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163歲的狗不理包子)
2023-05-21 18:10:26 2
老北京涮羊肉、德州扒雞、北京烤鴨……數不勝數的中國老字號美食遍布全國,如同點點繁星閃耀在神州大地。
這其中必然少不了我國的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包子。
有著長達163年悠久歷史的狗不理包子在曾經有著說不完的榮耀,然而這一切在近幾年卻急速崩塌,消費者口碑暴跌、劣質肉餡兒、天價包子……這一切都讓如今的消費者敬而遠之。
狗不理:163年的老字號招牌曾經有不少人在品嘗這家百年老字號的時候會有一個疑問:狗不理包子的意思是連狗都不理的包子嗎?其實不是,狗不理包子的來源要追溯到清朝時期。
話說在清末年間的天津,有一戶人家生了小孩,因為這家人生活十分艱苦,於是給孩子取乳名叫狗子——為了讓孩子像狗一樣好養活。
這裡不得不說古代人取名很隨意,但這也是未來狗不理包子來源的一個重要線索。
狗子的大名叫高貴友,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連學都上不起。要知道那時候的私塾可是很貴的,一般家庭孩子都進不去,別說高貴友這種窮人家的孩子。
眼看上學是沒希望了,父母為了讓他早日承擔養家的重擔,於是找到了當地一家包子鋪的老闆,央求老闆收高貴友做學徒。
包子鋪老闆起初並不願意,但是那時候自家生意很是紅火,打下手的夥計忙不過來,於是就改變想法收下了高貴友,讓他打雜。
高貴友來到包子鋪那年才只有15歲,在包子鋪的夥計中年紀是最小的,所以也只能聽別人的指揮和安排。
日復一日,高貴友在飯店中做的全都是打雜下手的活兒,他感覺很不甘心,希望能做出點屬於自己的事情。
一天,他看包子鋪的師傅們在包包子,於是就趁著幹活的間歇假裝在附近洗碗,其實他早就偷偷用餘光把包子師傅的包包子的手法學了一遍。
日復一日,他看包子師傅的手法越來越熟悉,一天半夜,他悄悄起來,偷拿了一坨麵粉和一些肉餡,自己試著做了一些包子,沒想到卻意外的好。他吃著自己的包子,心滿意足。
過了幾年之後,高貴友認為自己不能再在這家包子鋪打雜,該出去闖闖了。
於是就離開了包子鋪,用「偷師」的手藝和幾年來攢下的錢搞了一輛小推車,在大街上賣包子。
高貴友通過自己不斷的研究,尋找出了一套自己做包子的獨特手法,做出的包子不僅外觀十分精美,而且大小均勻。
包子皮的厚度和肉餡的比例恰到好處,味道也十分鮮美,得到了附近百姓們的強烈認可。
逐漸,高貴友的包子吸引了來自外鄉的人們,不少外地人都為了吃到高貴友的包子而專程來到天津。
高貴友對顧客的態度也十分熱情,就算忙得熱火朝天,他也會非常禮貌對顧客。
久而久之,他的客人越來越多,就算颳風下雨,他的包子攤也排滿了長隊,錢也越掙越多。
最後,高貴友認為,不能總是讓客人排隊等很久,需要讓客人有可以遮風擋雨能喝茶嘮嗑的地方。
於是他用掙來的錢盤下了當地的一處房產,做起了包子店鋪。
包子店鋪開張的第一天,人群就洶湧地湧入進來,搞得他措手不及,十分忙亂。
由於高貴友前期都是一個人做包子,一個人當飯店夥計,有的時候忙起來顧不上和客人說話。
客人們大都是回頭客,也知道高貴友是因為忙才不理他們的,於是親切地用高貴友的乳名為他的店鋪起了個名字「狗不理」。
高貴友一開始還覺得這個名字很彆扭,但久而久之他認為,客人們比較認這個招牌,於是就乾脆把包子鋪也掛上了「狗不理」的招牌。而狗不理包子在後來也越來越火。
清朝末年,袁世凱聽聞這家包子鋪很火,於是在來天津的時候親自為慈禧太后購買過狗不理包子。
在袁世凱回到皇宮之後,他剛打開裝滿包子的布袋,慈禧就忍不住說:「香,真香啊,快呈上來。」
要知道慈禧的刁鑽可是出了名的,能主動讓她說出好吃的食物,那確實也是不一般了。
果然,慈禧品嘗過後大讚狗不理包子,這讓狗不理包子在全國都火了起來。
此外,建國初期,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中偶然和大家聊起了中國的美食文化,當時有人給毛主席提到了狗不理包子,毛主席十分好奇。
於是專程派人去天津買了一些回來,在毛主席品嘗了狗不理包子之後連聲稱讚,說:「好啊,真好啊!」
此後,狗不理包子的名聲更大了,它作為中國老字號流傳至今已經經歷了163年的輝煌歷史。
直到現在我國還流行一句話:到了天津一定要吃狗不理包子,否則就好像去了北京沒上過長城一樣。
改革開放後,狗不理包子成立了公司,開發了很多新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同時還開發了不少「下酒小菜」。
巔峰時期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甚至國外都開設了分店,員工數量高達數萬人。
高貴友做出了一家成功的企業,同時也讓狗不理包子成功登陸我國新三板。
但這一切在高貴友去世之後,把公司傳給自己的兒孫後輩之後卻發生了驚天的改變。
狗不理包子的成功來源於口碑,口碑來源於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以及實惠的價格這三點。但狗不理包子自從做出「百年老字號」品牌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
高貴友的後輩在經營狗不理包子的時候不再注重服務、質量、價格等細節問題,一心想賺快錢,忽略了產品本身。
2021年狗不理包子被多次爆出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包子皮是生的,包子餡兒不新鮮等等。
同時,網絡上還有人爆料稱狗不理包子用的肉不再是過去的鮮切肉,而是冷凍肉,要知道冷凍肉和鮮切肉的口感是截然不同的。
這讓很多消費者去吃過之後非常失望,感覺狗不理包子的味道非常一般,甚至是難吃。
不少消費者表示,狗不理店鋪的包子甚至比街邊的小籠包還難吃。
除此之外,狗不理包子不僅在味道方面退步,在價格方面甚至一路高漲。不少消費者表示「完全高攀不起」,狗不理包子的價格最誇張達到二十幾元一個。
一籠包子最高達到176元,而裡面只有8個包子。
對比大街上的包子,一個肉包子2元,素包子1.5元,大小也比狗不理包子大,兩三個完全可以吃飽。
狗不理包子店的素包子最低也要13元一個,相當於大街上賣的接近10個包子的價格。一個包子的價格能有如此之高,也難怪消費者們「高攀不起」了。
最後,導致狗不理包子口碑徹底崩塌的就是狗不理包子的服務。
曾經高貴友不理顧客是因為真的很忙,但如今的服務員卻故意不理顧客,而且在顧客招呼服務員的時候,態度很差。
一些顧客在用餐結束後還沒有離開座位,服務員就開始迅速收拾桌子,完全不顧顧客的感受,讓顧客十分尷尬。
這一點甚至不如路邊包子攤的小老闆。狗不理包子店鋪的服務員也經常被顧客投訴,最後傳遍了全國,導致狗不理的名聲暴跌。
2020年9月8日,一知名微博博主在北京王府井的狗不理包子店吃完包子之後發布了一條微博稱:全是肥肉,皮厚餡兒少,十分粘牙,價格昂貴,100塊錢才買了兩籠。
微博發布之後,狗不理官方微博面對鐵一般的視頻證據竟然還不承認,甚至報警。但不久之後,狗不理的微博就被註銷,各種消息也銷聲匿跡。
幾天之後,狗不理總公司便宣布了和北京王府井加盟店的解約消息。
消息一出,網友們罵聲漫天,表示:「逃避不是正確的選擇,這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狗不理了。」
實際上,早在2005年同仁堂就收購了狗不理,而狗不理在北京的加盟店最早有11家,到2018年只剩下一家王府井店,巧妙的是,這家店在公告中的顯示是「直營店」。
這直接活生生打了狗不理的臉。
終於,惡評如潮下的狗不理店鋪該關門的關門,該倒閉的倒閉,此前一年的全國營業額僅不到2500萬,2020年5月份,狗不理髮布公告稱終止上市掛牌。
這意味著曾經的5年掛牌企業正式走向平庸。在這期間,狗不理還收到了多項投訴,包括違規開具發票、消毒餐具使用存在不合規等等。
此後,狗不理嘗試過自救,不僅把產品價格降下來了,服務態度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產品質量也逐步回歸「狗子」時代,但消費者似乎並不買帳。
狗不理集團還嘗試過收購國外的益生菌企業,另謀它徑,甚至做起了面膜和眼罩等護膚保健品,這讓人不得不唏噓「曾經的狗不理,真的完全跑偏了」。
總結狗不理的落寞並不是偶然,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品牌的影響力建立經過了百年的歲月,但到了如今卻由於產品本身的問題而毀於一旦。
對比海底撈,狗不理的服務檔次確實是太低了也太差了,產品質量也必須重新提升,做出一個百年品牌該有的樣子。
相信狗不理在退市之後,能夠總結過去,深刻反省,再未來重新回歸那個曾經人見人愛的百年老字號。
參考資料:[1]《央視新聞》,《被差評「難吃又貴」,老字號直接報警!律師這樣說→》
[2]《和訊網》,《央視這回真怒了,狂批狗不理!這個中國最貴包子鋪到底什麼背景?》
[3]《金臺資訊》,《狗不理包子引熱議 老字號店鋪更應經得起批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