.072240.147399.99 99.5640.09196 0.072240.1651101.25 RSD=1.57%50.05561 0.1084 0.1645100.4560.06636 0.1084 0.1756100.77
注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g,精密稱定,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2g,加乙醇50ml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加95%乙醇6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2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0∶9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5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0.5g,精密稱定,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6次,每次1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0.5g,加乙醇20ml回流2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0g,加95%乙醇2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2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5次,每次1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2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0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3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乙醇製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精密稱定,加水25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5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乙醇適量溶解,移置25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
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4g,加乙醇100ml回流0.5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30ml溶解,用乙醚9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50g,加95%乙醇10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0.5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5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5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5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50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4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20∶8O)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水製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2g,精密稱定,加水2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5次,每次2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水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2g,加乙醇50ml回流1.5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40g,加95%乙醇8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5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2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10ul,吸取供試品溶液15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5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水製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5g,精密稱定,加水2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2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水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3g,加乙醇50ml回流1.0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溶解,用乙醚6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加95%乙醇6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0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2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4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20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10ul,吸取供試品溶液15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6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2.5g,精密稱定,加水2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乙醇適量溶解,移置25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1g,加乙醇50ml回流2.0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20g,加95%乙醇4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2.0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2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對照藥材溶液15ul,吸取供試品溶液2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實施例7取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上述原料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加9倍量水,煎煮2小時,第三次加7倍量水,煎煮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5℃)的清膏,每100g清膏加煉蜜300g,混勻,即得。
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測定及其標準a.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g,精密稱定,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
d.測定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
(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2g,加乙醇50ml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加95%乙醇6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該藥物中藥材澤瀉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取澤瀉對照藥材4g,加60%乙醇50ml回流提取1小時,濾過,濾液於水浴上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乙醚液,蒸乾,殘渣加氯仿1.0ml使溶解,作為澤瀉對照藥材溶液。
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60g,加乙醇120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離心20分鐘(4000轉/分),取上清液,於水浴上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30ml,合併乙醚液,用水洗,乙醚液蒸乾,殘渣加氯仿1.0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c.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ul,對照品溶液10u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薄層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甲酸(24∶6∶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硫酸-醋酐-無水乙醇溶液(1∶1∶1),105℃烘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用上述方法作為該藥物質量控制和考察工藝的穩定性的指標。
權利要求
1.由中藥材熟地黃320g、山茱萸(制)160g、山藥160g、牡丹皮120g、茯苓120g、澤瀉120g製成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2)、用薄層色譜法鑑別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
2.根據權利要求1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填充劑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流動相 乙腈--水檢測波長230±2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有機溶劑或水中的任一種溶解製成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加水稀釋後,用水飽和正丁醇提取,醇液蒸乾後,殘渣用有機溶劑或水中的任一種溶解,稀釋並定容;d.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取山茱萸對照藥材,加乙醇回流提取,濾取提取液,蒸乾,殘渣加水溶解,用乙醚萃取,乙醚液蒸乾,殘渣溶於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加乙醇振搖混勻,置水浴中回流提取,提取液蒸至無醇味,加水稀釋,用乙醚萃取,乙醚液用5%NaHCO3溶液洗滌,再用水洗滌,乙醚液蒸乾,殘渣溶於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為展開劑,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溶液,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填充劑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流動相 乙腈--水(10-20∶90-80)檢測波長230±2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或乙醇或水中的任一種製成每1ml含5--5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0.5--3g,精密稱定,加水10--25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3--6次,每次10--25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或乙醇或水中的任一種適量溶解,移置10--25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d.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e.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取山茱萸對照藥材0.5-4g,加乙醇20-100ml回流0.5-2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30ml溶解,用乙醚30-9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0-50g,加95%乙醇20-10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0.5-2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10-5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2-5次,每次10-5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20-5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0-50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即為供試品溶液;c.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2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該藥物中芍藥苷的含量a.色譜條件填充劑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流動相 乙腈--水(12∶88)檢測波長 230nm;b.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c.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1g,精密稱定,加水1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加水飽和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併醇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甲醇適量溶解,移置10ml量瓶中,稀釋並定容至刻度,搖勻;d.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芍藥苷的含量;e.每克含牡丹皮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低於0.08mg。(2)、該藥物中藥材山茱萸用薄層色譜法鑑別a.對照藥材溶液的製備稱取山茱萸對照藥材2g,加乙醇50ml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溶解,用乙醚30ml分次萃取,合併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乙酸乙酯中,即為對照藥材溶液;b.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30g,加95%乙醇60ml,振搖10分鐘使混勻,置水浴中回流1小時,趁熱過濾,濾液蒸至無醇味,加水30ml攪拌稀釋,移至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三次,每次20ml,合併乙醚溶液,用5%NaHCO3溶液30ml分次洗滌,再用水約15ml洗滌,乙醚溶液蒸乾,殘渣溶於0.5ml醋酸乙酯中;c.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u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醋酐-濃硫酸-無水乙醇(1∶1∶5)溶液,在105℃烘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色譜條件選用乙腈--水為流動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色譜條件選用乙腈--水(10-20∶90-80)為流動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色譜條件選用乙腈--水(12∶88)為流動相。
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選定波長230±2nm為測定波長。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六味地黃膏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選定波長230nm為測定波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三冊(WS3-B-2489-97)中滋陰補腎藥物六味地黃膏新的質量控制方法,該藥物由中藥材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製成,具體的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六味地黃膏中芍藥苷的含量,方法簡便、重現性好、結果準確;用薄層色譜法鑑別六味地黃膏中中藥材山茱萸,專屬、可行,保證了質量檢測標準的準確性和先進性,能夠有效地控制六味地黃膏的質量。
文檔編號G01N30/88GK1609609SQ200410078888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3日
發明者季巧遇, 李詒光, 徐昌瑞 申請人:江西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