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棒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3:05:21 2
專利名稱:攪拌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廚房用具,尤其涉及手持電動攪拌器。
背景技術:
攪拌棒在家庭廚房和商業廚房中都是已知的。電動手持攪拌機有特殊的安全要求,且其中一些是法律強制規定。而且手持攪拌器也有人體工程學要求。本發明旨在解決攪拌棒的安全性和人體工程學要求。攪拌棒的旋轉葉片在鈴狀外殼/鐘形外殼中。葉片的旋轉運動產生吸力。如果吸力過大,攪拌器會將自身吸到平表面,如容器或碗的底部。當鈴狀外殼的底部邊緣抵靠表面被過分施壓時,攪拌效率會下降,且用戶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對攪拌器運動的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握起來舒服同時又能滿足恰當安全要求的手持棒狀攪拌器。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有手槍狀握把的手持棒狀電動攪拌器。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有葉片外殼的手持棒狀攪拌器,其中,葉片外殼具有位於板下方的內側壁,其橫向軸線跨過的距離小於垂直軸線跨過的距離。外殼中空餘空間可以具有肋條。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請參考下面的附圖,其中圖I是依照本發明教導的攪拌棒的透視圖。圖2是圖I中所示的攪拌棒的側面圖。圖3是圖I和圖2所示的攪拌器的仰視平面圖。圖4是圖I和圖2所示的攪拌器的俯視平面視圖。圖5是攪拌碗和攪拌罐的透視圖。圖6是圖5的攪拌碗和攪拌罐的組裝結構透視圖。圖7是攪拌碗、攪拌罐以及底部與蓋子組合件的透視圖。圖8是鈴狀外殼的第二實施例的側面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教導的鈴狀(bell)外殼第三實施例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手持攪拌棒10包括旋轉葉片的鈴狀外殼11、杆12、電機外殼區13和握把14。如圖I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手持攪拌棒包括手槍狀握把14。之所以認為握把呈手槍狀,是因為攪拌器的開關15伸出握把的剩餘部分16,而且開關15適用於通過食指致動。握把剩餘部分16提供合適位置放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中指放在架子7下,微凹處18放大拇指。微凹處18優選延伸到開關15的任一邊,從而以開關15為中心形成沙漏狀。食指凸起或扳機凸起19形成頭部20。頭部是攪拌器的最上端部分和把手部分的最上端部分。頭部上表面包括旋轉型或其他類型速度調節器或旋扭21和用於電線22的撓性導管。握把後緣23及其鄰近區域包括從下方的簷區(drip area)連續到過渡處25的平滑的手掌接觸部分。如圖2所示,當握把後表面23靠近電線出口 22時,其向著縱向中心線20逐漸變細,且平滑過渡25。這就給用戶提供了平滑舒適的區域放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皮膚帶(web).參照圖2所示的垂直取向的攪拌器,設置在頭部20頂部和底部之間的水平帶26包括總體凹陷的區域,其包括前面所述的放大拇指的凹陷處18和放食指的明顯凹陷區域27。在優選實施例中,凹陷處27進一步包括彈性膜,在彈性膜下面安裝有操作電機的電開關。此開關與速度控制器21協同工作從而確定設置在鈴狀外殼裡的葉片(未示出)的旋轉速度。尤其參考開關和/或其保護膜27的上下區域,頭部包括了一對保護性凸緣28、29。參考圖2顯示的豎直左側視圖,此保護性凸緣28、29超出了開關和/或其保護膜27,且開關和/或其保護膜27延伸超過了用於放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握把區域16。因此,凸緣28、29保護 了開關15使開關不會被安全標準中公知的40毫米球狀物觸發。電機外殼13的下部區域也優選延伸超過了放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握把部分16。從用戶的視角來看,本發明的攪拌棒包括兩個主要的子組件。上組件30包括握把、電機外殼13和用戶可操作的耦合元件31,耦合元件31用於將上組件可拆卸地連接至下組件31。下組件包括橫截面大體為圓形的耦合部分32、橫截面大體為卵形的鈴狀外殼11、以及杆12,杆12橫截面大體也為卵形,且優選使用平滑過渡處33、34互連耦合部分32和鈴狀外殼11。如圖2所示,鈴狀外殼11優選包括有不鏽鋼表皮的聚合物主體。鈴狀外殼的裸露的下緣(優選聚合物)35進一步包括中斷鈴狀外殼11最下側圓周的一個或更多個缺口區36。同樣,圖2也顯示了裝有攪拌葉片(未示出)的旋轉驅動軸的終端37。如圖3所示,鈴狀外殼11的橫截面大體是卵形的。可以用卵形或具有平坦側面的卵形或橢圓形。此圖顯示了杆12的卵(或橢圓)形橫截面及其與鈴狀外殼橫截面的同軸關係。旋轉軸37是杆12和鈴狀外殼11的中心。圖3顯示了鈴狀外殼11的最下緣或圓周35及其內部37。其內部包括被鈴狀外殼限定的內側壁38、其一個或更多個凹進處36、軸37 (見圖2)穿過的任選內板39。因為鈴狀外殼內側壁38的橫截面是卵形(或橢圓形),所以橫向軸線40跨過的內部距離比垂直軸線41跨過的距離要小。鈴狀外殼內部,尤其是在葉片高度處和其下方,類似對稱截頭的圓,或者,例如有弧形端部或邊界為弧形端部的長方形中間部分,這些弧形近似或者就是圓弧。可替代的,這些端部也可以是半圓。沿橫向軸線40的內部尺寸本質上是由旋轉葉片直徑及其所要求的間隙所確定的。沿橫向軸線40的內部尺寸僅需提供幾毫米的葉片間隙。圖3用虛線42表示出了旋轉葉片掃過的圓圈的直徑。而水平面中非旋轉葉片空隙的所有區域都用陰影43表示出來了,並且被稱為空餘空間。可以看到,橫向軸線40附近空餘空間非常小,而垂直軸線41附近則有更多的空餘空間。因此,鈴狀外殼內空餘空間的量及其在鈴狀外殼內的位置大體相當於鈴狀外殼的卵形怎樣偏離攪拌器葉片的圓形掃掠路徑。所述空餘空間為一個或多於一個肋條44提供了改善的性能和空間。
如圖2和圖3所示,一個或更多個肋條或者湍流器44設置在鈴狀外殼11中。在這些示例中,湍流器或肋條44數目是兩個,並且與橫向軸線41對齊設置。肋條從接近下緣35朝著任選內板39延伸到葉片上方。肋條只能在空餘空間,不能干擾葉片的旋轉。肋條只需要夠厚,以便於承受鈴狀外殼內部的流體動力而不變形。可以用一個、兩個或者多個肋條。肋條攪亂鈴狀外殼(尤其是空餘空間)內的漩流,並且已經發現可明顯減少葉片旋轉所產生的吸力。這為用戶提供了更可預見的感覺,並且降低了由於葉片旋轉所致的鈴狀外殼下緣35粘附至一個表面的程度。如圖5和圖6顯示,攪拌棒的附件包括協同操作的切碎機50和罐51。切碎機50包括可適配到並接合罐51的開口 53的切碎容器52。切碎容器52大體是圓柱形並且優選透明的。切碎容器有蓋54。此蓋54有用於上組件30的一體容納器55。意欲使容納器55的特徵與上組件30耦合特徵相配合。這樣,上組件30的輸出軸可用來推動在切碎容器52中轉動的旋轉切碎機。此例中,切碎容器52的邊緣區域57具有外部一體多邊形的耦合環58。所述一體耦合環58與設置在罐51的口部60內部周圍的多邊形內接收環59接合。 此例中,罐51大體是圓柱形,優選透明的,且有握把或把手61。耦合環58和接收環59之間的間隙需要足夠松,從而便於容器52能容易插入及撤回。但是間隙足夠緊,使得一旦耦合環58和接收環59接合,容器15就不能相對於罐51旋轉。該接合結構如圖6所示。罐和容器之間的嵌套用於存放這些附件,且為結合攪拌棒上組件的實際應用提供一種便利的握持該兩個部件構成的組件的方式。如圖7所示,聚合物蓋70可作為切碎機50或罐51的任一或兩者的基座和蓋使用。蓋70包括頂部71和直立內緣72。蓋的特徵還在於一個有手指大小開口 74的拉環73。在優選實施例中,直立緣72剛好緊貼進內接收環或者罐口 59,並且同樣也以類似接收蓋54的方式緊貼進切碎機或攪拌器50的口 75。因為切碎機50和罐51逐漸變細(頂部直徑較大,底部直徑比較小),緣72的內表面76適用於接納罐51或切碎機50的任一或兩者的底部。蓋70也有從所述緣72向外延伸的凸緣,當作蓋使用時,凸緣77可以改進密封度,且放上去時能更好蓋住容器上端。蓋優選由撓性防滑聚合物製造。圖8和圖9顯示了鈴狀外殼80的可替換實施例。圖9顯示了通過利用一個或兩個缺口區36 (如圖2所示)的下部連接橋82,通孔81怎樣構成卵形鈴狀外殼80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可以改變通孔81的大小或面積來按要求滿足旋轉葉片的特性。圖9顯示了將開口通入鈴狀外殼內部的另一方法。在此例中,內板93下面提供一個或更多個通孔91。在圖9的例子中,兩個孔91、92被設置成在外殼裡彼此呈180度或者直徑地相對。雖然已經參考特定構造細節描述了本發明,但應該理解,這些是作為例子提供的,而非限制本發明,因為本發明可以由權利要求表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有電機外殼、杆和葉片外殼的手持棒狀攪拌裝置,所述葉片外殼包括 延伸自所述杆的一部分,其中設置有旋轉葉片; 內板,軸延伸穿過所述內板; 位於所述板下方的內側壁,其橫向軸線跨過的距離小於垂直軸線跨過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內側壁形成具有平側面的卵形或橢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內側壁形成具有弧形端部的矩形中間部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中 每個所述弧形端部都近似為圓弧。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中 沿所述橫向軸線的內部尺寸本質上由所述葉片的直徑及其用於所述葉片的間隙所確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葉片以一直徑掃過一圈,在所述內側壁中一水平面中的任何並非葉片空隙的區域是空餘空間,並且鄰近所述垂直軸線的空餘空間多於鄰近所述橫向軸線的空餘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空餘空間容納一個或更多個肋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一個或更多肋條數目上為兩個,且與所述橫向軸線對齊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一個或更多個肋條從接近外殼下緣延伸至所述葉片上方。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外殼包括中斷所述外殼最低圓周的一個或更多個缺口區域。
11.一種具有帶握把區域的頭部、杆和葉片的手持攪拌棒裝置,其包括 具有水平帶的部分,其從所述握把區域剩餘部分伸出; 所述部分在所述帶之間具有由食指致動的開關。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握把區域的剩餘部分提供放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位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水平帶限定用於放食指的大體為凹形的區域。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頭部的上表面包括速度調節器。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握把的後表面向著縱向中心線20逐漸變細並平滑過渡,從而提供接收用戶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皮膚帶的平滑區域。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握把區域呈手槍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棒狀攪拌裝置,其具有電機外殼、杆和葉片外殼。葉片外殼有位於板下方的內側壁,其橫向軸線跨過的距離小於垂直軸線跨過的距離。
文檔編號B01F7/16GK102791367SQ201180013777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7日
發明者G·阿普斯頓, N·羅斯比, R·霍爾 申請人:布瑞威利私人有限公司