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8:34:51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錶零部件質量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
背景技術:
手錶的密封防水性能是保證手錶正常工作的基礎,無論是機械機芯還是電子機芯的手錶,都必須保證在日常的佩戴中機芯不受空氣中氧氣的氧化、水汽的腐蝕、灰塵的汙染等也就是手錶的內部必須要形成一個與外界隔離的密封環境。
現有技術中,為了能夠方便觀察手錶內部機芯結構,通常在手錶背殼10上設置透明視窗屏101,如在金屬外殼上設置玻璃視窗屏,或在陶瓷外殼上設置玻璃視窗屏;相應的為了保證手錶的密封,必須對安裝有透明視窗屏的手錶背殼進行氣密性檢測。但是,現在企業內沒有專門的用於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的儀器,只能人工通過肉眼判斷產品氣密性是否合格,採用人工檢測產品在質量上會誤判,導致一些不合格的產品流出,無法滿足客戶要求,此外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檢測手錶背殼氣密性可靠性差、效率較低以及生產成本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包括機體和設置於所述機體上的工作檯,還包括有:
定位裝置,包括固定設置於所述工作檯上的支撐底座和可拆卸設置於所述支撐底座上的第一壓塊,所述第一壓塊上設有開口向上的吹氣凹槽,所述吹氣凹槽內設有用於支撐手錶背殼的第一密封圈和用於定位手錶背殼並壓緊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二壓塊;
壓緊裝置,設置於所述定位裝置的上方,包括有壓緊頭和安裝於壓緊頭下端的開孔密封墊,所述壓緊頭上設置有開口向下的用於檢測手錶背殼氣密性的氣壓檢測腔,所述壓緊頭的上端連接有下壓氣缸,所述壓緊頭在所述下壓氣缸的作用下壓緊或鬆開所述手錶背殼;
吹氣裝置,包括氣源、吹氣通道以及壓力開關,所述吹氣通道依次穿過所述支撐底座和第一壓塊,所述吹氣通道的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氣源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吹氣凹槽的底部連通;所述壓力開關設置於所述氣源與所述吹氣通道之間的管路上;
測壓裝置,包括與所述氣壓檢測腔相連通的用於檢測所述氣壓檢測腔內壓力值變化的壓力傳感器。
優選的,所述吹氣凹槽的側壁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向外凹進的用於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臺階和用於放置所述第二壓塊的第二臺階。
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上且於與所述第一壓塊的結合面上設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內嵌設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吹氣通道位於所述結合面的部分處於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密封範圍內。
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上設有第一連接孔;所述第一壓塊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孔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內設有定位銷釘。
優選的,所述工作檯上設置有支撐架,所述下壓氣缸固定設置於所述支撐架上。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用於輔助所述壓緊頭在所述下壓氣缸的作用下上下直線運動的豎嚮導軌。
優選的,所述壓緊裝置還包括設置於所述壓緊頭與所述下壓氣缸之間的壓力緩衝裝置。
優選的,所述吹氣裝置還包括有設置於所述氣源與所述吹氣通道之間的管路上的用於提供穩定氣壓的調壓閥。
優選的,所述機體上設有觸控螢幕,所述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所述氣壓檢測腔內的壓力變化值通過所述觸控螢幕顯示。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以專用氣密性檢測儀代替了傳統的檢測方法,為整個產品氣密性提供可靠保證,同時提高了對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的檢測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的氣密性檢測儀,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氣密性檢測儀的定位裝置與壓緊裝置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氣密性檢測儀的定位裝置與壓緊裝置配合的橫向截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體,11、觸控螢幕,2、工作檯,3、定位裝置,31、支撐底座,311、第一連接孔,32、第一壓塊,321、吹氣凹槽,322、第一臺階,323、第二臺階,324、第二連接孔,33、第二壓塊,34、第一密封圈,35、第二密封圈,36、定位銷釘,4、壓緊裝置,41、壓緊頭,411、氣壓檢測腔,42、下壓氣缸,43、開孔密封墊,44、壓力緩衝裝置,51、吹氣通道,52、壓力開關,53、調壓閥,6、壓力傳感器,7、支撐架,71、豎嚮導軌,10、手錶背殼,101、透明視窗屏。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錶背殼氣檢測儀,包括機體1和設置於所述機體上的工作檯2;還包括有:
定位裝置3,包括固定設置於工作檯上的支撐底座31和可拆卸設置於支撐底座上的第一壓塊32,第一壓塊上設有開口向上的吹氣凹槽321,吹氣凹槽321的側壁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向外凹進的第一臺階322和第二臺階323,第一臺階322上設置有用於支撐手錶背殼10的第一密封圈34,第二臺階323上設置有用於定位手錶背殼10並壓緊第一密封圈的第二壓塊33;
壓緊裝置4,設置於定位裝置3的上方,包括有壓緊頭41和安裝於壓緊頭下端的開孔密封墊43,壓緊頭上設置有開口向下的用於檢測手錶背殼氣密性的氣壓檢測腔411,壓緊頭的上端連接有下壓氣缸42,壓緊頭在下壓氣缸的作用下壓緊或鬆開手錶背殼10;
吹氣裝置,包括氣源(圖中未示出)、吹氣通道51以及壓力開關52,吹氣通道51依次穿過支撐底座31和第一壓塊32,該吹氣通道的一端通過管路與氣源連接,另一端與吹氣凹槽321的底部連通;壓力開關52設置於氣源與吹氣通道之間的管路上,用於顯示檢測過程中的吹氣壓力;
測壓裝置,包括與氣壓檢測腔411相連通的壓力傳感器6,用於檢測氣壓檢測腔內壓力值的變化。
在本實用新型中,吹氣凹槽321的側壁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向外凹進的用於放置第一密封圈的第一臺階322和用於放置第二壓塊的第二臺階323。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組裝時,先將第一密封圈置於第一臺階上,第二壓塊置於第二臺階上,再將第二壓塊與第一壓塊固定連接,使第二壓塊壓緊第一密封圈。
在本實用新型中,支撐底座31上且於與第一壓塊32的結合面上設有一圈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內嵌設有第二密封圈35,吹氣通道51位於結合面的部分處於第二密封圈的密封範圍內,第二密封圈的設置能很好的防止吹氣過程中吹氣通道於支撐座與第一壓塊的結合面處漏氣。進一步的,支撐底座31上設有第一連接孔311;第一壓塊32上設有與第一連接孔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孔324,第一連接孔312內設有定位銷釘36。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便於支撐下壓氣缸42,在工作檯2上設置支撐架7,下壓氣缸42豎直固定設置在支撐架上;進一步的,支撐架7上設置有用於輔助壓緊頭41在下壓氣缸的作用下上下直線運動的豎嚮導軌71,防止壓緊裝置在上下運動過程中出現偏位。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壓緊頭41在下壓氣缸的作用下壓緊或鬆開手錶背殼時的作用力均勻,壓緊頭與下壓氣缸之間還設置有壓力緩衝裝置44。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得吹氣裝置在檢測過程中獲得穩定的氣壓,氣源與吹氣通道51之間的管路上還設置有調壓閥53。機體1上設有觸控螢幕11,壓力傳感器6檢測到的氣壓檢測腔411內的壓力變化值通過觸控螢幕顯示。
採用本實用新型檢測手錶背殼的方法如下:人工先將待測試的安裝有透明視窗屏101的手錶背殼10的內表面邊緣放置於第一密封圈上,再將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的組合放置到支撐底座上,第二連接孔324與第一連接孔311對齊,定位銷釘36用於定位第一壓塊與第二壓塊的組合,防止出現偏位等的不良現象;啟動下壓氣缸42,壓緊裝置下壓使開孔密封墊43壓緊在手錶背殼外表面的邊緣上,氣壓檢測腔411形成一個密閉的腔體;啟動吹氣裝置,氣源通過管路及吹氣通道51往吹氣凹槽321內吹氣,在一段時間後,通過壓力傳感器6即可監測氣壓檢測腔411內的壓力變化值,並通過觸控螢幕將壓力數值顯示出來。如果氣壓檢測腔411內部的壓力不變,則表明安裝有透明視窗屏101的手錶背殼10氣密性好;反之,如果氣壓檢測腔內部的壓力上升一定的值,則表明安裝有透明視窗屏101的手錶背殼10氣密性不好。檢測完成後,切斷氣源並使壓緊裝置上升後取出手錶背殼10。需要說明的,在該檢測過程中吹氣壓力需要達到一定值才能開始檢測,如果吹氣壓力不夠就無法準確檢測產品的氣密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儀,以專用氣密性檢測儀代替了傳統的檢測方法,為整個產品密封性提供可靠保證,同時提高了對手錶背殼氣密性檢測的檢測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