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奶粉不容易溶解(奶粉不溶解是質量問題嗎)
2023-05-21 18:21:29 1
摘要:歷經千辛萬苦選的的奶粉,最後竟然不溶解!!我是要換奶粉還是繼續給寶寶喝?
不能餵哺母乳的媽媽,可能都迫不得已地要經歷選擇奶粉這個 「過五關,斬六將」的過程:
選配方,要看營養素種類,要看營養素含量,要看是否有臨床研究支持;
看價格,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奶粉錢要花,寶寶未來的各種花銷也要提前了解;
選品牌,要看是否是大品牌,科研實力如何,還要要看是否會斷供,是否有不好的風評,品牌是否信得過;
選渠道,要看哪個渠道購買更靠譜,會不會買到假貨,發哪家快遞……
終於,排除萬難,選到一罐覺得最適合自己寶寶的奶粉,卻發現……奶粉怎麼這麼難溶呢?相信談及奶粉的溶解性,很多媽媽可能都有不同的體會:有些奶粉很難溶解,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搖勻;有些奶粉存在「掛壁」的現象,擔心是否會流失了營養;有些奶粉衝完氣泡太多,寶寶容易脹氣……這麼多的問題,到底媽媽們應該如何看待奶粉的溶解性?溶解性的好與壞,是不是真的實質性對寶寶造成了影響呢?
一個木勺和奶粉在白色背景上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嘗試簡單地了解奶粉溶解性背後的科學。
籠統地說,媽媽們關心的溶解性,其實包含奶粉溶解速度的快慢(溶解速率),溶解的程度(溶解度)還有溶解後的性狀(感官評價)等方面。而這些的考量的參數由包括奶粉成分的吸水性,下沉性,分散性等決定,取決於奶粉成分中的分子與水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其中每一個方面,都涉及到非常複雜的科學理論,甚至很多方面現在仍需要科學界的進一步研究。
總的來說,奶粉的溶解性受五大方面的影響,包括衝調方式,儲存方式,以及和奶粉產品本身相關的配方設計、原料選擇、生產工藝。下面讓我們來逐一了解一下吧。
第一,調方式是很常見的導致奶粉溶解性不好的因素。
我們都知道衝奶時要先放水,後放粉。這不僅僅是為了讓水量準確,還因為如果錯誤的先放奶粉,後加水,則水會與外層奶粉形成一張膜,隔絕了水與內層奶粉的接觸。除此之外,使用的水溫太涼或太熱,都會直接導致奶粉最後表現出來不同的溶解性。
第二,儲存方式。
奶粉開蓋後,若儲存不當,或包材有缺陷,使空氣中的水分富集於奶粉中,則會對奶粉的溶解性產生重大的影響。
第三,奶粉配方。
嬰幼兒配方中含有多種多樣的成分,而每一種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都不盡相同。
例如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像乳糖或者玉米糖漿固體等,屬於較易完全溶解在水中的成分,通常不會造成奶粉溶解性的問題;相反,油脂等物質則不能直接溶於水,但如果把油脂顆粒變小(工藝上叫做均質),或者在外面「裹」一層親水的顆粒(乳化),就能讓油和水穩定不分離。而蛋白質的分子量遠比奶粉中其他成分大,並且有複雜的結構,它不溶於水,而是與水形成相對穩定的懸濁液(Baldwin, 2010)。
第四,原料選擇。
就算兩個配方有同樣的營養素,但是選擇了不同的原料,也會對配方的溶解度造成影響。同樣是提供膳食纖維,有些短鏈的纖維溶解性更優,而長鏈纖維則更難溶解;同樣是提供碳水化合物,乳糖和麥芽糊精也會導致不同的奶液粘稠度等。
第五,生產工藝。
奶粉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一定的物理變化。例如加熱會導致蛋白質的三維結構解體,排斥水的內層分子被暴露,因此會影響成品的溶解性。噴粉工藝的參數設置,也對奶粉的顆粒大小有重要影響,從而影響奶粉的溶解性(Pace, et al. 2004)。
所以如果奶粉溶解性不好,要深究到底是哪一方面出了問題,還真是很難回答呢!
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媽媽們其實不需要過多地去糾結奶粉的溶解性的問題,因為大多數奶粉的溶解性都是經過嚴格的檢驗測試的,並不會影響寶寶對營養的吸收。
面對各種溶解性的疑難雜症,媽媽有時也可以有一定的措施去補救:
問題1.溶解速度慢
有些奶粉可能溶解速度更慢一些,但是始終還是會溶的。使用有些奶粉可能存在「掛壁」的現象,但是這些不溶的顆粒,對於寶寶已經喝下去的量比起來,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不必太過在意。用稍微熱一點的水(不宜過高,並最好冷卻到體表溫度再給寶寶喝),甚至多加一點水,都可以大大地改善以上的問題。
問題2.容易產生氣泡
產生氣泡是幾乎每一個奶粉都會有的現象,因為淘氣的蛋白質喜歡將空氣吃到肚子裡,並帶到奶液裡。通過雙手來回滾搓的方式搖勻奶液,通常產生的氣泡更少。
問題3.結塊不溶
如果確實多次衝調奶粉,均有有大片不溶的粉末,可能需要和品牌方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很可能是奶粉的質量暫時地出現了問題。
結語:
所以只要正確的衝奶,沒有產生氣泡,或者嚴重的不溶解問題,奶粉的營養其實不會受到影響,而且所有的奶粉設計其實都是經過廠商的層層檢測的,所以媽媽們可以安心給寶寶喝。
今後,也許你依然會聽到「這奶粉溶解不好,一定不好消化」,或者是「這奶粉很好溶解,一定是添加了不好的添加劑」……這類或是無知或是別有用心的言論,你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正面硬剛。因為,聽懂育兒,就是你的底氣。
【育兒小課堂】衝奶小tips:
參考文獻
Baldwin, A. J. (2010). Insolubility of milk powder products – a minireview. Dairy Sci. Technol., 90:169-179
Pace, C. N., Treviño, S., Prabhakaran, E., & Scholtz, J. M. (2004). Protein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other solvent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59(1448), 1225–1235.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